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到個陌生的城市想要找美食,你會怎麼做?
通常我們會在網路上搜尋或是在社交媒體上,看看哪個按贊數最多或是點擊率最高的?再去到那個地方。結果,我們可能會吃到很美味或是不好吃的食物。無論我們得到的體驗如何,沒錯,是流量把我們引過去了。
這是個互聯網的時代。本書的作者張琦,也是我透過刷到視頻,進而去採購了這本《認知破局》。
張琦是為企業進行培訓的導師,走訪過許多大小企業,在企業在遇到瓶頸的時候給予指導。本書分為幾個章節,包括:認知篇、方法篇、策略篇、趨勢篇、心法篇和番外篇,闡述作者對如何經營企業的看法、如何打造品牌、認知對個人發展和企業的重要性、和作者對企業運作模式的分析等。
企業要抓住時代的機會
在舊商業時代,營銷和傳銷是分開的,傳銷和銷售渠道是分開的,傳銷和購買是分開的。來到了互聯網時代,線上交易已改變了交易系統。
以前我們買洗髮精,大部分是在電視上、公車站、或是路邊的大看板上看到廣告,接著每月一次的到商場採購。以前,我們看到但未必能直接買到。現在,線上的直播間改變了交易的結構,在直播間我們看到也能直接買到。直播主跳過了中間廠商,直接應對到製造商跟廠家議價,給顧客最便宜的價格。直播間里,商品的好壞、顧客適合哪一款的也都分析好了,顧客能既快速又便利的採購到產品,大幅的提升了交易效率。
我們生活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更要抓住時代的機會,利用互聯網變現。
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是商業模式
經過時代的變遷,我們看到柯達的沒落、谷歌的崛起,Netflix的轉變。
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麥當勞賣的不是薯條,我們看到的企業賺錢方式,也只是冰山的表面。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改變。
品牌代表著身份認同,顧客消費你的產品,是因為你讓顧客成為了誰。
產品需要與顧客的認知情感做連接,想到洗髮精,我們會想到潘婷,想到汽車,我們會想到Tesla。吃薯條代表獎勵,去健身房打卡是為了表現出自己在過健康有品質的生活,買奔馳,買的不是產品而是身份認同與高光感。
品牌代表著身份認同,顧客消費你的產品,是因為你讓顧客成為了誰。
用商業模式的眼光看投資
本書的內容圍繞在經營企業的建議,而我認為以商業模式的角度,用在投資個股方面也很受用。在我們投資選股當中,除了看企業的財報,了解該企業的歷史數據表現以外,該企業的營銷、交易系統、商業模式是什麼?企業過往的歷史中,出現危機的時候做了什麼應對決策?
企業必須要在營銷和商業模式中不斷的跟著時代創新,才能讓企業長久經營。如果能夠做到本質上,了解該企業的商業模式,在股價掉的時候就能逢低進場,用較便宜、合理的股價持股。以上僅作為個人對選股/持股的觀點,非投資建議。
這個時代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我們生存在很方便的互聯網時代,也是講究快速、效率的時代。做事情要快,走路要快、人們的飲食方式,也漸漸的轉向快和方便為主。
然而,在步伐很快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慢下來關注平常的飲食方式。在忙碌的生活中,放慢腳步關注自己每天所攝取的食物,以食用原形食物為主,減少速食、合成品、或含有許多添加劑的食物。雖然,要讓自己吃得健康有時候很麻煩,但是長期養成的良好飲食習慣,相信身體也會給你帶來好的回饋。
只切準一個場景,解決一個問題
資訊爆炸的時代,什麼都有,如同什麼都沒有。就像有時候刷整天的視頻,結束了今天問自己看到了什麼?好像什麼也沒有(囧)。
如作者寫到,未來大眾市場是沒有機會的,要做就做分眾市場,甚至是小眾市場。做得廣不如做得深。如果什麼賣點都想賣,就什麼都賣不了。專注在特定的市場,只切準一個場景,解決一個問題,做細分賽道的頭部才能賺更多。這就好比具有個專業的技術,比起什麼都會一點更有競爭力。
本書有些例子,覺得如果你有機會看到作者的視頻會另有收穫。最後,這本書推薦給在經營企業,或是在創業路上的你,祝福你在作者的指引下,創業的路上走得更長,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