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失恐懼:從心理、人際、投資到求職,讓10億人深陷的焦慮陷阱
FOMO(錯失恐懼症)
◆◆◆
得到FOMO不是你的錯:
FOBO讓你說出「或許吧」,而不下定決心;該確立計畫時,卻保持沉默;出現更好的選項時,在最後一刻取消原定計畫。FOMO只會傷害當事人,FOBO卻會影響他身邊的每一個人。此外,這兩種恐懼症當中,FOBO持續的時間比FOMO長久。這是一種富有病,通常會在你年紀漸長、事業有成、累積的財富越多的時候,就越明顯,因為你的選擇變得更多。
FOBO(更好選擇恐懼症)
把這兩個行為——騎驢找馬及堅守選擇權價值——結合起來,你會發現自己根本不可能投入任何事情,至少在別人可接受的期限內,你是無法下定決的。這種認為全世界都得照著你的行程、滿足你的需求走的特權心理,會營造出有害的環境,讓所有必須配合你的人跟你產生疏離。基本上,你會變成一個大混蛋。
■ 騎驢找馬
當你持續騎驢找馬,不合理地預期你會發掘一個好到讓你可以馬上做決定且完全沒有缺點的選項,那就跨到FOBO的範圍了。理論上,能夠找到這樣的選項聽起來很棒,但無論在當下或很久以後,你其實都沒辦法確定它是不是最理想的。在資訊不充足的狀況下,你永遠都只能進行主觀的計算。如果你有FOBO,你會排斥這個概念。你害怕自己最後得到的是次等的結果,所以即使時間快不夠用了,你還是寧願繼續找。這只會讓你直直掉進陷阱,陷入猶豫不決的泥沼。
■ 堅守選擇權價值
當你非常重視選擇權價值,重視到使你無法做出選擇的程度,那你就是得到了FOBO。你的首要原則就是:永遠不要關閉任何一扇門,或消除任何潛在的選項。無論是計畫週末活動、尋找人生伴侶或者是找工作,你都不願意排除手上的任何一個可能。你會持續在成堆的選項之上增添更多新選擇,並安慰自己,任何時候改變心意都沒關係,因為你沒有關閉任何可能性。你在決策的過程中,不只是專注地尋找完美選項,也會努力維持最大的彈性,否則就有可能落入比原本還糟糕的結局。屆時,你會後悔自己沒有選擇那條路,然後悲慘度日。因為,你的人生不是最完美的。
要了解FOMO是如何影響商業的,我們可以再次回顧第二章提到的那兩個基礎要素:認知與歸屬。這兩個要素分別會造就兩種類型的FOMO——抱負型FOMO及群眾型FOMO,影響行銷和商業。
■ FOBO如何改造勞工市場
FOBO也是零工經濟的主要動力之一,促使自由業變成許多人選擇的職涯道路。零工經濟造就了一整個世代的數位遊牧民族,他們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從一份工跳到另一份工,不走在一條既定的道路上。
有三個趨勢引發了自由業革命:
■ 原地不動的領導人
FOBO會大大阻礙決策的過程,但是如果跟FOMO兩相結合,更會造成什麼都不敢做恐懼症(Fear of Doing Anything,FODA),帶來悲劇性的後果。當嘗試做到每一件事的渴望(FOMO)跟把所有選項保持開放的需求(FOBO)碰撞在一起時,就會出現這種狀況。如果你得到了FODA,就會同時被兩股力量往兩個方向拉扯。一部分的你很想做這個、做那個,追求那些你認為比當下所擁有的東西還要好的事物;但同一時間,你又無法下定決心做出任何選擇。你不確定該往哪個方向,並且痛恨只能擇一的概念。結果,你就像是在原地繞圈,哪裡也去不了,還會累到自己。你無法領導、專注和投入,就這樣被打入決策的煉獄之中。
現在,你知道我們的目的地是「果決」,你可以專心地:
你要採取兩個基本行動來征服FOMO與FOBO,並且使用一套特定的策略對付每一個恐懼症。
FOMO會讓你什麼都想做,而FOBO會使你什麼都不敢選,以免最後的結果不是最好的。
擁有FOMO的人,總是繞著別人公轉,沒有待在自己的星系中央主位。在FOMO發作時,好好檢視釋放出來的情緒,就能清楚看見這點。
■ 消弭抱負型FOMO造成的資訊不對等
遇到高風險決定時如何克服FOMO
■ 最後再檢查一次,別落入群眾陷阱
對付FOMO,只處理抱負型FOMO是不夠的。做出任何高風險決定之前,你一定要再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真心想要做這件事,還是只是在跟隨群眾?
■ 還是卡關怎麼辦?
你花了很多時間仔細思考理由與動機,也蒐集了證據來支持自己的想法。因此,你已經移除了大部分的資訊不對等,風險也因此降低了很多。你雖然永遠不可能擁有完美的資訊,也無法預測未來,但至少你已放亮眼睛,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覺。此時,FOMO已被制約住了,沒有理由繼續卡關,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行動。既然你已經這麼努力地尋找拒絕行動的理由,還是沒有找到,那麼你就應該放心去行動。該大膽去做了。做任何決定都會有風險,而你已經準備好要承擔了。
FOMO的源頭是不理性,而FOBO則是跟過程有關。
FOBO的成因是兩個毫不相同卻又同樣強大的衝動:一、騎驢找馬,以及二、堅守選擇權價值。遇到高風險決定時,為了抵禦這雙重的壓力,你必須檢視現在的自己是怎麼做出重大決定的。接著,你要重新改造決策的方法,以做出更好的決定。這不是說,丟棄所有的選擇標準就能解決你的問題。請別擔心,要克服FOBO,你並不需要屈就於任何事物。FOBO和決策過程有關,跟終極目標無關。追求完美這個目標並沒有問題,但是你得小心自己在過程中是如何追求完美的。
■ 變得果斷的過程
遇到高風險決定時如何克服FOBO
■ 別讓科技入侵私人空間
人們充滿壓力、難以專注,於是只好透過冥想、瑜珈或者可以監測或限制螢幕時間的app來尋找答案。很快地,他們將成為無數科技公司數位健康實驗的第一代白老鼠。這些公司把所謂的「正念」變成數十億美元的產業,而這個數字只會有增無減。涉及了這麼龐大的利益,爭奪你我注意力的戰爭才剛剛展開。
■ 數位正念,或是單純的正念?
活在當下是跟FOMO、FOBO恰恰相反的概念。當你被恐懼感吞噬時,你會忘了當下那一刻周遭所發生的一切。你會忘了天空是藍色的或是外頭很冷。你會忘了活在當下。這就是正念的奧祕。當你關注當下的感受(例如呼吸的感覺),你就不會想到過去或未來。
在思考你和科技之間的關係、探索各種錯失的方式時,一定要將以下幾點銘記在心:
■ 好的FOMO與壞的FOMO
並非所有的FOMO都是不好的,如果仔細傾聽,你其實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畢竟,FOMO其實一直在你耳邊提供各種點子和靈感。大部分的時候,FOMO只會令你分心,但並非總是如此。
駕馭FOMO、使之由劣轉優,關鍵就在於你如何決定自己的行動。無論你是想踏上新的冒險之旅、創業或改變世界,你可以不必完全投入,而是利用部分的時間投注全副的心力就好。
要不要捲入別人的FOMO完全是自己的決定,但若遇到他人的FOBO,問題可就大了。他們兩面下注、躊躇不前、追求完美的性格,會對身邊所有的人——包括你在內——造成重大的損失。無論你賠上的是時間、金錢或信心,你都不該因為他們缺乏信念而遭拖累。這令人備感壓力、覺得惱怒,還會浪費很多時間。人生苦短,我們都不應該處理別人的包袱。面對這種人,有兩個辦法:你可以跟他們切斷關係,或是使他們的FOBO發揮不了作用。
如果切斷聯繫不可行,或者你真的很希望跟對方好好相處,那麼第二個選擇就是幫助他們解決FOBO。這在理論上雖然做得到,卻需要你完全的誠實。看到對方出現FOBO傾向,你就必須點出來,設下清楚的決策條款,要求雙方的關係開誠布公,並隨時警惕FOBO再次現身。此外,面對自己的FOBO時,你必須要嚴厲對待,不能只是單純譴責而已。如果自己也會犯同樣的錯,要糾正別人就會很困難。
不管你的FOMO或FOBO有多麼嚴重,或者應付他人的FOMO或FOBO有多麼討厭,你都要記住一件事:擁有恐懼症,就表示你擁有選擇。這些選擇或許會造成你的壓力或使你感到困惑,但是無論如何,它們還是選擇。
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的人永遠不需要擔心FOMO和FOBO。要擁有FOBO,你必須先擁有選擇;要擁有FOMO,你必須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並相信你有可能得到那些東西。FOMO和FOBO說到底,其實就是一種富有病。要得到這些恐懼症,首先你得相信自己的人生擁有選擇,只要在對的情況下,你就可以探索這些可能。顯然不是每一個人都如此。你不用親自到黎巴嫩,就會遇到人生中幾乎沒有或完全沒有選擇的人。你肯定有在自己的社區看過這些人,甚至你的親朋好友可能就是這樣。無論是因為疾病、貧窮、戰爭、迫害或缺乏機會,只要處於社會邊緣,你的人生就不會有選擇。
在你面臨的眾多抉擇之中,最重要的決定或許就是學著果決。
書中提出FOMO與FOBO:
FOBO會大大阻礙決策的過程,但是如果跟FOMO兩相結合,更會造成什麼都不敢做恐懼症(Fear of Doing Anything,FODA),帶來悲劇性的後果。當嘗試做到每一件事的渴望(FOMO)跟把所有選項保持開放的需求(FOBO)碰撞在一起時,就會出現這種狀況。
無論FOMO或FOBO都與恐懼、焦慮相關,FOBO更接近完美主義、全有或全無認知偏誤。SFBT提到以「夠好」取代「更好」,而此書提出的解決方式是「果決」,首先區分風險程度:
雖然解決方案並沒有耳目一新,不過其對FOMO與FOBO的闡述頗具啟發性,最後書中寫到:
FOMO和FOBO說到底,其實就是一種富有病。要得到這些恐懼症,首先你得相信自己的人生擁有選擇,只要在對的情況下,你就可以探索這些可能。
這或許能延伸到《選擇的弔詭》、《過曝世代》等書,有機會再找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