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來到我身邊》
前一陣子過動兒的電影《小曉》爆紅,臉書上也出現很多影評,其中一篇文章由「ADHD過動媽善欣」所寫,而我也就是因為看了這篇,放棄觀影的念頭。
畢竟,身為過動兒的家長,如果看到太多與ADHD真實情況不相符的劇情,我怕我情感上會難以接受,覺得自己身陷在不被社會理解的漩渦裡,進而感到焦慮。
接著,我才在「ADHD過動媽善欣」的粉專文章意識到,原來我電子書櫃裡的《過動兒父母完全指導手冊》的譯者就是過動媽善欣。
也因為深陷養育ADHD的挫敗感,我真的很想知道過來人的經驗,所以買了這本《謝謝你,來到我身邊》。
我跟何善欣女士有些雷同之處,都是兩個兒子,且哥哥過動、弟弟早產。
何善欣女士是在有了弟弟之後,才發覺哥哥的特殊。但我在弟弟出生前,就已經覺得哥哥異於常人。但我那時倒不是覺得他過動,而是認為哥哥的情緒反應過度。哥哥兩歲半讀幼兒園小班,老師便反映小孩在學校偏好獨來獨往,只喜歡跟大人打交道;而最令我頭疼的是他一旦被禁止做某件事的時候,便會大發脾氣,哭鬧可以長達一小時!有時還會伴隨破壞家具。為此,我曾經帶哥哥去看身心科,但心理醫生堅持是我家庭教育有問題。
三歲9個月,第二次聯合發展評估為「臨界發展遲緩」;五歲四個月,第三次聯合發展評估就給了哥哥「混合性發展遲緩併注意力不足過動及社交發展異常」的診斷。跟作者一樣,關於走出悲傷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接受),得到這個診斷結果的我,也是直接就到了「接受」的階段。坦白說,有了這個診斷結果,反而讓我比較能理解孩子的種種脫序行為,進而去尋找更適合的教養之道,而不是一直去質疑孩子「為什麼別人都做得到,就你不行?」。
讀著這本書,同理著作者的境遇,真的會忍不住頻頻泛淚。那些心裡的各種掙扎及外界的指點和意見,著實讓我內心壓力與日俱增。光是作者在書裡提到「過動兒症狀表現的不一致和不穩定,也讓人對ADHD充滿了疑惑和誤解」,我忍受了無數次「那是妳不會教!」的批評。外人批評也就罷了,連親近的家人都有這種嘲弄,比如說「我教的孩子就不會這樣」諸如此類的,讓我更是難受。
很佩服也很感謝作者何善欣女士,她為了更加理解自己的兒子,盡心盡力翻譯多本ADHD相關書籍,把ADHD的科學知識帶給國人。甚至,成立了國內第一個為過動兒發聲的公益團體—「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
何女士為了協會運作費盡心力,面對外界質疑過動兒的特殊需求,她總是挺身而出,竭力為過動兒爭取權益。即便該協會現已解散,何女士從未停止關注過動兒的議題。
家人對過動兒的不理解,也成為何女士婚姻破裂的主因。讀著她的心路歷程,我亦惴惴不安。
我和先生時不時就為了哥哥的教養問題爭吵不休。問題是,孩子的親人裡,只有我會願意讀書、查資料,多方面認識ADHD;但是,我講的話,沒人相信,也沒人當一回事。他們總是覺得打了罵了,孩子就會學會了。
總之,這本書安慰了我,在教養ADHD的過程裡,受盡委屈的家長,特別是母親,比比皆是。所以,為了孩子、為了自己,自怨自艾之後,還是要吃苦當吃補,想方設法讓自己能夠重新振作、面對現實。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有關ADHD的繁體中文翻譯,在相關書籍和文章中,我將attention deficit譯為注意力「缺陷」,而不是注意力「不足」,因其注意力方面的問題,涵蓋注意力之持續、轉移等不同面向,不是單純的「足」或「不足」的問題,也不是注意力「越足越好」的概念。
而我將hyperactive譯為「過動」,而不譯為「好動」或「多動」,是因為此症所謂的「動」跟天生性情好動不一樣,也不是絕對的活動量大的問題,許多運動員、舞者、勞動工作者的活動量更大。此症患者的「動」常是沒有生產力的「盲動」和不知所以的動,且常在「不該動的時候和不該動的場合動」,取其「超過了正常合理範圍的動」之意,故譯為「過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