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剋星-葫蘆巴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胃食道逆流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指的是胃內容物(包括胃酸、消化液、食物等)逆流回食道,引起食道黏膜發炎或其他不適症狀。由於胃酸具有腐蝕性,長期逆流會對食道造成傷害,影響生活品質。

會造成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大都是因為胃酸過多

造成的,會造成胃酸過多的因素有:

1:飲食習慣 - 飲食過量、睡前吃東西、刺激的食物:甜膩食物、辛辣食物、咖啡、可樂。

2:生活習慣 - 抽煙、喝酒、壓力等。


3:下食道括約肌的過度鬆弛

會引起下食道括約肌過度鬆弛的因素有

1:生理構造 - 老化、肥胖

2:藥物引起 - 有些降血壓藥、支氣管擴張劑

3:食物引起 - 咖啡、巧克力、薄荷、甜食、香菸、酒精等

胃食道逆流的典型症狀包括:

  • 火燒心(胸口灼熱感): 這是最常見的症狀,通常在飯後或躺臥時發生,感覺胸口有灼熱感,甚至向上蔓延到喉嚨。
  • 胃酸逆流: 感覺口中有酸味或苦味,有時會伴隨食物殘渣逆流到口中。


胃食道逆流剋星-葫蘆巴籽

raw-image

葫蘆巴(Fenugreek)是一種豆科植物,其種子稱為葫蘆巴籽。它在傳統醫學中已有悠久的使用歷史,也被廣泛用於烹飪,特別是在印度和中東地區。葫蘆巴子富含纖維、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主要營養成分:

  • 膳食纖維: 葫蘆巴籽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包括可溶性纖維和不可溶性纖維。這些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降低膽固醇和血糖水平,並增加飽足感。
  • 蛋白質: 葫蘆巴籽是植物性蛋白質的良好來源,每100克葫蘆巴籽約含有23克的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組織的重要成分,有助於修復和構建組織。
  • 礦物質: 葫蘆巴籽富含多種礦物質,包括:
    • 鐵: 對於紅血球的形成和氧氣運輸至關重要。
    • 鎂: 參與多種生理功能,包括肌肉和神經功能、血糖控制和血壓調節。
    • 鈣: 對於骨骼和牙齒的健康至關重要。
    • 鉀: 有助於維持體液平衡、神經傳導和肌肉收縮。
    • 錳: 參與骨骼形成、傷口癒合和新陳代謝。
  • 維生素: 葫蘆巴籽含有多種維生素,包括:
    • 維生素C: 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於增強免疫力。
    • 維生素B群: 參與能量代謝、神經功能和紅血球形成。
  • 其他有益化合物:
    • 生物鹼: 包括葫蘆巴鹼、番木鱉鹼等,可能具有降血糖、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 類黃酮: 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助於保護細胞免受損害。
    • 皂苷: 可能具有降低膽固醇和抗癌作用。


葫蘆巴籽如何幫助改善胃食道逆流狀況

  • 增加胃內容物黏度: 葫蘆巴子富含可溶性纖維,這些纖維在接觸水分後會形成凝膠狀物質。這可能有助於增加胃內容物的黏度,使其更不容易逆流到食道。
  • 緩解胃灼熱: 一些研究表明,葫蘆巴子可能具有緩解胃灼熱的功效,這可能是因為其具有抗炎和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 延緩胃排空: 葫蘆巴子中的纖維可能有助於延緩胃排空的速度,這可以減少胃酸逆流的機會。


總結:

葫蘆巴籽不僅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纖維和其他有益化合物。其所含的可溶性纖維可以改善胃食道逆流的狀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沒證照的保健食品配方師的沙龍
2會員
14內容數
2025/02/04
接骨木莓在歐洲有天然醫藥箱的美稱,主要是來自接骨木莓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能夠提升人體免疫能力,避免病毒入侵。
Thumbnail
2025/02/04
接骨木莓在歐洲有天然醫藥箱的美稱,主要是來自接骨木莓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能夠提升人體免疫能力,避免病毒入侵。
Thumbnail
2024/09/18
依稀記得當年國中時常常會跟媽媽大小聲,媽媽也會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破口大罵。而當時的我會覺得明明就是一件小事有必要這樣的小題大作嗎? 久而久之隔閡就這樣產生了。 長大後才了解原來是媽媽---更年期到了。 更年期是生命中自然轉變的一個階段,婦女大約發生於45-52歲,在這段期間,卵巢功能開始退化,雌激
2024/09/18
依稀記得當年國中時常常會跟媽媽大小聲,媽媽也會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破口大罵。而當時的我會覺得明明就是一件小事有必要這樣的小題大作嗎? 久而久之隔閡就這樣產生了。 長大後才了解原來是媽媽---更年期到了。 更年期是生命中自然轉變的一個階段,婦女大約發生於45-52歲,在這段期間,卵巢功能開始退化,雌激
2024/09/18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又名印度天鵝莓,原產於亞洲熱 帶地區,在印度與西藏是一種高知名度的藥食,目前主要產區在印度及中 國。余甘子首記載於「南方草木狀」,原名菴 摩勒,亦收錄於本草圖經,食用時初覺味苦, 良久便甘,其性味甘、寒,無毒,在中華人民 共和國藥典中也有收錄。
2024/09/18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又名印度天鵝莓,原產於亞洲熱 帶地區,在印度與西藏是一種高知名度的藥食,目前主要產區在印度及中 國。余甘子首記載於「南方草木狀」,原名菴 摩勒,亦收錄於本草圖經,食用時初覺味苦, 良久便甘,其性味甘、寒,無毒,在中華人民 共和國藥典中也有收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食道胃酸逆流,一個讓人不安且煩惱的健康問題。 當胃酸逆流到食道,引起火燒心、胸痛等症狀時,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吃胃藥。 然而,了解這個問題的成因和緊急處理方法,對於更有效地舒緩不適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食道胃酸逆流,一個讓人不安且煩惱的健康問題。 當胃酸逆流到食道,引起火燒心、胸痛等症狀時,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吃胃藥。 然而,了解這個問題的成因和緊急處理方法,對於更有效地舒緩不適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未病與初病    --《黃帝內經‧靈樞‧五味論》         現代人常被提醒:若胃腸不佳,例如有胃潰瘍等問題,宜少吃太甜、太酸、太油、辛辣、刺激(茶、咖啡等)的飲食;又例如:吃過多甜食,容易因脾濕引發咳嗽、濕疹、胃悶... 等狀況。在古時《黃帝內經 ‧ 靈樞 ‧ 五味論》,就提到飲食的味道,對
Thumbnail
未病與初病    --《黃帝內經‧靈樞‧五味論》         現代人常被提醒:若胃腸不佳,例如有胃潰瘍等問題,宜少吃太甜、太酸、太油、辛辣、刺激(茶、咖啡等)的飲食;又例如:吃過多甜食,容易因脾濕引發咳嗽、濕疹、胃悶... 等狀況。在古時《黃帝內經 ‧ 靈樞 ‧ 五味論》,就提到飲食的味道,對
Thumbnail
        現代好多人,動不動就說自己有“胃食道逆流”問題。中西醫學,看噯氣、打嗝、呃逆、反酸、口苦 ...... 等與胃食道逆流相關的現象,都認為很多跟 “不良的飲食習慣與日常起居” 相關。這些,很值得大眾來認識與學習,走在 “ 預防勝於治療 ” 的路上 ......        
Thumbnail
        現代好多人,動不動就說自己有“胃食道逆流”問題。中西醫學,看噯氣、打嗝、呃逆、反酸、口苦 ...... 等與胃食道逆流相關的現象,都認為很多跟 “不良的飲食習慣與日常起居” 相關。這些,很值得大眾來認識與學習,走在 “ 預防勝於治療 ” 的路上 ......        
Thumbnail
現代好多人,動不動就說自己有“胃食道逆流”問題。中西醫學,看噯氣、打嗝、呃逆、反酸、口苦 ...... 等與胃食道逆流相關的現象,都認為很多跟 “不良的飲食習慣與日常起居” 相關。這些,很值得大眾來認識與學習,走在 “ 預防勝於治療 ” 的路上。 ➤常見的導致原因......      
Thumbnail
現代好多人,動不動就說自己有“胃食道逆流”問題。中西醫學,看噯氣、打嗝、呃逆、反酸、口苦 ...... 等與胃食道逆流相關的現象,都認為很多跟 “不良的飲食習慣與日常起居” 相關。這些,很值得大眾來認識與學習,走在 “ 預防勝於治療 ” 的路上。 ➤常見的導致原因......      
Thumbnail
「吃咖啡,喝甜食,又讓你胃食道逆流嗎?」這是常見的廣告詞。除了吃藥以外,PinMed今天要解答胃食道逆流原因、症狀、舒緩方法與緊急處理方法喔!
Thumbnail
「吃咖啡,喝甜食,又讓你胃食道逆流嗎?」這是常見的廣告詞。除了吃藥以外,PinMed今天要解答胃食道逆流原因、症狀、舒緩方法與緊急處理方法喔!
Thumbnail
現代好多人,動不動就說自己有“胃食道逆流”問題。中西醫學,看噯氣、打嗝、呃逆、反酸、口苦 ...... 等與胃食道逆流相關的現象,都認為很多跟 “不良的飲食習慣與日常起居” 相關。這些,很值得大眾來認識與學習,走在 “ 預防勝於治療 ” 的路上 ......
Thumbnail
現代好多人,動不動就說自己有“胃食道逆流”問題。中西醫學,看噯氣、打嗝、呃逆、反酸、口苦 ...... 等與胃食道逆流相關的現象,都認為很多跟 “不良的飲食習慣與日常起居” 相關。這些,很值得大眾來認識與學習,走在 “ 預防勝於治療 ” 的路上 ......
Thumbnail
火燒心好難受!胃食道逆流的人數越來越多,將近四個人就有一個胃食道逆流。該如何改善胃食道逆流,請胃腸專科醫師解說!
Thumbnail
火燒心好難受!胃食道逆流的人數越來越多,將近四個人就有一個胃食道逆流。該如何改善胃食道逆流,請胃腸專科醫師解說!
Thumbnail
胃食道逆流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胃內容物(胃酸和食物混和物)往食道的方向逆流。
Thumbnail
胃食道逆流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胃內容物(胃酸和食物混和物)往食道的方向逆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