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普丁成魔前讀過的屬靈書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以上我們從人生處境和心理機制了解難以專注禱告的原因。我們從之前內容得知,基督徒的世界觀並非自然主義的世界觀,即認定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並非單由物質組成。因此,為了探尋難以專注禱告的原因,我們除了透過可見的日常生活、可考證的腦部結構之外,也應該考慮屬靈因素。所謂屬靈因素,一方面我們相信上帝是個有位格、有智慧的屬靈存有。祂既透過日常生活的遭遇、可被人類發現的腦部運作機制,也透過研讀聖經而得的啟發、內心頃刻的感動,來讓我們覺察妨礙自己專注禱告的事物。屬靈因素的另一方面,是敵擋上帝的屬靈勢力,無所不用其極干擾上帝國度的擴展,阻止基督徒遵行祂的旨意。

禱告是歷代上帝子民一直都在做、且是得祂喜悅的事:聖子耶穌在地上的時候會禱告(路五16,六12,十一1;太十四23),也教導門徒禱告(太六9~13);保羅多次鼓勵跟隨耶穌的人禱告(帖前五17;腓四6;羅十二12;弗六18)。因此我們可以預計,敵擋上帝的屬靈勢力,絕不樂見我們禱告,勢必介入、擾亂我們的禱告生活。

《俄羅斯朝聖者之旅》是十九世紀俄國靈經典,講述一位俄國基督徒前往耶路撒冷朝聖途中的見聞和感想,趣味橫生,穿插東正教靈修學的精髓。本書作者身分不詳,但很可能是先由多位朝聖者提供各種朝聖經歷和屬靈心得,再由一位修士編纂成書,旨在透過改編自真實朝聖經驗的故事,傳達聖經和東正教靈修經典《教父選集》(Philokalia)的內容,作為培育基督徒的靈修課程教材。(俄羅斯朝聖者之旅與朝聖者的再出發,頁3)本書描述邪惡勢力會用什麼方法阻礙我們專注禱告。

我的長老曾向我說過,禱告的阻礙可能來自右邊及左邊。他的意思是說,如果敵人不能以虛偽或邪念使靈魂脫離禱告(「左邊」的阻礙),他就在人的記憶裡興起一些好的記憶或美的想法 ,使精神脫離禱告,因為他不容人們禱告。而靈魂忽視與上帝交談,轉向與自己或受造物交談,就稱為「右邊失竊」。長老告訴我,禱告時腦海中即便是最美好、最高超的思想也不可有。(頁90)

無論人生處境、心理機制,或是《俄羅斯朝聖者之旅》所提到的屬靈勢力對我們的攪擾,這些都讓我們難以專注向上帝禱告。我們可能會問:「那又如何?對未來焦慮、大腦耗能分心,都是身不由己的,被惡者攻擊的話,我們更是受害者呢?」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接下來我們會從心理機制的層面,了解難以專注的原因和對禱告生活的影響,用四字概括就是「此消彼長」。我們需要注意力,是因為認知期間處理資料的能力有限,需要主動取捨。不同事物、思想、情緒、感官訊息等資料,彼此屬「競爭」關係。
托爾斯泰在書中提到這寓言,以闡述一個人生現實:每個人都像那個在井壁上掙扎求生的旅人,不管多努力緊抓樹枝,仍然無法阻止老鼠把樹枝咬斷,然後被井下的惡龍吞沒。我們無論多用心求存營生,總難逃一死,所有計畫和成就化為塵土。在死亡的大限來臨之前,每個人都面對必然的死亡以及難以避免的疾病、意外、分離等。
我們會從人生處境、心理機制,以及屬靈爭戰三個層面,探討為什麼我們難以專注禱告。 談到偉人,我們很多時只耳聞他們的成就,羨慕他們光鮮亮麗的人生。對於他們生命的實況,我們只有小時候從課本或童書認識他們的成長故事(不少是以訛傳訛的虛構情節)。
我們正活在難以專注的時代。配偶跟我們談心,我們卻一邊裝聽一邊用手機回老闆訊息。家裡幼童不願安分坐著吃飯,我們就在平板電腦播放動畫,暫時擄掠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乖乖飯來張口。
根據以上經文的整理,我們發現上帝的本體、話語、應許、道德秩序不變;但是祂與我們互動期間,祂的態度、作為、與我們的關係,是可以改變的。
在同一時空當中、看似同樣危急且真誠的禱告,如果性命得以保存是他們禱告的目的,我們可以做出以下結論:按照結果而言,華諾山的禱告蒙應允,杜爾的禱告不蒙應允。為什麼會這樣?本章開始的時候引用經文的教導,似乎不都能直接解釋華諾山的禱告蒙應允、杜爾的禱告不蒙應允的原因。
接下來我們會從心理機制的層面,了解難以專注的原因和對禱告生活的影響,用四字概括就是「此消彼長」。我們需要注意力,是因為認知期間處理資料的能力有限,需要主動取捨。不同事物、思想、情緒、感官訊息等資料,彼此屬「競爭」關係。
托爾斯泰在書中提到這寓言,以闡述一個人生現實:每個人都像那個在井壁上掙扎求生的旅人,不管多努力緊抓樹枝,仍然無法阻止老鼠把樹枝咬斷,然後被井下的惡龍吞沒。我們無論多用心求存營生,總難逃一死,所有計畫和成就化為塵土。在死亡的大限來臨之前,每個人都面對必然的死亡以及難以避免的疾病、意外、分離等。
我們會從人生處境、心理機制,以及屬靈爭戰三個層面,探討為什麼我們難以專注禱告。 談到偉人,我們很多時只耳聞他們的成就,羨慕他們光鮮亮麗的人生。對於他們生命的實況,我們只有小時候從課本或童書認識他們的成長故事(不少是以訛傳訛的虛構情節)。
我們正活在難以專注的時代。配偶跟我們談心,我們卻一邊裝聽一邊用手機回老闆訊息。家裡幼童不願安分坐著吃飯,我們就在平板電腦播放動畫,暫時擄掠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乖乖飯來張口。
根據以上經文的整理,我們發現上帝的本體、話語、應許、道德秩序不變;但是祂與我們互動期間,祂的態度、作為、與我們的關係,是可以改變的。
在同一時空當中、看似同樣危急且真誠的禱告,如果性命得以保存是他們禱告的目的,我們可以做出以下結論:按照結果而言,華諾山的禱告蒙應允,杜爾的禱告不蒙應允。為什麼會這樣?本章開始的時候引用經文的教導,似乎不都能直接解釋華諾山的禱告蒙應允、杜爾的禱告不蒙應允的原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作者是造物主,神的力量來源,大多需要信徒的信仰力才能啟動,少部分不需要。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身為一位奇科幻小說家,無可避免要在作品裡面處理有關神的議題,這一點對於多神論或無神論者或許沒什麼問題,就瞎掰或做一些典範轉移就好,內容有沒有邏輯,很多時候讀者也不在意。 但作為基督徒可沒那麼容易過關,因為神學概念不一樣。 這一點其實很有趣,大家不妨關注一下歐美幾位大牌奇幻作家,有不少人有個共通點
Thumbnail
萬物與靈性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深奧且多面向的主題,涉及宗教、哲學、科學和個人信仰等多個領域。不同文化和信仰體系對萬物與靈性之間關係有著不同的解釋和理解。這些包括宗教觀點、哲學觀點、科學觀點、個人信仰與體驗,生態與環境觀點,以及東方哲學與靈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作者是造物主,神的力量來源,大多需要信徒的信仰力才能啟動,少部分不需要。
Thumbnail
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上帝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甚麼事。 ‭‭傳道書‬ ‭7‬:‭14‬ 人面對事物的感覺很敏銳,亨通的時候,我們會開心,患難的時候,會愁苦。但若僅止於此,我們則和動物無異。
Thumbnail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身為一位奇科幻小說家,無可避免要在作品裡面處理有關神的議題,這一點對於多神論或無神論者或許沒什麼問題,就瞎掰或做一些典範轉移就好,內容有沒有邏輯,很多時候讀者也不在意。 但作為基督徒可沒那麼容易過關,因為神學概念不一樣。 這一點其實很有趣,大家不妨關注一下歐美幾位大牌奇幻作家,有不少人有個共通點
Thumbnail
萬物與靈性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深奧且多面向的主題,涉及宗教、哲學、科學和個人信仰等多個領域。不同文化和信仰體系對萬物與靈性之間關係有著不同的解釋和理解。這些包括宗教觀點、哲學觀點、科學觀點、個人信仰與體驗,生態與環境觀點,以及東方哲學與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