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界限:我們星球的科學》引言

Jauh Tom-avatar-img
發佈於科學與技術公共政策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地球的「無障礙駕駛之夜」——引言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想像一下,你正駕駛一輛小轎車,夜晚的山路蜿蜒曲折,沒有護欄,也沒有警示標誌。車燈突然熄滅,周圍一片漆黑,而你的副駕駛座上,孩子們尖叫著,背景音是輪胎在碎石上的聲音和你的內心獨白:「我為什麼要開這條路?」

raw-image


很抱歉打擾,但事實上,這場「深夜驚魂」是我們現在對地球的駕駛方式。是的,我們,7.8億個司機(呃,抱歉,是78億),正開著地球這輛大車,沒有導航,速度還奇快無比。


科學家們近幾十年來努力地喊著:「嘿,我們要裝護欄啊!」結果我們大多數人選擇了調高音樂,心想:「什麼護欄?把音樂調到最大聲就好了!」


---


### **這一切是怎麼來的?**


大約十年前,科學家們首次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把地球的極限推到多遠,還不會翻車?」他們發現了一個關鍵詞:「**行星界限**」。就像一輛車的煞車系統,這些界限幫助我們避免滑進某個不可逆的大坑(可能是個沸騰的海洋,也可能是個森林沙漠)。


讓我們面對現實:如果地球是一個遊樂園,我們現在正在瘋狂踩著過山車的油門,完全無視「僅供成人乘坐」的標誌。孩子們尖叫的聲音越來越大,而我們的策略似乎是:「再來一次吧!這感覺真刺激!」


---


### **地球的「改車」計畫**


這本書的作者們有一個大膽的計劃,他們叫它「地球快修計劃」,或者更酷地叫它「地球大躍進」(The Earthshot)。相比於1960年代登月的「月球計劃」,這次挑戰的賭注可高太多了——不只是上月球,而是保住地球。

raw-image


而這個計劃的核心是一個大問題:「我們能不能證明,作為一個物種,人類不僅可以用科技擾亂行星,還能用智慧穩定行星?」


---


### **真的可以嗎?**


嗯……是的,但有個前提:我們得停止當「速度與激情」裡的瘋狂車手,變身為有耐心、有計劃的「行星護理員」。這不只是關於停止森林砍伐或減少碳排放,而是學會問自己:「我真的需要第三杯珍珠奶茶嗎?」(因為,它的碳足跡比你想像的更高。)


---


### **這本書的故事**


所以,這不是一部恐怖小說,而是一個希望的故事。我們有足夠的科學、技術和社會運動可以扭轉局勢。這本書將帶你探索地球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它不僅要讓你知道問題有多嚴重,還希望你明白我們有多棒——只要我們願意改變。


這是一個關於方向盤的故事,而你,就是坐在駕駛座上的人。記住,地球的夜晚之路並不總是這麼黑暗。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亮起的車燈——或者更好的是,換成自動駕駛模式,讓地球自己回到穩定的軌道上去。


好吧,現在繫好安全帶吧!讓我們開始這段奇妙的行星之旅!



avatar-img
5會員
412內容數
無聊攪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uh Tom的啦滴賽 的其他內容
這本書《Breaking Boundaries: The Science of Our Planet》(《突破界限:我們星球的科學》),由歐文·加夫尼(Owen Gaffney)和約翰·羅克斯特倫(Johan Rockström)撰寫,探討了地球系統、以人類活動為特徵的「人類世」以及定義人類安全操作
How the World Really Works: The Science Behind How We Got Here and Where We're Going Vaclav Smil, Stephen Perring 《如何真正認識這個世界》由瓦茨拉夫·斯米爾(Vaclav S
這本書《Breaking Boundaries: The Science of Our Planet》(《突破界限:我們星球的科學》),由歐文·加夫尼(Owen Gaffney)和約翰·羅克斯特倫(Johan Rockström)撰寫,探討了地球系統、以人類活動為特徵的「人類世」以及定義人類安全操作
How the World Really Works: The Science Behind How We Got Here and Where We're Going Vaclav Smil, Stephen Perring 《如何真正認識這個世界》由瓦茨拉夫·斯米爾(Vaclav S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眼前大面車窗一覽無遺的風景,在陽光照耀和車速競逐下模糊了起來,成了一條條燦爛的純樸色帶。
Thumbnail
夜半濃,心(星)懷淨,樂自燦。我垂眼高臥,無煩必怡神,心也漸鬆緩,瞥眼即見到我來到某處地下道,最靠邊緣的機車道相當狹窄,幾位婦女堵住通道,我走過去與她們擦肩相逢,不禁想到,狹路才有機會與心愛的人合為一路。 隨後仙佛拉著我的右手,帶我遠看地下的汽車道,都是來往的車流量,心中泰然地想,度量退一步,往來
Thumbnail
夢見我要開車出門,老公正好也要去別地方,所以我們決定開兩部車,他提醒我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同時出發,上了高速公路。我很快要下交流道,所以靠外側右線走。右線沿著石頭山壁,很塞,反而左側內線不塞。 老公的車本來在我前面,我看到他切換內線開走了。我在想是不是我這條線前方有車禍,不然怎麼這麼慢。 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對開車的心理壓力以及克服恐懼的過程。內容包括在臺灣及美國開車的經歷,以及作者在接送孩子時的挑戰和心理轉變。
又一次夢見跟交通阻礙有關的夢,他想不起來這是第幾次。因為迷路而搭不上車、搭上了車卻飛到空中再掉下懸崖海邊、在車陣中塞車而錯過了重要赴約,而今天的夢境是,沿著筆直的道路開車,卻因為要閃躲迎面而來、佔滿整個車道的大卡車而感覺就要掉進了田裡,在原本要翻車的那一刻,卻像是有輕功一樣飛到了另一條路上而繼續前進
「喂!前面的路已經被封起來了!別再往前走了!」   一名在烈日下行走的青年被村裡開車路過的村民叫住,男人渾厚粗礪的嗓音與吵雜的蟬鳴混合在一起,變成一團難以辨明的雜訊,與他的腳步聲規律地重疊碰撞,演奏出怪異的曲調。   此時整個世界就像是一個灼熱的音箱,所有人都在華麗扭曲的音符上被炙烤,最後成
Thumbnail
天流貶墮汙塵,總能見到一盞亮閃閃的暖光,來接引開明路。我閉歇在黑暗地帶,緊緊跟隨著心走好,忽地就揭開了逆轉,望見男子開車到半途,吃了安眠藥陷入休眠,幾人失聲驚叫,想喚醒他起來停車,可他根本就不醒人事,旁人無法踩上煞車,一路驚懼連連,越來越多人在那輛車內,只見有兩人擁抱在一起,都不敢看向前方,車燈亮了
Thumbnail
近年裡,打開新聞,總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是道路事故,好似這塊土地隨時在發生著行車安全的衝突。 突然發覺自己的行車模式與半年前的自己已截然不同,並不是因為任何事故的教訓,僅是在一日行車時的一句自我提問,我的行車模式瞬間扭轉了,一種自然而然、無意識地轉變。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眼前大面車窗一覽無遺的風景,在陽光照耀和車速競逐下模糊了起來,成了一條條燦爛的純樸色帶。
Thumbnail
夜半濃,心(星)懷淨,樂自燦。我垂眼高臥,無煩必怡神,心也漸鬆緩,瞥眼即見到我來到某處地下道,最靠邊緣的機車道相當狹窄,幾位婦女堵住通道,我走過去與她們擦肩相逢,不禁想到,狹路才有機會與心愛的人合為一路。 隨後仙佛拉著我的右手,帶我遠看地下的汽車道,都是來往的車流量,心中泰然地想,度量退一步,往來
Thumbnail
夢見我要開車出門,老公正好也要去別地方,所以我們決定開兩部車,他提醒我要遵守交通規則。 我們同時出發,上了高速公路。我很快要下交流道,所以靠外側右線走。右線沿著石頭山壁,很塞,反而左側內線不塞。 老公的車本來在我前面,我看到他切換內線開走了。我在想是不是我這條線前方有車禍,不然怎麼這麼慢。 當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對開車的心理壓力以及克服恐懼的過程。內容包括在臺灣及美國開車的經歷,以及作者在接送孩子時的挑戰和心理轉變。
又一次夢見跟交通阻礙有關的夢,他想不起來這是第幾次。因為迷路而搭不上車、搭上了車卻飛到空中再掉下懸崖海邊、在車陣中塞車而錯過了重要赴約,而今天的夢境是,沿著筆直的道路開車,卻因為要閃躲迎面而來、佔滿整個車道的大卡車而感覺就要掉進了田裡,在原本要翻車的那一刻,卻像是有輕功一樣飛到了另一條路上而繼續前進
「喂!前面的路已經被封起來了!別再往前走了!」   一名在烈日下行走的青年被村裡開車路過的村民叫住,男人渾厚粗礪的嗓音與吵雜的蟬鳴混合在一起,變成一團難以辨明的雜訊,與他的腳步聲規律地重疊碰撞,演奏出怪異的曲調。   此時整個世界就像是一個灼熱的音箱,所有人都在華麗扭曲的音符上被炙烤,最後成
Thumbnail
天流貶墮汙塵,總能見到一盞亮閃閃的暖光,來接引開明路。我閉歇在黑暗地帶,緊緊跟隨著心走好,忽地就揭開了逆轉,望見男子開車到半途,吃了安眠藥陷入休眠,幾人失聲驚叫,想喚醒他起來停車,可他根本就不醒人事,旁人無法踩上煞車,一路驚懼連連,越來越多人在那輛車內,只見有兩人擁抱在一起,都不敢看向前方,車燈亮了
Thumbnail
近年裡,打開新聞,總是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是道路事故,好似這塊土地隨時在發生著行車安全的衝突。 突然發覺自己的行車模式與半年前的自己已截然不同,並不是因為任何事故的教訓,僅是在一日行車時的一句自我提問,我的行車模式瞬間扭轉了,一種自然而然、無意識地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