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ntrarian: Peter Thiel and Silicon Valley's Pursuit of Power
Max Chafkin |
《異見者:彼得·泰爾與矽谷對權力的追求》由馬克斯·查夫金(Max Chafkin)所著,探討了彼得·泰爾(Peter Thiel)這位矽谷的重要人物的複雜性格和影響力。作為億萬富翁風險投資家以及PayPal的聯合創始人,泰爾的影響力不僅止於他對Facebook和Palantir等公司的投資,還延伸至他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爭議性角色。本書深入研究了泰爾從一名保守的史丹佛大學生成長為一位權勢投資家的歷程,他獨特的自由主義觀點與民族主義思想交織,形成了他一貫的異見者形象。查夫金剖析了泰爾對矽谷的影響、他與科技的關係,以及他對現代保守派運動的影響,展示了他的異見觀點如何塑造了他對權力的追求。書中描繪了泰爾在社會和政治領域中對影響力的追求,呈現他既是受人敬仰的創新者,也是引發極端爭議的人物,其意識形態至今仍在影響矽谷及更廣泛的範疇。
第一章“去你的,世界”
在《異見者》的第一章“去你的,世界”中,彼得·泰爾(Peter Thiel)可以說展現了他年少的自信和某種刻薄的幽默感。試想一下,這是個小小的彼得,正忙著向世界宣告:“我不需要你,我早已經勝券在握。”彼得從小就像是學校裡的小國王,自己在學業成績和邏輯思維上幾乎完美無缺,而他的標誌性態度仿佛是,他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麼想。
首先,這位小彼得在課堂上並沒有浪費任何時間去掩飾他的自信心。有人說他是個怪人,但其實彼得只是特立獨行,他的格言簡單明瞭:“我是來贏的,不是來交朋友的。”在數學測試中拔得頭籌後,彼得的內心可能在冷笑:他不僅喜歡勝利,還喜歡享受對方被擊敗的表情——這可比任何獎牌更讓人滿足!如果有人敢於挑戰他的智力,那麼這位小小的戰神將會一臉不屑地給出簡單明瞭的兩個字:“去你的。”
而在這一切背後,還有彼得的棋局思維。據說彼得從小就沉迷於棋類遊戲,尤其是西洋棋。小小年紀,他就能在腦海中演算出無數步驟,讓對手的王車兵馬轟然倒地。當然,在彼得的腦海裡,這些棋子也代表著現實中的人,無論是同學還是老師,似乎都被他視作一場大棋局中的棋子。這也讓他的同齡人和家人不由得擔心,是否將來某天,他會對“去你的,世界”這句話來個真正的踐行計劃。
更有趣的是,他對社交生活的興趣接近於零,這意味著彼得在學校的活動中常常是一個“冷面王子”的形象。他也不屑於運動場,與此相反,他會在象棋俱樂部裡展示才智。校園中那些擠破頭追求流行文化的孩子,彼得冷眼旁觀。或許他內心深處在想,“你們盡可以去追逐名氣和流行文化,我只要在智力競技的世界裡孤獨稱王。”這就是彼得·泰爾的宣言:世界不必懂我,因為我根本不在乎。
當然,這種“去你的,世界”的態度在某種程度上也幫助了他走向後來的成功。事實上,彼得的冷眼旁觀讓他比其他人少了一些煩惱。當其他人因為流行文化變遷而苦惱不已時,彼得早已鎖定了他自己的人生目標:控制自己的棋局,走自己設定的路。
因此,在“去你的,世界”這個章節中,我們看到了彼得·泰爾的少年時代,他冷靜、自信,甚至有些極端,對外界一切的不滿皆以一個鄙夷的冷笑化解,彷彿在說:“等著吧,世界,你還會再見到我。”
第2章“奇怪的男孩”
在加州福斯特市的某個1980年秋日,正值微風習習、陽光溫暖的午後,彼得·泰爾這個十三歲的「奇怪男孩」正在一張餐桌邊策劃他的一場《龍與地下城》冒險。彼得瘦削,滿臉認真,一邊擲骰子一邊隱隱透著控制的欲望。「別再擲了,這場冒險由我來掌控!」他宣布,令人聯想到一位小號的權力狂魔。這就是他:一個即將統領矽谷、並用陰陽怪氣的姿態向整個科技界發起挑戰的奇才。
彼得在學校的成績一向名列前茅,優秀到令人發指。他喜愛西洋棋,熱愛數學,喜歡閱讀那些複雜、令人困惑的科幻小說,讓班上的其他小書蟲們倍感壓力。彼得不僅沉迷於自己創建的虛擬世界,還十分篤定自己是學校裡最聰明的存在。年輕的彼得並沒有掩飾這一點,他常常對朋友們挖苦道:「或許你能在某科目上離我近一分!」
不過,彼得的奇怪可不僅僅體現在他的成績單上。他是校園裡的反叛者,但不是那種穿著黑色皮夾克、在體育場抽煙的酷酷男孩。彼得的叛逆是內斂的、思維深刻的。他懷疑權威、質疑規則,甚至覺得自己的校友們——那些迷戀足球和芭比娃娃的普通孩子們——有點無趣。這個小大人不屑於參加體育比賽,唯一的運動是沉迷於西洋棋盤上的激烈戰鬥。而當他偶爾被打敗時,他的反應倒是充滿戲劇性——臉上露出一種介於震驚與悲憤之間的表情,就像一位小國王被臣民背叛了一樣。
彼得的生活裡還有一個奇妙的儀式。每天早晨,他都會在水槽前一顆一顆地吃下他的維他命,每顆都伴隨一口水,像是在進行某種古老的祭祀儀式。這套步驟的井然有序堪比法庭判決的精確,讓周圍的同學不禁想,這個男孩究竟來自哪個星球?於是他們開始稱呼他為「奇怪的男孩」,這個綽號不僅形象,而且充滿了對這位小學霸的半真半假的驚歎與恐懼。
然而,奇怪並不是彼得的唯一標籤。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開始用愈發顯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保守政治觀點——而在當時的加州學校,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一種社交自殺。彼得沒在怕的,他並不在意同學們的眼光,甚至開玩笑說要創立一個虛假的「和平主義基金會」,只是為了把籌得的錢全拿去填自己的口袋。這種想法倒是頗有資本家本色,和年少的彼得完美契合。
不僅如此,彼得還熱愛挑戰規則。有一次,他開著他的老爺車被警察攔下來,原因是車速超標。當警察問他是否知道自己的速度時,彼得冷靜而真誠地回答:「我認為限速的概念並不成立。」這次,他不僅沒被開罰單,還得到了警察「好好享受你的一天」的祝福。這個故事成了他一生的象徵——無論是社會規範還是校園規則,彼得總是那個去打破框架的人,而這種無畏的精神,或許正是他後來能在矽谷稱王的關鍵所在。
於是,「奇怪的男孩」成了「異見者」的雛形。他的奇怪與自信日漸成長,直到他走上矽谷的舞台,帶著那張冷峻的面孔和一顆反叛的心,用無懼一切的姿態迎接未來的挑戰。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