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年前入手電子書閱讀器後,這段時間陸續補了許多被推坑很久的書,而這本《我可能錯了》是我近期讀完覺得收穫頗多的一本!
作者比約恩是一名曾在二十六歲出家的森林僧人,這本書有些類似於他對自己的生命記錄,仔細敘寫了他出家十七年和之後還俗回到瑞典的故事。
由於故事前半幾乎都在描述他在森林寺院的生活,我本來以為這本書的宗教氣息會非常濃厚,但其實不然。它的主軸並不是放在「佛教」或「出家」上,而是著重於作者走過這些路後的生命體悟,他並不是用「僧人」的身分在向我們傳教,反倒更像一名飽經閱歷的長者,在人生旅途的終端和我們分享他一路走來的智慧。
作者起初會想到森林寺院出家,一個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始終無法擺脫腦中「混亂的念頭」。
過去他常覺得腦裡有聲音在不停指責他不夠好、不夠認真、不夠成功,每天都對自己的生活感到厭煩,總是陷於焦慮和痛苦之中。因此,他便想試著透過佛教中的「冥想」將心沉靜下來。
「冥想」需要我們把注意力全部移到呼吸上,藉由轉移焦點,有效地沉靜心靈、清除雜念。但有冥想過的人都知道,這個過程是非常容易喪失專注的,當然作者也不例外。
他一開始冥想時,總會被各種雜念打斷思考,一下想著午餐吃什麼、一下想著這無聊的事到底什麼時候才結束,不過這個狀況重複幾次後,他卻慢慢理解到其實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混亂。
「思考」就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本能,只要活著,我們就無法停止胡思亂想;但這也表示,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會冒出來並不是我們的問題,我們也不需要一直被這些念頭帶著走。
「只要我們還活著,就會有思維能力,而思維能力的本質就是產生想法、以這些想法和別人比較、重新詮釋它們、質疑它們。」
「它們只是念頭,不是事實。」
「適時與念頭保持距離」正是作者帶給我們的第一條智慧。客觀檢視自己的雜念為何而生,就能更冷靜面對每一次的情緒風暴,也能更謙卑對待自己和旁人的不完美。
既然世上所有人都會被雜念影響,沒有誰能做到百分之百理性,那不如試著放下對完美的苛求,多給彼此一些寬容,或許我們的生活都會舒暢很多。
作者的僧人生活中,有一段經歷特別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他們必須每個月換房間、換室友,這是為了降低他們對生活的控制欲,不過理所當然,這也更容易讓他們遇上處不來的夥伴。
我們生活中如果碰到看不順眼的人,常會覺得對方身上哪哪都是問題,希望他改變自己、修正自己,然而,上天怎麼可能因為我,就把其他人全部改變成我想要的模樣呢?
「我可能錯了」是泰國森林寺院的住持傳授給眾人的「魔法箴言」,也是我認為這本書最值得謹記在心的一條智慧。
我們其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偉大、那麼聰明。理解並相信這件事,會讓我們更謙遜也更體貼;相反地,如果一個人總是認定自己什麼都知道了,他的世界就再也裝不下其他東西,不會再因為獲得新知而亢奮,也無法打從心底聆聽別人的心聲。
剛剛提到,寺院之所以每個月都要換一次房間,是為了降低僧人對生活的控制欲,他們不接觸金錢、化緣時也無法選擇食物,生活中大多數時間都充滿著不確定性。
這種生活和我們的日常大相逕庭,也與作者過去的生活截然不同。然而,強迫自己放棄控制的訓練,卻也使他比別人更早領悟到「放手」的重要性,能更坦然面對生命中的所有不確定和不知道。
「我以為自己知道世界該是什麼樣子,當現狀不如我意時,我就僵住了。帶有『應該』這個詞的種種念頭,讓我變得委屈、沉悶和孤獨。」
我們常會為未來做好周全的計畫,但生命最不缺的就是變化。我們擬定的計畫是依循過去的經驗所做,可未來總充斥著各種無法被預料的意外。
與其每次都在因為事情沒按預期發展而悶悶不樂,倒不如鬆開自己緊握的拳頭,稍微放開對生活的控制,如此一來也能看到更多不同的景色。
作者在書中也有表示,其實規劃本身並沒有不對,它是適應社會必須的工具,只是在規劃生活的同時,也要記得「做計劃跟認為所有計劃都必須實現是兩碼子事」。我們當然能為自己制定許多安排,卻也必須懂得順其自然的道理。
「少一點握拳,多一點鬆手;少一點控制,多一些信任;少一點『我必須預先知道一切』,多一些『順其自然』。」
「我們不必活在總是為了事情不如己意而焦慮不安的日子裡,不需要讓自己這麼委屈,我們可以選擇是想扼殺生活,還是擁抱它。」
作者最一開始選擇出家,是由於腦海總會被負面念頭佔據而備感壓力、難以喘息,相信這樣的經驗很多人也曾經經歷過。
活在社會框架下,我們常會因為外界的期許,要求自己不能哭、不能生氣、不能過度敏感,但這些限制也總會讓我們忘記要對自己好一點。
「我有盡力而為」是作者希望我們銘記在心的一句話。不要認為自己要變得多優秀、多有成就、多完美,才值得被溫柔相待,尤其在陷入低潮、狀態非常不好的時候,沒有誰比自己更值得被關懷。
對自己慈悲,才有辦法慈悲待人。
「我現在有盡力而為,其他人也有盡力而為。」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誰誰誰不值得我對他那麼好、誰誰誰做的事根本不值得被寬恕,可若一個人始終只記得那些讓人生氣和難受的事,最終被傷害的只有他自己而已。
對一個人懷有仇怨和冷漠,可能那個人根本就毫無所感,你卻會因此憤怒、委屈好長一段時間,這種負面情緒會長期圍繞在你的四周,甚至連帶讓其他人開始害怕你、遠離你。
為了一個討厭的人犧牲自己的快樂,這並不值得。
「覺得別人很討厭,是人之常情。但它會耗掉大量精力,代價奇高無比,也讓人精疲力竭。」
本書作者比約恩在 2018 年被診斷罹患 ALS(漸凍症),這代表他未來可能僅剩三至五年的性命。當生命的盡頭近在眼前,他對生活也有了不同的看法。
他不再把討好別人看得比追求所願重要、不再浪費時間迷茫和躊躇,而是選擇每時每刻都活在當下,做自己想做的事,將所有的愛和感謝傳遞給他愛的人。
「當不再將別人與自己擁有的事物視為理所當然,我們就會以不同的方式度過人生。」
比約恩最後在 2022 年選擇安樂死,在家人的陪伴下結束了六十年的人生。
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看見,他的人生路上也充滿著各種顛簸和轉折,出家和還俗、相聚和離別、活著和死亡,他也和我們許多人一樣迷茫過、挫折過。
然而他卻始終選擇遵循心之所向,他聽從自己的心聲來到森林寺院,出家了十七年;又同樣因著這個聲音,還俗回到普通社會,甚至還替自己的父親安排了安樂死。
作者的人生處處都能看見智慧留下的痕跡,但那些智慧並不侷限於某種宗教,全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前提所留下。
我在讀完這本書後,真的很欽佩他能將自己生命中的每段經歷都賦予了意義,即便是面對死亡,他對過往一生也都只有滿滿的感謝,這樣的灑脫是非常美好卻也非常難得的。
「沒有什麼會持久,一切都是無常的。這是壞消息,也是個好消息。」
我覺得《我可能錯了》是一本非常值得習慣探索自我的讀者閱讀的書籍,若是對自我覺察不感興趣,應該很難沉浸在比約恩的人生故事裡、理解他的徬徨與領悟;但若你平常就會注意自己的情緒,常去思考如何平衡內心世界的話,那這本書會非常適合你。
其實我跟作者的性格有滿大一部分有所重疊,經常過度依賴計畫、總對不如預期的變化焦慮抓狂、腦中充斥各種覺得自己不夠好的質疑、極度渴望內在平靜……
這些共鳴讓我非常能投入作者的敘事,雖然我對宗教不感興趣,也不喜歡任何帶有傳教意味的說詞,但我閱讀時完全沒有因此感到不舒服過,可能這也是這本書之所以流傳甚廣的原因吧。
我很感謝作者能在生命旅途的末端,將他畢生的智慧濃縮成書、流傳給後世,也很感謝上天能讓我在今年最低潮的時刻,接觸到這本能夠平靜內心的好書,也推薦給感興趣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