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參加公司辦的網聚,跟許多有在關注公司文章與課程的學員朋友聊天,其中和一位從事霧眉工作的學員聊到一些關於寫作的話題。
她說自己雖然有在經營社群,可是除了發顧客的前後對比,還有一些優惠的資訊外,好像不太知道要發什麼內容。
這時因為身邊正好有朋友有霧眉的需求,因此我向她詢問起關於霧眉的一些細節。
聽著她滔滔不絕地講「自然」其實很考驗霧眉技術,以及什麼眉型的人適合什麼樣的霧眉,我不禁感嘆原來看似簡單的霧眉,背後竟然有這麼多的學問。
但同時也讓我有個疑問:「這裡面的眉角感覺很多耶!何不將這些內容都寫出來作為素材分享呢?」
當我問對方這個問題的時候,她卻有點為難地說:「可是我覺得自己很難想到這些問題耶!如果不是你問我,我可能也不會想到這麼多東西。」
這讓我想到,其實我自己在寫文章的時候,也很常陷入這樣的盲區,這或許就是一種「知識的詛咒」,當你越了解一個領域,就越難站在領域外去思考事情。
這一方面容易導致寫的文章越來越艱深,領域外的讀者想要閱讀的門檻也會變高,不利於擴散,另一方面自己在寫文章時,也容易覺得沒有素材可以下筆。
那要怎麼在選題上脫離知識的詛咒呢?這邊分享兩個對我來說幫助很大的做法。
這就是我在前文中做的事情,透過訪問領域外的人來得知對方對這個領域感到好奇的地方。
但我自己在寫NBA文章的時候,倒不會完全訪問沒在看NBA的人,因為這樣容易為了補足前置資訊,導致文章過於冗長,而是會訪問有在看NBA,但是可能並非很專業的球迷,問他們會想知道些什麼內容。
如果是想要寫球員故事,就會問他們想知道該名球員的哪些面向,或者對他們來說,該名球員印象最深刻的點是什麼,甚至會問他們,這名球員讓你最意外的點是什麼,用這些問題的答案來作為切入點。
再不然,如果要寫球賽分析,就會問問身旁有在看比賽的朋友,想了解這場比賽的什麼細節?舉凡人員調度、戰術配置抑或是周邊花絮,以此來找出可以書寫的面向。
這個方法對我來說幫助很大,例如之前曾經沒有題材,和身旁的朋友聊起他們想聽的球員故事,突然有位朋友說:「前幾年不是號稱選秀大年嗎?有沒有被看好,或是不看好,但最後卻翻轉評價的故事?」
這讓我想到之前曾經寫過自己對於該屆選秀的一些簡評,這才有了後續關注他們發展的『打臉系列』的誕生。
想要破除選題時的知識詛咒,我們也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
在ChatGPT剛問世的時候,不少人會認為它將在極短的時間內取代寫作,時至今日,除非你是特別熟悉複雜調教AI指令的人,不然由ChatGPT產生的文章,仍在個人經驗與具體觀點上還是稍差一些火侯。
可是,如果讓它扮演外行人,或是彙整資料的角色,這點它卻能幫我省去很多尋找題材的時間。
就我自己的寫作經驗來說,當我要寫一篇球員故事,我可能會問「假如你是一個有在看NBA的球迷,你會想知道XXX球員的什麼故事」,或者「假如你現在要寫一篇XXXX球員的人物故事,你想要強調他的矛盾性或是給人立志的感覺,那當你彙整了他的生涯後,你會想要從他生涯的哪些階段切入?」
雖然ChatGPT可能還是會給你一些偏向維基百科整理的答案,但是至少在看它提供的彙整資料時,至少能為本來沒有靈感的我,帶來一些火花。
不過,通常在撰寫時,我還是會針對它提供的資料去找原文連結或訪談確認,以免被它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給騙到。
除此之外,Google Search 對我來說也是很棒的方法。
不是直接運用搜尋功能,而是在搜尋欄上打上某個你想撰寫的主題,比方「Jalen Green」,旁邊就會出現一些搜尋建議,像是「Jalen Green數據」、「Jalen Green 菲律賓」等等。
這時候我就可以知道大家對於Jalen Green與菲律賓的連結感到好奇,這時候就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去撰寫文章。
當我們能夠跳脫自己的專業框架,從讀者的視角出發,我們的寫作就能夠觸及更廣泛的讀者群,傳達更深刻的信息。
只是,在撰寫與專業相關的文章時,我們時常會忘記如何換位思考,忘記那個當初也是初學者的自己,所以當我自己在某個主題上遺失好奇心時,我就會給自己一個警惕,或許該尋找第三方的幫助,幫助我跳脫「當局者迷」的盲點。
這是自己的一些寫作感想,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跳脫同溫層,讓自己的專業被更多人理解,甚至幫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