領得一把智慧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義」解作「宜」。所謂該不該,本該審時度勢,以智慧判斷,而不是死抱教條,一意蠻幹。

https://www.sohu.com/a/448291171_120043659

https://www.sohu.com/a/448291171_120043659


孔子曾經帶著弟子到魯桓公的宗廟參觀,發現一樣古怪的陳列品。擺在宗廟的器物通常端方中正,這個欹器卻是歪頭斜腦,無精打采的。孔子請教守廟的司禮人員,司禮回說可能是「宥坐之器」──放在座位右邊,用來提醒自己的器物。

原來是這個!孔子此前曾在經籍讀過宥坐之器,知道此器有個特色:「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無水的時候歪著身子,水量適度時維持中正,水太多則傾覆。孔子轉過身去,要弟子取水挹注。果然一如古書所記,中則正,滿則覆。

「虛則欹」,空空如也固然不宜;可「滿則覆」,過猶不及,依然不宜。「中則正」,以智慧拿捏分寸才是上策。

當時也在場的子路向來以武勇知名,孔子曾教誡子路:「君子以心導耳目,立義以為勇;小人以耳目導心,不愻以為勇。」君子與小人固然有許多區判的標準,表現在武勇上,就是君子能以智慧指導感官,如此英勇自然合義。小人不是,聽任血氣作祟,錯以為無禮才是勇敢。

且記隨身帶著一把智慧尺,如此仁義既能利人,也不損己。

子路生性仁愛,孔子教導的「仕以行義」對子路是天經地義。他在蒲地任官期間,為防水患,調動百姓修築溝渠。子路作為地方首長,身先士卒,與百姓同甘共苦。眼看百姓肩挑背扛,極其勞苦,子路心生不忍,主動發給每人一簞飯一壺漿慰勞。

子路愛民的消息不逕而走。孔子聽說,很快派遣子貢前來勸阻,要求子路停止發送配給。

子路怒火心生,立刻跑去找老師理論:修築工事的百姓是餓著肚子來的,弟子發給簞食壺漿,正是夫子仁教的實踐,沒想到老師教的是一套,卻讓弟子另外做一套,弟子斷難接受!

孔子看著怒氣沖沖的子路,分析個中原因:百姓挨餓受凍,你該做的是報告國君,讓國君開倉賑濟──結果你拿自己的俸祿慰勞百姓。

孔子頓了頓,又接著說:你是做了好人好事,自己覺得理直氣壯,百姓也感激得歌功頌德;可國君呢?擺明了讓他置百姓死活於不顧,招來苛政虐民的惡名。這事你盡快中止便罷,否則就等著獲罪。

官位沒了,還談什麼愛民的抱負?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47。釋「曰義曰信」的「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田心耘的沙龍
39會員
174內容數
深信汲引經典,可以灌溉生活;回首傳統,足以應對當下。如此信仰究竟是只能仰望的星空,還是腳下踏實的土壤?一系列當代生活的實例正是此一信念的註腳。
田心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廿字真經》先從儒家說起,轉到本節浮出「道」與「釋」。儒道釋合流,擺明了與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幹重疊。除了經文明白載記的道家與佛家,廿字其實也涵融了耶教與回教,完全呼應了宗主一再宣說的:廿字真言乃融合五教精華而成。五教的經教容或有形式的差異,最後仍然指向共同的歸宿:人與天的和合,知與行的合一。
Thumbnail
2025/03/11
《廿字真經》先從儒家說起,轉到本節浮出「道」與「釋」。儒道釋合流,擺明了與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幹重疊。除了經文明白載記的道家與佛家,廿字其實也涵融了耶教與回教,完全呼應了宗主一再宣說的:廿字真言乃融合五教精華而成。五教的經教容或有形式的差異,最後仍然指向共同的歸宿:人與天的和合,知與行的合一。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孔子的至誠之道,如何面對困境與逆境,如何在世俗的紅塵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文章以孔子、子路、子貢、顏回四人的對話為主線,闡述了即使懷才不遇,仍要堅持自我修養,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孔子的至誠之道,如何面對困境與逆境,如何在世俗的紅塵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文章以孔子、子路、子貢、顏回四人的對話為主線,闡述了即使懷才不遇,仍要堅持自我修養,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Thumbnail
2025/02/06
舍利弗以雙眼佈施修大乘菩薩道,淨空法師則以更親民的「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入手。而布施,始於物質,終於放下心上的種種執著,因此成就大智慧。
Thumbnail
2025/02/06
舍利弗以雙眼佈施修大乘菩薩道,淨空法師則以更親民的「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入手。而布施,始於物質,終於放下心上的種種執著,因此成就大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名利與自身、過度與不足之間做出取捨。
Thumbnail
在名利與自身、過度與不足之間做出取捨。
Thumbnail
掌握道理以遠離凶險保持身心健康。
Thumbnail
掌握道理以遠離凶險保持身心健康。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Thumbnail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Thumbnail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Thumbnail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Thumbnail
善用資訊管道,明辨分析內容。
Thumbnail
善用資訊管道,明辨分析內容。
Thumbnail
師與資為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兩類人,需在能相互對照的環境方能識別。
Thumbnail
師與資為學習成長不可或缺的兩類人,需在能相互對照的環境方能識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