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情人開始轉變為家人,是情感的昇華還是退步?(下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賴佩霞老師講座後啟發 & 生活應用 — Dairrene 淺談非暴力溝通


當情人開始轉變為家人,是情感的昇華還是退步?(下篇)

當情人開始轉變為家人,是情感的昇華還是退步?(下篇)


繼上篇文,此篇終於進入自我的 reflection 啦✨

閱讀上篇文章:當情人開始轉變為家人,是情感的昇華還是退步?(上篇)


期待寫這主題很久了,在感情中一直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人,能夠遇見我現在的男友。


交往近七年,男友已經越來越融入我的日常生活,幾乎是比原生家庭的家人還要親密,我發現,我開始對他說話的語氣,也會有點沒耐心了。這使我開始有意識地注意自己與男友相處時的情緒。


以前就有聽過一個說法:觀察另一半對待家人的樣子,就會是以後另一半對待你的樣子,所以有機會一定要跟他家人相處過,你才能知道「成為家人後的你們」會是個什麼樣的。


剛在一起的時候,因經常在男友旁與家人通電話,他那時候就有說過,我對我媽媽講話常常都很不耐煩,電話講到後面沒多久我注意力就飄走去做自己的事, 而這樣子的注意力轉移,對方是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得到的。而我對朋友就很大方熱情,都沒有生氣過,這是一個我自己沒發現、無意識的狀態,那時候我就曾有擔心未來我也會這樣對他。


因為是家人所以可以無條件包容, 但也因為是家人,我們不就是應該用自己最真實、最不用偽裝的狀態面對對方嗎?那時我與男友對於這一個話題有點僵持不下,因為這又會涉及到,什麼叫做「做自己」對於另一半、對我們最親密的家人,如果都不能卸下武裝,用最輕鬆自在的自己與他們相處,那到底哪裡才會是我們舒適窩、避風港呢?


長大後有聽過一個說法,所謂的「做自己」是建立在對自己負責、對家人朋友負責、對世界負責的一個狀態,偶然看過一篇文章,文章節錄張曼娟分享分享:


我們想要變得更好,為了讓自己更好,我們不會任性,不會蠻橫無理。我們會更有同理心,更能體貼別人的需求,

最重要的是,我們能保持個性,能發揮生來就具足的才能與潛力。

當一個人決定做自己之後,做自己的時機就愈來愈多了。


— 張曼娟《我輩中人:寫給中年人的情書》


我很喜歡張曼娟作家這段對「做自己」的闡述與說明,讓我想起大人學 podcast 的開場白:大人的 small talk,和你分享「成為成熟大人」的必備學問。我自己的定義是,所謂的做自己,就是作為一個成熟的大人,能自我承擔又不造成他人麻煩,就可以坦然地做自己。


但這感覺又是另一個話題了,以後有機會再來跟大家聊聊。


與男友相處的每刻我都在學習,負面情緒來得非常瞬間,另外自己、家人、伴侶都感會感到很錯愕,會不曉得該如何面對我突如其來的情緒,但我明白我必須抑制這經常會出現的心魔。


剛好要邁入情感第七年的此時此刻,很幸運我聽到賴佩霞老師的演講,就以老師的分享一起。這一篇文章,我想以分享手寫筆記,順便記錄一下那一天非常沉浸在賴佩霞老師講座中的自己。


raw-image

整合賴佩霞老師的心法,我給自己練習的「情緒處理腳本」是:


意識感受 > 冷靜思考 > 回應需求


先感受認識自己的情緒從何而來,思考自己情緒的發生是因為哪些自我需求未被滿足,進而羅列需求後告知對方,溝通並彼此統一共識。


溝通最難的往往是跟我們最愛的人 — 賴佩霞


所以我們更加再一次情緒突然 break down 的時刻做有意識的練習,但我也很明白,當那瞬間感性凌駕理性時,真的就像脫韁野馬一樣失控,更不用提要自我抑制!所以我的方法是,請男友當下立即提醒,並反問我。這方法很有效,一開始試的幾次,我真的是會更氣,但後面多做幾次自我控制的練習後,我現在能在情緒即將潰堤的瞬間,自我意識,而不用再他人提醒。


下面幾個問題是賴佩霞的全講座精華✨因為涉及到深度的自我對話,所以當然也是非暴力溝通中最難學會的一 part。


raw-image


並且要練習放下「一定要把自己說清楚講明白」轉變為「用對方想聽的方式表達自己跟他聽」。


能夠挽救婚姻不致出軌與崩壞的,從來都不是道德、法律、輿論,而是愛情。

在婚姻中,每天談戀愛。 — 張曼娟


當與最親密的另一半保有良好的對話與溝通,基本上就已經先克服了兩性關係中的會消磨彼此激情的一大阻礙了,保有在長久關係中的持續愛戀,我想,又可以再開一個主題來分享吧 😉



感謝閱讀到最後的你🙂

有任何想法都歡迎寄信跟我互動交流,那對我來說會是一大鼓勵,也非常希望可以 following 我的帳號,那兒紀錄任何一個激發我內心漣漪的小小啟發、小小靈感。


Dairrene 小黛

|一個熱愛行銷花花世界的 outdoor 女子

Follow me on IG(Dairrene)

|一個滿載著登山自潛,被冀託分享多點知識的帳號

Willing to connect via email(amyashley520617@gmail.com)

|隨時看到,隨時回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ou Dairrene的沙龍
3會員
10內容數
Chou Dairren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與男朋友的交往邁入了第九年,身邊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在感情中如果有遇到疑難雜症,有時候也會來詢問我。 而就在最近一次和朋友聊感情問題,突然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 — —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戀愛成功 SOP」!所有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相處之道,都是我們這些「資深情侶」事後回想才整理出來的。
Thumbnail
2025/03/31
與男朋友的交往邁入了第九年,身邊有越來越多的朋友在感情中如果有遇到疑難雜症,有時候也會來詢問我。 而就在最近一次和朋友聊感情問題,突然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 — —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戀愛成功 SOP」!所有那些看起來很厲害的相處之道,都是我們這些「資深情侶」事後回想才整理出來的。
Thumbnail
2025/02/20
「全球幸福報告指出:當年薪突破7.5萬美元後,物質條件與幸福感的連結竟開始斷裂。」這句話完美詮釋了現代人的集體困境——我們比任何時代都擅長「獲取」,卻在無止盡的自我追尋中逐漸窒息。
Thumbnail
2025/02/20
「全球幸福報告指出:當年薪突破7.5萬美元後,物質條件與幸福感的連結竟開始斷裂。」這句話完美詮釋了現代人的集體困境——我們比任何時代都擅長「獲取」,卻在無止盡的自我追尋中逐漸窒息。
Thumbnail
2024/10/02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快速高效的思維所驅使,卻往往忽略了耐心的重要性。本文透過分享《人生4千個禮拜》的讀後感,深入探討如何讓自己喜歡遇到問題,透過持久的努力實現自我成長。文章提出耐心的三原則,幫助讀者在生活和寫作中培養耐心,珍惜每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2024/10/02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被快速高效的思維所驅使,卻往往忽略了耐心的重要性。本文透過分享《人生4千個禮拜》的讀後感,深入探討如何讓自己喜歡遇到問題,透過持久的努力實現自我成長。文章提出耐心的三原則,幫助讀者在生活和寫作中培養耐心,珍惜每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賴佩霞老師講座後啟發 & 生活應用 — Dairrene 淺談非暴力溝通 繼上篇文,此篇終於進入自我的 reflection 啦✨ 閱讀上篇文章:當情人開始轉變為家人,是情感的昇華還是退步?(上篇) 期待寫這主題很久了,在感情中一直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人,能夠遇見我現在的男友。
Thumbnail
賴佩霞老師講座後啟發 & 生活應用 — Dairrene 淺談非暴力溝通 繼上篇文,此篇終於進入自我的 reflection 啦✨ 閱讀上篇文章:當情人開始轉變為家人,是情感的昇華還是退步?(上篇) 期待寫這主題很久了,在感情中一直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人,能夠遇見我現在的男友。
Thumbnail
上個周末參與了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家族治療盛會「家族治療研討會:當治療師遇見伴侶與家庭—本土家族治療訓練模式」,加上最近自己離婚剛滿三個月,感覺也算是一個里程碑(苦笑),心中波濤洶湧,太多情緒與感觸還在發酵中,我試著用參與這個研討會的心得感想,盡可能條列式、有系統性一點地接觸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上個周末參與了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家族治療盛會「家族治療研討會:當治療師遇見伴侶與家庭—本土家族治療訓練模式」,加上最近自己離婚剛滿三個月,感覺也算是一個里程碑(苦笑),心中波濤洶湧,太多情緒與感觸還在發酵中,我試著用參與這個研討會的心得感想,盡可能條列式、有系統性一點地接觸自己的內心......
Thumbnail
他們談到了嘉賓在結婚之前的感情經歷,這些經歷充滿了爭吵、傷害和背叛。他很自責,為什麼每次都陷入相同的困局?感情中的種種挫敗似乎無法打破...
Thumbnail
他們談到了嘉賓在結婚之前的感情經歷,這些經歷充滿了爭吵、傷害和背叛。他很自責,為什麼每次都陷入相同的困局?感情中的種種挫敗似乎無法打破...
Thumbnail
從小我就有點異於常人,總是和人不一樣。 這其實是因為本來想追求一致,發現怎麼演都不像,最後只好做回自己。 可是我自己是什麼樣子呢?一個內向害羞、不太敢表達自我,透過頑皮搗蛋、與眾不同來挑戰或突顯自我。 我和父母、家人的關係是疏離的,所以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在外面流浪了,流連在同學朋友的家庭之中,順
Thumbnail
從小我就有點異於常人,總是和人不一樣。 這其實是因為本來想追求一致,發現怎麼演都不像,最後只好做回自己。 可是我自己是什麼樣子呢?一個內向害羞、不太敢表達自我,透過頑皮搗蛋、與眾不同來挑戰或突顯自我。 我和父母、家人的關係是疏離的,所以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在外面流浪了,流連在同學朋友的家庭之中,順
Thumbnail
踏入一段愛情或婚姻後,你是不是常會覺得: 「他怎麼和當初認識的樣子不一樣啊!」 當你在家忙了一整天,希望老公回到家,可以幫忙倒個垃圾,或是希望他可以體貼的幫你分擔家務,就算說聲”辛苦你了”,你也心滿意足。但他回到家,就呈現一副 ”我上班好累,讓我休息一下吧!" “你整天在家都在做什麼?家事都做不好
Thumbnail
踏入一段愛情或婚姻後,你是不是常會覺得: 「他怎麼和當初認識的樣子不一樣啊!」 當你在家忙了一整天,希望老公回到家,可以幫忙倒個垃圾,或是希望他可以體貼的幫你分擔家務,就算說聲”辛苦你了”,你也心滿意足。但他回到家,就呈現一副 ”我上班好累,讓我休息一下吧!" “你整天在家都在做什麼?家事都做不好
Thumbnail
還是找一個成熟的伴侶?但如果伴侶是不成熟但是會成長的....指數型成長股可以嗎?XD 這的確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但我覺得這問題並不重要,因為重要的觀念是......。愛要如何有智慧才不會枯竭?
Thumbnail
還是找一個成熟的伴侶?但如果伴侶是不成熟但是會成長的....指數型成長股可以嗎?XD 這的確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但我覺得這問題並不重要,因為重要的觀念是......。愛要如何有智慧才不會枯竭?
Thumbnail
最近分享了一些出遊跟日常生活,有朋友跟我說:我覺得你最近很好,不管是跟家人的關係,跟伴侶的關係,都覺得有很大的進步。 我欣賞跟感謝朋友對我的回饋,這也幫助我整理這些年自己經驗到什麼?學習到什麼?改變了什麼? #太太視角說像起乩
Thumbnail
最近分享了一些出遊跟日常生活,有朋友跟我說:我覺得你最近很好,不管是跟家人的關係,跟伴侶的關係,都覺得有很大的進步。 我欣賞跟感謝朋友對我的回饋,這也幫助我整理這些年自己經驗到什麼?學習到什麼?改變了什麼? #太太視角說像起乩
Thumbnail
家人的互動需要透過不同的形式表達愛意,無論是食物、行為或是言語,各種樣態不拘,總之,用對方願意且喜歡接受的。 在有些人眼中,家人竟然逐漸變成陌生人。渴望愛的心沒有被好好接著,期待的回應成了一場空,付出的時間、心力彷彿是空氣。或許,啟動愛意流動的鑰匙只是幾個字: 我愛你,對不起,謝謝你,請原諒我。
Thumbnail
家人的互動需要透過不同的形式表達愛意,無論是食物、行為或是言語,各種樣態不拘,總之,用對方願意且喜歡接受的。 在有些人眼中,家人竟然逐漸變成陌生人。渴望愛的心沒有被好好接著,期待的回應成了一場空,付出的時間、心力彷彿是空氣。或許,啟動愛意流動的鑰匙只是幾個字: 我愛你,對不起,謝謝你,請原諒我。
Thumbnail
我跟男友交往一年多,他對我很體貼照顧,對我的家人也很好,幾乎每個週末他都會陪我回家與家人吃飯聊天,並主動幫我一起完成家事,有東西也會想到要與我家人一起分享,雖然我們都己是適婚年齡,但因他有過一段婚姻,不想在他還未走出陰影時,給他再度走入婚姻的壓力,一方面我們也有其它目前想完成目標,不過家人卻在一旁乾
Thumbnail
我跟男友交往一年多,他對我很體貼照顧,對我的家人也很好,幾乎每個週末他都會陪我回家與家人吃飯聊天,並主動幫我一起完成家事,有東西也會想到要與我家人一起分享,雖然我們都己是適婚年齡,但因他有過一段婚姻,不想在他還未走出陰影時,給他再度走入婚姻的壓力,一方面我們也有其它目前想完成目標,不過家人卻在一旁乾
Thumbnail
---獻給每個在關係中關心他人卻忘了自己的你/妳--- 在家,我們接受了父母長輩「都是為我們好」的心意,卻犧牲了自己內心的渴望。 在外,我們順著他人的期待走,一樣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自我分化」一個新的思維方向。讓關係自在,心花朵朵開。
Thumbnail
---獻給每個在關係中關心他人卻忘了自己的你/妳--- 在家,我們接受了父母長輩「都是為我們好」的心意,卻犧牲了自己內心的渴望。 在外,我們順著他人的期待走,一樣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自我分化」一個新的思維方向。讓關係自在,心花朵朵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