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機構照顧服務員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目前任職於醫院的護理之家

雖然只有短暫的三個月

但還是想分享一下做到現在的一些小心得

總歸一句來說「我老了之後絕對不想來住這邊」

不只我不希望老了之後來住這邊

我也不希望送我的父母來這邊

一方面是費用的問題

不是一位照服員薪水可以負擔的起的

另一方面是如果父母變成了完全不能動

又不確定意識是否清楚的狀況下

這究竟算不算是活著?

有生命徵象就算活著?

我不希望父母在這種狀況下過世


照服員最常遇見的事情是

1.事情總是忙不完

因為我在一家新開幕的護理之家上班

新的地方還沒有規劃完全

不只很多設備還沒準備

還有各種行政工作要處理

甚至是人力上

讓一些尚未適應的新人來做

有時他們中午都沒辦法吃午飯


2.照顧人的壓力

照顧久了總是有可能會使住民受傷

而受傷這件事情可大可小

主要要看家屬如何反應

有些反應比較激烈的家屬就會打來護理站罵或是說要提出告訴

整個護理之家都會變得很緊張

有時候是A家屬的意見

B家屬不同意

我們夾在中間進退兩難


3.住民

有些住民會把我們當作傭人使喚

要求我們幫他做東做西

雖然不是不能理解他待在這邊很無聊

但我們也有很多事要做

沒辦法專門為他一個人服務


其實遇到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

等想到了再另外發一篇補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生日常
0會員
2內容數
有什麼寫什麼 沒什麼也寫什麼 平凡就是最大的滿足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目前任職於醫院的護理之家 雖然只有短暫的三個月 但還是想分享一下做到現在的一些小心得 總歸一句來說「我老了之後絕對不想來住這邊」
Thumbnail
目前任職於醫院的護理之家 雖然只有短暫的三個月 但還是想分享一下做到現在的一些小心得 總歸一句來說「我老了之後絕對不想來住這邊」
Thumbnail
第一天碰到月度開會,在所有事項報告完畢後,經理說:「最後一件事,請大家看著OOO,求她不要走好不好~」那一瞬間,我倒是認真的考慮是否明天就不要來了?(笑)我看著那位要離職的學姊面露難色,其他人也不敢發聲,經理就當著所有的人面開始情勒,說著這裡環境很好呀、工作內容不難呀、同事都很友善云云。 我坐在那,
Thumbnail
第一天碰到月度開會,在所有事項報告完畢後,經理說:「最後一件事,請大家看著OOO,求她不要走好不好~」那一瞬間,我倒是認真的考慮是否明天就不要來了?(笑)我看著那位要離職的學姊面露難色,其他人也不敢發聲,經理就當著所有的人面開始情勒,說著這裡環境很好呀、工作內容不難呀、同事都很友善云云。 我坐在那,
Thumbnail
最近剛從醫院病房離職,決定做個記錄,對未來何去何從,迷惘又不確定,但也充滿希望,會每週一更,是記錄也是提醒。
Thumbnail
最近剛從醫院病房離職,決定做個記錄,對未來何去何從,迷惘又不確定,但也充滿希望,會每週一更,是記錄也是提醒。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無奈或可惜的事 一個照顧了幾天的個案,雖跟家人住一起,但有關病人的事務都是由一個在外地 的小孩在處理。 一天,看護回報說家屬希望與她簽約,條件是每天12小時月休4天月薪3萬,然後 家負責家屬又說,其實他們請得到更便宜的之類的。 我問看護自己的意思。
Thumbnail
在照顧服務產業久了,總會看到一些無奈或可惜的事 一個照顧了幾天的個案,雖跟家人住一起,但有關病人的事務都是由一個在外地 的小孩在處理。 一天,看護回報說家屬希望與她簽約,條件是每天12小時月休4天月薪3萬,然後 家負責家屬又說,其實他們請得到更便宜的之類的。 我問看護自己的意思。
Thumbnail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Thumbnail
歡迎光臨「遊睦市中心」。我們是一個努力了三年卻還沒有任何有影響力行動的社會議題關注團隊。因為現實的無奈,讓創辦人決定放棄堅持這麼久的事情。並且想在最後,記錄下從決定放棄,到放棄後,生活及工作上的轉變。歡迎點進來,聽聽我的「放棄日記」。
Thumbnail
在結束求學後,出社會工作至今已十年有餘,怎麼可以在同一個醫院、同一個單位、同一個病房的人堅持下去?
Thumbnail
在結束求學後,出社會工作至今已十年有餘,怎麼可以在同一個醫院、同一個單位、同一個病房的人堅持下去?
Thumbnail
本身是外行人,但機於巧合下上了一個院舍主管課程,接觸多了行內人士,發現了多個現象: 1/ 市民一般都寧願入NGO,而對私人院社都有不好的印象。NGO是大品牌,好像去「大家樂」一樣,A1+B2+C3的服務套餐,on paper 有x個護士、x個護理員坐鎮,跟規矩跟程序。好處就是安全感,有知道的質素,這
Thumbnail
本身是外行人,但機於巧合下上了一個院舍主管課程,接觸多了行內人士,發現了多個現象: 1/ 市民一般都寧願入NGO,而對私人院社都有不好的印象。NGO是大品牌,好像去「大家樂」一樣,A1+B2+C3的服務套餐,on paper 有x個護士、x個護理員坐鎮,跟規矩跟程序。好處就是安全感,有知道的質素,這
Thumbnail
以前曾經看過一句話:[正因為年輕,所以我們有的是時間浪費] 這裡的浪費,不是無所事事 而是有的是時間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不要害怕 不管是不是要繼續做護理,還是想要發展第二專長 只要記得 反正再回去做護理,也不會餓死 那又有什麼好害怕跨出舒適圈的呢?
Thumbnail
以前曾經看過一句話:[正因為年輕,所以我們有的是時間浪費] 這裡的浪費,不是無所事事 而是有的是時間去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 不要害怕 不管是不是要繼續做護理,還是想要發展第二專長 只要記得 反正再回去做護理,也不會餓死 那又有什麼好害怕跨出舒適圈的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