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是為了對方好,還是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最近和朋友G聊天,她正經歷職涯的變動,並分享了自己的煩惱:

由於對原本的工作感到不滿,G決定辭職創業。雖然創業是她的選擇,但面對未知的未來,她難免感到焦慮。於是,G將這些情緒向她的男朋友傾訴。

她的男朋友同樣也是創業者,聽完後給了她一連串的建議,比如自己當初是如何走過來的,還問她下一步的計劃,並提出質疑:「妳想這麼做,有考慮過市場嗎?」、「妳認為誰會想要妳的產品?」、「妳感到焦慮,代表妳考慮得不夠周全!」、「如果妳已經想清楚了,就不會感到焦慮!」

這些話讓G感到非常委屈。她本來只是想分享自己的不安,渴望獲得伴侶的認同和安慰,卻在對方的回應中感到更加不安,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決定。

最後,當G把她的感受告訴男朋友時,男朋友回應讓她無法反駁,卻有感到有些心寒:「我之所以說這些,是因為關心妳,希望能藉由這些刺激讓妳找到解決焦慮的方法,一般人我才懶得管呢!如果妳覺得我說的沒用,那就按妳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在繼續討論之前,我想先插一句題外話,就是我認為那句「那就按妳自己的想法去做吧!」真的是關係破壞者。

當你在一連串的討論後說出這句話,對方可能會覺得你在經歷了一番爭論或意見分歧後,表現出一種放棄溝通的態度。這不僅會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消極與不耐煩,甚至會進一步讓對方覺得你在暗示他的想法是錯誤或不成熟的,從而削弱他的自信和決策信心。

由於朋友G遭遇的情況與我有一點類似,所以我很能同理她,為此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在經歷過的想法與學習。

急著給建議,反而更焦慮

我理解G的男友之所以說那些話,是出於對G的關心。因為他自己也經歷過類似的變動期,曾經有過相同的焦慮,所以他希望分享自己當初克服這些困難的方法。

然而,我們必須釐清一個問題:這些話真的是為了對方好嗎?還是因為對方的焦慮讓我們感到不安,所以我們試圖用這些話迅速解決對方的焦慮,實際上只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更好?

如果是後者,對方很容易感受到我們並不在意他的情緒,甚至覺得我們根本不願意理解他。這種上對下的態度會給人一種優越感,從而引發關係中的摩擦,甚至讓對方不再願意與我們分享內心感受。

舉個例子,當我們在工作中被老闆斥責,回家後向家人傾訴,結果家人的回應是:「下次就做得更好啊!我在你這個年紀時也是這樣……」(以下省略三百字)

此時,你可能會感到非常受傷,明明自己才是受委屈的人,為何最親近的人卻與外界的壓力聯手,反而加重了自己的挫折感?這樣的經歷可能會讓你再也不想與對方分享內心的苦惱。

那麼,作為親密關係中的一方,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根據我的體悟,有三個認知值得思考。

一、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解決方法自然也不一樣

當我們面對焦慮時,大多數人會有兩種反應:「戰」或「逃」。

對於選擇「戰」的人來說,他們會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有些人會通過不斷否定自己,用這種激將法來迫使自己面對並處理焦慮。在我看來,G的男友可能屬於這一類。

然而,「逃」並不意味著逃避問題,而是指在遭遇挫折的第一時間,選擇先處理自己的情緒,並不急於解決問題。當情緒穩定後,再回頭處理問題。我自己和朋友G就屬於這一類。

在「逃」的人眼中,「戰」的人把自己逼得太緊,給自己過大的壓力;而在「戰」的人眼中,「逃」的人顯得過於溫吞和迂迴,無法立即解決問題,甚至覺得他們只會在舒適圈自我安慰。

由於「戰」與「逃」的核心需求不同,解決焦慮的方法也自然不同。以朋友G為例,她可能需要的是在焦慮時得到鼓勵,讓她知道自己做得好的地方,然後從這些優勢延伸,看看還能做些什麼。而對G的男友來說,他可能需要的是一套明確的執行步驟,指導他如何按部就班地解決問題。

所以,我們必須理解「別人和我們不一樣」,我們不能拿自己的解決方法去套用在別人身上。也永遠不要忽視別人的抱怨,因為那可能是他人在向我們求救的訊號。

二、很多事情不是只有好壞二元,而是有彈性的

或許過去的教育,讓我以前很習慣把事情兩極分化。不是好就是壞、不是正義就是邪惡、不是成功就是失敗,直到長大後我才發現,這個世界除了兩個極端值之外,還有很多彈性的空間。

就拿成功為例,想要成功,並不是只有一種方法,而且也不是沒有成功就一定代表失敗。《心理安全感的力量》作者Amy C. Edmondson就曾在演講時說過,在這個時代,失敗比過去更難避免。因此,現代社會必備的生存策略之一,就是對失敗建立正確的認知,甚至有些成功就是必須經過失敗。

G的男友之所以急於提供建議,或許是因為他認為既然要創業,那就應該一心只想成功,而這條路就是單一的,是自己跌跌撞撞摸索出來的。所以他試圖把這條路提供給G,如果G不照著這條路走,那就等著失敗。

可是,我覺得有時候摸索的道路就像登山一樣,知道山頂在哪並嘗試攻頂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在過程中錯過了登山的美景,那不是有點可惜嗎?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山頂的景色更美,但是享受過程,不也是另一種美嗎?

所以,我認為很多事情都有彈性。這樣的思維讓我不會輕易批判別人的職涯選擇。我覺得,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與方法,並做出讓自己不會後悔的決定,才是最重要的。

三、讓對方親自體驗也是很重要的事,我們只需要讓對方知道我們在身旁

過去我曾聽到身邊有人說:「未來我一定要讓小孩學XX,否則將來會吃虧。」

當我聽到這樣的話,心裡總會反思:「如果小孩不願意學,強逼他真的對他有好處嗎?還是這只是為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或者將孩子當作自己人生的延伸?」

或許正因為這樣的想法,讓我認為自己不適合生小孩,因為我覺得自己可能會對小孩過於放任。

但是,我覺得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與其限制對方體驗的選項,不如讓其適性的摸索,身為親密關係要做的應該是引導、陪伴和支持。

這讓我想起一個深刻的經歷。在疫情期間遠端辦公時,我積累了不少壓力,無論是確診帶來的身體不適,還是整天關在家裡的鬱悶,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時間真的很焦慮。但因為不想讓家人擔心,我並沒有表達出這種情緒。

有一天,我爸送了一些生活物資到我家,在離開前他對我說:「如果工作上受到委屈,可以選擇辭職,不用擔心,爸爸媽媽都支持你!也不用擔心錢,家裡可以支援你!重點是你要開心!」

當時我給了他一個大擁抱,關上門時默默流下了眼淚。雖然他沒有觸及我心中最焦慮的部分,但我仍然非常感動,因為他讓我感受到,不論我做什麼,家人永遠在我身旁。

不論是職涯還是人生,當對方表達焦慮時,或許我們無法立即提供他需要的解決方法,但我們仍能成為那個願意支持、傾聽,並成為他人後盾的人。

畢竟,無論是「戰」還是「逃」,最重要的是彼此的理解與包容。我們應該做的是,是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被支持的,而不是強加自己的觀點或方法,這是我的體悟,也正是我還在學習的部分。

我是一名有社群行銷經驗的課程規劃師,也是一名見習職涯諮詢師。 曾在媒體擔任社群行銷,並撰寫與職場相關內容。過去也曾於大人學負責課程製作,參與 LinkedIn 經營與主管管理相關課程的設計。 我將在這裡,分享自己對職場寫作與職涯諮詢的觀察與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大家假設不趕時間平常搭電扶梯的時候都習慣在右邊站著吧,但是假設遇到下班尖峰時段常常讓你根本沒辦法移動,也沒辦法排到右邊那一道,如果你要插隊的話,還會遭到別人的白眼,但是提著疲憊的身軀又沒有力氣爬電扶梯,只能被迫從左邊走上去,這種感覺真的很糟糕,為甚麼台灣人會有這樣的文化,我們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在選舉前的這個時間點出面指控,一定是有政治陰謀!」 「為什麼過了那麼久,現在才出來講?」 「當初被指控的加害者,不是也已經道過歉了嗎?受害者到底還想要怎麼樣?」 「他的言行舉止根本不像個受害者,看他態度強勢的樣子,哪有受到什麼傷害?」 類似質疑被害者的聲音不絕於耳,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甚至在我們的內
Thumbnail
葉兒是我朱尼爾這輩子最愛的人,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樣。所以我們結婚,我們在一起。 有一天,有一個叫做泰倫斯的男人告訴我我必須參加一個政府與遠方無垠的聯合機構進行的研究,要離開地球到外太空進行安置。這代表著,要和妻子葉兒分開一段很長的時間……而在我離開的這段時間,泰倫斯保證會有一個和我一模一樣的人會來替代
Thumbnail
我們太多時候需要一個因果關係來尋求一個明確的解答,來回答社會上發生過的重大議題,最好這個解答出來也要與我們無關。 為什麼他殺了人?一定是因為錢吧、一定是因為身分卑微被刺激吧、一定是因為家庭問題吧、一定是因為精神有問題吧。 我們到底是想要圖個方便的因果關係?還是讓自己好過點的尋求安慰?
Thumbnail
對於”靈魂”普遍認知中,存在著大多數的人沒意識到的某些矛盾,讓人感到有些疑惑...
Thumbnail
網路上有非常多人分享自己早上起床會做的事情,例如早上起床會先喝300c.c.的水、冥想、伸展、閱讀、自由書寫等等,為什麼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做什麼這麼重要呢?​
跨年那天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我到現在還是有些耿耿於懷 我們一夥人約好要上山露營,因為我跟溫ㄤ還要去接另一位朋友 所以我們比較晚上山,那天是霸王寒流,傍晚的山上到處都是濃霧 有些路段大霧整個掩蓋住四周,不只伸手不見五指,連道路都看不太到 道路兩旁也幾乎都沒有路燈,霧濃到開了大燈也沒用,只能仰賴剩餘的傍晚
Thumbnail
暴露在陽光下超過15分鐘後,艷陽的刺激會在我們的細胞內引發化學“警報”,喔咿喔伊 !!! 當曬的紅紅  suntan,再曬久一點就燒了 sunburm,是的曬傷了。 曬傷的順序上是這樣,UV 光照射 -> 皮膚的結構被刺激(或是破壞) -> 發炎 ,其實就是受傷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科學首次揭示
Thumbnail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 等春暖花開,就會有一批駿馬任我們挑選 不要刻意去巴結一個人 用暫時沒有朋友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等到時機成熟,就會有一批朋友與你同行 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用人格吸引來的朋友才是長久的 所以,豐富自己比取悅他人更有力量」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屠呦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對年輕人生活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特別是焦慮和憂鬱症問題的增加。通過個人經驗和觀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討論,反映了當今社會對於這些議題的高度關注和思考。
Thumbnail
大家假設不趕時間平常搭電扶梯的時候都習慣在右邊站著吧,但是假設遇到下班尖峰時段常常讓你根本沒辦法移動,也沒辦法排到右邊那一道,如果你要插隊的話,還會遭到別人的白眼,但是提著疲憊的身軀又沒有力氣爬電扶梯,只能被迫從左邊走上去,這種感覺真的很糟糕,為甚麼台灣人會有這樣的文化,我們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在選舉前的這個時間點出面指控,一定是有政治陰謀!」 「為什麼過了那麼久,現在才出來講?」 「當初被指控的加害者,不是也已經道過歉了嗎?受害者到底還想要怎麼樣?」 「他的言行舉止根本不像個受害者,看他態度強勢的樣子,哪有受到什麼傷害?」 類似質疑被害者的聲音不絕於耳,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甚至在我們的內
Thumbnail
葉兒是我朱尼爾這輩子最愛的人,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樣。所以我們結婚,我們在一起。 有一天,有一個叫做泰倫斯的男人告訴我我必須參加一個政府與遠方無垠的聯合機構進行的研究,要離開地球到外太空進行安置。這代表著,要和妻子葉兒分開一段很長的時間……而在我離開的這段時間,泰倫斯保證會有一個和我一模一樣的人會來替代
Thumbnail
我們太多時候需要一個因果關係來尋求一個明確的解答,來回答社會上發生過的重大議題,最好這個解答出來也要與我們無關。 為什麼他殺了人?一定是因為錢吧、一定是因為身分卑微被刺激吧、一定是因為家庭問題吧、一定是因為精神有問題吧。 我們到底是想要圖個方便的因果關係?還是讓自己好過點的尋求安慰?
Thumbnail
對於”靈魂”普遍認知中,存在著大多數的人沒意識到的某些矛盾,讓人感到有些疑惑...
Thumbnail
網路上有非常多人分享自己早上起床會做的事情,例如早上起床會先喝300c.c.的水、冥想、伸展、閱讀、自由書寫等等,為什麼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做什麼這麼重要呢?​
跨年那天發生了一件事情,讓我到現在還是有些耿耿於懷 我們一夥人約好要上山露營,因為我跟溫ㄤ還要去接另一位朋友 所以我們比較晚上山,那天是霸王寒流,傍晚的山上到處都是濃霧 有些路段大霧整個掩蓋住四周,不只伸手不見五指,連道路都看不太到 道路兩旁也幾乎都沒有路燈,霧濃到開了大燈也沒用,只能仰賴剩餘的傍晚
Thumbnail
暴露在陽光下超過15分鐘後,艷陽的刺激會在我們的細胞內引發化學“警報”,喔咿喔伊 !!! 當曬的紅紅  suntan,再曬久一點就燒了 sunburm,是的曬傷了。 曬傷的順序上是這樣,UV 光照射 -> 皮膚的結構被刺激(或是破壞) -> 發炎 ,其實就是受傷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科學首次揭示
Thumbnail
「不要去追一匹馬,用追馬的時間種草 等春暖花開,就會有一批駿馬任我們挑選 不要刻意去巴結一個人 用暫時沒有朋友的時間,去提升自己的能力 等到時機成熟,就會有一批朋友與你同行 用人情做出來的朋友只是暫時的,用人格吸引來的朋友才是長久的 所以,豐富自己比取悅他人更有力量」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