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今年的NHK大河劇《致光之君》,勾起對平安時代文學的興趣,剛好在電子書借閱平台看到這本《和泉式部日記:動人的戀愛故事》,深深感受到平安時代歌人的心思纖細與時代背景差異。
這本書通篇是繁體中文,不用怕看不懂,但日記內容充滿和泉式部與敦道親王放閃的書信紀錄......讀者可能要自備墨鏡😎
和泉式部可說是平安時代與紫式部、清少納言齊名的女歌人。其實在看本書之前,並不瞭解這號人物,本書開頭約略介紹和泉式部生平、婚姻感情狀況,再由與敦道親王交往期間寫的日記內容一一帶出當時心境與創作。
首先來瞭解這位和和泉式部交往的敦道親王是何等人物。
記得在《致光之君》柄本佑飾演的藤原道長嗎?除了嫁給第64代天皇圓融天皇的詮子姐姐(吉田羊飾)以外,他還有一個大姐姐超子嫁給第63代天皇:冷泉天皇。
冷泉天皇(第63代)圓融天皇(第64代)是同母兄弟,都娶了藤原兼家的女兒,可見藤原兼家拼命送女兒進宮鞏固家族利益的野心。
順帶一提,紫式部《源氏物語》虛構人物光源氏與繼母的私生子,雖然被稱為冷泉帝,卻與史實上的冷泉天皇毫無關聯,只是所住御所在冷泉院而被這樣稱呼罷了。
而致光之君中第二集仍為皇太子、日後會成為花山天皇(第65代天皇)的糜爛東宮(本鄉奏多飾),就是冷泉天皇(第63代天皇)的長子、圓融天皇(第64代天皇)的姪子。花山天皇還有好幾個同母弟弟,其中兩個就是為尊親王、敦道親王。
大概是兄弟的品味喜好相似,又或者和泉式部的文采容貌太吸引人,這兩位親王都先後與和泉式部談過戀愛。
和泉式部和紫式部先後皆曾服侍嫁給一條天皇的彰子(藤原道長的女兒),由此可知這兩位女性歌人雖然算是小貴族後代,但身份仍比不上藤原家,更別說是嫁進皇室的藤原氏女子了,所以當和泉式部與敦道親王談戀愛時,還因身份不夠匹配被敦道親王的乳母嫌棄。
關係圖中可以看出藤原兼家一家與皇室密切聯姻,不只藤原兼家一族,集權時代時興政策聯姻,靠各種交際拉關係打交道。
和泉式部當時已與橘道貞結婚,因與伴侶年紀相差大、又長期分居感情疏離;為尊親王、敦道親王也各自有王妃,以現代人的角度來說婚外情是不應該的,絕對不鼓勵;但對平安時期只能任家族聯姻擺佈的貴族們有幾個情人似乎是稀鬆平常,偷情甚至還要偷得風流瀟灑。
本書沒有就這樣的感情觀去評論對錯,而是站在文學欣賞的角度看雙方往來的和歌,翻譯得相當平易近人,時常以景物託思。更能從和歌中看出和泉式部對戀愛的執著。
百人一首第56首即選錄和泉式部的和歌:
あらざらん(A Ra Za Ra n)
妾身興許來日無多
このよのほかの(Ko No Yo No Ho Ka No)
想作為帶到彼岸之
おもいでに(O Mo I De Ni)
與你的回憶
いまひとたびの(I Ma Hi To Ta Bi No)
離世前不情之願,可否再度
あうこともがな
與你相逢
這首和歌寫在和泉式部病中,自覺大限將至,想在離世前再與情人相見,作為帶去黃泉的回憶。
古文寫作逢ふ、古語訓讀唸做おう(o u),我聽百人一首讀手是唸おう的。
因為古文中あう(au)兩個母音重疊時會唸成おー(oー)。例:鸚鵡あうむ(a u mu)唸成:おーむ(oーmu)。現代則寫作おうむ與發音相同。
寫成いう(iu)則唸成ゆー(yuー)。例:優なりいうなり(i u na ri)唸成:ゆーなり(yuーna ri)。現代則寫作ゆうなり與發音相同。
寫成えう(eu)唸成よー(yoー)。例:要事えよじ(e yo ji)唸成:ようじ(yoーji)。現代則寫作ようじ與發音相同。
寫成おう(ou)唸成おー(oー)。例:嫗おうな(o u na)唸成:おーな(oーna)
以上參考資料:Try It高校古文(日文網站)
隨時代演變、地域不同,逢ふ發音漸漸遠離おう,近代唸成あう(a u),明治維新後廢用舊假名、使用與口語更為相近的現代假名後,也一律寫作逢う/あう。
對我來說這兩位男女主角的相處方式實在太瓊瑤了,差點沒能看完。不過看這本書就像同時在看平安時期的八卦一樣,好奇感驅使我看完它,但我實在不怎麼喜歡敦道親王,請看以下兩則:
撇開道德問題,和泉式部和敦道親王互贈的和歌就文學性來說還是滿美的。但敦道親王既然要和哥哥的舊情人談戀愛,又怕被別人說閒話,不免在交往過程中畏首畏尾。
上圖二更奇葩了,要寫詩給自己的舊情人訣別,居然厚著臉皮要現任情人代筆?這男的也太沒誠意了吧!《致光之君》裡的平民找女主角代筆寫情書是因為他不識字,你堂堂親王都能互贈和歌泡妞了,不可能連寫個訣別詩的文采都沒有、更扯的是......找現任感情對象代寫?這是向現任情人間接輸誠「我沒有要和她再見面囉」的意思嗎?這比直接封鎖不聯絡還無心欸......而和泉式部居然欣然答應了,可能因為不是寫情書所以沒關係?還是感覺到親王對那個女子這麼無心、相對地感到對自己好信任?我對平安時代的理解從貴族圈真亂變成貴族圈真難以理解......
雖然我對和泉式部與敦道親王交往過程不斷吐嘈,本書確是入門平安時代格差戀愛的易讀書籍,同時會介紹當時的風氣,如將寫著和歌的信紙放在摺扇上以此傳遞、男女幽會的習慣。
與情人交往,是否為名門子弟對政治聯姻的消極抵抗、透過達成某些目的或探聽消息的手段、自詡風流藉和歌抒懷、還是就只是感情或肉體上的匱乏不滿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