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耶穌禱文入門之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專注禱告是我們志於一事、即獨尊上帝的表徵,也強化我們對那一事的心志、即對上帝的尊崇。如何排除人生處境、心理機制、屬靈勢力等令我們分心的因素,以致能專注禱告?

戴邁樂(Anthony de Mello,1931~1987)提出一個實際的方法。他是生於印度的耶穌會修士,除了作為熟悉聖經、神學的神職人員之外,更是個受過正規訓練的心理治療師,也旁通印度教與佛教的傳統,以之與基督教靈修對話。他在一九七○年代末寫成《相逢寧靜中》而一鳴驚人,得到英語世界基督徒的認識和肯定,開始到各國演講,帶領退修營會。他在書中引用《不知之雲》、《心靈的黑夜》等靈修經典,也廣泛參考奧古斯丁、方濟各、依納爵、大德蘭等靈修大師的睿智。戴邁樂集教會歷代各家之大成,解釋禱告期間如何排拒各種讓我們分心的思緒:「用一個你的頭腦可以把握的思想、意象,一段詞句或一個詞,使頭腦有所寄託。因為企圖維持心神於無思想的境地,使它停留在空中是不可能的事。心神或頭腦需要擁有一點東西,那麼就給它一點東西去占有,可是只給予它一件。譬如心目中注視一張基督的像,每次你理會自己分心了,就回到那張像;不斷誦念一句短禱,可以預防分心走意,也是這個道理。」(頁42)

因此,他提倡重複口誦或心念「耶穌禱文」(Jesus Prayer),幫助我們不受紊亂的思想、情緒、感官刺激影響,把焦點重新對準禱告的對象。他更認為這種專注的效果不單有助禱告,更對我們的靈命帶來長遠的益處:「看似機械式誦念著神的名字,似乎能進入人的血液,滲入其無意識層面並存在實質裡,使人的心和生命潛移默化。」(頁149)

耶穌禱文即向耶穌禱告的禱文,又稱為「內心的禱文」(Prayer of the Heart)。耶穌禱文可以帶來安靜、內省、平穩的心境。東正教傳統鼓勵基督徒重複口誦或心念這禱文,並搭配祈禱繩,一邊禱告一邊順著繩結轉動繩子,以保持專注。(Pocket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Spirituality, IVP, 2018)耶穌禱文是聖經以外數一數二最古老、流傳至今的禱文,內容改編自福音書所記載盲人和稅吏的禱告。馬太福音二十章30~31節:「有兩個盲人坐在路旁,聽說是耶穌經過,就喊著說:『主啊,大衛之子,可憐我們吧!』眾人責備他們,不許他們作聲,他們卻越發喊著說:『主啊,大衛之子,可憐我們吧!』」路加福音十八章13節:「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耶穌禱文早至四世紀就被東方教會引進崇拜禮儀當中,典型版本是:「主耶穌,上帝子,憐憫我罪人。」這禱文時常簡化為「主耶穌憐憫我」或「主憐憫」。東正教會更認為,反覆口誦或心念耶穌禱文正能夠符合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7節「不住地禱告」的吩咐,幫助我們把禱文的信息內化,以致我們的生命成為禱告。有些基督徒擔心反覆念誦的禱告行為可能會違背耶穌教導門徒時所命令「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那樣重複一些空話」(太六7)。提倡反覆念誦的人,則引用詩篇一三六篇當中「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反覆出現二十六次,作為依據。(Dictionary of Christian Spirituality, Zondervan, 2011)

社會科學經典原著讀,人類學方法切入,基督教神學對話。用民族誌的手法,討論台灣宗教、社會、人文現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都需要一個專注禱告的理由。
以上我們從人生處境和心理機制了解難以專注禱告的原因。我們從之前內容得知,基督徒的世界觀並非自然主義的世界觀,即認定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並非單由物質組成。因此,為了探尋難以專注禱告的原因,我們除了透過可見的日常生活、可考證的腦部結構之外,也應該考慮屬靈因素。
接下來我們會從心理機制的層面,了解難以專注的原因和對禱告生活的影響,用四字概括就是「此消彼長」。我們需要注意力,是因為認知期間處理資料的能力有限,需要主動取捨。不同事物、思想、情緒、感官訊息等資料,彼此屬「競爭」關係。
托爾斯泰在書中提到這寓言,以闡述一個人生現實:每個人都像那個在井壁上掙扎求生的旅人,不管多努力緊抓樹枝,仍然無法阻止老鼠把樹枝咬斷,然後被井下的惡龍吞沒。我們無論多用心求存營生,總難逃一死,所有計畫和成就化為塵土。在死亡的大限來臨之前,每個人都面對必然的死亡以及難以避免的疾病、意外、分離等。
我們會從人生處境、心理機制,以及屬靈爭戰三個層面,探討為什麼我們難以專注禱告。 談到偉人,我們很多時只耳聞他們的成就,羨慕他們光鮮亮麗的人生。對於他們生命的實況,我們只有小時候從課本或童書認識他們的成長故事(不少是以訛傳訛的虛構情節)。
我們正活在難以專注的時代。配偶跟我們談心,我們卻一邊裝聽一邊用手機回老闆訊息。家裡幼童不願安分坐著吃飯,我們就在平板電腦播放動畫,暫時擄掠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乖乖飯來張口。
我們都需要一個專注禱告的理由。
以上我們從人生處境和心理機制了解難以專注禱告的原因。我們從之前內容得知,基督徒的世界觀並非自然主義的世界觀,即認定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並非單由物質組成。因此,為了探尋難以專注禱告的原因,我們除了透過可見的日常生活、可考證的腦部結構之外,也應該考慮屬靈因素。
接下來我們會從心理機制的層面,了解難以專注的原因和對禱告生活的影響,用四字概括就是「此消彼長」。我們需要注意力,是因為認知期間處理資料的能力有限,需要主動取捨。不同事物、思想、情緒、感官訊息等資料,彼此屬「競爭」關係。
托爾斯泰在書中提到這寓言,以闡述一個人生現實:每個人都像那個在井壁上掙扎求生的旅人,不管多努力緊抓樹枝,仍然無法阻止老鼠把樹枝咬斷,然後被井下的惡龍吞沒。我們無論多用心求存營生,總難逃一死,所有計畫和成就化為塵土。在死亡的大限來臨之前,每個人都面對必然的死亡以及難以避免的疾病、意外、分離等。
我們會從人生處境、心理機制,以及屬靈爭戰三個層面,探討為什麼我們難以專注禱告。 談到偉人,我們很多時只耳聞他們的成就,羨慕他們光鮮亮麗的人生。對於他們生命的實況,我們只有小時候從課本或童書認識他們的成長故事(不少是以訛傳訛的虛構情節)。
我們正活在難以專注的時代。配偶跟我們談心,我們卻一邊裝聽一邊用手機回老闆訊息。家裡幼童不願安分坐著吃飯,我們就在平板電腦播放動畫,暫時擄掠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乖乖飯來張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讚美之泉29-我敬拜祢,耶穌 在祢腳前我敬拜 我放下我自己 等候祢的心意 快要放棄那瞬間 我看見祢雙眼 堅定永不改變 現在起 每個決定 我學會了安靜 等候祢的帶領 祢的話語是生命 我緊緊抓住祢 每天與祢靠近 在祢光中 我得見光 在黑暗中 我不再徬徨 耶穌基督
Thumbnail
《公禱書》在教會生活層面,塑造普世聖公宗基督徒的崇拜生活,讓不同年紀、種族、文化、神學知識、屬靈成熟度的會友,藉著穩定一致、非個人化(有公共意味)的禱文、禮儀、詩篇等,靈命漸漸成長。
讚美之泉29-只願有耶穌 我渴慕祢 我的耶穌 深願時刻在祢同在裡 何等喜樂 在祢腳前 傾倒我所有的愛慕 我敬拜祢 我的耶穌 生命中所有的冠冕 都獻給祢 不要世界 只要耶穌 全心 全人獻上 只願有耶穌 我敬拜祢 我的耶穌 十架上為我捨命 愛我的耶穌 不要世界 只要耶穌
Thumbnail
今天在教會參加主日,牧師用「以便以謝」(Ebenezer)作為題目,提醒我們:撒母耳在想什麼?上帝最在乎什麼?上帝為什麼不計較人類的叛逆?我們應該怎樣回應上帝。整場信息,使我非常之受用。
Thumbnail
上週結束高雄場的單身營會,在繁忙的服事後,我就效仿耶穌,退到安靜的地方禱告,並且思想耶穌的受難與復活的過程。
Thumbnail
主顯節後第三主日的專用經文    
Thumbnail
求神助,要先自助! 拜拜完成後,就跟神明881了嗎? 拜好之後應該要將自己與神明的承諾先落實在生活日常,這才是積極的作為。 自己要先有動作,時時的覺察自己的身心靈;人在做,天在看→神明看到你是真心的,才會出手幫你的! 把祈願圖放在你每天最頻繁看到的地方、最常攜帶的工具,幫助自己將祈願強化實現
主掌權禱告 主耶穌,我承認我犯了罪,我承認我需要祢。 我感謝祢為我死在十字架上,我承認(接受)祢是我的救主。 我現在邀請祢成為我生命中每個層面的主,我願意把我的主權交出來,求祢在我生命中完全掌權,求祢完全得著我的生命。 我現在求祢成為我靈的主: 求主掌管我與祢的關係 ─ 與父、子、聖靈關係
亲爱的天父,感谢您给我们新的一天。在这清晨,我们来到您的面前,感激您的爱和恩典。 主啊,我们特别感谢您的应许,如罗马书8:28所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 愿您的旨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得以成就,让我们的信心因此而坚定。 求您引导我们在今天的每个时刻中,让您的爱和应许指引我们的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讚美之泉29-我敬拜祢,耶穌 在祢腳前我敬拜 我放下我自己 等候祢的心意 快要放棄那瞬間 我看見祢雙眼 堅定永不改變 現在起 每個決定 我學會了安靜 等候祢的帶領 祢的話語是生命 我緊緊抓住祢 每天與祢靠近 在祢光中 我得見光 在黑暗中 我不再徬徨 耶穌基督
Thumbnail
《公禱書》在教會生活層面,塑造普世聖公宗基督徒的崇拜生活,讓不同年紀、種族、文化、神學知識、屬靈成熟度的會友,藉著穩定一致、非個人化(有公共意味)的禱文、禮儀、詩篇等,靈命漸漸成長。
讚美之泉29-只願有耶穌 我渴慕祢 我的耶穌 深願時刻在祢同在裡 何等喜樂 在祢腳前 傾倒我所有的愛慕 我敬拜祢 我的耶穌 生命中所有的冠冕 都獻給祢 不要世界 只要耶穌 全心 全人獻上 只願有耶穌 我敬拜祢 我的耶穌 十架上為我捨命 愛我的耶穌 不要世界 只要耶穌
Thumbnail
今天在教會參加主日,牧師用「以便以謝」(Ebenezer)作為題目,提醒我們:撒母耳在想什麼?上帝最在乎什麼?上帝為什麼不計較人類的叛逆?我們應該怎樣回應上帝。整場信息,使我非常之受用。
Thumbnail
上週結束高雄場的單身營會,在繁忙的服事後,我就效仿耶穌,退到安靜的地方禱告,並且思想耶穌的受難與復活的過程。
Thumbnail
主顯節後第三主日的專用經文    
Thumbnail
求神助,要先自助! 拜拜完成後,就跟神明881了嗎? 拜好之後應該要將自己與神明的承諾先落實在生活日常,這才是積極的作為。 自己要先有動作,時時的覺察自己的身心靈;人在做,天在看→神明看到你是真心的,才會出手幫你的! 把祈願圖放在你每天最頻繁看到的地方、最常攜帶的工具,幫助自己將祈願強化實現
主掌權禱告 主耶穌,我承認我犯了罪,我承認我需要祢。 我感謝祢為我死在十字架上,我承認(接受)祢是我的救主。 我現在邀請祢成為我生命中每個層面的主,我願意把我的主權交出來,求祢在我生命中完全掌權,求祢完全得著我的生命。 我現在求祢成為我靈的主: 求主掌管我與祢的關係 ─ 與父、子、聖靈關係
亲爱的天父,感谢您给我们新的一天。在这清晨,我们来到您的面前,感激您的爱和恩典。 主啊,我们特别感谢您的应许,如罗马书8:28所说:“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 愿您的旨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得以成就,让我们的信心因此而坚定。 求您引导我们在今天的每个时刻中,让您的爱和应许指引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