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自我療癒成為更好的父母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一切,無論是物質上還是情感上的支持。然而,有時候我們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我們自己的狀態直接影響著我們的育兒方式。當我們內心充滿壓力、焦慮或未解的情感時,這些情緒往往會不自覺地傳遞給孩子。所以,要成為更好的父母,我們必須先學會照顧自己,進行自我療癒。

襌卡解心室|奧修襌卡

襌卡解心室|奧修襌卡

聊聊我們的情緒

想像一下,在一天的忙碌結束後,你感到疲憊不堪,孩子卻突然對著你發脾氣。在那一刻,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想要責備或是立即解決問題。但其實,這個時候最需要處理的是我們自己的情緒。當我們的心裡充滿壓力時,我們無法真正做到耐心聆聽。


禪卡的啟示:重擔

這張牌帶給我們的提醒是,我們經常會背負著許多不屬於我們的責任,甚至是無法解決的情緒包袱。當我們成為父母後,這些包袱可能會變得更加沉重,因為我們不只要照顧自己,還要照顧孩子。但事實上,無法解決孩子的一切問題是正常的,我們不需要成為超人。這張牌提醒我們要學會釋放這些不必要的負擔,回歸到自己的內心,先療癒自己。

自我覺察

你在生活中有背負了哪些不屬於你的情緒?你是否感受到育兒壓力中,其實有一些來自你自己的內心傷痛?


父母的療癒之路

療癒並不意味著逃避責任,而是學會與自己的情緒共處,理解情緒的根源,並從中獲得力量。當我們真正學會照顧自己的內在世界時,我們才能更從容地應對孩子的情緒波動,並以更平和的方式回應他們的需求。

禪卡的啟示:治療

這張牌表現出自我療癒的力量,它鼓勵我們面對自己的傷口,並相信自己擁有療癒的能力。這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當我們療癒時,我們也同時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環境。我們的平和將成為孩子成長的重要資源。

自我覺察

有哪些情緒是你一直忽視的?你是否給自己空間去理解和處理這些情緒?


覺察練習

1. 深呼吸與靜心

每天花5分鐘,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觀察自己的內在狀態,這會幫助你釋放日常的壓力。

2. 寫情緒日記

將每天的情緒感受記錄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來釋放內心的壓力,並幫助你更清楚地看見哪些情緒需要被療癒。

3. 與孩子分享你的情緒

當你感到疲憊或壓力大時,試著以溫和的方式告訴孩子你的感受,這不僅幫助你釋放情緒,也能教會孩子情感管理的重要性。


自我療癒是一個漫長而美好的過程,它幫助我們不僅成為更好的自己,也成為更有智慧與愛心的父母。每當我們照顧自己的內在世界,我們就在無形中幫助孩子成長,這是一份無價的禮物。


|襌卡解心室|

解開纒住你的卡點,就來點襌卡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椰子a襌卡解心室
9會員
38內容數
椰子的襌卡解心室|親子教養、關係探索、內在療癒、目標評測
椰子a襌卡解心室的其他內容
2024/12/17
在管理孩子的消費行為時,父母可能面臨挑戰。本篇文章探索如何通過開放式對話和接納的態度,幫助孩子理解金錢價值,並引導他們學會負責任的消費行為。透過襌卡的智慧了解,接納與經驗在金錢教育中的重要性,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轉化為機會,共同建立良好的金錢觀。
Thumbnail
2024/12/17
在管理孩子的消費行為時,父母可能面臨挑戰。本篇文章探索如何通過開放式對話和接納的態度,幫助孩子理解金錢價值,並引導他們學會負責任的消費行為。透過襌卡的智慧了解,接納與經驗在金錢教育中的重要性,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轉化為機會,共同建立良好的金錢觀。
Thumbnail
2024/12/09
在家庭中,面對長輩對孩子的零食誘惑,父母如何從責怪轉向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至關重要。透過建立家庭規範、角色扮演和紀錄進步等方法,教導孩子拒絕不必要的零食進食,並強調育兒中耐心與穩定情緒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心理智慧和技巧,幫助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專注於孩子的成長與內在需求。
Thumbnail
2024/12/09
在家庭中,面對長輩對孩子的零食誘惑,父母如何從責怪轉向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至關重要。透過建立家庭規範、角色扮演和紀錄進步等方法,教導孩子拒絕不必要的零食進食,並強調育兒中耐心與穩定情緒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心理智慧和技巧,幫助父母在育兒過程中專注於孩子的成長與內在需求。
Thumbnail
2024/11/30
如果你可以穿越到另一種世界,你會想到哪個世界呢? 身為昆蟲專家的YT鄭布爾和伙伴戈納,竟然獲得可以穿越昆蟲世界的機會!! 到了昆蟲世界的他們可不是輕輕鬆鬆的當遊客,而是化身為昆蟲偵探,為各個昆蟲們解決謎團 。 第一個遇到的案件就是虎頭蜂叛逆小霸王的失蹤案 。在分析案件的過程中,布爾也說明了
Thumbnail
2024/11/30
如果你可以穿越到另一種世界,你會想到哪個世界呢? 身為昆蟲專家的YT鄭布爾和伙伴戈納,竟然獲得可以穿越昆蟲世界的機會!! 到了昆蟲世界的他們可不是輕輕鬆鬆的當遊客,而是化身為昆蟲偵探,為各個昆蟲們解決謎團 。 第一個遇到的案件就是虎頭蜂叛逆小霸王的失蹤案 。在分析案件的過程中,布爾也說明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父母自我療癒對育兒的重要性。當父母面對內心的壓力和未解的情感時,這些情緒會影響對孩子的照顧與反應。透過自我反思和療癒,父母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從而為孩子創造更健康的成長環境。提供了日常練習來幫助父母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感,使他們成為更有愛與耐心的父母。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父母自我療癒對育兒的重要性。當父母面對內心的壓力和未解的情感時,這些情緒會影響對孩子的照顧與反應。透過自我反思和療癒,父母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從而為孩子創造更健康的成長環境。提供了日常練習來幫助父母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感,使他們成為更有愛與耐心的父母。
Thumbnail
如果你感到憂鬱,表示你活在過去; 如果你覺得焦慮,說明你活在未來; 如果你處之泰然,證明你活在當下。 --摘自《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
Thumbnail
如果你感到憂鬱,表示你活在過去; 如果你覺得焦慮,說明你活在未來; 如果你處之泰然,證明你活在當下。 --摘自《過去留下的憂鬱,未來帶來的焦慮》
Thumbnail
如果只是看了很多書,但沒有實際體驗過「接納自己」是怎麼發生的,人永遠只會停留在大腦上知識的理解,而沒辦法給出他人這樣溫柔的接納,畢竟人很難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
Thumbnail
如果只是看了很多書,但沒有實際體驗過「接納自己」是怎麼發生的,人永遠只會停留在大腦上知識的理解,而沒辦法給出他人這樣溫柔的接納,畢竟人很難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
Thumbnail
一場下午茶的提問 孩子誕生後,第一場下午茶的提問: 上一次與另一半聊天室什麼時候?(聊與孩子完全無關的事) 上一次自我放行跟自己相處是什麼時候? 自己小時候曾說過要當怎麼樣的父母? 小時候每每被規範的時候,心裡總是滴咕著:「哼!我以後當一定要當個給小孩空間、聽小孩講話的爸媽」 當上爸媽後才發現,每一
Thumbnail
一場下午茶的提問 孩子誕生後,第一場下午茶的提問: 上一次與另一半聊天室什麼時候?(聊與孩子完全無關的事) 上一次自我放行跟自己相處是什麼時候? 自己小時候曾說過要當怎麼樣的父母? 小時候每每被規範的時候,心裡總是滴咕著:「哼!我以後當一定要當個給小孩空間、聽小孩講話的爸媽」 當上爸媽後才發現,每一
Thumbnail
這樣的焦慮、自責,又能期待誰來安撫? 心中冒出小小的做自己的心願,又有誰來照顧?在大人給予小孩滿滿的愛之前,如果大人自己其實也需要愛,該怎麼給?能不能夠表達? 餓了、累了的時候,可不可以和寶寶一起哭鬧?討抱? 或許,在給予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童年時,別忘了在教養的過程中,也療癒自己的傷痕。
Thumbnail
這樣的焦慮、自責,又能期待誰來安撫? 心中冒出小小的做自己的心願,又有誰來照顧?在大人給予小孩滿滿的愛之前,如果大人自己其實也需要愛,該怎麼給?能不能夠表達? 餓了、累了的時候,可不可以和寶寶一起哭鬧?討抱? 或許,在給予孩子一個充滿愛的童年時,別忘了在教養的過程中,也療癒自己的傷痕。
Thumbnail
我們讓孩子對於情緒有足夠的『認識』,也創造了能夠『表達』的機會與環境後,在情緒教育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個部份即是情緒的『照顧』。這部份是我們很常不小心忽略的,然而這就像是我們身體感冒了要吃藥照顧,心理受傷了其實也需要好好地呵護。
Thumbnail
我們讓孩子對於情緒有足夠的『認識』,也創造了能夠『表達』的機會與環境後,在情緒教育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個部份即是情緒的『照顧』。這部份是我們很常不小心忽略的,然而這就像是我們身體感冒了要吃藥照顧,心理受傷了其實也需要好好地呵護。
Thumbnail
父母或是孩子呢? 誰比較有能力做情緒海綿,吸收負能量呢? 疫情在家上班,孩子在家上學, 紛紛亂亂,一天一天的過去, 期盼快點結束,又感到遙遙無期 大家最近的生活真是心苦了, 不只是體力上的勞累, 心中的焦慮和繁雜, 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發脾氣,  特別是小孩子有時會很鬧, 父母會真的會很生氣, 包容
Thumbnail
父母或是孩子呢? 誰比較有能力做情緒海綿,吸收負能量呢? 疫情在家上班,孩子在家上學, 紛紛亂亂,一天一天的過去, 期盼快點結束,又感到遙遙無期 大家最近的生活真是心苦了, 不只是體力上的勞累, 心中的焦慮和繁雜, 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發脾氣,  特別是小孩子有時會很鬧, 父母會真的會很生氣, 包容
Thumbnail
#阿德勒_看見孩子的亮點 這是聽到停課的訊息第一瞬間馬上拿出來複習的書《看見孩子的亮點》,今天一有時間就拿出來增加正能量自我提醒的陪伴好物,特別是在整天處在「媽媽…媽媽…」呼喊聲中,不斷提醒自己「孩子,我願聆聽你,了解你的感受」,順利在陪伴寫功課、教導做家事、排解糾紛時能安住自己的狀態盡量不失控。
Thumbnail
#阿德勒_看見孩子的亮點 這是聽到停課的訊息第一瞬間馬上拿出來複習的書《看見孩子的亮點》,今天一有時間就拿出來增加正能量自我提醒的陪伴好物,特別是在整天處在「媽媽…媽媽…」呼喊聲中,不斷提醒自己「孩子,我願聆聽你,了解你的感受」,順利在陪伴寫功課、教導做家事、排解糾紛時能安住自己的狀態盡量不失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