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34|你在公司的部門對應到哪一個精實創業支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天我們繼續討論美國企業家與作家Eric Ries[1] 於 2011年9月13日出版的


"The Lean Startup: How Today's Entrepreneurs Use 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Create Radically Successful Businesses" [2]的 1-4頁所獲得的啟發!


raw-image


在書中看到 Eric 講到的:


「"精實創業 Lean Startup" 其實是一組管理與產品發展的工具:


01 精實生產 Lean Manufacturing


02 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


03 客戶發展 Customer Development


04 敏捷發展 Agile Development 」


相當有啟發,幫助我瞭解了2011-2024 這13年的出版市場裡,


這四大支柱的出版品背後的格局。


而既然"精實創業 Lean Startup"是關於公司的方法論,


我自然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四大支柱分別對應公司的哪些部門?


還好活在2024年,我們有GPT4o 可以直接問!


在此紀錄下我與GPT4o 討論獲得的啟發。


01 精實生產 Lean Manufacturing - 生產/運營部門


生產運營部門的目標,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並確保產品質量。


生產運營部門需要的管理技術有:


- **生產管理**:優化生產流程,減少浪費。

- **供應鏈管理**:提升供應鏈效率,確保原材料及時供應。

- **質量管理**:不斷改進產品質量,減少缺陷。


02 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 - 研發/創新/設計部門


研發/創新/設計部門的目標,是設計產品服務,滿足市場與用戶需求。


研發/創新/設計部門需要的管理技術有:


- **產品設計**:基於用戶需求創新產品。

- **服務設計**:設計新的服務流程和用戶體驗。

- **市場研究**:深入了解用戶需求和市場趨勢。


03 客戶發展 Customer Development - 市場/銷售/商業開發部門


市場/銷售/商業開發部門的目標,是通過市場調查和客戶反饋來開發和驗證產品市場,以推動公司業務增長。


市場/銷售/商業開發部門需要的管理技術有:


- **市場調查**:了解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

- **產品驗證**:測試產品市場適應性。

- **商業開發**:拓展新市場和新客戶。


04 敏捷發展 (Agile Development) - IT/軟體開發/專案管理部門


IT/軟體開發/專案管理部門的目標,是快速迭代開發軟體和技術解決方案,以靈活應對市場和技術變化。


IT/軟體開發/專案管理部門的管理技術有:


- **軟體開發**:通過迭代和增量開發快速交付可用軟體。

- **專案管理**:使用敏捷方法管理專案,提升專案透明度和靈活性。

- **技術支持**:快速響應和解決技術問題,提升用戶滿意度。


有了這一層對應以後,其實就可以更深入了解公司每一個職位,


都是如何與公司的「願景 Vision」相關聯,


來將整個公司的力量,去推動創造產品服務,


在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非常有意思,如果學生能在做學術研究時,


將這些內容了然於心,那也就不會出現學用落差,找不到工作的困境。


然而,我也是在博士畢業後,才開始有辦法意識到這一層,


所以人還是有經驗之差。


年輕人學技術很快,但往往學會的技術無法創造價值。


資深人員更懂商業要如何為客戶提供價值,


才能將技術轉化為真正有用的功能。


非常有意思!繼續去探索。


Reference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ric_Ries

[2] https://theleanstartup.com/

373會員
1.2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看了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影集《怪物:梅內德斯弒親兄弟檔》,讓我深受震撼,也想藉此機會分享一下心得。 這部影集不僅扣人心弦,而且特別引起我的共鳴,因為它的背景設定就在洛杉磯的比佛利山莊,而我正好住在洛杉磯。每次去 UCLA 時,我都會經過掛著這部影集大海報的公車站,所以它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
1. 過度依賴自己所屬的圈子而忽略外部視野: - 很多碩博士生習慣待在自己熟悉的學術圈或專業領域,容易陷入「井底之蛙」的思維模式。這樣的情況會導致他們難以接觸到圈外其他領域的新知識或不同文化的多元觀點,特別是在全球化學術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下,沒有開放的心態會限制自己的學術視野和研究創新。舉
年輕時,我喜歡聽充滿歌詞的音樂,尤其是在讀書或工作時,流行音樂總是伴隨著我的日常生活。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我漸漸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尤其是在需要專注工作或思考時。 這個變化,讓我想起曾經聽過的一位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員的故事。 ▌用音樂進入研究狀態 這位數學
1. 只固定逛某幾家書店: - 很多研究生在課業繁忙的情況下,會習慣只去像紀伊國屋書店這樣熟悉的書店,因為環境熟悉、書籍分類清晰,可以節省時間。然而,這樣的習慣可能限制了你探索其他書店的機會。台灣有許多特色書店和獨立書店,這些地方往往會有一些在大書店找不到的書籍與資料,對於正在撰寫論文或
在研究所階段,筆記不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深入理解並產生新的知識。 我鑽研卡片盒筆記法已有三年,這段時間讓我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不是記錄資訊,而是看到資訊之間的內部連結。 這種能力,對於碩博士生來說,至關重要。 ▌研究生的挑戰:不只是學習,而是創造知識 碩博士的
「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不斷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得到推進。」 「製作“超集中焦點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更快速走過學習過程的停滯期,進入突破階段。」 「超集中焦點筆記有四個步驟:寫下目標,寫下需要應用的內容,寫下學習與改善的內容,紀錄結果。」 「寫下目標:以"3天內是否完成“為衡量標準制
最近看了一部非常有意思的影集《怪物:梅內德斯弒親兄弟檔》,讓我深受震撼,也想藉此機會分享一下心得。 這部影集不僅扣人心弦,而且特別引起我的共鳴,因為它的背景設定就在洛杉磯的比佛利山莊,而我正好住在洛杉磯。每次去 UCLA 時,我都會經過掛著這部影集大海報的公車站,所以它很快引起了我的注意。
1. 過度依賴自己所屬的圈子而忽略外部視野: - 很多碩博士生習慣待在自己熟悉的學術圈或專業領域,容易陷入「井底之蛙」的思維模式。這樣的情況會導致他們難以接觸到圈外其他領域的新知識或不同文化的多元觀點,特別是在全球化學術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下,沒有開放的心態會限制自己的學術視野和研究創新。舉
年輕時,我喜歡聽充滿歌詞的音樂,尤其是在讀書或工作時,流行音樂總是伴隨著我的日常生活。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我漸漸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聽沒有歌詞的音樂,尤其是在需要專注工作或思考時。 這個變化,讓我想起曾經聽過的一位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員的故事。 ▌用音樂進入研究狀態 這位數學
1. 只固定逛某幾家書店: - 很多研究生在課業繁忙的情況下,會習慣只去像紀伊國屋書店這樣熟悉的書店,因為環境熟悉、書籍分類清晰,可以節省時間。然而,這樣的習慣可能限制了你探索其他書店的機會。台灣有許多特色書店和獨立書店,這些地方往往會有一些在大書店找不到的書籍與資料,對於正在撰寫論文或
在研究所階段,筆記不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深入理解並產生新的知識。 我鑽研卡片盒筆記法已有三年,這段時間讓我體會到:做筆記最困難的,不是記錄資訊,而是看到資訊之間的內部連結。 這種能力,對於碩博士生來說,至關重要。 ▌研究生的挑戰:不只是學習,而是創造知識 碩博士的
「所有的工作,都是在不斷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得到推進。」 「製作“超集中焦點筆記”,可以幫助我們更快速走過學習過程的停滯期,進入突破階段。」 「超集中焦點筆記有四個步驟:寫下目標,寫下需要應用的內容,寫下學習與改善的內容,紀錄結果。」 「寫下目標:以"3天內是否完成“為衡量標準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在商業世界中,如何激勵員工和管理階層以達成組織目標,一直是企業領導者面臨的重大挑戰。特別是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平衡短期績效和長期發展,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描述了關於短期主義和長期激勵的討論,讓我對這個議題
Thumbnail
這篇讀書心得主要談到社群經營與個人事業發展的關聯,分享了書中提到的一些觀點和策略,以及作者自身的心得與反思。透過紀錄生活、無私分享、持之以恆等方式,且強調不需刻意設定,才能在未來獲得更多的槓桿,這篇心得鼓勵放下壓力,分享自己想分享的內容,並透過持續的努力與積累來發展個人事業。
Thumbnail
「不創新,就等死(Innovate or die)!」現代企業,若不具備創業能力,就會遭到創新者的創新的覆滅的命運。這就是熊彼得的「創造性破壞」。 彼得‧杜拉克所稱的「創新」,其實主要是指「經濟性創新」,亦即創造新的市場或新的消費客層的創新。當然,管理學大師最終會將其歸結於更具意義的「社會性創新」。
Thumbnail
彼得提爾的《從0到1》提出了關於創業、壟斷推動進步、資源配置最佳化、持續壯大和尋找價值的見解。這本書不僅能啟發企業家,也適用於個人的發展及投資領域。作者引用實例說明成功投資的策略、企業的發展重點及擴大市場到每個角落。同時,也呼籲讀者在獲得價值的過程中持續探索問自己什麼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Thumbnail
追風科技執行長蘇彥彰 William 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追風科技的創業起源,以及自己過往參與創業比賽的經驗。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有本書叫《The Design Thinking Toolbox: A Guide to Mastering the Most Popular and Valuable Innovation Methods 》[1], 這幾年常常見到人家提起。 這本書作者群是 Michael Lewri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傳媒CEO劉媛媛的成功之道,提出精準努力的方法和思考,分享了最有感的三個概念:不浪費時間在有用的事情上、定位決定價值、培養積極競爭力。書中充滿激勵人心的內容,強烈建議閱讀。
Thumbnail
關於創新,創意,創造力,我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跟金錢在上面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資深教授威廉·達根所著的《解決創新問題只需要靈光一閃》,認為三走就足矣:
Thumbnail
借鏡別人的失敗經驗;促使自己加快成功的腳步。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在商業世界中,如何激勵員工和管理階層以達成組織目標,一直是企業領導者面臨的重大挑戰。特別是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平衡短期績效和長期發展,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描述了關於短期主義和長期激勵的討論,讓我對這個議題
Thumbnail
這篇讀書心得主要談到社群經營與個人事業發展的關聯,分享了書中提到的一些觀點和策略,以及作者自身的心得與反思。透過紀錄生活、無私分享、持之以恆等方式,且強調不需刻意設定,才能在未來獲得更多的槓桿,這篇心得鼓勵放下壓力,分享自己想分享的內容,並透過持續的努力與積累來發展個人事業。
Thumbnail
「不創新,就等死(Innovate or die)!」現代企業,若不具備創業能力,就會遭到創新者的創新的覆滅的命運。這就是熊彼得的「創造性破壞」。 彼得‧杜拉克所稱的「創新」,其實主要是指「經濟性創新」,亦即創造新的市場或新的消費客層的創新。當然,管理學大師最終會將其歸結於更具意義的「社會性創新」。
Thumbnail
彼得提爾的《從0到1》提出了關於創業、壟斷推動進步、資源配置最佳化、持續壯大和尋找價值的見解。這本書不僅能啟發企業家,也適用於個人的發展及投資領域。作者引用實例說明成功投資的策略、企業的發展重點及擴大市場到每個角落。同時,也呼籲讀者在獲得價值的過程中持續探索問自己什麼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Thumbnail
追風科技執行長蘇彥彰 William 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追風科技的創業起源,以及自己過往參與創業比賽的經驗。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有本書叫《The Design Thinking Toolbox: A Guide to Mastering the Most Popular and Valuable Innovation Methods 》[1], 這幾年常常見到人家提起。 這本書作者群是 Michael Lewri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傳媒CEO劉媛媛的成功之道,提出精準努力的方法和思考,分享了最有感的三個概念:不浪費時間在有用的事情上、定位決定價值、培養積極競爭力。書中充滿激勵人心的內容,強烈建議閱讀。
Thumbnail
關於創新,創意,創造力,我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跟金錢在上面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資深教授威廉·達根所著的《解決創新問題只需要靈光一閃》,認為三走就足矣:
Thumbnail
借鏡別人的失敗經驗;促使自己加快成功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