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來告狀的孩子或學生,你可以這樣回應】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教孩子課題分離,但別使用艱澀的專有名詞。

#這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這帶給你的困擾是什麼呢?

如果你是家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

應該會很常遇到孩子來告狀(或互相告狀)的情況。


之前在可能親子團時我學會這句:

「沒有你的事,你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喔」

(白話文就是關你屁事,不用你管😂)

其實跟孩子講這句話

就是在引導孩子 #課題分離


當孩子來告狀一件不關他的事

通常我會先分辨:

孩子是出於正義、對環境和他人的關心?

出於捍衛及保護自己?

還是出於對他人的不友善?


這裡先不談上述的第一和第二種情況。

因為,如同大家在家庭端真實遇到的經驗一樣

手足之間的告狀更常是因為對另一個孩子的不友善:

可能是覺得不公平、忌妒、討厭、生氣…等各種原因

雖然偶爾也會有確實是為了維持秩序、

或當下情境的安全有疑慮的情況

但,更多的告狀

多半是因為希望另一個手足會被大人”修理”而為之


通常孩子來告狀,我會聽他把話說完。

然後在他話一說完時,我就會問:

「嗯,我知道了。那麼,這件事跟你有關嗎?」

(語氣一定要平和,表情溫柔接納,否則這句話聽起來超像是在質疑和否定。對當媽媽很難我知道,我們一起慢慢練習。)

而通常我得到的回答,十有八九,

孩子會搖頭表示不關自己的事。


然後我就會說:

「好,我知道了,謝謝你告訴我。這沒有你的事,如果有需要,我後續會再處理。你可以去做自己的事了。」


不正面回應、及不在來告狀的孩子面前處理需要處理的事件,

因為這樣才能減少孩子未來還會經常來告狀的機率。

當孩子來告狀,大人回應了、處理了,孩子就得到他要的。

食髓知味,日後他當然還會來,而且,會更常來。


如果他不適合的告狀一直都得不到回應,

孩子索然無謂,才有可能願意學習不去管人閒事。

.

前天去一年級的某個班上為孩子們講故事

故事講完我正準備離開時

遇到一個狀況

當時我正在後方與C孩講話

走回前方講台處時

A孩跑來跟我說(告狀)

(我會說這是告狀,因為他手指別人+音量很大)

A的手指頭指著B說:「老師,他動妳的恐龍,他把它弄到地上去了!」

B孩也指著A孩,生氣地對A說:「它自己掉下去的!你不要亂說」

A孩更大聲了:「你明明就有,我有看到!你騙人!」

遇到這樣的狀況,你會怎麼處理呢?

.

看著A孩一副正義凜然地維持公道的樣子

看著B孩被告狀後急著為自己解釋的樣子

當時已經下課了,我也正準備離開,其實沒有時間處理(也沒有打算處理 )

老實說,若要一個一個個別同理,還真沒有時間。

怎麼處理更好?一下子我也還沒有定見

當下只是憑藉本能很快地稍微安撫了兩個孩子

我對被告狀後顯得情緒有些激動的B說:「沒關係,不論是不是你用掉的,都沒關係!沒事的!」

同時我輕輕地拍一拍他以安撫他顯得激動的情緒

接著,轉過身來,我對A說:

「謝謝你告訴我,不過掉下去也沒關係,老師不介意,因為你看,我的恐龍沒有壞喔!」

然後我也輕輕摸一下A的肩膀:「謝謝你跟我說。」

見兩個孩子說話的音量都往下修後

我跟還在教室內的其他小朋友們掰掰,便離開教室了

離開後我在思考

雖然後來他們的爭吵沒有越演越烈

但感覺A和B之後應該會常常互相起口角或告狀

同時我也在思索

這事發生在短短的下課5分鐘裡

這樣的狀況如果很多

老師光是處理孩子間的人際議題...就飽了啊

面對來到面前的孩子,是要同理情緒沒錯

但,也不能總是等事情發生後才處理他們的情緒

得教孩子點什麼,為他們慢慢「增能」

事前教育,也可以預防類似的狀況經常性地發生

否則老師真的忙屎了


回家後我想到的方向就是:教孩子們

「停課同伴問鼓棒」中的「課」:課題分離。


前陣子讀了 #人際溝通 一書後

我也開始在孩子告狀時問:「這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一樣,如果對孩子沒有影響,我就不處理

反過來,我會關照和好奇這位來告狀的孩子

他是怎麼想的?怎麼這件事沒有影響到他,他卻想來說?


9年前我在一本法國教養的書上看到過

法國媽媽會教孩子「別多管閒事」

當時我才剛接觸教養書、也還沒開始接觸心理學

看到這樣的教養法時,覺得很特別,而我也很喜歡

現在再用阿德勒的眼光來看,

這句話其實就是在教孩子 #課題分離


從教室中A B學生因告狀起衝突一事來看

家中有帶孩子們學習課題分離的做法與對話

若帶進教室中,似乎也很可行。

透過教導,讓孩子開始學習分辨:

如果告訴老師,會有幫助,那就需要告訴老師。

如果發生的事情對自己沒有困擾、也沒有影響

告訴老師後對任何人也都沒有幫助

那麼,就可以「不用管別人的事」。


所以,下回如果又遇到A學生來告狀的情況

搭配 #阿薩母教養 七字訣 #停課同伴問鼓棒

做法大致就會如下

1. 課:

問A:「B動了老師的恐龍,它也確實掉到地上了,這件事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透過對話,引導A孩發現這件事與他無關。

並教育孩子,如果是與自己無關、並且當下發生的情況並沒有危險性,就不一定要來告訴老師。


2. 問:

好奇A是否也會想摸摸恐龍?怎麼會注意到B拿了老師的恐龍?多了解孩子一些,往後方有機會看的出來孩子來告狀的背後,真正在滿足的是什麼需要、什麼渴望?


告狀只是孩子的慣性?或是他跟B有過節、特別針對B? 或是他其實只是希望藉由告狀來跟老師有更多說話與連結的機會,或是他希望自己多被老師看見被重視一些?或是他是個內在規則框架很重的孩子?


3. 鼓:無論如何,還是謝謝孩子來跟我說。


最重要的還是得透過「問」,多了解孩子。

知道了孩子的行為目的,對於後續可以如何回應和鼓勵,會更直搗核心。


至於在當下可以如何對B同理…

我就先假設大家都會了,有機會再多談吧。


#高小露的阿薩母教養

#停課同伴問鼓棒 # 課 #課題分離

#高佳均


#面對孩子來告狀

#這對你的影響是什麼?

#這對你造成了什麼困擾呢?


    36會員
    2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小露學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過度的選擇權毒害孩子的同理心 分享一個最近與老師與家長互動後觀察到的現象 這也是5~6年前我曾經犯的錯誤。 我發現現在蠻多家長都蠻開明的 即使是沒有學過薩堤爾或正向教養的家長 也很願意與孩子討論、讓孩子做主 給孩子蠻大空間的自由 但,過多的自主權會導致孩子變得太自我中心 尤其是學齡
    #阿薩母七字訣 #課題分離 『媽咪…我不會畫……』 面對空白的4開圖畫紙,燁垂頭喪氣地對我唉 燁一邊說,眼眶瞬眼也紅了   畫畫似乎是燁的罩門 他已經認定了自己是不會畫畫的 只要遇到與畫畫有關的作業,似乎就變得煩燥   我跟燁說: 「當你一直唉唉叫說說自己不會畫, 你就真的會變
    最近跟阿薩母教養社群的小編們聊天 在我們7人當中,包含我就有5個I人 另外2個E人,還都是ENFP 什麼是ENFP? 就是如果把他們放在E群中,他們是最I的那個 兩個E人編編都說,自己真的是在E和I的邊界。 外人看來他們像E,他們也不否認自己是E 但他們知道,自己的內心也存
    下午,家裡上演了一場震撼教育。 今天我很生氣 因為我被不好地對待 而且那個人 是我無法離開的人---- 小孩。 於是,我向孩子們表達我的憤怒 「我不認為我在盡一個身為媽媽角色應盡的本分、和為我的部分負責任時,應該被以如此不尊重的方式對待!」 然後,我跟孩子們說,我覺得我們現在可以:
    你有沒有一些想學、或想去做的事 但可能因為現實生活不允許、因為壓力、 因為沒時間、因為各種種繁瑣的理由… 這些想望,一直都只得放在心裡面 可能擺到它早已佈滿灰塵 或是被遺忘到心底不知名的角落了? 2個月前,妞主動提出有意想接觸鋼琴的想法 於是我們去音樂教室了解相關資訊 然後,我在
    #過度的選擇權毒害孩子的同理心 分享一個最近與老師與家長互動後觀察到的現象 這也是5~6年前我曾經犯的錯誤。 我發現現在蠻多家長都蠻開明的 即使是沒有學過薩堤爾或正向教養的家長 也很願意與孩子討論、讓孩子做主 給孩子蠻大空間的自由 但,過多的自主權會導致孩子變得太自我中心 尤其是學齡
    #阿薩母七字訣 #課題分離 『媽咪…我不會畫……』 面對空白的4開圖畫紙,燁垂頭喪氣地對我唉 燁一邊說,眼眶瞬眼也紅了   畫畫似乎是燁的罩門 他已經認定了自己是不會畫畫的 只要遇到與畫畫有關的作業,似乎就變得煩燥   我跟燁說: 「當你一直唉唉叫說說自己不會畫, 你就真的會變
    最近跟阿薩母教養社群的小編們聊天 在我們7人當中,包含我就有5個I人 另外2個E人,還都是ENFP 什麼是ENFP? 就是如果把他們放在E群中,他們是最I的那個 兩個E人編編都說,自己真的是在E和I的邊界。 外人看來他們像E,他們也不否認自己是E 但他們知道,自己的內心也存
    下午,家裡上演了一場震撼教育。 今天我很生氣 因為我被不好地對待 而且那個人 是我無法離開的人---- 小孩。 於是,我向孩子們表達我的憤怒 「我不認為我在盡一個身為媽媽角色應盡的本分、和為我的部分負責任時,應該被以如此不尊重的方式對待!」 然後,我跟孩子們說,我覺得我們現在可以:
    你有沒有一些想學、或想去做的事 但可能因為現實生活不允許、因為壓力、 因為沒時間、因為各種種繁瑣的理由… 這些想望,一直都只得放在心裡面 可能擺到它早已佈滿灰塵 或是被遺忘到心底不知名的角落了? 2個月前,妞主動提出有意想接觸鋼琴的想法 於是我們去音樂教室了解相關資訊 然後,我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如果哪天做了一些事情 吐口水啦 罵髒話啦 亂停車啦 不是說什麼默以善小而不為 默以惡小而為之 什麼的 後果怎樣大家都知道為啥要做不做的 因為很爽啊 離題 回來 有人會說你這樣我怎麼教育小孩 左思右想 記住啊 先想一下這個人會不會惱羞 如果會 看下會不會被打 總而言之 言論自
    Thumbnail
    寒假開始了,你是否已經因為那些雞毛蒜皮大的日常瑣事,跟孩子雙雙處於生氣、不耐煩的狀態? 老實說這兩天,我看燁也有點不太順眼xd 就是…你們知道的 有些孩子好像天生就有潔癖似的很愛乾淨 有些孩子就大而化之不怕髒亂(就是很胎溝) 我們家兩個孩子,剛好一人一款 倒也不是好不好的問題 畢竟不論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剛才逛到一篇文章,是孩子抱怨,因為家長説小孩沒有隱私,而且任意查看手機。 個人認為小孩仍然有基本權利,我們淺談就好,如果父母沒有尊重溝通,如何期望孩子同理相待?父母出於關心跟管教,出發點沒錯,不過有些父母倒是吃起自助餐,甚至升級國王王后,然後抱怨孩子抵抗。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如果哪天做了一些事情 吐口水啦 罵髒話啦 亂停車啦 不是說什麼默以善小而不為 默以惡小而為之 什麼的 後果怎樣大家都知道為啥要做不做的 因為很爽啊 離題 回來 有人會說你這樣我怎麼教育小孩 左思右想 記住啊 先想一下這個人會不會惱羞 如果會 看下會不會被打 總而言之 言論自
    Thumbnail
    寒假開始了,你是否已經因為那些雞毛蒜皮大的日常瑣事,跟孩子雙雙處於生氣、不耐煩的狀態? 老實說這兩天,我看燁也有點不太順眼xd 就是…你們知道的 有些孩子好像天生就有潔癖似的很愛乾淨 有些孩子就大而化之不怕髒亂(就是很胎溝) 我們家兩個孩子,剛好一人一款 倒也不是好不好的問題 畢竟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