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先懸置「是不是你的投射」這種一人心理學觀點,也不以「關係夠不夠成熟」去判斷一段愛情,其實關係還可以以「如何達至有效與平衡」及「何以今天失效與失衡」的角度去思考(參考【愛的練習曲Ch.13】)。
這些在「彼此之間」的互惠平衡,往往與需求有否被滿足、有否被對方感知為有價值作為基礎。
許多人都聽過美國心理學家羅拔·史登堡(Robert J. Sternberg,1949-)在 1986 年所提出愛情三角:激情(passion)、親密(intimacy)、承諾(commitment)。成熟或完美的愛情,往往被描述為三者都得到最大的發展 [1]。
然而,從新的角度去思考,缺乏激情(即只有親密和承諾)的友伴式愛情(companionate love)若是一個有效的平衡,便代表二人間的吸引力在一開始就融和了一對剛好被對方體驗為有價值的基本特徵:女方可能對婚前性行為十分抗拒,她有著宗教或婚姻生活的理想,同時,太過溫柔與被動的男方認為由他主導的性關係是具攻擊性的,因此他希望性關係由女方主動時自己才配合。如此,缺乏激情的愛情,可能在一段長時間都滿足著二人意識與潛意識的需求。
當然,在今天的年青文化裡,缺乏承諾(即只有激情和親密)的浪漫式愛情(romantic love)才是主導。許多人可以做愛、可以親密,天天來電或訊息分享無盡的秘密。但只怕誰開始變得認真,暈船下去,「我們能夠以長期伴侶關係的方向走下去嗎?」,這樣的問題一提出來便往往嚇跑別人。
因此,關係其實是一個涉及生物(激情)、情感(親密)、理智(承諾)的三角,端看兩造分別投入的自我如何為彼此找出有效的平衡。
那當代精神分析如何看待愛情呢,即親密關係的組成元素是什麼?浪漫吸引(romantic attraction)、情慾(lust)、依戀(attachtment) [2]。今天我用不同的模擬伴侶為案例,試分別對上述三點做說明。
今天神經生物學家能夠為我們展示「一見鍾情的吸引力」涉及各種神經分泌與大腦區塊的參與,因此浪漫的火花其實是「生理」的現象,但它又確實與單純因為「看到性感的某人」那種性慾喚起不同,它是有特定對象的,就像成癮一般。
我們可能被許多性感尤物激起性的感受,但只有一個對象能在一段時間給予「浪漫」的生活氣息,讓我們如此被他 (她) 吸引,並在腦中時刻想著對方。
在「我第一眼就被他 (她) 吸引」的瞬間,要是對方也有類似的感受,那一個獨特的「彼此之間」平衡已經建立。許多時候,所謂浪漫就是透過眼神傳達的渴望,他喜歡她因為看到自己而羞澀的眼色,她喜歡他熱切地看著自己的神態。因此,一段關係即使沒有惡化,但從浪漫高峰的第一次回落,往往是女方先提出:「你變了!」,所變的,其實是他看她的眼神。女性在這方面的第六感是極為敏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