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狂人皮埃洛》:在關係共處之道上逐漸偏離

更新於 2024/09/2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狂人皮埃洛》電影劇照/IMDb

《狂人皮埃洛》電影劇照/IMDb

法國新浪潮大師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1965 年的經典作品《狂人皮埃洛》(Pierrot le Fou),講述費迪南(皮埃洛)與瑪麗安這對相隔五年再次重逢的舊識,決定再續舊情私奔,同時竟因殺害了一位朋友而踏上逃亡之路──他們從「單行道」離開巴黎──除了反映其難以彌補的罪行後果,也悄悄暗示著這對亡命鴛鴦的最後命運。

片中有大量藝術作品的靜態畫面跳接、鮮豔的用色,以及許多畫外音的鋪排等,這些元素皆使高達的視覺影像產生了不小的斷裂感。如此破碎的風格,使觀眾和敘事結構本應簡單易懂的這個作品產生了一定的距離。當觀者和作品並不那麼親近時,就不會輕易將自身情感帶入到角色裡──這點恰巧幫助我們能夠更客觀地觀看與瞭解兩人的關係,也讓費迪南與瑪麗安二人迥異的性格與思想,如片中那些被大膽使用的紅藍色彩,呈現更加鮮明的對比。

《狂人皮埃洛》電影劇照/IMDb

《狂人皮埃洛》電影劇照/IMDb

「警察很聰明,不來抓我們,讓我們自相殘殺。」

在故事主人翁逃亡的路途中,真正讓觀眾有危機感的並非被通緝的窘境,而是兩人若即若離的關係。我們甚至會忘了他們的逃犯身分,因為真正的挑戰來自於生活。相愛容易相處難,於是這條道路越走越窄。

費迪南和瑪麗安對生活的想像有著天壤之別。前者渴望安穩,在安定中追求思想的自由、沉溺在藝術世界思索萬物;後者則相信生活在他方,以刺激冒險來尋找自我,透過真實體驗去確立自身的存在。兩人的愛情語言也很不同,當費迪南反覆確認兩人是否會「永遠」在一起,瑪麗安只表示愛不需靠言語,且它更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感情。

然而,說回相愛這件事,本是在兩個相異世界尋找交集,以及那個在兩人相處中還能舒適自處的甜蜜點。因此,重視未來承諾或當下真情也並非問題的癥結所在,而是關係中對立的形式──兩人在樹林裡對唱著一首擁有相同旋律,卻歌頌不同事物(幸運線和腰線)的情歌──這是費迪南和瑪麗安在愛情裡各說各話的展現,他們像是站在翹翹板最遠的兩端,一動也不動,沒有一方願意往另一端向前一些、讓平衡更容易一點,所以他們總是對話無效,也連結失敗。

《狂人皮埃洛》電影劇照/IMDb

《狂人皮埃洛》電影劇照/IMDb

電影的前段,費迪南在一場充斥著消費主義、物質至上的對話的舞會裡,向一位電影導演說:「你看起來很孤單。」費迪南的觀察映出他自身的空洞,在榮華富貴、衣食無虞的生活中,反而更凸顯了他的孤單與寂寞。而追尋愛情無非是一種能快速翻轉現況的良藥,是對庸碌、平淡的生活(看似)最浪漫的反抗。

「你用言語敷衍我,我卻用真情待你。」瑪麗安對費迪南說。

高達電影作品裡的女性形象總是難以捉摸,而故事中的男人也往往深受這神秘感的召喚。費迪南為突破一己分離性的孤單牢籠,遂產生瞭解他人秘密的慾望(即渴望與他人真正地融合/合一),而「愛」便是理解自己與對方、穿透秘密的唯一途徑──費迪南對瑪麗安說:「我無法和妳真正對話。妳沒有思想,只有感情。」瑪麗安則回應道:「不對,感情中就包含了思想。」──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在其著作《愛的藝術》中闡述了愛與瞭解之間的關係,書中提到:

「我是以了解活生生的事物的唯一可能方式去了解,即透過合一的體驗去了解,而不是透過思想。」

費迪南並非因為愛、更無透過愛的途徑去瞭解瑪麗安,僅奢望對方經由愛語給予他永恆的誓言,因此這段關係終究走向毀滅。費迪南瞭解事物的方式和初臨人世的孩童並無二致,便是去控制或拆解它。走上這條求知途徑的動機,雖同樣是想要了解生命的秘密,但卻是殘忍的。

《狂人皮埃洛》電影劇照/IMDb

《狂人皮埃洛》電影劇照/IMDb

於是,如前所述,瑪麗安總稱呼費迪南為「皮埃洛」的原因或許也呼之欲出了──「Pierrot」一詞暗指的是「丑角」,費迪南確實是這場愛情/這段關係中的傻子。

在逃亡之旅終點處,才揭曉原來瑪麗安一直以來要找的軍火商兄長,其實就是她的情人。這個先為劇情設立目標再扭轉結果意義的故事發展方式非常有趣,觀眾與費迪南都以為兩人的最終目標是找到一個能夠幫助他們的生活更順利運轉的人,沒想到瑪麗安竟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利用也背叛了費迪南。不過,這意味著她對費迪南的感情是虛假的嗎?

瑪麗安在費迪南索求承諾的片段,早已將她在兩人互動中油然而生的愛意以歌曲傾瀉。即使沒有山盟海誓、更缺乏甜言蜜語,她仍在與他共創的幸福中孕育了真切的感情。

本片透過放大一段緣份中的雜質去呈現「愛情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互相利用」這個費迪南不懂、也鮮少有人願意認清的面向。畢竟我們常常希望,甚至以為愛情裡只有浪漫。而認識這個面向是重要的,當能夠面對人際關係中無法求疵的利用本質,反而能多尊重與包容他人一些──當然,說「利用」是銳利了點,但尤其是在關係中碰到一方所想望之事、會牴觸到另一方需求的時候,誰能沒有私慾、不希望自己被善待?一旦看清了這點,關係間的權衡才會因為愛而不計較得失,並因著彼此的相信,終能凝練出一套專屬於兩人的共處之道。

而《狂人皮埃洛》所示,就是一場在愛的共處之道上,逐漸偏離的公路之旅。

《狂人皮埃洛》電影劇照/IMDb

《狂人皮埃洛》電影劇照/IMDb

全文劇照/IMDb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raw-image

「What is your greatest ambition in life?」

「To become immortal⋯⋯and then die.」

──寫在 1960 年的《斷了氣》。

 

法國電影導演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於  2022 年接受安樂死。他把槍對準自己,亦指向眾人,這是因為他對電影充滿了愛,所以他的電影裡才長出了恨、暴力、死亡,以及積極的行動,與存在的意義。

《釀電影》終於在高達離世的兩年後,推出「紀念高達」專題,預計收錄多篇文章,與讀者共同回望高達電影裡的,愛與死,玩笑與戰爭。

《釀電影》導演專題|電影即戰場:紀念高達
閱讀請由此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可憐的東西》裡的貝拉以對性愛和世界的狂放探索表現了女性最爽朗明亮的自由模樣,卻難免落入單一和刻板化,而《憐憫的種類》中多重面貌的女性形象,處處受到侷限、牽制與屈就,不再令人歡欣鼓舞,卻也為我們留白了更多元的反思和想像。
《強尼・凱克》通過時間的凝滯與時空的靜止,透過影像的回望與回家,所體現出的生命困境,不只是一場失意、失志,而是對生命從「生活」成了「生存」的哀嘆。因此電影便成為對迷茫生命的救贖,它翻開城市的褶皺處,所欲隱喻的,是住在這裡的你們我們他們的存在狀態。
這一回,高達的槍沒指向螢幕前的我,反而對準他自己,用影像處決自己,這樣激進的高達,竟同時也能讓保羅說出「世界的中心是愛情。」如此天真浪漫的話,死了都要愛的衝動,好像讓他變得沒有那麼孤傲,沒有那麼有距離感了。
《愛欲之死》推崇的愛是工整的等式,是等號之後不可化約與反推的「二」,而在高達 1960 年代的一部部電影裡,我們看見了「一」與「一」碰撞出相加、減、乘、除,甚或延伸到「三」乃至更多的排列組合與不等式,既是孩子在紙上遊戲式的隨興塗鴉,亦是大人苦苦思索而無法證明的一道題。
編按: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九月主題節目:「好萊塢 30:有聲之年,好戲登場」,以八部經典之作,帶領影迷重回百年前的洛杉磯,見證好萊塢蓬勃發展,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的黃金年代。
《賴活》預設了死亡,讓娜娜的一生宛若曇花一現。她的日常困境與悲喜流動,觀點和話語,在觀看者的意識中因而改變了時態,移除了未來意義的可能性,一切僅能是當下的、瞬刻的真實快照。她走路、大笑、寫信、跳舞、抽煙,魅力無窮卻只見表面;兩千法郎、香頌情歌、雨日相擁,所有事物與行動的意義也並不延續到未來成為結果。
《可憐的東西》裡的貝拉以對性愛和世界的狂放探索表現了女性最爽朗明亮的自由模樣,卻難免落入單一和刻板化,而《憐憫的種類》中多重面貌的女性形象,處處受到侷限、牽制與屈就,不再令人歡欣鼓舞,卻也為我們留白了更多元的反思和想像。
《強尼・凱克》通過時間的凝滯與時空的靜止,透過影像的回望與回家,所體現出的生命困境,不只是一場失意、失志,而是對生命從「生活」成了「生存」的哀嘆。因此電影便成為對迷茫生命的救贖,它翻開城市的褶皺處,所欲隱喻的,是住在這裡的你們我們他們的存在狀態。
這一回,高達的槍沒指向螢幕前的我,反而對準他自己,用影像處決自己,這樣激進的高達,竟同時也能讓保羅說出「世界的中心是愛情。」如此天真浪漫的話,死了都要愛的衝動,好像讓他變得沒有那麼孤傲,沒有那麼有距離感了。
《愛欲之死》推崇的愛是工整的等式,是等號之後不可化約與反推的「二」,而在高達 1960 年代的一部部電影裡,我們看見了「一」與「一」碰撞出相加、減、乘、除,甚或延伸到「三」乃至更多的排列組合與不等式,既是孩子在紙上遊戲式的隨興塗鴉,亦是大人苦苦思索而無法證明的一道題。
編按: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九月主題節目:「好萊塢 30:有聲之年,好戲登場」,以八部經典之作,帶領影迷重回百年前的洛杉磯,見證好萊塢蓬勃發展,電影從無聲到有聲的黃金年代。
《賴活》預設了死亡,讓娜娜的一生宛若曇花一現。她的日常困境與悲喜流動,觀點和話語,在觀看者的意識中因而改變了時態,移除了未來意義的可能性,一切僅能是當下的、瞬刻的真實快照。她走路、大笑、寫信、跳舞、抽煙,魅力無窮卻只見表面;兩千法郎、香頌情歌、雨日相擁,所有事物與行動的意義也並不延續到未來成為結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性一直是我很想探究的題材。我一直很想寫這樣的作品,有一個寫了很久的短篇小說,但是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解決。
延續上篇前任W的文章,最後提到「愛的時候,所有缺點都是優點;不愛的時候,這一切都將成為致命傷。 最初的我們,因躁鬱症認出彼此有相同靈魂而相愛,聽起來很浪漫,但現實是,因疾病的發作不斷上演對彼此攻擊,最終兩人都被傷到體無完膚,不得不承認我倆本就是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沒想到看《破浪男女》會哭到停不下來。 楊雅喆繼《女朋友。男朋友》、《血觀音》後再次觸碰性別議題,說是觸碰可能太過輕微,《破浪男女》刀口銳利,當你以為這只是賣弄情色的電影,片中顫抖的呻吟和喘息早已迫不及防直入內心深處的孤獨。 「如果是很快樂的做愛,那麼生出來的小孩子也許比較幸福吧?」
Thumbnail
性愛拍得很美,那些綑綁之間的呼喊、喘息,都那麼真實,那麼地想從那樣的痛苦逃離,但也不盡然是逃離痛苦,或者更是一種望向內在的慾望。
Thumbnail
「面對蘿莉誘惑,不會就範的正直大叔」讓娜娜認識什麼是「好男人」,什麼是「愛的互動」。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關於躁鬱症前任的愛情故事。從一見鐘情到相愛相傷,再到最終崩塌,其間發生了諸多戲劇性情節。 深入探討了追逐愛情時所忽略的現實問題,展現了對愛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文章以一種散文的風格寫作,混合了個人回憶和對當時情況的分析,使讀者更容易與作者產生共鳴。
Thumbnail
阿爾卑斯的雪地是相比對法國法庭的荒謬更為冷冽的批判,妳必須顯得悲傷,否則妳就是有罪的。以致於即使在只有她一個人的場景裡,觀眾始終無法放心相信女主角,因為鏡頭始終是不可信的,是主觀、片面的,就像男女主角只能用非母語的英文對話,丹尼爾要將東西拿得很近才能看見
Thumbnail
生活無法迴避「政治」的介入,電影《藍色的你》所處的年代正是如此。1988年因著保守派柴契爾夫人宣布的28條款,校園內禁止宣揚同性戀,讓未公開出櫃的女同志體育老師珍備感壓力,她甚至得聽著錄音帶的步驟才能安穩入睡。事實上,正如她女友薇薇對當時社會的認知,她們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與「政治」劃上等號,一如電視上
Thumbnail
宣揚不要害怕示愛的時代裡,多數人更害怕示恨。而馬欣並不害怕;又或許她害怕,但她沒有讓恨被怕所抵銷。每次閱讀馬欣的字,我都意識到自己對恨的懦弱。
Thumbnail
正值二十多歲的茉莉青澀、徬徨,對許多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熱度,不管是在事業還是在愛情上都游移不定,年滿三十的她人生依舊一片混亂……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性一直是我很想探究的題材。我一直很想寫這樣的作品,有一個寫了很久的短篇小說,但是到現在都還沒有辦法解決。
延續上篇前任W的文章,最後提到「愛的時候,所有缺點都是優點;不愛的時候,這一切都將成為致命傷。 最初的我們,因躁鬱症認出彼此有相同靈魂而相愛,聽起來很浪漫,但現實是,因疾病的發作不斷上演對彼此攻擊,最終兩人都被傷到體無完膚,不得不承認我倆本就是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沒想到看《破浪男女》會哭到停不下來。 楊雅喆繼《女朋友。男朋友》、《血觀音》後再次觸碰性別議題,說是觸碰可能太過輕微,《破浪男女》刀口銳利,當你以為這只是賣弄情色的電影,片中顫抖的呻吟和喘息早已迫不及防直入內心深處的孤獨。 「如果是很快樂的做愛,那麼生出來的小孩子也許比較幸福吧?」
Thumbnail
性愛拍得很美,那些綑綁之間的呼喊、喘息,都那麼真實,那麼地想從那樣的痛苦逃離,但也不盡然是逃離痛苦,或者更是一種望向內在的慾望。
Thumbnail
「面對蘿莉誘惑,不會就範的正直大叔」讓娜娜認識什麼是「好男人」,什麼是「愛的互動」。
Thumbnail
作者分享了關於躁鬱症前任的愛情故事。從一見鐘情到相愛相傷,再到最終崩塌,其間發生了諸多戲劇性情節。 深入探討了追逐愛情時所忽略的現實問題,展現了對愛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文章以一種散文的風格寫作,混合了個人回憶和對當時情況的分析,使讀者更容易與作者產生共鳴。
Thumbnail
阿爾卑斯的雪地是相比對法國法庭的荒謬更為冷冽的批判,妳必須顯得悲傷,否則妳就是有罪的。以致於即使在只有她一個人的場景裡,觀眾始終無法放心相信女主角,因為鏡頭始終是不可信的,是主觀、片面的,就像男女主角只能用非母語的英文對話,丹尼爾要將東西拿得很近才能看見
Thumbnail
生活無法迴避「政治」的介入,電影《藍色的你》所處的年代正是如此。1988年因著保守派柴契爾夫人宣布的28條款,校園內禁止宣揚同性戀,讓未公開出櫃的女同志體育老師珍備感壓力,她甚至得聽著錄音帶的步驟才能安穩入睡。事實上,正如她女友薇薇對當時社會的認知,她們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與「政治」劃上等號,一如電視上
Thumbnail
宣揚不要害怕示愛的時代裡,多數人更害怕示恨。而馬欣並不害怕;又或許她害怕,但她沒有讓恨被怕所抵銷。每次閱讀馬欣的字,我都意識到自己對恨的懦弱。
Thumbnail
正值二十多歲的茉莉青澀、徬徨,對許多事情都只有三分鐘熱度,不管是在事業還是在愛情上都游移不定,年滿三十的她人生依舊一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