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所階段,許多學生在學習或研究過程中可能會犯的幾個常見重大錯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 沒有把想法系統化、做索引或編號的習慣:

很多時候,我們腦中儲存的知識和想法其實是分散的,像一個龐大的神經網絡,當你需要運用它們時,往往不易馬上調出。學習卡片盒筆記法的一個關鍵就是把每個想法編號,並加上索引。舉例來說,當你寫作或是做研究的時候,透過編號,可以輕鬆引用過去的筆記,而不用重新開始想每個細節。這種方法不僅能讓你的想法更有條理,還能有效地重複利用,提升學習效率。


2. 忽視重複與迭代的重要性:

學習本質上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接觸和應用知識,才能真正掌握。然而,許多同學可能只將重點放在新知識的獲取,而忽略了對舊知識的重溫與再運用。利用Obsidian這類工具,將每則筆記反覆引用、重讀,可以讓你在每次複習時發現新的見解,這樣不僅有助於鞏固記憶,更能刺激新的靈感,進而深化學習。


3. 未善用筆記工具來有效管理資訊:

做筆記的目的不僅僅是記錄,更是為了將來能快速檢索和運用這些資料。若你只是簡單地將資料抄錄,卻沒有加上書名、章節或段落的詳細標記,未來想找回這些資訊時可能會花費大量時間。舉例來說,將每個資訊塊標註清楚,再加上關鍵字標籤,未來只需依照這些標籤就能快速找到所需內容,這樣不僅節省時間,還能讓學習過程更加流暢、有條理。


你在學習或做筆記時,還有見過什麼其他常見的錯誤嗎?

raw-image


avatar-img
534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劉瀾的《學習力30講》第十五講中提到一個重要的觀點: 要產生學習的馬太效應,必須聚焦一本經典之書。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這個道理在學術研究上尤其適用。透過專注研究一篇經典論文,可以幫助你在專業領域中迅速成長,並且產生強大的學習效果。 ▌聚焦經典論文的重要性 作為碩博士生,我們經常
對於碩博士在學學生來說,研究與論文寫作通常是需要長時間專注力的任務。面對龐大的資料收集、實驗數據分析、以及論文撰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完成工作,是許多碩博士生共同的挑戰。 我發現間歇式工作法,是幫助我每天完成300分鐘深度工作的關鍵。今天,分享我的實際操作方法給碩博士生們。 ▋深
對於碩博士生,如何在學術研究與職涯發展間找到平衡,並讓研究真正產生價值,可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2023 年 3 月到 4 月,我有幸參加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 (NSF) 的 I-Corps™ 計畫,這段經歷讓我重新審視學術研究的意義,並學會如何將自己的研究與未來的職涯更好地結合。 I-Cor
碩博士生的學術研究常需要大量資訊整理與分析。隨著AI技術的崛起,這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研究方法,也讓學術領路人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知識的組織與創作。本文將探討AI如何改變碩博士生的研究過程,並帶來什麼樣的助益。 ▋從知識搜集到系統化整理:研究生的挑戰 碩博士生在撰寫論文時,面對的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注意力往往是非常寶貴的資源。萬維綱老師在《精英日課》中提到,過度使用注意力會讓我們變得衝動、無法合作,甚至影響正確決策。這段話引發了我對「不集中注意力」的深刻思考,特別是它如何幫助我們這些碩博士生在高強度的學術工作後,進行腦力的深度恢復。 碩博士生的日常,經常充斥著繁
在攻讀碩博士的過程中,尤其是理工科系的同學,常常會面臨一個問題:理論與實務的連結到底在哪裡?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新進的研究生,甚至許多經驗豐富的博士生也未必能清楚地解答。而近期讀到吳軍老師《矽谷來信》中的一段話,讓我重新思考這個議題,並反思如何將我們的研究真正應用到現實世界。 ▌直覺與知
在劉瀾的《學習力30講》第十五講中提到一個重要的觀點: 要產生學習的馬太效應,必須聚焦一本經典之書。對於碩博士生來說,這個道理在學術研究上尤其適用。透過專注研究一篇經典論文,可以幫助你在專業領域中迅速成長,並且產生強大的學習效果。 ▌聚焦經典論文的重要性 作為碩博士生,我們經常
對於碩博士在學學生來說,研究與論文寫作通常是需要長時間專注力的任務。面對龐大的資料收集、實驗數據分析、以及論文撰寫,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完成工作,是許多碩博士生共同的挑戰。 我發現間歇式工作法,是幫助我每天完成300分鐘深度工作的關鍵。今天,分享我的實際操作方法給碩博士生們。 ▋深
對於碩博士生,如何在學術研究與職涯發展間找到平衡,並讓研究真正產生價值,可能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2023 年 3 月到 4 月,我有幸參加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 (NSF) 的 I-Corps™ 計畫,這段經歷讓我重新審視學術研究的意義,並學會如何將自己的研究與未來的職涯更好地結合。 I-Cor
碩博士生的學術研究常需要大量資訊整理與分析。隨著AI技術的崛起,這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研究方法,也讓學術領路人能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知識的組織與創作。本文將探討AI如何改變碩博士生的研究過程,並帶來什麼樣的助益。 ▋從知識搜集到系統化整理:研究生的挑戰 碩博士生在撰寫論文時,面對的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注意力往往是非常寶貴的資源。萬維綱老師在《精英日課》中提到,過度使用注意力會讓我們變得衝動、無法合作,甚至影響正確決策。這段話引發了我對「不集中注意力」的深刻思考,特別是它如何幫助我們這些碩博士生在高強度的學術工作後,進行腦力的深度恢復。 碩博士生的日常,經常充斥著繁
在攻讀碩博士的過程中,尤其是理工科系的同學,常常會面臨一個問題:理論與實務的連結到底在哪裡?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新進的研究生,甚至許多經驗豐富的博士生也未必能清楚地解答。而近期讀到吳軍老師《矽谷來信》中的一段話,讓我重新思考這個議題,並反思如何將我們的研究真正應用到現實世界。 ▌直覺與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缺乏系統性記憶管理: - 學生通常具有大量的資訊和知識,但往往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來管理和儲存這些記憶。這導致在需要運用知識時,無法迅速調取相關信息。比如,學生在寫作時,雖然知道自己有相關的想法和經驗,但因為沒有系統化的儲存,常常無法立即回憶起來,影響了論述的連貫性和深度。 2.
1. 只依賴關鍵字找論文: - 這類學生會利用關鍵字在最新的機器學習會議中尋找相關的論文,雖然這樣做能快速找到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論文,但這種方法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這意味著,學生們可能會錯過那些沒有直接使用關鍵字但實際上對研究有重大影響的文獻。因此,學生應該學會使用更廣泛的搜尋策
1. 過度依賴網際網路資訊: - 雖然網際網路上充滿了各種資訊,但這些資訊往往是破碎的,缺乏系統性。學生容易陷入資訊過載的陷阱,無法有效地組織和整合資訊。過度依賴網路資訊而不進行深入的學術研究,可能導致知識基礎不穩固。這類學生常常收集到大量的資料,但卻無法形成完整的理解,容易在研究過程中迷失
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筆記記滿滿,但回過頭來卻發現什麼都記不住。這樣的困惑,其實可以通過改變學習方法來解決。以下是九個有效的建議,幫助你更好地記住所學內容。
看著網路教學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碩博士生,都會踩到的3個陷阱: 1. 依賴誤導性的資料來源: 2. 缺乏實際寫作經驗: 3. 沒有文化背景支撐: 你在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過程中還見過什麼其他錯誤?
我在高中與大學時期,也是 Note Taker。 年輕的時候買了很多書,翻了很多書, 到處看來看去,但總是覺得東西都有點印象, 用聊天的還能說出一些故事自圓其說, 但如果用寫的,每個字都憋得很困難。 但隨著抵達碩士與博士時期, 用寫作表達想法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我開始在寫作上下足功夫。
1. 只關注自己知識面的新穎點子: - 許多學生在讀Paper時,會覺得這些研究成果非常新穎,驚嘆於「怎麼會有這麼新穎的點子!」但往往這些點子只是對自己的知識面來說是新鮮的,而不是對整個領域都是新穎的。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深入理解Paper真正的創新點。 2. 不深入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大學生寫研究論文, 一個常見的毛病, 是不知道什麼是「清楚的段落」。 原則上,在研究論文裡面, 每一個段落要說的話, 都需要有根據有來源。 沒有根據來源的段落, 講的內容經不起推敲, 就更不可能是清楚的段落。 為了讓自己說的話清楚, 管理根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缺乏系統性記憶管理: - 學生通常具有大量的資訊和知識,但往往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來管理和儲存這些記憶。這導致在需要運用知識時,無法迅速調取相關信息。比如,學生在寫作時,雖然知道自己有相關的想法和經驗,但因為沒有系統化的儲存,常常無法立即回憶起來,影響了論述的連貫性和深度。 2.
1. 只依賴關鍵字找論文: - 這類學生會利用關鍵字在最新的機器學習會議中尋找相關的論文,雖然這樣做能快速找到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論文,但這種方法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這意味著,學生們可能會錯過那些沒有直接使用關鍵字但實際上對研究有重大影響的文獻。因此,學生應該學會使用更廣泛的搜尋策
1. 過度依賴網際網路資訊: - 雖然網際網路上充滿了各種資訊,但這些資訊往往是破碎的,缺乏系統性。學生容易陷入資訊過載的陷阱,無法有效地組織和整合資訊。過度依賴網路資訊而不進行深入的學術研究,可能導致知識基礎不穩固。這類學生常常收集到大量的資料,但卻無法形成完整的理解,容易在研究過程中迷失
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筆記記滿滿,但回過頭來卻發現什麼都記不住。這樣的困惑,其實可以通過改變學習方法來解決。以下是九個有效的建議,幫助你更好地記住所學內容。
看著網路教學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碩博士生,都會踩到的3個陷阱: 1. 依賴誤導性的資料來源: 2. 缺乏實際寫作經驗: 3. 沒有文化背景支撐: 你在使用卡片盒筆記法的過程中還見過什麼其他錯誤?
我在高中與大學時期,也是 Note Taker。 年輕的時候買了很多書,翻了很多書, 到處看來看去,但總是覺得東西都有點印象, 用聊天的還能說出一些故事自圓其說, 但如果用寫的,每個字都憋得很困難。 但隨著抵達碩士與博士時期, 用寫作表達想法是每天都要做的事, 我開始在寫作上下足功夫。
1. 只關注自己知識面的新穎點子: - 許多學生在讀Paper時,會覺得這些研究成果非常新穎,驚嘆於「怎麼會有這麼新穎的點子!」但往往這些點子只是對自己的知識面來說是新鮮的,而不是對整個領域都是新穎的。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深入理解Paper真正的創新點。 2. 不深入
Thumbnail
在傳統的筆記方法中存在著分類僵化和過度依賴關鍵字的問題。卡片筆記以一張卡片一個知識,確保知識的獨立性,並且建立知識間的多重連接,形成網狀結構。 這本書介紹了用卡片筆記做知識管理的技巧,幫助大家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從而在需要時能夠迅速提取並應用。
大學生寫研究論文, 一個常見的毛病, 是不知道什麼是「清楚的段落」。 原則上,在研究論文裡面, 每一個段落要說的話, 都需要有根據有來源。 沒有根據來源的段落, 講的內容經不起推敲, 就更不可能是清楚的段落。 為了讓自己說的話清楚, 管理根
Thumbnail
以前考試最愛買參考書,參考書的編排通常是重點精華+題目+詳解。 不愛讀課本,只看重點精華就去做題目,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做題目的時候模模糊糊,A好像也對,C看起來也很像...,根本沒搞清楚基本原理,又要重頭念一次。 才發現重點要自己整理,整理的過程是釐清內容和鞏固記憶最重要的環節。 整理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