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群體, 如果沒有問題, 需要管理嗎?
應該不需要, 只要維持"日常營運型任務", 管理者負責監控相關指標即可
注意, 這裡指的是監控指標, 對事不對人. 管理者應不需花太多資源在日常營運型任務.
那什麼是問題? 沒有比較, 沒有問題. 問題是比較出來的, 跟什麼比較?
如:
- 紅線停車是違法的 ; 跟交通法規比較
- 這產品在6個月內才轉量產, 太晚了 ; 跟公司設定的目標比較
- 健康檢查報告, 三酸甘油脂過高 ; 跟該指標的正常範圍比較
問題的定義很重要. 坊間有許多名言.
- 問對問題, 找到答案
- 愛因斯坦: 如果給我一小時解決問題,而且那是足以改變人生的重大問題的話,我會花五十五分鐘去確認我是否問了正確的問題。
- WhyWhy分析, 剝洋蔥式的提問方式, 找到源頭.
解決問題最怕看到冰山的表面就投入資源. 治標不治本.
如: 看到蟑螂打死牠最快, 但沒辦法處理蟑螂重複出現的狀況.
再以紅線停車為例, 如果紅線停車只是通知交通大隊前來執法, 並無法真正杜絕紅線停車.
需要再深入探究, 也許, 有一個很棒的景點, 但方圓500公尺內可以停車的格子少於景點可容納的人數. 這樣解決問題的方向就會導到更好的停車方案, 俗稱的帶風向.
如何定義"問題"?
問題就是現況與目標的差距(gap), 這個差距, 不能停在表象, 需要更深層探究背後真正的原因, 將此差距展開成可執行的任務, 再輔以合適的工具提升效率.
*問題不一定可量化, 但盡量要量化, 解決問題後的成效才可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