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系列筆記(一):趨勢概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首次召開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討論相關的因應對策。直到1987年布倫特蘭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才出現目前我們公認的永續概念:「人類的需求和願望能夠達到基本滿足的同時,也能保有後代子孫發展機會的模式」。這個概念到了2024年不僅沒有褪色,反而更加具體生動,與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貼近。


  近在眼前的是,2026年1月1日起,歐盟正式徵收碳邊境稅,這對出口導向的台灣產業是一大挑戰,若台灣企業不進行轉型,未來很可能失去國際市場競爭力。

  儘管台灣近年來針對全球暖化與淨零碳排的政策看似來得迅速,但其實早在2015年於COP21上簽訂的《巴黎協定》便已確立了行動方向,目標是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度內。該協定延續了1997年《京都議定書》的精神,但具備更強的約束力。歸功於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遊說各國與簽署,透過紀錄片《洪水來臨前》促使《巴黎協定》之簽訂。

  除了《巴黎協定》,2015年也制定出了17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我們另外耳熟能詳的CSR和ESG,雖然精神相似,但三者針對的對象、概念、約束力不盡相同,我們可以將SDGs視為當前國際間的上位原則;CSR則強調企業內的治理原則,但僅只是在自願的基礎上的永續經營概念;ESG則界定指標,更著重於過程與方法。換言之,ESG是實踐CSR的指標,而ESG指標則從屬於SDGs,我們可以發現,將SDGs廣義的分為環境、社會與治理三大層面,也是說得通的。

  不屬於聯合國的台灣,在2019年以SDGs為基底,制定出了自己的17+1版本以響應世界潮流,第18項為非核家園。而呼應此項的,便是2025年核三廠2號機停運,伴隨而來的灰電(燃煤)需求大增,將是台灣邁向2050淨零碳排(NET ZERO)的一大考驗。預估綠電要提升8%,才能供應眼前需求,然而未來AI產業、廠房大增,用電量勢必又大幅提升。種綠電需要多面向的整合性評估,而其中環評尤為重點,過去種太陽能版、風力發電引來了許多爭議,如離岸風機對中華白海豚的棲地影響。以及針對不同區域,如何規劃綠碳、黃碳、藍碳哪個更適合發展?綠碳必須要種對樹,而樹種不見得能適應該地,且必須樹高三尺以上才具基本效果;黃碳(泥巴黃土)中的有機質可以分解二氧化碳,但黃土流動性強,不易掌控(紅樹林黑土則是例外,但需特定生長條件);藍碳的水草和海藻,則在技術上不夠成熟,尚無法大幅應用。


  宣告2050淨零碳排的台灣,在2021年才陸續有具體政策和規劃,首先便是針對排放2.5萬噸溫室氣體的企業進行類別一直接排放(固定、移動、製程、逸散)與類別二間接排放(外購電力)的管制,並為金管會要求提交ESG永續報告書(八成企業根據GRI準則,另有TCFD、SASB準則)。並將2030作為考核點,屆時夏天是否為我們目前預測的將延長至9個月?冰原融化是否加劇釋出更多溫室氣體?天災、地震、生物瀕危是否更加嚴重?這些也是我們關心的重點。

  慶幸的是在政策先行後,也漸漸喚醒企業的永續意識,有越來越多企業認真投入並宣告淨零年份,積極加入RE100,公開承諾在2020至2050年間達成100%使用綠電的時程,並逐年提報使用進度。




【延伸閱讀】

永續,從他者的倫理學開始(一):動物有沒有臉?

永續,從他者的倫理學開始(二):存在於臉之中的溝通性

永續,從他者的倫理學開始(三):在人之外,融於大地的面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女子簡阿貞
25會員
115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台灣女子簡阿貞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北歐不是神話:一套打造永續幸福國度的方法論》由三位挪威作者共同執筆,旨在透過回應對北歐模式福利體制的批評,引出,並闡釋北歐模式的倫理觀與實用主義精神。
Thumbnail
2025/04/16
  《北歐不是神話:一套打造永續幸福國度的方法論》由三位挪威作者共同執筆,旨在透過回應對北歐模式福利體制的批評,引出,並闡釋北歐模式的倫理觀與實用主義精神。
Thumbnail
2025/03/30
  於是,這顯題化了Harcourt兩條路進背後的問題意識:一,為什麼有些議題能夠成功打破沉默,成為論述中心,換言之,它們是如何主流化的?主流化的過程中,有什麼是我們需要反省與注意的?二,我們需要去談那些鮮少被談論、難以主流化的議題,但要怎麼打破沉默,才不至於重蹈Nussbaum的覆轍?
Thumbnail
2025/03/30
  於是,這顯題化了Harcourt兩條路進背後的問題意識:一,為什麼有些議題能夠成功打破沉默,成為論述中心,換言之,它們是如何主流化的?主流化的過程中,有什麼是我們需要反省與注意的?二,我們需要去談那些鮮少被談論、難以主流化的議題,但要怎麼打破沉默,才不至於重蹈Nussbaum的覆轍?
Thumbnail
2025/01/24
  如今常言,女人是小貓咪、大地是母親,貓咪和大地為何擁有人臉,而且是女性的臉,此一問題在現代科技的智慧妻子(女聲)上再次上演。這次「被」流動的是單一性別的身體,女人被移花接木到「物」上,自然物、動物、科技物,女人既與新的身體強迫同一又與之異化,成為為主體(使用者)而存在的客體。
2025/01/24
  如今常言,女人是小貓咪、大地是母親,貓咪和大地為何擁有人臉,而且是女性的臉,此一問題在現代科技的智慧妻子(女聲)上再次上演。這次「被」流動的是單一性別的身體,女人被移花接木到「物」上,自然物、動物、科技物,女人既與新的身體強迫同一又與之異化,成為為主體(使用者)而存在的客體。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世界各種局勢和環境狀況變化越來越快速,製造業更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碳排等各種壓力。要如何從產業特性,並利用數位科技找到企業轉型利基點?讓各界專家,以ESG的角度告訴你!
Thumbnail
世界各種局勢和環境狀況變化越來越快速,製造業更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和淨零碳排等各種壓力。要如何從產業特性,並利用數位科技找到企業轉型利基點?讓各界專家,以ESG的角度告訴你!
Thumbnail
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在2022年三月底剛公布,國際間也頻繁討論碳中和等議題,企業更應該隨時了解,國內和重要出口國的相關法規,才不會錯失重要市場。企業規劃減碳行動前,更應先了解有什麼注意事項,是直接影響減碳的成敗關鍵呢?
Thumbnail
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在2022年三月底剛公布,國際間也頻繁討論碳中和等議題,企業更應該隨時了解,國內和重要出口國的相關法規,才不會錯失重要市場。企業規劃減碳行動前,更應先了解有什麼注意事項,是直接影響減碳的成敗關鍵呢?
Thumbnail
氣候變遷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台灣雖小但我們仍是地球上的一份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降低碳排放的行為,除了是為整個地球環境的永續生存盡力, 也是為了台灣經濟發展的競爭力而付出。
Thumbnail
氣候變遷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台灣雖小但我們仍是地球上的一份子,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降低碳排放的行為,除了是為整個地球環境的永續生存盡力, 也是為了台灣經濟發展的競爭力而付出。
Thumbnail
永續發展以及關注氣候變遷所採取的減碳行動,近年來已成為顯學中的顯學。我是在1994年籌備荒野保護協會時開始注意到這個議題,離1992年聯合國第二屆環境與發展會議(俗稱地球高峰會議)提出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生物多樣性公約也才二年,當時跟別人提到永續發展,聽得懂的人並不多,不像現在,任何機構單位,不管提什
Thumbnail
永續發展以及關注氣候變遷所採取的減碳行動,近年來已成為顯學中的顯學。我是在1994年籌備荒野保護協會時開始注意到這個議題,離1992年聯合國第二屆環境與發展會議(俗稱地球高峰會議)提出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生物多樣性公約也才二年,當時跟別人提到永續發展,聽得懂的人並不多,不像現在,任何機構單位,不管提什
Thumbnail
昨天上午參加一個永續發展獎項的評選會議,眼看時間已經超過中午12點,只好沒會議結束就先行告退,匆匆搭捷運,然後換公車,回到山上的住家,因為下午一點半有場線上演講的邀約。 下午的邀約是新竹工業研究院的全院演講,他們給我的題目是「零碳生活實驗」。 永續發展以及關注氣候變遷所採取的減碳行動,近年來已成為顯
Thumbnail
昨天上午參加一個永續發展獎項的評選會議,眼看時間已經超過中午12點,只好沒會議結束就先行告退,匆匆搭捷運,然後換公車,回到山上的住家,因為下午一點半有場線上演講的邀約。 下午的邀約是新竹工業研究院的全院演講,他們給我的題目是「零碳生活實驗」。 永續發展以及關注氣候變遷所採取的減碳行動,近年來已成為顯
Thumbnail
面對社會、經濟及生態的各種問題以及不美好,我們該如何尋求夥伴一起創造更好且永續的未來?讓我們一起來開啟這場綠色能源與永續發展的美好之戀!
Thumbnail
面對社會、經濟及生態的各種問題以及不美好,我們該如何尋求夥伴一起創造更好且永續的未來?讓我們一起來開啟這場綠色能源與永續發展的美好之戀!
Thumbnail
永續生活的議題在過去之於一般社會大眾來說,像是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但近幾年來,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從手機、住宿、信用卡等,各行各業都在談論碳排的問題,從法規訂定到產業轉型,從社會企業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生活逐漸具體的落實到生活中,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參與者的角色。
Thumbnail
永續生活的議題在過去之於一般社會大眾來說,像是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但近幾年來,食衣住行的方方面面,從手機、住宿、信用卡等,各行各業都在談論碳排的問題,從法規訂定到產業轉型,從社會企業到企業社會責任,永續生活逐漸具體的落實到生活中,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轉化成參與者的角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