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小學時就想養貓,聰明的媽媽如我知道:他是想擁有抱貓擼貓的優點,不會把屎把尿照顧貓。基於我本就不喜貓,當然不肯當奴才。鄰居養狗是因為女兒想養且信誓旦旦的說會照顧,然後想當然的後來是媽媽天天要抽出時間遛狗,偏偏她養的是愛玩的柴柴,每次帶出去都不肯回家,有時狗狗掙脫跑去玩,她要四處尋狗。柴柴生病,要帶看獸醫餵藥照顧;柴柴太髒,帶她去洗澡;柴柴放屋裡,把家搞亂,鄰居愛乾淨得加倍打掃清潔;柴柴放屋外,要幫她蓋小房子住;餵食狗糧,柴柴挑食愛乾淨,有螞蟻來她就不吃;柴柴便便,要撿起沖洗水泥草地。鄰居家外出過夜,要托給其他鄰居(像是我)幫她補糧食和乾淨水...好多事務要忙碌,鄰居本人事情也很多,這些算是多出來加進待辦清單的項目,雖然柴柴狗狗很可愛,相應的也有很多狗狗事要關照。
是故,我更加堅定不幫兒子養貓,儘管他說貓很好照顧~只要餵貓糧鏟貓砂。兒子對貓的想望多年來不斷,隔一陣子就會說要養貓,我總說:「好啊,你長大以後賺錢自己住就可以盡情養貓,然後我去你家玩貓,哈」。不知道是不是我家的養貓話題多年存在,難道是念力發揮威力,三年多前的某一天,小花媽媽出現在我家巷子附近。
對面養貓鄰居有貓糧就順手放貓糧於門外,小花媽媽會來覓食。我家看著看著也去買貓糧,加入餵養行列。把貓糧盆放在門外,小花媽警覺性很高,有人在的地方不吃,總是等我們進屋之後,才緩緩走近吃食,一有風吹草動,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跑走。過了一兩週之後,我們可在遠遠處看著她吃,再過一兩週之後,我們可以在三步之遙看她吃。我為了讓她親近點吃食,拿了矮凳坐在我精心燙熟手撕雞的貓糧盆旁,等待小花媽來。不得不佩服,她真是一隻謹慎、不躁進的貓,雞絲比貓糧好吃幾倍,她依然可以狩獵般的長時間等待。小花媽會在四周繞圈走路,往前靠一點又退回去,顫抖的貓前腳似踏非踏地懸空前進再回原地落腳,持續30分鐘不放棄也不進攻,等到我自動放棄走進屋內,她才放心斯文的吃香雞。終於又過幾週之後,她可以在我們腳邊吃糧,但我們不能有動作或聲音,像是一二三木頭人,要定格,她才會吃,一有異動,她還是咻的跑走,我們依然不能碰到她。
小花媽對我們的恐懼在食物的誘因下漸漸消減,像是心理治療的系統減敏感法用於處理對特定事物恐懼的人:先要練習感知緊張到放鬆的身心反應,然後建立由低至高恐懼情境階層,最後依序使人處於恐懼情境並有意識地練習放鬆,直到該情境出現也不會促發恐懼算是通過,而後繼續挑戰下一階層的恐懼情境。如此想來,小花媽的下一階恐懼關卡是讓我們可以摸到她,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