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進到秋冬,身體要適應外在物理環境變化,是壓力也是挑戰。近幾日的氣溫驟降,起大風,我出門去被陣陣風吹,和去年秋冬ㄧ樣,頭部又隱微的痛起來。為了避免溫差和風吹引發的頭疼,帽子是我的武器,戴緊緊,降低發生率。
不記得是哪一年的某天開始,發現自己沒有感冒卻有頭痛狀況,此頭痛持續時間長短不一,不是太嚴重亦不需止痛,慢慢的自然好轉。像科學家探索發掘問題一樣,觀察自己與環境,列出導致頭痛的各種可能原因,隨著一次次頭痛發作,再一次次排除各項因素,越來越細緻的知道哪些情況下會引發頭痛,然後找出方法因應它,這些因應或者說是解決方法亦是一次次實際體驗並修正調整至找到最佳解。此過程仰賴自我觀察與覺知,越細膩敏銳越能針對問題解決。一位朋友的頭痛發生在處於空氣流通不佳之處後,另一位不知原因但自從規律健身運動之後,頭痛發生頻率大幅下降...,每個人情況不同,為自己身體發出的聲音找出解方是個人的責任。
明媚燦爛季節轉進黯淡蕭條時,精神心理部分也有影響:眼見大自然裡植物因應冬季來臨的大量落葉,顏色從綠到黃到褐色到光禿禿,看起來好像死了,有悲從中來之感。陽光露臉的時間變短,更多時候是陰暗或飄雨,加上有時風切聲咻咻或颯颯,好不悲戚。想看到藍藍的天白白的雲金黃光線的時間顯著減少,尤其北台灣冬日經常陰鬱霧霾,惹得人們心情開心不起來。溫度低或早晚溫差大,生理調節不好的人最好待在家,但連續幾日的悶著,情緒也跟著下沉。有些人的神經傳導物質相關賀爾蒙分泌值此之際容易失調,睡眠節律或因天亮時間往後延或因夜間溫度低等因素而變化、心情低落、食慾不佳、喪失興趣、無心無力...,在季節變換期間特別容易引發憂鬱症狀,稱為季節性憂鬱症。此外,其他類型的精神疾病患者,也很可能在此時再度發作,這點在醫院精神病房服務時也可以發覺到:本來病情穩定、處於復健生活的病友們,季節交換時期特別容易開始出現有睡眠不好的狀況,早點發現早些介入,以免後來大發作。
既然與季節有關,那麼預防與治療方法可以朝此方向思考,假如睡眠變不好可能是天亮時間改變、臥房窗簾透光問題、夜晚室內溫度、身體保溫不舒服、白天天氣不好使外出走動或運動狀況改變...等等,經過檢視與調整,可漸漸重新適應恢復。有些時候並不需要在醫療藥物上變動,在生活環境上改善也會有幫助,不用藥的改善方法,屬於心理師的主場,能夠發揮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