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雨灑空草,多少荒村遺事:電影《佩德羅、巴拉莫》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佩德羅、巴拉莫》是墨西哥作家魯佛(Juan Rulfo, 1917- 1986)的傳世之作,出版於二十世紀中期,原著以西班牙語寫成,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曾為英譯本作序推薦,盛讚魯佛,允為敘事大師。

它的篇幅不長,約略於中篇小說,卻以獨具創意的敘事結構,荒誕不羈的想像,精鍊的文筆,巧妙雜糅鄉野傳說、鬼神信仰、國族歷史,以及家族祕密於一爐,令人ㄧ讀讚嘆,再讀拜服。

賈西亞馬奎斯自承《佩德羅、巴拉莫》是他的愛書,幾乎能整本倒背如流,《百年孤寂》一出,被喻為魔幻寫實扛鼎之作,無限擴展了小說的邊界,魯佛的這本小說無疑是二十世紀魔幻寫實文學風潮的前行者,啟發了馬奎斯在內的許多作家,擺脫寫實的侷限,筆鋒生出翅膀,開展出拉美文學的盛世,足見《佩德羅、巴拉莫》之深遠影響力。


何謂「魔幻寫實」?魔幻一詞,請不要望文生義,誤爲玄奇或科幻或魔法,魔幻寫實主義的文學根源,為何誕生於拉丁美洲,而不是其他地方?細讀《佩德羅、巴拉莫》即可體會這種寫作技法的魅力。

拉丁美洲有ㄧ頁血淚斑斑的殖民統治時期,獨裁者、上層階級壓迫原住民,女性地位低落,普通農民、僕傭、幫閒,甚至神職人員都掙扎求活,生活貧困,毫無尊嚴,有時不得不與魔鬼交易,導致罪惡感咬嚙於心,擔心死後下地獄,只好成為無奈的宿命論者。這種現實處境,魯佛選擇跳脫傳統寫實主義,以反向疏離的荒誕手法,打開地獄之門,讓死亡的遊魂訴說,飽受折磨的魂靈的聲音迴盪著,生前所見所聞,過往不堪回首的歲月,拼圖一樣,受侮辱被剝削的真相昭然,匿藏於虛實縫隙之間的謎團與陰影,一一現形。


小說敘述一座遭時間遺忘的荒涼村莊,一齣愛情悲劇,一則佚失的村野遺事,說不盡的亂倫、暴虐、姦淫、奪財、謀殺,各種暗黑罪行,小說開頭就深深吸引人進入故事之中:


我來到了可馬拉,聽說我的父親住在這兒,是一個名字叫做佩德羅、巴拉莫的人。我母親是這麼跟我說的;而我也答應她,等她過世以後一定來見見我的父親。我緊緊握著她的雙手,表示我一定這麼做;只因她不久人世,我什麼都答應她。⋯⋯我再三允諾,同樣的話說個不停,到她過世時,她的手還緊緊抓住我的手不放,我得十分費勁才得以從她那雙僵硬的手鬆開來。


我讀的是張淑英教授的中譯本(麥田出版),幾年前初讀時,我就把這段開頭抄在筆記本裡,心裡想如果有「最好的小說開頭」比賽,這個可以排在前十大吧。不,甚至是前三名。

所以,前幾天偶然發現Netflix 最新片單上,出現新近改編成的同名電影,我當下點開來觀看時,有那麼一點不情願。因為改編文學名著的電影作品,成果通常不是差,就是極差,愈是文字精妙,寓意深遙的原著,改編電影愈是相形失色,神髓盡失。

幸好,ㄧ開場,黑暗裡的男聲,以西班牙語念了原著的完美開頭,幾乎一字不漏,我放下心來,這部電影的導演應該是基於這本小說的愛而翻拍的,所以他不選擇讓母親躺在床榻說出遺言,而是緊貼原著以「我」的聲音來開始。

鏡頭一轉,「我」已來到前往可馬拉的沙石山徑,「那正是三伏的大熱天,八月的風吹起來熱呼呼的,拂過那腐爛的肥皂草,瀰漫一股毒臭的味道。馬路高低起伏不停。」

隨著來到一個陌異荒村,鬼雨灑空草的氛圍,「我」才得知佩德羅、巴拉莫早已死去,而母親記憶中樹影搖曳的村莊,早已成了廢墟荒原。「現在我在這兒,在這個沒有喧囂嘈雜聲的村莊裡,我聽到我自己的腳步聲踩踏在舖著橢圓石子的路面上。空曠的跫音,在那夕陽餘暉染成金黃的牆壁上迴盪。」

電影導演是曾入圍奧斯卡攝影獎的墨西哥裔攝影師,曾與許多重要電影導演合作,可說是墨西哥李屏賓(?),這是他初次執導的電影,每個鏡頭都精雕細琢,簡直藝術品,而選擇墨西哥文學經典,細訴墨西哥人民家園荒蕪,人鬼飄零的哀傷,於此時此刻,導演或許有想讓世人更了解墨西哥人民的強烈使命感。

導演處理過去的可馬拉色彩鮮麗,現在的可馬拉陰森暗淡,兩個可馬拉穿插交織,比起原著小說相對好懂許多。


raw-image


《佩德羅、巴拉莫》的虛構荒村可馬拉,是整個墨西哥無數家園的縮影,由草木青蔥到埋骨處處,暗夜裡閃過的幢幢黑影,牆壁裡迴盪的耳語聲,真實與夢境,現在與過去,似乎無法界分。

佩德羅、巴拉莫從一個純真男孩逐漸像野草一樣變成大壞蛋,但他也是命運的受害者,當他聽到來報自己兒子的死訊那腳步聲,他想起他母親來敲門的那個清晨,告知他的父親被殺死。兩場死亡交疊的時刻。


他一直不願意去喚起這個回憶,因爲如此一來會連帶勾起其他許多傷心的回憶,就好像打破一袋袋裝得飽滿的袋子之後,還想去捧住那滾滾流出的穀粒一樣無助又心疼。他父親的死,使他想起了其他人的死,而每一個死者的形象都是殘缺不全的。


電影裡使用的方法也是同時跳接兩場死亡,再次印證導演對這本小說的愛。

看完電影,我又把小說重讀了一遍。心得就是:文學就是重讀,第一遍絕不能讓讀者一目暸然。但讀到最後這一重一重不懂的機關都是必要的。細節要看不出堆疊痕跡,不能按規則寫,要按讀者心理寫,你拉了他來見證或審判或追兇總要説服他這是個特別精彩的體驗,是不可錯過的機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11/17
看來,梅蘭妮在家讀文學成痴,電影一定要忠於原著的,才不會被嫌棄。幸虧這部電影用了「我」的角色,以西班牙語一字不漏地念了原著的完美開頭,才能通過梅蘭妮的第一層法眼。😄 我覺得如果導演處理得好,電影有時候還不錯,讓人比較快融入劇情,就像是過去的可馬拉色彩鮮麗VS現在的可馬拉陰森暗淡。影迷如果看喜歡,也許更有動力讀原著。(佩服梅蘭妮在家反覆閱讀)❤️ 也謝謝梅蘭妮在家介紹魔幻寫實文學,可能是出於被壓迫的環境,才用荒誕不合理的敘事手法運筆,也讓我聯想到現在網路上的河蟹文了。
梅蘭妮在家-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17
陽台觀察者 其實,文學改編電影,就是再度創作,並沒有非要「忠於」原著,觀眾以忠於原著來評價電影也不太公平。 只是因爲《佩德羅、巴拉莫》以前曾改編過電影,黑白片,開頭就是母親躺在床榻握著「我」的手,並說出要求「我」去可馬拉尋父,而新近改編的這部電影則是以「我」的敘述來開場,而後者的表現手法,讓我覺得導演可能很愛原著的文筆吧,我這麼猜測的,所以有種被打中的fu⋯⋯ 還有,我是這麼想的啦,文學,還是別跟網文相提並論吧
李英華-avatar-img
2024/11/15
「愈是文字精妙,寓意深遙的原著,改編電影愈是相形失色,神髓盡失。」 梅蘭妮見解精闢,的確小說的文字和寓意是電影無法取代的,以張愛玲和亨利詹姆士的小說為例,拍成電影都是讓人失望的。
avatar-img
乾淨明亮的地方
33會員
51內容數
以濃縮篇幅,捕捉生活掠影,微小的光,淡淡的傷,以及不寫下就會散失的種種。
乾淨明亮的地方的其他內容
2025/04/18
村上春樹短篇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實驗了各種難以描狀的心理結構,雖說明喻,暗喻,文筆什麼的都很不錯,但總覺得像是一個神人在玩
Thumbnail
2025/04/18
村上春樹短篇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實驗了各種難以描狀的心理結構,雖說明喻,暗喻,文筆什麼的都很不錯,但總覺得像是一個神人在玩
Thumbnail
2025/03/18
寫作的人,唯一的武器是文字。 好的文字,以武器來比擬,或可不驚不休如同砲彈般,炫目燦空或震聾發聵,而我更喜歡持矛武士這種古典形象,「矛」是一種長柄尖頭、可單手進擊的冷兵器。執筆,持矛,意象相結合,也呼應了寫作的人不懈的戰鬥精神。 以文字為矛,進擊的方向是什麼?最終又能贏得什麼獎賞呢? 我明知道
Thumbnail
2025/03/18
寫作的人,唯一的武器是文字。 好的文字,以武器來比擬,或可不驚不休如同砲彈般,炫目燦空或震聾發聵,而我更喜歡持矛武士這種古典形象,「矛」是一種長柄尖頭、可單手進擊的冷兵器。執筆,持矛,意象相結合,也呼應了寫作的人不懈的戰鬥精神。 以文字為矛,進擊的方向是什麼?最終又能贏得什麼獎賞呢? 我明知道
Thumbnail
2025/02/25
忽然之間向田邦子成為大熱門。 這位離世將近半世紀的作家,生前的代表作《宛如阿修羅》原是她為NHK寫的電視劇本,隨著世界快速轉變,向田勾描的昭和浮世光影,不僅沒有顯出老態而沉寂,反倒愈加深艷,彷彿不死鳥,每隔ㄧ陣子就又聽聞誰誰要拍成電影,搬演舞台劇,誰要演大姐,誰要演二姐,鬧熱滾滾,始終能搶得版面。
Thumbnail
2025/02/25
忽然之間向田邦子成為大熱門。 這位離世將近半世紀的作家,生前的代表作《宛如阿修羅》原是她為NHK寫的電視劇本,隨著世界快速轉變,向田勾描的昭和浮世光影,不僅沒有顯出老態而沉寂,反倒愈加深艷,彷彿不死鳥,每隔ㄧ陣子就又聽聞誰誰要拍成電影,搬演舞台劇,誰要演大姐,誰要演二姐,鬧熱滾滾,始終能搶得版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讀經典名著,總怕自己會讀不懂。所以在讀之前看了一些書評,大概知道是與拉丁美洲的歷史有關,而很多人說讀之前,要準備紙筆,因為關係太錯綜複雜,人名太長和相似,很難記住誰打誰。 的確,人名很長,而且都是一樣。我讀到最後的心得是,不要管那些關係了,反正看他的經歷就好了。
Thumbnail
讀經典名著,總怕自己會讀不懂。所以在讀之前看了一些書評,大概知道是與拉丁美洲的歷史有關,而很多人說讀之前,要準備紙筆,因為關係太錯綜複雜,人名太長和相似,很難記住誰打誰。 的確,人名很長,而且都是一樣。我讀到最後的心得是,不要管那些關係了,反正看他的經歷就好了。
Thumbnail
  這次看卡繆的“異鄉人“,讓我想起之前看過卡夫卡的“審判“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而這三個故事有著非比尋常的關聯性,那都是關於“審判“這一回事。   可見司法的判決和人性的內心,二者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公平和絕對的平衡。也因此才會產生許多討論這種關於判決、審判的題材出現。  
Thumbnail
  這次看卡繆的“異鄉人“,讓我想起之前看過卡夫卡的“審判“和杜斯托也夫斯基的“罪與罰“,而這三個故事有著非比尋常的關聯性,那都是關於“審判“這一回事。   可見司法的判決和人性的內心,二者永遠無法達到絕對的公平和絕對的平衡。也因此才會產生許多討論這種關於判決、審判的題材出現。  
Thumbnail
***文字摘錄: #魔幻寫實小說中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2022) 然而魔幻寫實由繪畫導入文學作品裡,就不得不提拉丁美洲地區的文學,簡稱「拉美文學」。崛起於二十世紀後半,至今影響遍及全球,雖不是魔幻寫實主義文學的首創,但可謂是最重要的文學品項質變--百年孤寂。
Thumbnail
***文字摘錄: #魔幻寫實小說中之魔幻角色現實化# 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 賴盈兆 碩士論文(2022) 然而魔幻寫實由繪畫導入文學作品裡,就不得不提拉丁美洲地區的文學,簡稱「拉美文學」。崛起於二十世紀後半,至今影響遍及全球,雖不是魔幻寫實主義文學的首創,但可謂是最重要的文學品項質變--百年孤寂。
Thumbnail
這次以《沙丘》為題目寫奇幻閒談,並不完全是出於我的私心。《沙丘》電影確實有不少值得我們注意的細節,能夠作為小說創作者絕佳的參考範本。在這篇文章,我試著舉出幾個例子,希望對大家能夠有幫助。
Thumbnail
這次以《沙丘》為題目寫奇幻閒談,並不完全是出於我的私心。《沙丘》電影確實有不少值得我們注意的細節,能夠作為小說創作者絕佳的參考範本。在這篇文章,我試著舉出幾個例子,希望對大家能夠有幫助。
Thumbnail
這種無形的傷口的名稱或許就是孤寂。他讓回憶就像凝視自我的廢墟,看著它慢慢崩塌,讓自己在目光無止盡地內心徘徊裡,慢慢失去存在感。而時間和記憶是徘徊不走的亡靈,不停糾纏現實。想遺忘卻也無法做到。雖然整本故事摻雜著城鄉議題,但《黃雨》真正想描寫的,其實更像是人的孤獨、死亡與回憶的孤寂。
Thumbnail
這種無形的傷口的名稱或許就是孤寂。他讓回憶就像凝視自我的廢墟,看著它慢慢崩塌,讓自己在目光無止盡地內心徘徊裡,慢慢失去存在感。而時間和記憶是徘徊不走的亡靈,不停糾纏現實。想遺忘卻也無法做到。雖然整本故事摻雜著城鄉議題,但《黃雨》真正想描寫的,其實更像是人的孤獨、死亡與回憶的孤寂。
Thumbnail
作者卡穆在1940年3月的一條筆記中就反覆提及自己在人群中感到陌生,感到自己距離生活何其遙遠,而在卡穆筆下以道德標準及社會觀感建置的理性世界,提出道德和倫理的挑戰
Thumbnail
作者卡穆在1940年3月的一條筆記中就反覆提及自己在人群中感到陌生,感到自己距離生活何其遙遠,而在卡穆筆下以道德標準及社會觀感建置的理性世界,提出道德和倫理的挑戰
Thumbnail
《百年孤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作品,故事圍繞「馬康多」這個新建的小鎮,還有波恩地亞家族的興衰。它可以反應19、20世紀的南美洲,外來的勢力逐漸入侵,殖民剝削、獨裁的政府、內戰也造成悲劇。書中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孤獨。
Thumbnail
《百年孤寂》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馬奎斯的作品,故事圍繞「馬康多」這個新建的小鎮,還有波恩地亞家族的興衰。它可以反應19、20世紀的南美洲,外來的勢力逐漸入侵,殖民剝削、獨裁的政府、內戰也造成悲劇。書中每個角色也都有自己的孤獨。
Thumbnail
學生時期,因為它響亮的大名而抱著姑且一翻的心態,我在圖書館的架上抽出這書,沒想到一讀竟欲罷不能。那時,奇幻文學正炒得火熱,高中生的我,還不知何謂「魔幻寫實」。然而在往後的歲月中,不同的人生階段,讀《百年孤寂》都給我不一樣的領略。 馬奎斯獨特的文字魅力 作者以「魔幻寫實」的手法,巧妙地運用神話、象徵、
Thumbnail
學生時期,因為它響亮的大名而抱著姑且一翻的心態,我在圖書館的架上抽出這書,沒想到一讀竟欲罷不能。那時,奇幻文學正炒得火熱,高中生的我,還不知何謂「魔幻寫實」。然而在往後的歲月中,不同的人生階段,讀《百年孤寂》都給我不一樣的領略。 馬奎斯獨特的文字魅力 作者以「魔幻寫實」的手法,巧妙地運用神話、象徵、
Thumbnail
  這本小說集收錄馬奎斯九則短篇小說,有:〈沒有人寫信給上校〉、〈星期二晌午〉、〈這些日子中的一天〉、〈這個城裡沒有小偷〉、〈巴扎沙驚奇的午後〉、〈孟提爾的孀婦〉、〈星期六後的一天〉、〈人造玫瑰〉、〈大媽媽的葬禮〉。〈沒有人寫信給上校〉與〈大媽媽的葬禮〉寫的比較好,至於其他七篇,就相對平凡了。
Thumbnail
  這本小說集收錄馬奎斯九則短篇小說,有:〈沒有人寫信給上校〉、〈星期二晌午〉、〈這些日子中的一天〉、〈這個城裡沒有小偷〉、〈巴扎沙驚奇的午後〉、〈孟提爾的孀婦〉、〈星期六後的一天〉、〈人造玫瑰〉、〈大媽媽的葬禮〉。〈沒有人寫信給上校〉與〈大媽媽的葬禮〉寫的比較好,至於其他七篇,就相對平凡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