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從人生處境、心理機制,以及屬靈爭戰三個層面,探討為什麼我們難以專注禱告。
談到偉人,我們很多時只耳聞他們的成就,羨慕他們光鮮亮麗的人生。對於他們生命的實況,我們只有小時候從課本或童書認識他們的成長故事(不少是以訛傳訛的虛構情節),例如孩童華盛頓砍櫻桃樹、愛恩斯坦小時候語言能力發展遲緩等。偉人脆弱、黑暗的一面、人生失去方向,以及中年危機等,通常不為外人道。就如大文豪托爾斯泰,我們聽過他的名字、讀過他的大作,可是我們大多不知道他人到中年站在「人生勝利組」頂端之際,竟然有開槍輕生的念頭,幸好憾事沒有發生。他在五十歲的時候,把這個中年危機的經過寫成《懺悔錄》,細細道出自己從小到大的心路歷程,重新反省人生的意義。執筆之時,他婚姻美滿,子女成群,生活優渥。《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兩部驚世大作讓他聞名全國。可是,他想到疾病、衰老、意外、死亡,現在所擁有美好的一切終必失去,心裡隨即陷入極度焦慮,甚至覺得生無可戀。
什麼是「焦慮」?我們可以參考二十世紀心理學科普「達人」萊格夫特(Charles Rycroft,1914~1998)。他是特立獨行的精神分析師兼醫師,在英國心理治療界以批判體制和主流治療方式而聞名。他除了行醫、研究之外,也熱衷寫作科普書籍,向大眾傳達心理學知識,其中《精神分析詞典》(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Psychoanalysis,暫譯)至今仍然刊行,作為精神分析入門者的必備工具書。一九六○年代,當社會大部分人對精神疾病諱疾忌醫、將精神病患汙名化時,萊格夫特出版《焦慮與精神官能症》(Anxiety and Neurosis,暫譯),用市井小民都會懂的語言說明,焦慮是關於未來的一種不安情緒。「一個焦慮的人不是為著過去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到不安,而是為著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未來是永遠不確定的。即便我們透過個人、社會保障規畫來減低焦慮,或依靠科學和宗教所帶來『未來可預測』的錯覺來減低焦慮,未來的不確定性總會導致這種不安的感覺。」(Charles Rycroft, Anxiety and Neurosis (Middlesex: Pelican, 1970),7)
托爾斯泰在《懺悔錄》提到人生處境令人焦慮,這也許是我們難以專注的原因之一。他在書中引用一個來自東方的古老寓言。從前有位旅人在草原上被一隻凶猛的野獸追逐。為了逃命,他躲在一口空井,卻驚見井下有一條張牙舞爪的惡龍,等待機會吞吃他。可憐的旅人不敢攀上地面也不敢墜落井底,或上或下都是死路。於是他抓住從井壁裂縫長出的灌木枝幹,穩住身體。可是,臂力漸漸不勝負荷,一白一黑的老鼠在他旁邊,慢慢地把枝幹咬破,讓危機每下愈況。就在這深知自己難逃一死的窘境,旅人發現灌木葉子上有數滴蜂蜜,他伸出舌頭去享用。(Tolstoy, A Confession and Other Religious Writings, London: Penguin, 1987,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