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級等的道與術(一):什麼是職級等

更新於 2024/11/1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English Version on Mediu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Job Grades (Part 1): What Are Job Grades?

當你進到一間公司,就可能會獲得一個神祕的代號,這個代號可能由各式各樣的文字、數字、英文所組成,像是Level 3、32 職等、Senior、主任工程師、C-2......,切分出了一個職能中的縱向維度,這些代號可能在公司被稱之為「職級」或是「職等」。

這一套「職級等」制度可能在一間公司已經行之有年,甚至從未更改;但你知道這套制度是怎麼來的嗎?又為什麼要這套制度呢?

自 2022 年至今,我在 CMoney 主導規劃了這樣的一套系統。因此,我想要以自己這段時間經驗,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和認知給大家——「職等」到底是什麼、它又如何影響著你我的每一天工作。

為什麼要理解職等系統?

理解一間公司的人才策略、幫助自己的職涯規劃

在做職級等的時候,我發現一套完善的職級等系統跟一間公司的人才策略息息相關——公司看待人才的方式、想賦予員工的彈性、未來的人才發展方向等等;在詳細檢視職級等系統的內容時,也可以看出這間公司如何為每個職能規劃的發展路徑。每個專業都可以透過職等系統知道「將來我要怎麼走」。

而對於人資或是專業主管而言,制定職級等就是在幫助公司、公司的夥伴,把「公司的需求」、「夥伴的職涯」兩件事情正確、合理的連結起來。

理解一間公司的內部語言、降低彼此的溝通與管理成本

當我在和每個主管討論職級等時,我發現在100個人當中,會有101種對於「資深」的定義——每個人的定義都有所不同,更何況是在不同部門、不同職能之間。有的定義年資10年以上叫做資深、有的定義可以承擔某種工作內容叫做資深。但是透過職級等,可以建立或理解一間公司關於職涯、職能的共通語言。

在健全的職級等體制之下,也會對公司中的群體做出合理的縱向、橫向切分,如此便可以更簡單的進行各種資源安排與討論,也能夠更精準的制定不同的人才策略。

職等是什麼?

職等是一套系統

我認為職級等是一套「系統」,它存在的目的是要處理三件事情之間的關係——「權責」、「能力」、「報酬」。

這裡,我想引用劉潤老師在《底層邏輯》中的描述,來解釋「系統」的意思:

「制度」,是規定、契約,專注的是結果;「流程」,是基於時間線所作一件事情的過程,關注的是過程;而「系統」,是內部各個要素、變數之間的相互關係、相互作用的整體,關注的是各要素之間的關係。

一套完整的職級等「系統」,需要非常多的「制度」與之配套,例如績效、薪酬、晉升.....;而每一個「制度」又會需要相關的「流程」來讓這個制度可以完整落實。與職等系統相關的「制度」或「流程」,我會在這個系列的第三篇〈職級等的應用〉提及。

職級等的三個元素:權責、能力與報酬

raw-image


  • 能力:員工所擁有的「職能」。
  • 權責:在公司內部的「工作內容」、應該遞交的「交付物」或「績效水準」。
  • 薪資:員工進行工作內容所獲得的「報酬」。

當在建立職等系統時,需要先按照企業文化、企業規模、未來方向、主要的管理者的思維與認知,釐清這三者之間的因果、邏輯關係,並且選出一個「主要」的元素作為職級等系統的主軸,並且依照他們之間的邏輯關係將另外兩個元素制定完成。

不論是對於任何人資還是主管而言,都要謹記一件事情:

「能力」與「薪資」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由「權責」影響兩者。

任何公司都不應該為「某個員工優秀的能力」而給予「高額的薪資」;正確的邏輯關係是因為具有「優秀的能力」而可以承擔「重要的權責」,而「重要的權責」值得「高額的薪資」。

以「能力」為主軸

以能力為主軸的職級等系統,通常比較適合新創、規模比較小、橫向專業分工程度較低或是工作內容變化較大的企業體。「因人設事」可能會是這樣子的企業體所有的特徵——因為工作內容的多元化與發展性高,所以很多時候是「這個人可以帶給企業什麼」為主要的思考方向。

  • 優點:彈性較大,不論是對於員工、管理者或是工作內容。
  • 缺點:難有固定標準、員工職能容易被無限上綱;員工能力(與薪酬)不一定有辦法反應工作成果。

以「權責」為主軸

以權責為主軸的職等系統,通常比較適合已經有一定的體制或規模、專業分工較明確的企業體。這樣子的企業,通常職位和分工已經專業化(指的是橫向的分工,例如已經明確劃分出PM、行銷、RD等角色),需要每個員工交付的成果也已經明確,邁向「因事設人」的階段。

  • 優點:分工明確、員工成本和交付成果的對應性較高。
  • 缺點:可能的穀倉效應、跨職能或特殊職位需要作為個案處理。

以「薪資」為主軸

會以薪資為主軸建立職等系統的企業,大多是體制非常成熟、幾乎所有工作流程已經訂定完成、幾乎所有工作成果和成本都可以量化的企業,例如傳統製造業等。

順帶一提,我認為公部門(至少在一定層級以內),同樣是標準的「以薪資為主軸」。

  • 優點:管理簡單、分析容易。
  • 缺點:彈性較少、員工的個人發展性較低。

沒有最好的,只有「適合」的

一間企業究竟該採用哪一種做法,並沒有正確答案;甚至對於一間企業而言,在不同的時期都會有不同的答案。甚至對於一間規模走到一定程度的公司而言,會依照階層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做法。

  • 作業員:以薪資為主軸
  • 專業人員、中階主管:以權責為主軸
  • 高階主管、經理人:以能力為主軸

小結:職級等系統系統是一間公司的人才制度基石

職級等系統是一個複雜的議題,它並不只是為每個人賦予一個代號,而是在方方面面都有所關聯。

若你為某間公司工作,理解職等系統可以幫助你更好的在一間公司發展,不論是在團隊中的合作還是在自己的職涯。

若你是一個部門乃至公司的管理者,制定、修正職等系統制度可以幫助你的夥伴更好的工作,為他們打造適合的道路。

若你是一間公司的人資,理解職等系統可以幫助你更理解你的團隊,理解團隊的需求;而參與制定或修正職等系統,則可以幫助公司、也幫助夥伴們打造雙贏的環境,真正意義的作為「人與公司的橋樑」,貢獻人資的價值。


CTA

如果你認同我的內容有所幫助,
歡迎在「方格子」或是「Linkedin」給我一個愛心or

如果你認為我的內容可以幫助到更多人,
歡迎進行各種分享

如果你想要給我回饋或是有任何想法,
歡迎在「方格子」或是「Linkedin」留言告訴我!



希望每一個人在公司中,都可以適才、適所的工作。 我希望自己能夠幫助公司建立更好的流程與制度, 打造「任務」、「能力」、「報酬」三者都能互相匹配的職場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傳統觀點認為「職涯發展」最終必須晉升到管理職位。管理更多的團隊和人員,也意味著更高的職位和薪酬。然而,現今職涯發展的形式愈來愈多元,也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擔任管理職位。而且對於某些人來說,在專業領域成為資深人員,也能達成設定的職業目標。 根據 Addison Group 對近 1500 人進行了一項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科技業的快速升遷經歷,從基層客服到外商高階經理人的過程。成功關鍵在於選擇與策略。在不同職涯階段,透過自我充實、有效管理、善用團隊和市場需求等方法,作者逐漸提升影響力,並強調選對時機和方向的重要性,在職場中找到「遊戲規則」進行反向操作,才能實現快速職涯進步。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職場晉升的兩種世界觀:競爭模式和合作模式。競爭模式強調在有限資源中爭奪優勢,通過績效和規則勝過他人;合作模式則注重與他人協作,共同完成目標。作者建議根據情況靈活運用這兩種模式,競爭和合作並行,最大化職場成功的機會。
Thumbnail
因著前一篇的社會實驗,外加自己也是著去投遞履歷,然後竟然意外的得到回覆,就有了這一篇番外篇。   #為何是越級   這個職缺雖然職稱看起來是HR manager,不過JD內容的說明,一來是一家滿大的外商公司,二來是這個角色要協助亞洲各分公司的HR相關工作。所以很明確自己在技能上就有全英文未必
Thumbnail
中高階求職者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求職策略,以找到合適的工作。透過檢視履歷亮點、慎選申請的職務、大膽嘗試主管職務、及耐心尋找合適工作等建議,可以協助求職者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一些不確定感:自己努力這麼多年,加薪升遷老是輪不到我?上班族除了專業技能到位、展現工作成果,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我請教了資深主管、企業主及自身在職場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哪些職場行為可能是阻撓你晉升的隱患,以及該如何避開這些雷區?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在ABB當前的職涯管理制度中,相信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是相伴而生的。爲了與組織一同發展,企業必須尊重每一位員工在組織內的職涯願景,並提供資源加以支持。因此,ABB鼓勵員工在績效面談的環節中,明確提出自己的職涯理想,成爲自己職涯的規劃者和設計者。部門經理是員工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爲了促進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 1111人力銀行 職涯系列,歡迎閱覽。職場,本來就是適者生存的環境。如何避免自己被當成工讀生,一直、一直、一直被低薪僱用呢?石頭哥提出驗證方式,試試看囉!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傳統觀點認為「職涯發展」最終必須晉升到管理職位。管理更多的團隊和人員,也意味著更高的職位和薪酬。然而,現今職涯發展的形式愈來愈多元,也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擔任管理職位。而且對於某些人來說,在專業領域成為資深人員,也能達成設定的職業目標。 根據 Addison Group 對近 1500 人進行了一項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科技業的快速升遷經歷,從基層客服到外商高階經理人的過程。成功關鍵在於選擇與策略。在不同職涯階段,透過自我充實、有效管理、善用團隊和市場需求等方法,作者逐漸提升影響力,並強調選對時機和方向的重要性,在職場中找到「遊戲規則」進行反向操作,才能實現快速職涯進步。
Thumbnail
過去的職業規劃講求的是「往上走」,可能是「升職、加薪、跨國」,然而越來越多人發現往上走反而離自己「理想的生活」越來越遠,工時長、壓力大是原因,但在我看來也有可能是「好學生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守著一份不完全適合自己的工作」,新型的職業規劃應當是「在不斷的嘗試中,逐步逼近,找到自己擅長的天職工作」。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這篇文章探討了職場晉升的兩種世界觀:競爭模式和合作模式。競爭模式強調在有限資源中爭奪優勢,通過績效和規則勝過他人;合作模式則注重與他人協作,共同完成目標。作者建議根據情況靈活運用這兩種模式,競爭和合作並行,最大化職場成功的機會。
Thumbnail
因著前一篇的社會實驗,外加自己也是著去投遞履歷,然後竟然意外的得到回覆,就有了這一篇番外篇。   #為何是越級   這個職缺雖然職稱看起來是HR manager,不過JD內容的說明,一來是一家滿大的外商公司,二來是這個角色要協助亞洲各分公司的HR相關工作。所以很明確自己在技能上就有全英文未必
Thumbnail
中高階求職者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求職策略,以找到合適的工作。透過檢視履歷亮點、慎選申請的職務、大膽嘗試主管職務、及耐心尋找合適工作等建議,可以協助求職者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隱藏一些不確定感:自己努力這麼多年,加薪升遷老是輪不到我?上班族除了專業技能到位、展現工作成果,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地方,我請教了資深主管、企業主及自身在職場經驗,想和大家分享哪些職場行為可能是阻撓你晉升的隱患,以及該如何避開這些雷區?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在ABB當前的職涯管理制度中,相信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是相伴而生的。爲了與組織一同發展,企業必須尊重每一位員工在組織內的職涯願景,並提供資源加以支持。因此,ABB鼓勵員工在績效面談的環節中,明確提出自己的職涯理想,成爲自己職涯的規劃者和設計者。部門經理是員工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爲了促進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 1111人力銀行 職涯系列,歡迎閱覽。職場,本來就是適者生存的環境。如何避免自己被當成工讀生,一直、一直、一直被低薪僱用呢?石頭哥提出驗證方式,試試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