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常識」這個詞似乎變得越來越模糊。有些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對另一些人來說卻可能是聞所未聞。這種認知差異在職場中尤為明顯,常常導致溝通不良,甚至引發衝突。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一個令人啼笑皆非又發人深省的職場小故事。
小芳是一家科技公司的人資主管,最近她遇到了一個讓她哭笑不得的情況。事情是這樣的:
公司最近招聘了一批應屆畢業生,小芳負責新人培訓。在培訓的第一天,她要求每個新人用 PowerPoint 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並在隔天呈現。
隔天早上,新人們魚貫進入會議室,準備展示他們的自我介紹。前面幾個人的表現都還不錯,PowerPoint 做得簡潔有力,內容也挺有趣。但輪到小明時,情況突然變得有些尷尬。
小明站在投影幕前,看起來有些侷促不安。他清了清喉嚨,然後說:「那個...不好意思,我的自我介紹...呃...在這裡。」說完,他舉起了一疊A4紙。
小芳愣住了,會議室裡的其他人也面面相覷。小芳試圖理解當前的狀況,「小明,你的 PowerPoint 呢?」
小明一臉困惑,「PowerPoint?什麼是 PowerPoint?」
這下子,整個會議室陷入了詭異的沉默。小芳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冷靜,「就是...你知道的,簡報軟體?我們昨天說要用電腦做簡報的那個?」
小明的表情更加困惑了,「喔...我以為你是說要寫在紙上。我沒有用過那個軟體,也不知道怎麼用電腦做簡報。」
小芳覺得自己的太陽穴開始突突跳動。她看了看其他新人,發現有幾個人也露出了心虛的表情。「有多少人不會使用 PowerPoint?」她問道。令她震驚的是,居然有三分之一的新人舉起了手。
這一刻,小芳感到既沮喪又無奈。在她看來,使用 PowerPoint 這樣的基本辦公軟體應該是每個求職者的必備技能,就像會用手機一樣理所當然。但顯然,她錯了。
這個小插曲引發了小芳的深思。她開始反思,是不是現在的教育系統與職場需求存在脫節?為什麼這些新鮮人會缺乏如此基本的辦公技能?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主管,她應該如何面對這種情況?
經過認真思考,小芳得出了幾個重要的結論:
1. 不要把任何事情視為「理所當然」:每個人的背景和經歷不同,我們認為的「常識」可能對他人來說並不常見。
2. 溝通要具體明確:在下達任務時,不要假設對方都懂,要清楚說明每個步驟和要求。
3. 創造學習的機會:與其抱怨新人不會,不如提供培訓和學習的機會。這不僅能提高員工的技能,也能增強團隊凝聚力。
4. 保持開放和理解的態度:面對「意料之外」的情況時,先理解原因,而不是立即批評或否定。
5. 重視軟實力的培養:除了專業技能,也要注重培養員工的溝通、適應和學習能力。
於是,小芳決定將這次的「失誤」轉化為學習的機會。她臨時改變了培訓計劃,花了一整天教導新人們如何使用 PowerPoint 和其他常用的辦公軟體。雖然這打亂了原定的進度,但效果出奇地好。
新人們不僅學會了新技能,更重要的是,他們感受到了公司的包容和支持。小明後來告訴小芳,他原本很害怕會因為不會用 PowerPoint 而被開除,但小芳的做法讓他感到被尊重和重視。
這次經歷也讓小芳對「常識」有了新的理解。她意識到,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常識」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對一代人來說是常識的東西,對另一代人可能就是全新的知識。
同時,她也認識到,真正的職場智慧不在於掌握多少「常識」,而在於如何面對和處理「非常識」的情況。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能夠在意外發生時保持冷靜,並將挑戰轉化為機會。
從那以後,小芳在招聘和培訓新人時,不再對任何技能或知識抱有理所當然的預期。相反,她更注重了解每個人的背景和特長,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培訓計劃。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新人的工作效率,也大大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創新能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職場中,我們不應該用「這不是常識嗎,你為什麼不會」這樣的話來責備他人。相反,我們應該創造一個開放、包容的環境,鼓勵大家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互相學習。
畢竟,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裡,今天的「非常識」可能就是明天的「新常識」。真正的職場高手,不是那個無所不知的人,而是那個永遠保持學習態度,並能夠與時俱進的人。
所以,下次當你遇到有人不懂你認為的「常識」時,不妨換個角度想想:也許,這正是一個教學相長、共同成長的好機會。因為在職場中,最寶貴的不是已知的知識,而是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和態度。讓我們一起努力,創造一個互相理解、共同進步的職場環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