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與審美與輪子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資訊不是全然被動收集而來的,現代也有很多可以使用的「輪子」,受教育是一回事,自行探索與使用才應該是大學生的本質」


(這是一篇關於「定位、邊界、審美、自學」的文章)



「學用落差,所學用不上,這是一個很沒有效率而且傷害所有人的機制
花費了大量時間與金錢最後卻沒有成功使用,並且也沒有去擴大這個產業的發展,
沒能傳承經驗與技巧到下一個世代去,長此以往,就會讓產業失衡。」
-----我個人的想法

「將未來30~40年的幸福與決定都交給4年來決定,
可能會讓絕大部分的人失望」

在訪談獨立遊戲業的大大的時候,我都會偶然性的去問一句,你會想用社會新鮮人嗎?
有些人會,有些人不會,但不脫離的一個軸心是,他們都表示,又要重頭開始教了

就我自己個人跟業界的人聊關於學用落差的問題時,我常常會用一個詞彙去概括,
「審美」


一、甚麼是審美


剛出社會的時候,我就經常觀察自己的長官、主管、廠商,不論是對方的
工作流程、會議交流方式、報告架構、企劃邏輯、產業本身與未來可期的發展性,

觀察自己跟其他人都在幹嘛,觀察這個產業的人都是怎麼樣的個性與做事方式
進一步可以去考慮優化

就是怎麼能做得更好、更快、更優

觀察目前第一線產業界的人的產品,畢竟我現在的工作是公協會
有機會可以看到很多新的產品與創新創業的各種各樣商業模式是甚麼

這邊的觀察第一線可能也包含說不只是眼前的,科技新聞的話,我會找美國的,設計類的新聞的話,我會特別喜歡看日本的,當然這完全是我個人的偏好,但是多知道一些資訊對自己總是有幫助的,以及政府的就業相關資訊,當然也包含了那個讓人懷疑自我的薪資中位數
慢慢的去摸清楚,自己是怎麼樣的角色,以及自己在現有的角色框架下,能夠做的各種最好的決定與決策
手中的東西、手中的工作、手中的能力,在這個世界的位置會是在哪裏,
也就是所謂的「定位明確」。
就像看到好的畫風與設計的時候,可以用軟體(illustrator、chatGPT....)、去嘗試設計出一模一樣的東西,模仿的過程中,可以累積實作經驗跟企劃能力,對,說到這邊

二、大學教育是這麼一回事嗎? 

我考過幾張資訊相關的證照,
那能說明我會Coding還是我具備某種解決特定問題的能力嗎? 這是令人苦惱的

基本的「審美」與美感教育是極為重要的,
透過優秀設計、優美的音樂,學生、社會新鮮人,才能找到可模仿的榜樣,才稱得上是讓產業後繼有人,其實就跟大型線上網路遊戲一樣,一個長久的遊戲,一定會有新手,而是誰來帶這個新手正式上線,成為一個獨立遊玩的玩家,這件事,政府是一種NPC,
業界大佬是那種穿著滿身盔甲然後看到新手就丟武器跟裝備的那種人
(我小時候玩楓之谷常遇到這種好心人,不然原本的遊戲難度,我實在打不下去)

raw-image

楓之谷的GM


因此,主動與學生分享當今產業界如何執行這些事、
進行商業分析以及最終的成果,
這一些東西應該成為教育的一部分。然而,這裡卻出現了一個矛盾點,
那就是「大學教育有機會是並不了解這份美的」。在採訪獨立遊戲開發者的過程中,有團隊提到教遊戲的老師可能自己並不玩遊戲。
這些老師可能來自美術或程式背景,
儘管在各自領域內非常專業,但對於遊戲產業的現狀,卻缺乏全面的理解。

如果跑出了名為大學的村莊,接到的第一個任務(當然通常難度不會這麼高)
「帶領5~6人團隊在一年的時間內專心開發某個遊戲」
這裡頭涉及的專案管理、程式開發技巧、bug測試、玩法、收益流.... 這裡頭

需涉獵的範圍是又深又廣的,說實話也並不是某一些課程或學期的時間段,
就能輕易完成的,所以教育的範圍,到底在哪裏,
這就是這篇文章以及我個人一直在尋找的。

三、大學是一種新手教學,還是訓練


「對大學老師的教學品質」的認定、檢討和改善問題相呼應。
從執行層面來看,這確實是相當困難的,
在訂定KPI這件事上,KPI到底是會驅使老師,還是限制老師,就我自己跟老師的相處經驗,絕大部分,都是先被KPI綁死了,才難以前進
很難衡量一位老師對產業的了解程度、技術能力和教學技巧,就即使知道
某些老師不適任,進行改善卻不是立竿見影的過程。許多時候,

老師本身也受到體制的限制,想教得更好,
但升學率和學校的辦學效率擺在那裡,使他們無法完全發揮所長,

先吐糟一件事,我大學的時候某次的分組報告,有人跟我說他不會用word跟powerpoint,然後我們現在回到這一個小標題「大學是新手教學,還是訓練」

有人說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是,我絕對認同這個觀點,但是身為大學生,應該是一個遭受挑戰與解決問題的一個階段,
有些遊戲的新手教學做得很簡單,結果玩家走出村莊就是被善意了一番

任務:打倒三個訓練用木樁
木樁不會動,但是外面的怪會動,所以我覺得至少至少協助
調整攻擊的架式(基本的工具應用)還有就是告訴新手外面的怪會動
這兩件事是基本,學用落差的問題是,把打木樁這件事訓練到極致,但是你知道的,不是每個人都是葉問,
可以透過打木樁去領悟站位、防禦技巧、弱點掃描這些高級技巧



外面的怪會動,怎麼動,怎麼打,怎麼攻略,該穿甚麼裝備,該拿甚麼武器,等級有沒有限制,有沒有甚麼規則

身為大學生,我覺得也許外面的世界,需要先看攻略書,然後收集技能
下一篇我會來談談技能這一塊

四、自我訓練

學校教育與產業實務之間的鴻溝是長期存在的問題,尤其在那些發展迅速、技術更新頻繁的行業中更為明顯。當學術界無法跟上產業變化時,學生往往只能獲得過時或不實用的知識,這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職業生涯。

這也揭示了高等教育體制在改善教師質量方面的限制。即使發現某些教師無法有效傳授產業所需的技能也沒辦法第一時間就將其改善吧,應該說,難道學生的學習,完全是老師的責任嗎?

除了大學教育以外,大家早就在說的資訊大爆炸,
那些網路上,到處都能摸到,到處都能見到的,
現代的輪子,我這邊推薦給大家幾款現代的輪子。

1.chatGPT (架構的輪子)
還記得前面那個說不會用word的同學吧,有GPT她正常來說,她就不該說她不會甚麼,因為查詢很方便,就算只能慢慢來,她也從完全不了解,被往上提到可以有基本功的階段了
2.pinterest (設計的輪子)
這個好漂亮,喔這個也好漂亮,等等,他們的設計邏輯是一樣的欸,左上一個按鈕,這邊一個色塊,那邊一個文字說明,就像孩子說話會牙牙學語一樣,原來看別人的作品,也是一種牙牙學語,到會說話之前。
3.各大展會、講座(資訊月、TGS、G-eight) (資訊的輪子)
我的創業主題是用神經與醫學的主題製作的飾品
我的創業主題是用區塊鏈認證證書,讓證書有著百分百的信度,減少認證、照會的成本
我的遊戲主題是可以扮演鵝去攻擊人然後探險收集道具

4.你身邊的人 (交流的輪子)
現在跟你談論你的創業主題的人,有可能有一天會跟你合作或是成為你的消費者,觀察他們現在在做的事,觀察他們為甚麼那麼做,也許跟一個人相處,勝過萬書


四、結論


「分清楚想執行的某個任務,他的邊界與定位在哪裏,自學了某個軟體或語言或技巧,通常都不會在那個瞬間就讓你發大財,但是可以讓你得到加入這個產業的門票而且提供對於職涯還有不同領域的人的審美

「學習的本質在於不斷探索與適應,定位明確、掌握審美、自學的能力,才能幫助我們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無論是學生還是職場新人,都應該積極尋找並使用那些『輪子』,讓自己不斷向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祐謙
0會員
7內容數
文化與科技,內容與媒體。 「獨立遊戲,結合了文創、同時又是遊戲業中的新創」---這就是我對那些開發者的看法
祐謙的其他內容
2024/12/08
提問之一「如果心靈是人造的,那它的『原材料』又是什麼呢?」 提問之二「今天你所經歷的事情,它們如何塑造了你的心情?」 提問之三「列舉三個你從外界吸收到的價值觀,它們如何影響了你的選擇? 來自韓國的一款獨立遊戲 sanabi 裡面有一個使我反思的命題是 "人的心靈是不是一種人造物呢?"
Thumbnail
2024/12/08
提問之一「如果心靈是人造的,那它的『原材料』又是什麼呢?」 提問之二「今天你所經歷的事情,它們如何塑造了你的心情?」 提問之三「列舉三個你從外界吸收到的價值觀,它們如何影響了你的選擇? 來自韓國的一款獨立遊戲 sanabi 裡面有一個使我反思的命題是 "人的心靈是不是一種人造物呢?"
Thumbnail
2024/12/05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數位時代,審議式民主成為瞭解決政治與社會問題的重要手段。本文深入探討數位皮夾的推動與其在民主中的角色,涵蓋了政策的透明性、數據隱私與社會責任。透過不同視角的討論,探索如何在便利性與責任之間取得平衡,並反思政府角色在技術進步中的重要性。結尾分享了一則關於環境與個體行為的思考
Thumbnail
2024/12/05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數位時代,審議式民主成為瞭解決政治與社會問題的重要手段。本文深入探討數位皮夾的推動與其在民主中的角色,涵蓋了政策的透明性、數據隱私與社會責任。透過不同視角的討論,探索如何在便利性與責任之間取得平衡,並反思政府角色在技術進步中的重要性。結尾分享了一則關於環境與個體行為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8/21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遊戲黑神話悟空的設計特色,特別是其地圖設計和玩家體驗的悖論。透過與其他魂系遊戲的比較,我們強調了良好的UX設計能夠幫助玩家清晰理解遊戲目標,而不良的設計可能導致玩家感到迷失。文章還詳細分析了遊戲中的直覺設計、節奏以及隱藏提示,
Thumbnail
2024/08/21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遊戲黑神話悟空的設計特色,特別是其地圖設計和玩家體驗的悖論。透過與其他魂系遊戲的比較,我們強調了良好的UX設計能夠幫助玩家清晰理解遊戲目標,而不良的設計可能導致玩家感到迷失。文章還詳細分析了遊戲中的直覺設計、節奏以及隱藏提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大學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的落差,特別是「定位」、「邊界」、「審美」及「自學」的關鍵角色。作者指出,現代教育應促進主動探索與自我學習,強調美感教育對於學生未來職涯的重要性,並質疑教育體系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同時,文章也提到教學質量的提升與業界專才的介入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大學教育與產業需求之間的落差,特別是「定位」、「邊界」、「審美」及「自學」的關鍵角色。作者指出,現代教育應促進主動探索與自我學習,強調美感教育對於學生未來職涯的重要性,並質疑教育體系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產業環境。同時,文章也提到教學質量的提升與業界專才的介入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Thumbnail
個人見解 如何改善現在的文化創意產業現況,就有關教育方面來談,個人並非教育專家,只是從某些現象來觀察,並非代表絕對正確,這點還請了解。 教育角色 事實上大學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人才培育來說,大學設有眾多文創類別的學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美感、跨領域能力,以及對文化的認識與
Thumbnail
個人見解 如何改善現在的文化創意產業現況,就有關教育方面來談,個人並非教育專家,只是從某些現象來觀察,並非代表絕對正確,這點還請了解。 教育角色 事實上大學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人才培育來說,大學設有眾多文創類別的學系,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美感、跨領域能力,以及對文化的認識與
Thumbnail
現今時代,選擇大學科系不再僅限於職業前景,而是應以個人優勢和興趣為依歸。傳統的職業對應科系模式已不再適用,產業變革迅速,職場需求也快速變化。因此,大學科系的選擇應以修課彈性、自我探索為主,讓學生有更多空間實踐與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才能。此外,了解職場真相,掌握多方面技能,更能在未來職涯中發揮關鍵作用。
Thumbnail
現今時代,選擇大學科系不再僅限於職業前景,而是應以個人優勢和興趣為依歸。傳統的職業對應科系模式已不再適用,產業變革迅速,職場需求也快速變化。因此,大學科系的選擇應以修課彈性、自我探索為主,讓學生有更多空間實踐與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才能。此外,了解職場真相,掌握多方面技能,更能在未來職涯中發揮關鍵作用。
Thumbnail
大多數真正能產生效果的,反而都是原本就在同業、或是已經有一定基礎的相關使用者,透過過程的關鍵提醒,從原本的錯誤中去改正,讓原本的效益直接翻倍成長,進階成為產業內的高端人才。若是一張白紙,光要理解產業內的基礎知識背景與專有名詞,就已經耗費心力,簡單來說,光抄筆記就夠你忙了,遑論能在課程中不斷思考去反推
Thumbnail
大多數真正能產生效果的,反而都是原本就在同業、或是已經有一定基礎的相關使用者,透過過程的關鍵提醒,從原本的錯誤中去改正,讓原本的效益直接翻倍成長,進階成為產業內的高端人才。若是一張白紙,光要理解產業內的基礎知識背景與專有名詞,就已經耗費心力,簡單來說,光抄筆記就夠你忙了,遑論能在課程中不斷思考去反推
Thumbnail
最近除了上有關電影製作的相關課程以外,包含聲音設計、紀錄片製作;還上了一門有關肢體舞蹈治療的課程,講的是更多心理層面的討論。 這週主要提及每個人的職業,在社會位置空間中所佔的文化與經濟資本,透過結構的分析,來看如何養成自己未來的專業。 李宗芹老師要我們去思考,從場域去延伸思考自己的個性、生活背景有哪
Thumbnail
最近除了上有關電影製作的相關課程以外,包含聲音設計、紀錄片製作;還上了一門有關肢體舞蹈治療的課程,講的是更多心理層面的討論。 這週主要提及每個人的職業,在社會位置空間中所佔的文化與經濟資本,透過結構的分析,來看如何養成自己未來的專業。 李宗芹老師要我們去思考,從場域去延伸思考自己的個性、生活背景有哪
Thumbnail
自從加入線上教育產業後,開始能看得見後台數據後,發現為了「職業而學習的人」非常多,是一股強勁的購買動力,一方面因為職業與個人發展、薪資成長等密切掛鉤,而學習本身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兩方面成本,因此可以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原因,這裡沒有批評意思,我個人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精進工作,但也因此,我一直有
Thumbnail
自從加入線上教育產業後,開始能看得見後台數據後,發現為了「職業而學習的人」非常多,是一股強勁的購買動力,一方面因為職業與個人發展、薪資成長等密切掛鉤,而學習本身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兩方面成本,因此可以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原因,這裡沒有批評意思,我個人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精進工作,但也因此,我一直有
Thumbnail
校園裡所學的真的用不到嗎? 難道學校所教所學都在漸漸扼殺著創意嗎? 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仍需要學校呢? 如果對學校所學都沒興趣麼辦?
Thumbnail
校園裡所學的真的用不到嗎? 難道學校所教所學都在漸漸扼殺著創意嗎? 如果是這樣,那為什麼仍需要學校呢? 如果對學校所學都沒興趣麼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