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句話,寫了一篇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一開始會加入靠北登山大小事,是因為我第一次去玉山,發生了一些事,而那時完全是個登山小白的我,根本不了解登山界的眉角,於是透過版主發了一篇文章,直到第二次,去北大武發生的事,我其實沒想要靠北什麼,只是需要一個情緒的出口,就像是對一個陌生人說了一個故事,於是,我跟版主提了那時候的事,而他也給了我很中肯的回答,我很感謝他,之後也開啟了我的獨攀,是說,從一開始我就學著一個人去爬大大小小的山,而開啟的是對百岳的獨攀

在那個社團裡,常常會有人po文,我也只是靜靜的看著,其中有一位“大濕”,常常發佈他的高見,但似乎常被抨擊,我沒有去研究過這個人的來歷,他的文章我也不會去看,只是最近他寫了一篇:女性不能自主登山?我有稍微點進去看一下,對於這種文章,我也只會大概瞄過,不會一字一句去詳讀,兩個關鍵字,女性跟協作,不意外,還是有人留言回擊

女性不能自主登山?先以我自己來說,一個登山小白,沒有人帶,一個人重裝也是走了幾趟百岳,的確,對於登山高手來說,我所走過的路還遠不及那些百岳縱走的厲害,但是我依然可以做到一個人包辦搭帳、伙食,應該感謝的是,我上山基本上吃不下,所以在食材上省略很多空間跟重量,再者,山屋,如果可以,我也不想睡山屋啊!我也想體驗那種走到哪搭到哪的感覺,只是規定不能亂搭帳,只能依照規定申請、抽籤,還不見得抽得到!最重要的是,我也好奇,有誰能在山屋裡度過一個安靜好眠的夜晚XD

現在也有許多女性獨攀者,就像G哥,她是唯一一個讓我欽佩的人,可惜的是早於離世,她一個人也是重裝獨攀過許多高山,不依賴別人,還有很多女性,我相信她們也是默默的一個人獨走著她們的旅程,只是獨攀一但出事,登山界又戰翻了,雖然我不懂這網戰的意義是什麼

無論是獨攀或團攀,都有可能發生意外,必竟登山是一種高風險的活動,是老手也好,是新手也罷,都有可能遇上無法預期的事件,但大家最終的目標,不就是平安歸來,若真的不幸遇難,再去說嘴當事人,有何意義,真要提起事件,應該是探討原因或過程,讓往後的登山者有所警惕,避免憾事發生,獨攀並沒有錯,前題是有做好準備及承擔風險的能力,就像一個沒有登山經驗的人,跟著別人入山,卻沒有任何判斷及自保能力,當不幸被丟包或落單,反而比獨攀者更容易出事,甚至花費許多人力救援

協作,後來的我才知道,很多的百岳或縱走行程,都會仰賴協作幫忙搭帳及煮食,真要說,那就是一份靠勞力付出的掙錢工作,對他們我只有敬佩,所有的工作都不易,但他們所付出的勞力比我們還多,不依靠協作的登山才叫登山?早期的登山我相信就是這樣,所有的東西要自己揹,自己處理,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的應變方式也在改變,就如同付出一定的金錢,來換取所需的服務,只是場景是在山林裡,只能說,每個人要達到目的,有各自的選擇,沒有對或錯

如果今天“大濕”的論點是,每個進入山林的人,都必須有自理跟自保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依賴協作,一但有意外發生,才能設法將傷害降到最低,那這樣的論述就較為中肯,但他的文(我應該沒有會錯意),偏向女性只會依賴協作入山,引起了女性山友跟協作的反彈,說實話,我不知道那是否為蹭流量,但絕對對登山的助益不大

從我開始走百岳,一個人開車,一個人規劃,一個人走行程,曾住過山屋,也曾自己搭帳,我不會說我有多厲害,雖然我真的算是一個登山小白,每一趟的旅程,都在考驗我的應變能力,但我也努力學習,不依靠任何人,讓自己平安上、下山

有時候有個醫生都會突然跟我說,妳還是找個伴陪妳去爬山,不要一個人去,因為之前我有提到我都自己一個人去爬山,我也只是笑笑的說,同伴的意義是?看到我掉落的地方,再找人來把我的遺體帶回去嗎?呵!他也同意我的論點,這又是另一個想法了,基於不喜歡麻煩別人,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出事了,也不希望勞師動眾的,只為把我的遺體帶下山,在此之前,我會努力讓自己安全下山

能不能、該不該獨攀,不應以性別來區分,重要的是有沒有做好準備,如果沒有把握獨立走入山林,請協作的幫忙,也不是壞事,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步調不同,你的登山方式,不見得適用於每個人,雖然我真的走得很慢,卻很穩,一個人我絕對可以走完,但我也清楚,我的情況不適合跟團體,所以只能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登山方式,只要不受到傷害,只要不做出傷害山林的事,又何必刻意去挑毛病

若說:女性不能自主登山?

我女性、我獨攀、我驕傲!X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arfield Wen的沙龍
8會員
158內容數
Garfield W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離開蝙蝠洞瀑布後,繼續往梅嶺開,因為時間還早,想起好像有桐花季,於是中途叉路左轉,來到了福來老梅園,這裡也有種桐花,馬路旁有停車場,入口是餐廳 停好車後,往裡面走,樹上的桐花並不多,不知道是還沒開,還是快掉光了 走近時,剛好看到桐花上停了一隻漂亮的蝴蝶,一定要拍的啊!不過牠沒給我太多對焦的時間,
Thumbnail
2025/05/02
離開蝙蝠洞瀑布後,繼續往梅嶺開,因為時間還早,想起好像有桐花季,於是中途叉路左轉,來到了福來老梅園,這裡也有種桐花,馬路旁有停車場,入口是餐廳 停好車後,往裡面走,樹上的桐花並不多,不知道是還沒開,還是快掉光了 走近時,剛好看到桐花上停了一隻漂亮的蝴蝶,一定要拍的啊!不過牠沒給我太多對焦的時間,
Thumbnail
2025/05/01
很久沒去跟骨科了,雖然那醫生還是很愛“練簫味”,但我有努力克制,不要再亂發脾氣了XD 那天本來我是當主場,但另一個同事說她想當主場,我也OK,我還是喜歡靜靜的在那放空(大誤),跟打玻尿酸時,病人突然跟醫生說,前兩次打的針感覺都沒效耶,她想換別的,於是醫生便要我拆另一廠牌的玻尿酸,我突然瞪大了眼
2025/05/01
很久沒去跟骨科了,雖然那醫生還是很愛“練簫味”,但我有努力克制,不要再亂發脾氣了XD 那天本來我是當主場,但另一個同事說她想當主場,我也OK,我還是喜歡靜靜的在那放空(大誤),跟打玻尿酸時,病人突然跟醫生說,前兩次打的針感覺都沒效耶,她想換別的,於是醫生便要我拆另一廠牌的玻尿酸,我突然瞪大了眼
2025/04/30
昨天真的是不知道該用什麼形容詞的一天 醫師請假回來的第一天,已經有心理準備要破12小時了,有提前跟組長說,一開始組長說,會為我們禱告,準時結束,隔天,17:00先請兩個同事接我們半小時,說好聽的,是要讓我們先吃飯,實則是可以再多拖半小時,因為我的班可以上到21:30,但如果要同事來接班,她勢必20
2025/04/30
昨天真的是不知道該用什麼形容詞的一天 醫師請假回來的第一天,已經有心理準備要破12小時了,有提前跟組長說,一開始組長說,會為我們禱告,準時結束,隔天,17:00先請兩個同事接我們半小時,說好聽的,是要讓我們先吃飯,實則是可以再多拖半小時,因為我的班可以上到21:30,但如果要同事來接班,她勢必20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開始會加入靠北登山大小事,是因為我第一次去玉山,發生了一些事,而那時完全是個登山小白的我,根本不了解登山界的眉角,於是透過版主發了一篇文章,直到第二次,去北大武發生的事,我其實沒想要靠北什麼,只是需要一個情緒的出口,就像是對一個陌生人說了一個故事,於是,我跟版主提了那時候的事,而他也給了我很中肯的
Thumbnail
一開始會加入靠北登山大小事,是因為我第一次去玉山,發生了一些事,而那時完全是個登山小白的我,根本不了解登山界的眉角,於是透過版主發了一篇文章,直到第二次,去北大武發生的事,我其實沒想要靠北什麼,只是需要一個情緒的出口,就像是對一個陌生人說了一個故事,於是,我跟版主提了那時候的事,而他也給了我很中肯的
Thumbnail
前陣子與朋友們到南勢角爬山, 解鎖了人生中第一個小百岳, 而我也在這13公里的挑戰中, 體會了許多箇中滋味。 爬山也可以是自我對話與覺察的機會。
Thumbnail
前陣子與朋友們到南勢角爬山, 解鎖了人生中第一個小百岳, 而我也在這13公里的挑戰中, 體會了許多箇中滋味。 爬山也可以是自我對話與覺察的機會。
Thumbnail
這或許是我寫過,最難以落筆的一篇文章,甚至在吐出了整整三個大段落的文字後,我仍不確定自己究竟希望這封「信件」長成甚麼模樣、或傳遞何種情愫。這個地方給我的太多,而我想反饋的,則太促繁不及備載。這是一段「人與人、人與山、山與山之間,碰撞、激盪」而成的故事,也是我在此處待了四年後,最深刻的體悟。
Thumbnail
這或許是我寫過,最難以落筆的一篇文章,甚至在吐出了整整三個大段落的文字後,我仍不確定自己究竟希望這封「信件」長成甚麼模樣、或傳遞何種情愫。這個地方給我的太多,而我想反饋的,則太促繁不及備載。這是一段「人與人、人與山、山與山之間,碰撞、激盪」而成的故事,也是我在此處待了四年後,最深刻的體悟。
Thumbnail
不知不觉勃朗峰徒步已经是20天前的事情了,手帐也上完色了。小短篇也到尾声了。习惯了社交媒体的字数限制,我许久没写超过1000字的篇文,一开始并没想到要把勃朗峰徒步的见闻写下,画完手帐就是一个很好的收官记录了。当我开玩笑式和几个朋友说我只有一些作死的小故事可以分享,就别期待可以收到什么手信了。拜托,欧
Thumbnail
不知不觉勃朗峰徒步已经是20天前的事情了,手帐也上完色了。小短篇也到尾声了。习惯了社交媒体的字数限制,我许久没写超过1000字的篇文,一开始并没想到要把勃朗峰徒步的见闻写下,画完手帐就是一个很好的收官记录了。当我开玩笑式和几个朋友说我只有一些作死的小故事可以分享,就别期待可以收到什么手信了。拜托,欧
Thumbnail
覺得只有我知道這些故事太可惜了,所以,我來了。 我是Beau,這算是我所有暱稱中,字最少的。 2022的年初,那年,我踏進 方格子 大門,久未寫文的自己,一寫,就喜歡上了這裡,無非是寫文的版面非常適合我,決定留下來重塑自己。 寫故事,是我來 方格子 最最最大的目的。 也許,你不曾看過我寫的故事。或也
Thumbnail
覺得只有我知道這些故事太可惜了,所以,我來了。 我是Beau,這算是我所有暱稱中,字最少的。 2022的年初,那年,我踏進 方格子 大門,久未寫文的自己,一寫,就喜歡上了這裡,無非是寫文的版面非常適合我,決定留下來重塑自己。 寫故事,是我來 方格子 最最最大的目的。 也許,你不曾看過我寫的故事。或也
Thumbnail
上一篇說到第一次鹿山的撤退原因,歸根究底是心煩意燥,同行山友和我爬山的態度完全不同,和山友一起爬山,就是隨著自己的速度,我常笑說偽獨攀,意思是彼此照自己的速度走,我們山頭、山屋、營地見,這必須對彼此登山能力有一定的信任度。 四山後四峰本來有3人,因著其中一位退出,這次同行山友認識卻不熟悉,曾一起走過
Thumbnail
上一篇說到第一次鹿山的撤退原因,歸根究底是心煩意燥,同行山友和我爬山的態度完全不同,和山友一起爬山,就是隨著自己的速度,我常笑說偽獨攀,意思是彼此照自己的速度走,我們山頭、山屋、營地見,這必須對彼此登山能力有一定的信任度。 四山後四峰本來有3人,因著其中一位退出,這次同行山友認識卻不熟悉,曾一起走過
Thumbnail
關於自我小江我在一個月前,無意間看到了慕尼黑白這本書,裡面就有關尋找自我這件事,[一句話寫說我為何要寫作?]這句話雖然在書本裡,但是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心,為此我覺得我必須得開始尋找自我的旅途。 所以我嘗試了許多東西,第一個是不管人生處於何處狀態,都讓自己表現出來,更能讓別人體會到的樂器 鋼琴 再來我還
Thumbnail
關於自我小江我在一個月前,無意間看到了慕尼黑白這本書,裡面就有關尋找自我這件事,[一句話寫說我為何要寫作?]這句話雖然在書本裡,但是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心,為此我覺得我必須得開始尋找自我的旅途。 所以我嘗試了許多東西,第一個是不管人生處於何處狀態,都讓自己表現出來,更能讓別人體會到的樂器 鋼琴 再來我還
Thumbnail
好吧!我先承認,這的確是一時興起,但想要留點文字的念頭卻是越來越深。就像準備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一樣,每次鼓起勇氣、下定決心要好好衝刺內容時,往往都還是停留在第一章。萬事起頭難,在網路上寫文字,又何嘗不是? 但是,我知道,這裡,將會是我唯一的出口! 一個把我自己當陌生人,說故事給我自己聽的故事!
Thumbnail
好吧!我先承認,這的確是一時興起,但想要留點文字的念頭卻是越來越深。就像準備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一樣,每次鼓起勇氣、下定決心要好好衝刺內容時,往往都還是停留在第一章。萬事起頭難,在網路上寫文字,又何嘗不是? 但是,我知道,這裡,將會是我唯一的出口! 一個把我自己當陌生人,說故事給我自己聽的故事!
Thumbnail
一位年輕人傍山而居,天天想著不知爬上那座山會看到什麼景象,有一天他終於啟程,出發了。他來到山腳下,遇到一位剛下山的旅人,年輕人問他是如何爬上去的,山頂風景如何? 旅人跟年輕人說了自己爬山的方式,還分享自己在山上看到的景色及心情。 年輕人聽完後,覺得這方式太辛苦, 他想,再問問其它人吧。  沒多久,他
Thumbnail
一位年輕人傍山而居,天天想著不知爬上那座山會看到什麼景象,有一天他終於啟程,出發了。他來到山腳下,遇到一位剛下山的旅人,年輕人問他是如何爬上去的,山頂風景如何? 旅人跟年輕人說了自己爬山的方式,還分享自己在山上看到的景色及心情。 年輕人聽完後,覺得這方式太辛苦, 他想,再問問其它人吧。  沒多久,他
Thumbnail
近期看到許多山難事件,引起社會對於開放山林政策與登山安全的討論。作為一個山齡剛滿一年的新手而言,相對能理解剛涉足登山領域時的困難,而這困難有屬於個人的,也有台灣登山教育的困境。
Thumbnail
近期看到許多山難事件,引起社會對於開放山林政策與登山安全的討論。作為一個山齡剛滿一年的新手而言,相對能理解剛涉足登山領域時的困難,而這困難有屬於個人的,也有台灣登山教育的困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