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寫作概要:學生們注意啦!口語的表達影響文字的流暢,日常生活也能鍛鍊作文能力的超簡單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N年前我還在補教業當國文兼任作文教師的時候,很認真地研究順便和我的學生們討論,為什麼他們的作文寫不出來、寫不好、分數低。

  甚至有人在作文內容寫「老師拜託不要給我低的分數我抄課文抄到快崩潰了」,沒有標點符號、掰不下去,但我看出了崩潰感。

  我開始研究這點,並且在後來發現圖像(影像)與日常口語的表達嚴重影響了他們。

  「欸,你看那個──」「哈哈哈好好笑。」

  沒了。

  他們在說什麼?

  他們在說:有一隻柯基搖著屁股用好笑的姿勢走過去。

  於是一隻柯基(或者說一隻狗、一條狗)的單位量詞與名詞被省略;

  搖著屁股、左搖右晃的形容詞被省略;

  能夠具體形容為什麼左搖右晃、搖著屁股會讓人覺得好笑的敘述被省略;

  走過去的行為描述也被省略。

  他們後來甚至連「一隻狗」、「一條狗」這樣的名詞都能臨時失智說不出來。

  於是那時候我額外花了時間,每次上課、每個人跟我說五分鐘的話。我利用在對談中詢問的方式訓練他們的具體表達,後來果然不少人的作文能力都提升,至少不會寫出那些亂七八糟的破碎語句。

  那時候少子化還沒那麼嚴重,真的額外花了很多時間,但我覺得「找到方法」的快樂是遠超過一切的。

  如果你是苦惱於寫作的人,或者你的孩子是遇到作文就投降的學生,試試看吧!真的不吃虧!

  從日常表達開始。

  對著自己說出口,表達出來。無論是作文也好,想法也好,「開口說」是很重要的訓練方式,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不用紙筆、不用手機電腦就可以完成的訓練。

  請記得,一定要說出聲

  從頭腦的思考到語言或者筆下文字是需要「轉化」的,少了這個「轉化」的步驟,是不能算作練習的。

  從現在開始吧?

  說出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在我發布的平臺上追蹤我、分享我的文章,也歡迎拜訪下列網站:

  個人網站(穆如清風):https://www.deardeer.name

  粉絲專頁( 圓糰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63744204457

  期待你的留言與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圓糰的雜談時光
4會員
24內容數
嗨嗨,謝謝你來到圓糰的雜談時光。這裡將會與各位分享我的創作經驗,並且聚焦於文字作品,歡迎有興趣的各位一同閱讀、一同分享。
圓糰的雜談時光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用AI寫作」這件事一直造成很大的爭議,光是「AI寫作」或者「AI創作」這些詞彙流入你的腦海時,你可能會有千萬種想法開始瘋狂旋轉。   然而無論你贊同與否,都請暫且讓腦內風暴停息一下,先來看看這個千挑萬選(並沒有)的有趣題目吧!   這篇雜談的由來很簡單,不過就是因為一個充滿好奇的
2025/03/20
    「用AI寫作」這件事一直造成很大的爭議,光是「AI寫作」或者「AI創作」這些詞彙流入你的腦海時,你可能會有千萬種想法開始瘋狂旋轉。   然而無論你贊同與否,都請暫且讓腦內風暴停息一下,先來看看這個千挑萬選(並沒有)的有趣題目吧!   這篇雜談的由來很簡單,不過就是因為一個充滿好奇的
2025/02/11
    在我們寫小說的時候──或者我更喜歡說當我們寫故事的時候,所構造出來的是虛幻與現實交錯的場景。   就算是再怎麼虛幻,裡面的每個人都能死而復生或者隨手凝聚法術亂扔搏鬥的故事,都還是與現實有千絲萬縷的關聯──至少在人性上或者故事內的社會關係中是如此。   講個更加極端點的例子吧!  
2025/02/11
    在我們寫小說的時候──或者我更喜歡說當我們寫故事的時候,所構造出來的是虛幻與現實交錯的場景。   就算是再怎麼虛幻,裡面的每個人都能死而復生或者隨手凝聚法術亂扔搏鬥的故事,都還是與現實有千絲萬縷的關聯──至少在人性上或者故事內的社會關係中是如此。   講個更加極端點的例子吧!  
2024/12/18
    今年年初時開始書寫遊戲劇本,途中也寫過幾則短劇,對於劇本的感想「正濃」。   歷經幾次廢案後,最近重新執筆,對於寫劇本的感悟雖不至於「醍醐灌頂」,但也有幾分心得。     ▲同為描述故事的小說與劇本中,它們的異同之處     一、相同之處     同樣都是由文字塑造出來的
2024/12/18
    今年年初時開始書寫遊戲劇本,途中也寫過幾則短劇,對於劇本的感想「正濃」。   歷經幾次廢案後,最近重新執筆,對於寫劇本的感悟雖不至於「醍醐灌頂」,但也有幾分心得。     ▲同為描述故事的小說與劇本中,它們的異同之處     一、相同之處     同樣都是由文字塑造出來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分享在補習班實施正向教學的方法,面對孩子不寫作業,除了懲罰或打罵,師長還能做甚麼改變? 🌱此文適合:關心教育改革和親子關係的你
Thumbnail
分享在補習班實施正向教學的方法,面對孩子不寫作業,除了懲罰或打罵,師長還能做甚麼改變? 🌱此文適合:關心教育改革和親子關係的你
Thumbnail
上次教康軒版第二課《從空中看台灣》的作文練習後,發現我的指令、書寫架構、寫作策略與技巧等的指導都不夠清楚,還一次就要求寫一整篇,難怪很多孩子寫不出來。後來找同事們討論、省思後,才了解到,初期,一次教一段就好,一次帶一段就好,且固定句型、結構,更有搭鷹架的效果。
Thumbnail
上次教康軒版第二課《從空中看台灣》的作文練習後,發現我的指令、書寫架構、寫作策略與技巧等的指導都不夠清楚,還一次就要求寫一整篇,難怪很多孩子寫不出來。後來找同事們討論、省思後,才了解到,初期,一次教一段就好,一次帶一段就好,且固定句型、結構,更有搭鷹架的效果。
Thumbnail
遇到一位好老師,真的會影響到學生的未來, 受到高中導師的啟發,大學所有志願都填上了 #中文系, 把熱愛的事情成為工作,那其中最支持自己教學的動力會是?  學生從國小、國中、到高中,不同的學齡教學有不同的挑戰, 作文,是升學測驗中的某一項考科,成績只是某個階段的歷程, 一個高一生為何重新踏入九年級作
Thumbnail
遇到一位好老師,真的會影響到學生的未來, 受到高中導師的啟發,大學所有志願都填上了 #中文系, 把熱愛的事情成為工作,那其中最支持自己教學的動力會是?  學生從國小、國中、到高中,不同的學齡教學有不同的挑戰, 作文,是升學測驗中的某一項考科,成績只是某個階段的歷程, 一個高一生為何重新踏入九年級作
Thumbnail
既然跟學生說,寫作這件事,就是要透過訓練,才會變好,透過公開被別人檢視和鼓勵,才會進步。於是我開始以身作則,開始公開寫作,而且每天書寫。雖然學生們不會在我的分享貼文下留言,但是我都知道,他們都有在默默觀看,因為他們很想知道,誰的故事又被我寫進文章中。
Thumbnail
既然跟學生說,寫作這件事,就是要透過訓練,才會變好,透過公開被別人檢視和鼓勵,才會進步。於是我開始以身作則,開始公開寫作,而且每天書寫。雖然學生們不會在我的分享貼文下留言,但是我都知道,他們都有在默默觀看,因為他們很想知道,誰的故事又被我寫進文章中。
Thumbnail
我不會特別要求學生寫作必須寫得絕對工整,至少看得懂就可以。重點是:他有沒有培養出文字表達的興趣?以及是否有學到敘述的技巧?可是,如果字跡潦草到快看不懂,我當然還是會要求,不過在要求之前我會先釐清一件事,然後運用兩個方法來處理……
Thumbnail
我不會特別要求學生寫作必須寫得絕對工整,至少看得懂就可以。重點是:他有沒有培養出文字表達的興趣?以及是否有學到敘述的技巧?可是,如果字跡潦草到快看不懂,我當然還是會要求,不過在要求之前我會先釐清一件事,然後運用兩個方法來處理……
Thumbnail
前文說到學生兩極化的反應,自然可以選擇不回應,或者……我要在一周內想出新的應對方式。 其實,挫折與猶豫從學期初開始累積,上學期末的評鑑顯示零星學生確實有著強大「憤怒」。但實際要去「理解」這是學生的憤怒與挫折,並不簡單。 這番話徹底改變了我的「觀點」,也是學期中以前的內在工作。 終於,皆大歡喜(?)
Thumbnail
前文說到學生兩極化的反應,自然可以選擇不回應,或者……我要在一周內想出新的應對方式。 其實,挫折與猶豫從學期初開始累積,上學期末的評鑑顯示零星學生確實有著強大「憤怒」。但實際要去「理解」這是學生的憤怒與挫折,並不簡單。 這番話徹底改變了我的「觀點」,也是學期中以前的內在工作。 終於,皆大歡喜(?)
Thumbnail
只要用心寫評語,原來學生也是會細細閱讀,並且從中得到成就感。過去,我曾像學生學寫作一般,用心揣摩評語的寫法,然後觀察學生讀後的反應和進步與否。這些年來,我累積了幾個寫評語的心得,和各位老師及家長分享。 一、教學與批改一體,打造客製化的評語 二、把評語當成聆聽孩子心聲的回饋
Thumbnail
只要用心寫評語,原來學生也是會細細閱讀,並且從中得到成就感。過去,我曾像學生學寫作一般,用心揣摩評語的寫法,然後觀察學生讀後的反應和進步與否。這些年來,我累積了幾個寫評語的心得,和各位老師及家長分享。 一、教學與批改一體,打造客製化的評語 二、把評語當成聆聽孩子心聲的回饋
Thumbnail
無論你作文寫得再好,分數再高,閱卷老師再喜歡,如果沒有得到讀者的賞識,那有什麼用呢?或許,對老師和家長來說,學生寫作文只要分數高,有助於升學就好。可是,學生畢竟要出社會,出了社會要面對的不是「一個閱卷老師」,而是「成千上萬的讀者」,那該如何是好呢?
Thumbnail
無論你作文寫得再好,分數再高,閱卷老師再喜歡,如果沒有得到讀者的賞識,那有什麼用呢?或許,對老師和家長來說,學生寫作文只要分數高,有助於升學就好。可是,學生畢竟要出社會,出了社會要面對的不是「一個閱卷老師」,而是「成千上萬的讀者」,那該如何是好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