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教人,要不要直接給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這個話題其實並沒有在網路上、或一些討論場合上被直接提過,我們常看到一些雞湯文會說到“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這種話,也就是說,給予的最終目地是要讓這個被給予的人,可以獲得一技之長,可以把自己工作、生活維持在一個不錯的水準。

  那麼套用到職場上時,我們在新人進來的時候,倒底要教多少東西、多少程度的事情,才是足夠的呢?像是工作上的sop,講解一次後還要反覆教嗎?處理案件每次都要手把手地帶嗎?

  在職場上,直接給答案就像是看參考書,每個章節都會有例題,書末會有附上每個例題的答案、甚至還有詳解,新人來了就照抄即可

  在實務上這樣的作法是相當可行的,但是說穿了能夠把公司裏相關事務都sop化、規則化的企業實在很少,即使我待過幾間國際化的大公司,也沒辦法將工作的一切都寫在書面上,更別說內容的正確性,相信我很多都是為了交作業,在工作的進行上結果都有另一套作法。

raw-image

  而另一方面,在我加入電子業之後,我看到的現象比較多的是,公司或部門會上課或是提供很多內部系統、專業課程,而這些時常都是針對一些主題或通識的範圍,在處理專案上的細節,就沒辦法說得那麼詳盡了。

  就像我們接到一門開模的新專案,我們要了解產品的主要規格、使用情境、測試標準…等,接著我們就會聯絡供應商、模具廠一起做DFM檢討、確認模具圖…等,待正式開模通知後,再接著後續的進度追蹤、試模問題確認…等,整個流程是可以SOP化的,而新人也只要接過一個完整的新專案後,後續基本上也就可以獨立作業。

  在這個階段是每個職場新鮮人都會面臨到的,只要用心去學習相信都能很快上手,而比較有難度的就是新產品並非過往開發過的規格,或是與現行產品有一些新的差異,要如何快速確實地比較出這些不同,對開模的影響,都得要先行評估出來。

  而新人其實對產品還處於不熟悉的狀態、甚至模具的分模、機構都還在一知半解的狀態下,很多時候都在試模出了問題才要想辦法解決

raw-image

  這時新人要怪前輩沒有提醒嗎?但專案是掛在新人身上,這時問題解決的責任就在新人上面,而新人沒辦法解決或處理不當時,對內尋求不到協助,就只好上網訴苦,抱怨公司對自己的不公平。

  其實我剛進入職場時,也對工作很多事情充滿不平,為什麼老人可以做那種比較簡單、不用再學習的工作?而我們這種剛進來沒幾年的就要學新的軟體、開發新結構產品、開發新供應商?

  不過我後來想想,當年判斷這些新軟體、新產品、新供應商,多去接觸和掌握的話,可以得到許多新技術的運用,所以我花滿多時間在下班後持續學習,而這些學習的經驗也讓我帶到目前的工作上,其實說穿了就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個能力是沒辦法透過老師、學長、前輩的手把手就能帶出來的

  因為在新產品模具開發的領域,是很難完全用過往的知識經驗去Cover的,即使是再有經驗的工程師,也不會有一個很肯定的答案給新人,最好的時候通常就是有二、三個較佳的方案去試,而這個部份就會取決於供應商的技術水準,A供應商做得到的B供應商不見得做得好,而為了成本或其他因素強要B供應商做到A供應商的水準,就必須得承擔開發失敗或出狀況的金錢、時間成本。

raw-image

  這裏順帶一提,時常有人提到科技、電子業為什麼都要碩士學歷?大學難道不好嗎?為什麼就要浪費二、三年時間在學校?大學畢業後就業三年的經驗,為什麼還是比不上碩士畢業的人?

  其實這個問題在我自己去唸在職碩的時候就發現了,也知道這個差異在哪裏,這中間最重要的就是有沒有經歷過寫論文的經驗

  我在碩士修課是覺得完全沒有問題的,和大學生都是一樣的,而不同的地方就是碩士一定要寫論文才能畢業,而大學生主要修完學分就可以畢業了,寫論文對很多碩士生而言是一項極大的挑戰,也有些人沒辦法畢業就是卡在論文沒有寫完這一關。

  對我來說,我發現寫論文就是在做一項完整的專案,在我工程師的經歷中,作論文的過程包括了所有新產品開發會碰到的狀況,從找指導教授、決定主題、參與實驗室Meeting、論文內容的相關實驗、研讀國內外專業的論文,論文的寫作格式、內容撰寫、論文修改、增刪討論、論文口試安排、論文校稿、論文紙本製作發包、論文正式發佈作業…等,這還不包括了參加國內外學術研討會、期刊投稿…

  而經歷過這些的碩士畢業生,與大學生不同之處,就是可以自己去研究工作上的專業,進而培養獨立工作、解決問題得能力,而這些基本技能其實就是透過取得碩士的過程習得的。

raw-image

  所以對公司來說直接找碩士生來上班是較佳的解決方案,畢業大學生畢業後就職的經歷每個都不相同,只能透過面試資料、口頭確認這個人能力夠不夠,但往往要可以具備像碩士生這種完整經歷的工程師其實不多,大部份都是只能掌握一個區塊的技術、技能,而一個新專案不僅是需要該區塊的能力,也需要向上與向下溝通的能力,若是對其他環節不甚了解的情況,往往就是造成問題一直無法解決、浪費時間在信件的往返。

  也就是說,在職場上會問要不要直接給答案時,其實就要警覺一下了,這代表的是對整個專業、專案的不熟悉,即使新人從前輩那邊得到了解決方案,卻不一定是適合目前的專案,新人在專業上還是需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就是自己後續要去研究的東西了。

  說了這些,其實就是在職場上,除非一些很一成不變、制式化的工作,我們可以透過詢問同事、確認sop就可以得到答案和解決,但往往在新產品開發上,我們其實很多時候都要靠很多的資料確認、比對、研究之後,才能有相對較佳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依賴前輩、同事直接給答案,這種情形就是網路上常說的“伸手牌“,若又是很簡單隨便查就知道的東西,就會被看破手腳,暴露自己專業上程度不足,進而被同事間、供應商貼上能力不足的標籤,未來在同業間的風評自然就會比較差。

  所以我給的建議就是,遇到問題時盡量不要當伸手牌、不要直接向人要答案,若是真的不懂也沒有關係,但前提還是要自己先研究一下相關資料,至少讓人感覺不是全然沒有準備就問人,將問題縮小到關鍵部份,相信這樣與人討論後才會獲得較佳的解決方案。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9/24
非常有道理!
宇牛-avatar-img
2024/09/15
真相只有一個!☝️
簡遙莨盛-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6
宇牛 真相大白~
EC3-avatar-img
2024/09/15
大公司與小公司對於新進人員,都有不同的訓練方式。 一般是跟著案子走,或是公司網內部網站有放那個位置需要處理的工作項目與一般新進人員會遇到的問題,慢慢熟悉流程,他們自然而然就很厲害了,有人帶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簡遙莨盛-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9/15
大部份都是做中學比較快上手,一直看資料聽別人講學不到東西XD
avatar-img
簡遙莨盛的世界
74會員
313內容數
講述一個從職場小白,成長到資深工程師的故事,歷時25年以上的工作心得分享。
簡遙莨盛的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一樣是剛出社會的階段,因為在電腦賣場有累積了幾年的電腦硬體知識,以及一些軟體的應用,結束了前一個在小電腦公司當業務的經歷後,過了一陣子我便又面試到一間大賣場資訊管理人員的工作,雖然是份約聘的工作(時薪人員),而且我也沒有這類型的工作經驗,但主管很肯給我機會,於是在錄取之後幾天,我就正式去上班了。
Thumbnail
2025/04/18
  一樣是剛出社會的階段,因為在電腦賣場有累積了幾年的電腦硬體知識,以及一些軟體的應用,結束了前一個在小電腦公司當業務的經歷後,過了一陣子我便又面試到一間大賣場資訊管理人員的工作,雖然是份約聘的工作(時薪人員),而且我也沒有這類型的工作經驗,但主管很肯給我機會,於是在錄取之後幾天,我就正式去上班了。
Thumbnail
2025/04/04
  其實我的人生不算順利,在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生存,在當下盡量做出覺得可以的選擇,也因此在一份穩定工作數年的工作之前,免不了會經歷過只做了很短暫時時間的工作,我自認是個適應力很強的人,但某些時間真的是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合,這時也只能盡快走下一步,人的一生時間都很寶貴,要花在值的付出的事物上頭。  
Thumbnail
2025/04/04
  其實我的人生不算順利,在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生存,在當下盡量做出覺得可以的選擇,也因此在一份穩定工作數年的工作之前,免不了會經歷過只做了很短暫時時間的工作,我自認是個適應力很強的人,但某些時間真的是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合,這時也只能盡快走下一步,人的一生時間都很寶貴,要花在值的付出的事物上頭。  
Thumbnail
2025/03/23
  其實我在職場上工作已經超過25年了,從剛出社會的服務業開始,到傳產製造業、電子製造業這個過程,因為工作有持續在轉換,到了一個新的職場時,往往也都是從基層的人員開始做起。   當年在傳產上市公司上班時,也是一路從模具現場,做到模具設計,比較可惜的是後來沒有配合公司外派到越南,也就失去了升遷主管的
Thumbnail
2025/03/23
  其實我在職場上工作已經超過25年了,從剛出社會的服務業開始,到傳產製造業、電子製造業這個過程,因為工作有持續在轉換,到了一個新的職場時,往往也都是從基層的人員開始做起。   當年在傳產上市公司上班時,也是一路從模具現場,做到模具設計,比較可惜的是後來沒有配合公司外派到越南,也就失去了升遷主管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趙鐸・安安您配角系 EP6|你看的不是料理,是你到底要不要離職:《料理新鮮人》
Thumbnail
趙鐸・安安您配角系 EP6|你看的不是料理,是你到底要不要離職:《料理新鮮人》
Thumbnail
「釣鮪魚是以竹莢魚與烏賊為餌,鮪魚不吃像蛋糕這類的甜點。」船長說。 Sunny 的主管最近推薦我閱讀這本書,但因為這本書絕版了,各大通路都沒販售了,而我好奇這本書究竟講了什麼,如何描繪用蛋糕釣鮪魚的情形,還有作者齊藤正明是如何在鮪魚船上生活的,於是乎找到一個說書的頻道,認真「聽」了這本書
Thumbnail
「釣鮪魚是以竹莢魚與烏賊為餌,鮪魚不吃像蛋糕這類的甜點。」船長說。 Sunny 的主管最近推薦我閱讀這本書,但因為這本書絕版了,各大通路都沒販售了,而我好奇這本書究竟講了什麼,如何描繪用蛋糕釣鮪魚的情形,還有作者齊藤正明是如何在鮪魚船上生活的,於是乎找到一個說書的頻道,認真「聽」了這本書
Thumbnail
不知道怎麼歸類的一篇 未來我有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也能遇到「請他吃生魚片的人」
Thumbnail
不知道怎麼歸類的一篇 未來我有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也能遇到「請他吃生魚片的人」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Thumbnail
三餐的重要性,各有表述;三餐如何規劃,各有需求與方便性。
Thumbnail
傳統教育已無培養未來人才的能力;未來的職場,不存在平庸者。
Thumbnail
傳統教育已無培養未來人才的能力;未來的職場,不存在平庸者。
Thumbnail
"管理廚工很累!他們年紀都比你爸媽還大又不聽話" 這句話想必打退了許多新鮮人營養師
Thumbnail
"管理廚工很累!他們年紀都比你爸媽還大又不聽話" 這句話想必打退了許多新鮮人營養師
Thumbnail
你是那種只要有人登高一呼「有好吃的來了」就會好奇心爆發湊上前觀看的人嗎? 回想過去在職場,只要休假去旅遊,總是有不成文規定要買伴手禮給同事們享用,若是買得不夠多還會被埋怨不夠吃,畢竟有為數不少的人對於「吃」有極高的興趣,也對於親自下廚或美食踩點的行程樂此不疲。 而我就是那個聽到有新奇
Thumbnail
你是那種只要有人登高一呼「有好吃的來了」就會好奇心爆發湊上前觀看的人嗎? 回想過去在職場,只要休假去旅遊,總是有不成文規定要買伴手禮給同事們享用,若是買得不夠多還會被埋怨不夠吃,畢竟有為數不少的人對於「吃」有極高的興趣,也對於親自下廚或美食踩點的行程樂此不疲。 而我就是那個聽到有新奇
Thumbnail
盤子歸位,食物放網架上(老師教得真好!)
Thumbnail
盤子歸位,食物放網架上(老師教得真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