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包賺的秘訣,沒人會嫌招式多。
付一樣的錢買書,沒人會嫌書太厚。
當蘋果宣布劃時代新產品,沒人會抱怨發表會太長、新功能太多。
同樣道理,有料的長文本來就該有效。
就算在社群也一樣。
這兩篇分別是我這幾週在臉書上讀到,和寫出來的貼文。
•〈30 年後,不再有「AI」這個字〉,2,203 分享
•〈寫手之鬼:靠寫作,從窮困潦倒寫到千萬身價〉,1,313 分享
你知道它們分別幾個字嗎?我算完了:
• 2,414 字
• 3,299 字
到底誰會在社群寫這麼長的貼文?
確實很少,所以很罕見、很容易引發分享。
人類是社交動物,依靠「語言」交流。
語言的聽、說、讀、寫裡,文字就佔了 2 項。
閱讀與寫作,是你天生甩不掉的文字需求。
就算在注意力被科技瓜分、破碎化的年代,人們照樣有閱讀文字的需求。
你在抖音刷短片,不知不覺花了 3 小時,你看的其實是無限則影片和演算法組成的大長片。
你在臉書上滑了 2 小時手機,你刷的也是無限條短文在「動態牆」上組成的大長文。
注意力都稀缺了、字還寫那麼長,誰看得完啊?
大衛 · 奧格威在 50 年前就解釋過:
「我的全部經驗說明,長文總是能賣贏短文。」
然後,他貼了一則報紙上寫到 6,500 字的巨幅廣告文當例子。
這篇廣告文,已經寫到比報紙內容本體還大篇了,最後卻促成超過 10,000 筆轉換。
「科技變動那麼快、文章寫那麼長,誰看得完啊?」
大衛從 1980 年代就在被問。
這不是新問題、是問到爛的老問題了。
大衛是誰?是廣告教父、奧美廣告公司的創辦人。
你以為的「文案」是喊出短短一句「就。很。PRO。」
但那只是表象。
去逛逛蘋果 iPhone 的購買頁,或者回想一下就知道了。
在結帳之前要讀的字數之多、頁面之長,是你幾乎滑不完的。
要知道,蘋果是把這麼多字塞在「產品購買頁」底下呀:
• 看這裡,畫重點
• 鈦金屬,超堅固、超輕、超 Pro
• 史上最重大的革新設計,震撼現身
接著,各種新科技、規格評比、和周邊商品的搭配⋯⋯
每個區塊,都可以延伸閱讀;
每則延伸閱讀,又可以再開視窗進一步了解。
你以為蘋果文案很短、很偷懶,其實他寫得超長。
而且長到讓你沒發現。
(延伸閱讀:把內容產量瞬間放大 5 倍的方法:用兩頁 A4 紙就行了)
為什麼長文能賣?
因為每個顧客都希望自己的業務很有耐心。
假如你要買下人生中的第一台特斯拉電動車,當你進到 Tesla 門市,你會期待業務仔細向你解釋油車電車的優缺點、自動駕駛的能耐、充電樁好不好用、甚至分期付款有哪些方案⋯⋯
你會希望他遞給你一杯茶,耐心陪你坐下來慢慢研究。
而不是:「買不買?就一句話啦。」
業務和你的對話長度,象徵他的耐心長度;
有料的對話長度,反而讓你「更有耐心」傾聽。
對不買特斯拉的人來說,業務多看你一眼、多發出一個音節,都值得嫌棄。
(別煩我謝謝,我就只是想來摸摸、坐坐)
銷售文案寫得越長,就像越有耐心的業務員,能乘載更強的說服力。
對於本來就不買特斯拉的人來說,你話講再多或再少都沒用。
他就是不會買。
這是業務找錯對象的問題,不是話多話少的問題。
同樣道理,文案不會賣,並不是寫長寫短的問題;
是目標讀者的設定問題、是內容有料沒料的問題。
我寫過一篇長文,主題是「關稅」。
全文總共 7,437 字,完稿至今 4 年、已經超過 2 年沒更新。
現在搜尋「關稅」它還是排第 3,只輸給財政部和維基百科。
憑什麼?這麼長的文章誰讀得完?
重點就是「不會讀完」。
長文,本來就不是設計用來讀完的,是用來「查完」的。
對 SEO 來說,長文有以下優勢:
• 提到多次關鍵字
• 累積大量關聯性
• 解答各種衍生問題
當你蓄積實用性、在同一頁上滿足各種讀者的意圖,它就是最值得排名的內容。
讀者的懶惰程度,遠遠比你想像中還要高。
如果你在臉書賣過東西就知道,貼文底下放個連結,點進去的人比起觸及到的人,比例整整少掉 95% 以上。
為什麼只是動手指、點個連結,互動率就掉得不像樣?
因為你讓讀者去多花那一根手指點擊、去開新視窗,對他其實造成了巨大的不便。
你沒想到讀者,所以低估了他的懶惰。
你只想到自己,所以才會驚訝「自己的」連結怎麼沒被打開。
事實是,當你自己是讀者、滑手機的時候,也不會輕易去點按別人的連結。
手機刷得順順的,繼續往下滑就好,為什麼還要忍受翻頁的麻煩?
長文的翻頁成本,是零。
只要內容有料,你就只要在同一頁上繼續往下滑,就能持續讀到有價值的新內容。
你想過嗎?
• 為什麼寫文要分段?
• 為什麼分段要有「段落標題」?
• 又為什麼段落標題的字更粗、更大顆?
因為這樣讀者才方便跳過。
報紙這樣設計,書本這樣設計,SEO 文章也是這樣。
當你用長文節省了翻頁成本,剩下的就是跳過成本;
當你的文章連「跳過」都方便,讀者反而更願意停留。
你知道破 7,000 字的文章,GA 顯示的平均閱讀時間有多久嗎?
超過 5 分鐘。
長文沒用了,讀者會馬上跳出?
別鬧。那一定是沒寫過長文、沒看過數據的人用幻想腦補出來的概念。
小心,不看數據、只用直覺腦補,對你的商業價值來說有很高的風險。
我讀過的廣告教父、文案傳奇,都說長文會賣;
我翻過的每本文案書,都說長文有效;
就連 SEO、社群,都是長文掛帥。
是因為人類本來就有需求,所以長文才有效;
不是長文突然變得有效,所以你才要去迎合趨勢。
短文可不可以有料?
可以的。
只是短文受限於「長度」的物理條件,難度更高。
把好料雙倍濃縮、精煉過的乾貨,你居然能弄一長篇,這篇當然既稀有又搶手。
文章的長短只是表象,重點在於料。
p.s.
這篇「廣告文案」是由美林證券的 Louis Engel 所寫,刊載在 1948 年的《紐約時報》。全篇共 19 個段落、 6,450 個字。在不靠折扣券的情況下,總共收到超過 10,000 則回覆。
(延伸閱讀:數位寫作開掛之路:暢銷書揭露的終極大招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