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宗教心理學1

梅傑幫助成癮者的經歷,顯示心靈的(psychic)問題有可能也是靈性的(spiritual)問題;人的心靈不單是欲望、認知、行為、情緒等發揮作用的領域,也是人與上帝相遇、上帝作工的領域。除了梅傑之外,許多信奉基督教或肯定基督教靈性的心理學者也認同這個觀點。
上文提到的德國心理學家昆柯認為,心靈是基督信仰生活的主要領域;主耶穌是古今最偉大的心理學家;新約聖經則是卓越的深層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教科書。馬太福音二十三章27節記載耶穌的一句話:「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好像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裏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污穢。」昆柯認為,這句話代表耶穌洞悉人的心靈:祂把假冒為善的人比喻為粉飾的墳墓、責備他們外表與心靈不一致。這就顯示,在精神分析學派出現之前的一千八百多年,耶穌早已點出心靈中無意識的欲望和被壓抑的性情。他又舉出保羅的感嘆「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七18)為例,表明聖經蘊藏豐富的心理學資源。
昆柯回顧基督教歷史,發現除了耶穌作為心理學大師、聖經作為心理學智慧的寶庫之外,後來的神學家和牧者,也為人類心靈健康做出很大貢獻。奧古斯丁的《懺悔錄》是基督教歷史早期描述人心靈狀況的著作。Confessiones是《懺悔錄》原拉丁文名稱,與動詞confiteor有關。這動詞在中世紀拉丁文語境有三個意思:承認自己的罪、承認某事屬實、讚美。
《懺悔錄》的內容則充分呈現這三個意思。首先,奧古斯丁向上帝承認自己的罪,包括貪婪、驕傲、不信,之後流露出痛悔的態度。雖然他這樣做名義上不算行教會的懺悔禮,但這行動卻有懺悔的內涵。第二,作者回顧自己的生命歷程。他曾經是備受尊崇、宮廷的修辭學老師,又蔑視基督教教義為膚淺。但最後,他承認惟有基督教的上帝才是真實的,祂是真理也是真實學問的源頭;異教的神祕哲學、引人入勝的修辭辯術都屬虛妄。第三,對上帝真誠、動人的讚美貫穿全書:「我愛你已經太晚了,你是萬古常新的美善。」「萬有是美好的,因為是你創造的,但你,萬有的創造者,更是無比美好。」
從書名字義而言,《懺悔錄》可以被視為作者個人、牽涉不光彩隱私的心靈筆記,記載作者的心靈與上帝真實動人的關係。這部心靈巨著也是自傳文體的先聲。自傳記載作者的生命事件,編織成一個有因果關係的敘事結構。藉著自傳中的敘事,作者探索自己心中所感所思,「探索主體也就是所探索的對象」(the subject inquiring is also the object inquired into ),進而深刻認識自己的心靈世界。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
KK傳道神學社科通識課
社科原著讀 × 基督教觀點 = 對話可能~嚴建基KK,在台港人,傳道人,校園書房出版社編輯,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文學士,香港建道神學院道學碩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