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濠諮商心理師

含有「蘇俊濠諮商心理師」共 2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詹姆斯·霍利斯的新作《穿越中年迷霧》探討幸福的真諦,並非追求快樂或成功,而是找到值得奉獻的事物。文章從精神分析角度出發,反思現代人追求幸福的迷思,並以詩意、宗教意象點出生命短暫的真諦,引領讀者思考如何熱情地活出自我。
Thumbnail
人生有很多的不幸福的原因在於,明知不幸福也往往對於未知的恐懼難以割捨,也不願嘗試去跨出舒適圈,這也許才是框架住自己不快樂的源頭 某層面來說,也可能是--人是趨向痛苦的刺激,只有痛苦才能有源源不絕的向上動力好獲得滿足,對於飄來的喜悅幸福又總是那麼容易感到不安、怯步……
告別父母的期待與要求,是邁向獨立的重要一步,但獨立不僅是個人的努力,更需要父母的理解與支持。文章探討獨立的真諦,並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父母與子女在獨立過程中的互動與貢獻,強調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健康獨立與妥協的平衡。
Thumbnail
心理師反思人類心理演化的不完美,探討童年經驗對人格發展的影響,並以依戀理論解釋心理治療的長遠效益。文章結合生物演化、發展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觀點,闡述人類心理的脆弱與韌性,以及情感經驗在生命意義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藉由動畫《吉伊卡哇》與《風之谷》的對比,探討吉伊卡哇的世界觀,以及角色在「夠好的環境」中如何面對挫折與成長,並分析友誼在克服創傷與個體差異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PUA已無所不在!職場、學校、朋友間都可能遇到。本文從精神分析角度出發,探討自戀型人格如何透過五種典型套路(理想化與貶低、膨脹公共形象、扮演受害者、不理不睬、煤氣燈操縱)PUA他人,尤其容易鎖定高情商者。文章點出高情商者易受PUA的兩個主因:自戀者嫉妒與享受攻擊快感。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做自己」與「有禮貌」之間的辯論持續延燒。這篇文章探討了兩者並非必然對立的觀點,並分析了何謂「有禮貌的做自己」。人們的自我表達如何在尊重與自由之間求取平衡,並且解釋了健康的「假我」對於活出「真我」的重要性。最終,文章倡導在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應兼顧他人的感受與社會規範。
Thumbnail
紀餘-avatar-img
2024/12/24
有位朋友,她說她的脾氣不好,只是我沒看過她脾氣不好的樣子。 她很自豪她不藏話、不隱忍、有話就說的個性,相處久了,我終於看到了,舉2個例子。 ●她招的讀書會,地點在我的工作室,邀我參加。我參加了,我提議,每個人輪流主持,各選各的書,事先排好時間,公布。想看的人就看,沒看的人就聽,有意見就說,書讀完了,就聊天。她同意。 有人選<小王子>。那一天,她一到,就嚷嚷:「誰選<小王子>,<小王子>有什麼好看的?」今天的主持人正在白板上寫字,沒說話。 我心想,你是召集人耶!人家選的書,你這麼嚷嚷,人家的心裏做何感想呢? 還有那書在全球賣了那麼多本,那麼嚷嚷不是那書不值得看,是你自己沒看懂耶! ●我健診時,肺部照出來有東西,在等住院切片。心情不好,剛好我女兒將場地弄錯了,那個時間長期租借給另一個團體。讀書會是一個月一次。 我跟大家說:「場地我女兒租給長期的團體,你們另外找場地吧!」 她很不高興地回應:「是我們先租的,為什麼要另外租給別人呢?」 我說:「我講得太快了,是我的心情不好,我不參加了,所以請你們另外找場地。」 她在不高興之前,有沒想到,我的肺部長東西,可能是癌症?沒顧慮到我的心情,只想到她先租,她的「權益」,還對我振振有詞。 我明白了,她的不藏話,不忍耐,都在「做自己」,是她的「美德」沒錯,只是有沒顧慮到人家的感受呢? 有一天,我回想了一下,我和她來往10年,表面上談得來,但是沒有「討論」,只是各自表述而已;情感沒有交流,也沒有累積;她的眼睛裏只有資訊,沒有「人」的溫度,天啊!怎麼這樣呢? 我不想再跟她來往了,她也沒說什麼。
紀餘 為你能看清身邊的人與事而高興
伴侶關係是一種複雜的結合,涉及意識與潛意識的多重因素。文章探討了浪漫、情慾與依戀之間的聯繫,以及性在伴侶關係中的重要角色和挑戰。性不僅是身體的聯結,更反映了內心的需求與潛意識的矛盾。透過瞭解性意識的衝突及自體情慾的自我實現,伴侶可以更好地建立持久的關係。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持續經營彼此的愛情。
Thumbnail
許多人因憂鬱症狀前來諮商,常常將自己標籤為「我好廢」,忽略了環境變遷對心理健康的深刻影響。本文探討了文化、空間及內心環境的轉變,及其帶來的適應挑戰,並強調在面對心理困擾時,應該放下自我批評,學會向他人尋求支持,逐步渡過危機,找到自我和心理穩定的曙光。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2024/12/01
感覺看完會覺得悸動的一本書❤️
付費限定
文章深入探討都市人常見的拖延心理,分析其成因與表現方式,從健康的拖延到需要治療的拖延,並以心理學家溫尼考特的理論作為框架。透過實例說明,揭示拖延與個體心理狀態之間的關聯,並提供觀察與反思的啟示,幫助讀者理解自己的拖延行為以及尋找改善的方法。
Thumbnail
付費限定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中的三角關係,分別為浪漫吸引、情慾和依戀,並分析它們如何在一段關係中形成有效的平衡。透過心理學和精神分析的角度,作者探討了不同愛情型態的特徵,以及家庭背景如何影響伴侶之間的互動與連結。文章指出成熟的愛情需要滿足激情、親密與承諾,並強調這三者的相互依存關係。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