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是為了對方好,還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最近和朋友G聊天,她正經歷職涯的變動,並分享了自己的煩惱:

由於對原本的工作感到不滿,G決定辭職創業。雖然創業是她的選擇,但面對未知的未來,她難免感到焦慮。於是,G將這些情緒向她的男朋友傾訴。

她的男朋友同樣也是創業者,聽完後給了她一連串的建議,比如自己當初是如何走過來的,還問她下一步的計劃,並提出質疑:「妳想這麼做,有考慮過市場嗎?」、「妳認為誰會想要妳的產品?」、「妳感到焦慮,代表妳考慮得不夠周全!」、「如果妳已經想清楚了,就不會感到焦慮!」

這些話讓G感到非常委屈。她本來只是想分享自己的不安,渴望獲得伴侶的認同和安慰,卻在對方的回應中感到更加不安,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

最後,當G把她的感受告訴男朋友時,男朋友回應讓她無法反駁,卻有感到有些心寒:「我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為關心妳,希望能藉由這些刺激讓妳找到解決焦慮的方法,一般人我才懶得管呢!如果妳覺得我說的沒用,那就按妳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在繼續討論之前,我想先插一句題外話,就是我認為那句「那就按妳自己的想法去做吧!」真的是關係破壞者。

當你在一連串的討論後說出這句話,對方可能會覺得你在經歷了一番爭論或意見分歧後,表現出一種放棄溝通的態度。這不僅會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消極與不耐煩,甚至會進一步讓對方覺得你在暗示他的想法是錯誤或不成熟的,從而削弱他的自信和決策信心。

由於朋友G遭遇的情況與我有一點類似,所以我很能同理她,為此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在經歷過的想法與學習。

急著給建議,反而更焦慮

我理解G的男友之所以說那些話,是出於對G的關心。因為他自己也經歷過類似的變動期,曾經有過相同的焦慮,所以他希望分享自己當初克服這些困難的方法。

然而,我們必須釐清一個問題:這些話真的是為了對方好嗎?還是因為對方的焦慮讓我們感到不安,所以我們試圖用這些話迅速解決對方的焦慮,實際上只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更好?

如果是後者,對方很容易感受到我們並不在意他的情緒,甚至覺得我們根本不願意理解他。這種上對下的態度會給人一種優越感,從而引發關係中的摩擦,甚至讓對方不再願意與我們分享內心感受。

舉個例子,當我們在工作中被老闆斥責,回家後向家人傾訴,結果家人的回應是:「下次就做得更好啊!我在你這個年紀時也是這樣……」(以下省略三百字)

此時,你可能會感到非常受傷,明明自己才是受委屈的人,為何最親近的人卻與外界的壓力聯手,反而加重了自己的挫折感?這樣的經歷可能會讓你再也不想與對方分享內心的苦惱。

那麼,作為親密關係中的一方,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根據我的體悟,有三個認知值得思考。

一、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解決方法自然也不一樣

當我們面對焦慮時,大多數人會有兩種反應:「戰」或「逃」。

對於選擇「戰」的人來說,他們會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有些人會通過不斷否定自己,用這種激將法來迫使自己面對並處理焦慮。在我看來,G的男友可能屬於這一類。

然而,「逃」並不意味著逃避問題,而是指在遭遇挫折的第一時間,選擇先處理自己的情緒,並不急於解決問題。當情緒穩定後,再回頭處理問題。我自己和朋友G就屬於這一類。

在「逃」的人眼中,「戰」的人把自己逼得太緊,給自己過大的壓力;而在「戰」的人眼中,「逃」的人顯得過於溫吞和迂迴,無法立即解決問題,甚至覺得他們只會在舒適圈自我安慰。

由於「戰」與「逃」的核心需求不同,解決焦慮的方法也自然不同。以朋友G為例,她可能需要的是在焦慮時得到鼓勵,讓她知道自己做得好的地方,然後從這些優勢延伸,看看還能做些什麼。而對G的男友來說,他可能需要的是一套明確的執行步驟,指導他如何按部就班地解決問題。

所以,我們必須理解「別人和我們不一樣」,我們不能拿自己的解決方法去套用在別人身上。也永遠不要忽視別人的抱怨,因為那可能是他人在向我們求救的訊號。

二、很多事情不是只有好壞二元,而是有彈性的

或許過去的教育,讓我以前很習慣把事情兩極分化。不是好就是壞、不是正義就是邪惡、不是成功就是失敗,直到長大後我才發現,這個世界除了兩個極端值之外,還有很多彈性的空間。

就拿成功為例,想要成功,並不是只有一種方法,而且也不是沒有成功就一定代表失敗。《心理安全感的力量》作者Amy C. Edmondson就曾在演講時說過,在這個時代,失敗比過去更難避免。因此,現代社會必備的生存策略之一,就是對失敗建立正確的認知,甚至有些成功就是必須經過失敗。

G的男友之所以急於提供建議,或許是因為他認為既然要創業,那就應該一心只想成功,而這條路就是單一的,是自己跌跌撞撞摸索出來的。所以他試圖把這條路提供給G,如果G不照著這條路走,那就等著失敗。

可是,我覺得有時候摸索的道路就像登山一樣,知道山頂在哪並嘗試攻頂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在過程中錯過了登山的美景,那不是有點可惜嗎?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山頂的景色更美,但是享受過程,不也是另一種美嗎?

所以,我認為很多事情都有彈性。這樣的思維讓我不會輕易批判別人的職涯選擇。我覺得,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與方法,並做出讓自己不會後悔的決定,才是最重要的。

三、讓對方親自體驗也是很重要的事,我們只需要讓對方知道我們在身旁

過去我曾聽到身邊有人說:「未來我一定要讓小孩學XX,否則將來會吃虧。」

當我聽到這樣的話,心裡總會反思:「如果小孩不願意學,強逼他真的對他有好處嗎?還是這只是為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或者將孩子當作自己人生的延伸?」

或許正因為這樣的想法,讓我認為自己不適合生小孩,因為我覺得自己可能會對小孩過於放任。

但是,我覺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與其限制對方體驗的選項,不如讓其適性的摸索,身為親密關係要做的應該是引導、陪伴和支持。

這讓我想起一個深刻的經歷。在疫情期間遠端辦公時,我積累了不少壓力,無論是確診帶來的身體不適,還是整天關在家裡的鬱悶,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時間真的很焦慮。但因為不想讓家人擔心,我並沒有表達出這種情緒。

有一天,我爸送了一些生活物資到我家,在離開前他對我說:「如果工作上受到委屈,可以選擇辭職,不用擔心,爸爸媽媽都支持你!也不用擔心錢,家裡可以支援你!重點是你要開心!」

當時我給了他一個大擁抱,關上門時默默流下了眼淚。雖然他沒有觸及我心中最焦慮的部分,但我仍然非常感動,因為他讓我感受到,不論我做什麼,家人永遠在我身旁。

不論是職涯還是人生,當對方表達焦慮時,或許我們無法立即提供他需要的解決方法,但我們仍能成為那個願意支持、傾聽,並成為他人後盾的人。

畢竟,無論是「戰」還是「逃」,最重要的是彼此的理解與包容。我們應該做的是,是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被支持的,而不是強加自己的觀點或方法,這是我的體悟,也正是我還在學習的部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致淮的職涯寫作筆記
8會員
39內容數
我是一名有社群行銷經驗的課程規劃師,也是一名職涯諮詢師。 曾在媒體擔任社群行銷,並撰寫與職場相關內容。過去也曾於大人學負責課程製作,參與 LinkedIn 經營與主管管理相關課程的設計。 我將在這裡,分享自己對職場寫作與職涯諮詢的觀察與想法!
2025/04/21
許多人認為MBTI外向者熱愛社交,但作者卻在社交中感到疲憊。作者以自身經驗和蓋洛普人格分析,說明其社交疲憊源於潛意識中扮演「好人設」的渴望被喜歡,卻又缺乏自信。文章探討了這種矛盾性格如何影響社交,並鼓勵讀者接納真實的自己,從喜歡自己開始,建立自信,改善社交關係。
Thumbnail
2025/04/21
許多人認為MBTI外向者熱愛社交,但作者卻在社交中感到疲憊。作者以自身經驗和蓋洛普人格分析,說明其社交疲憊源於潛意識中扮演「好人設」的渴望被喜歡,卻又缺乏自信。文章探討了這種矛盾性格如何影響社交,並鼓勵讀者接納真實的自己,從喜歡自己開始,建立自信,改善社交關係。
Thumbnail
2025/03/30
本文探討裸辭的掙扎與克服方法,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心理建設、財務規劃與階段性目標,減輕裸辭的焦慮,並鼓勵讀者勇敢追尋理想生活。
Thumbnail
2025/03/30
本文探討裸辭的掙扎與克服方法,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心理建設、財務規劃與階段性目標,減輕裸辭的焦慮,並鼓勵讀者勇敢追尋理想生活。
Thumbnail
2025/03/15
團隊合作中,流程的增減應以是否達成目標為依歸,而非單純的「用心」。主管與同事的衝突源於對流程必要性及決策邏輯的不同理解,如何在決策前釐清問題、確認需求,避免不必要的程序增加,是團隊協作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3/15
團隊合作中,流程的增減應以是否達成目標為依歸,而非單純的「用心」。主管與同事的衝突源於對流程必要性及決策邏輯的不同理解,如何在決策前釐清問題、確認需求,避免不必要的程序增加,是團隊協作的關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現在很累,沒辦法聽你說話…」 伴侶深深地看著眼前的這個人,緩緩地說出:「恩,你今天加班到很晚。是公司有什麼狀況,還是是什麼讓你這麼累?」   關係中,當有一方的狀態較為低落或不穩,通常另一半的反應會影響著彼此的關係狀態以及彼此對於心情的發展走向。   再以上面的例子來看,或許更能有
Thumbnail
「我現在很累,沒辦法聽你說話…」 伴侶深深地看著眼前的這個人,緩緩地說出:「恩,你今天加班到很晚。是公司有什麼狀況,還是是什麼讓你這麼累?」   關係中,當有一方的狀態較為低落或不穩,通常另一半的反應會影響著彼此的關係狀態以及彼此對於心情的發展走向。   再以上面的例子來看,或許更能有
Thumbnail
我跟伴侶A的感情曾經歷各種風雨,在關係好的時候,我們對彼此的理解很深,但奇怪的是,我們卻經常為了各種無聊小事引爆激烈爭吵。我們因而在當時求助伴侶治療。在諮商到第六次還是第七次的時候,我們的關係不僅變得非常融洽,而且還開始談論到要不要結婚了!你應該會很好奇,到底諮商師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改變我們這麼多?
Thumbnail
我跟伴侶A的感情曾經歷各種風雨,在關係好的時候,我們對彼此的理解很深,但奇怪的是,我們卻經常為了各種無聊小事引爆激烈爭吵。我們因而在當時求助伴侶治療。在諮商到第六次還是第七次的時候,我們的關係不僅變得非常融洽,而且還開始談論到要不要結婚了!你應該會很好奇,到底諮商師做了什麼事,為什麼改變我們這麼多?
Thumbnail
溝通不僅是只為了資訊的傳遞,更是促進理解與連結的橋樑。 透過文中的兩大功能概念,平衡兩者,靈活運用,建立更強大的職場與人際關係。
Thumbnail
溝通不僅是只為了資訊的傳遞,更是促進理解與連結的橋樑。 透過文中的兩大功能概念,平衡兩者,靈活運用,建立更強大的職場與人際關係。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感情裡常遇見的問題「試探」。 很多客戶,在感情分手後會反映「可是他承諾過會愛我一輩子。」 但,人是自己選的呀,那該如何挑選對象呢?
Thumbnail
感情裡常遇見的問題「試探」。 很多客戶,在感情分手後會反映「可是他承諾過會愛我一輩子。」 但,人是自己選的呀,那該如何挑選對象呢?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不喜歡伴侶和異性朋友來往可能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不喜歡伴侶和異性朋友來往可能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Thumbnail
當自己不符合伴侶期待的樣子,會萌生退意或者改變自己?
Thumbnail
當自己不符合伴侶期待的樣子,會萌生退意或者改變自己?
Thumbnail
溝通在人際關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也可以增進我們與他人的理解和信任。但是,當面對不適合的關係時,我們可能會發現無論如何努力溝通,都難以改善彼此之間的狀況,甚至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傷害和痛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否應該放棄溝通呢?
Thumbnail
溝通在人際關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也可以增進我們與他人的理解和信任。但是,當面對不適合的關係時,我們可能會發現無論如何努力溝通,都難以改善彼此之間的狀況,甚至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傷害和痛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否應該放棄溝通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