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用餐時,常聽到做爸媽的提醒小孩不能偏食,飲食均衡才能獲得各種營養素;就像果菜汁廠商常年透過電視廣告傳達一個訊息,每天都要均衡一下。如果是到歐洲玩,看多了教堂、雕刻、宗教畫作,視覺美感疲乏之際,也可以考慮換個口味,來點不一樣的。
在歐洲很常看到教堂,不過看多了,難免會覺得膩,那就來點不一樣的,均衡一下剛剛好。
先前曾介紹過超現實主義的宗師—達利(見此文),而比利時其實也有兩位現代藝術的重要推手,分別是保羅・德爾沃(Paul Delvaux)及本文將介紹的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這兩位均是超現實主義的的代表人物。
前者的作品主要是收藏在比利時皇家美術館中,而後者的作品則是在一旁的馬格利特博物館,妙的是,買票是要到皇家美術館的大廳,原來是2009年皇家美術館才把馬格利特的作品整個獨立出來,另外設立了專門的博物館。
皇家美術館及馬格利特博物館實際上是相通的。買票時,還能”免錢+順便”看到不少美術館的作品。
馬格利特生於1898年,畫中呈現出如夢境般的意象,使得他被比利時、法國和美國等國的當代藝術家追捧,50年代及60年代他的名氣達到顛峰,成為超現實主義的要角, 他在1967年因胰腺癌過世。
達利的作品大多是反應出夢境中的困惑或是幻想,而馬格利特的作品則是帶有諷刺及反思的意味,像是1929年的《形象的叛逆》一畫,直接就寫著「你看到的不是煙斗」。
與大家印象中、超現實主義藝術就是把俗世的束縛抛開,不少藝術家的行徑前衛(像是達利就是其中一個),但馬格利特卻是穿著西裝、戴著圓頂帽,就像一般的比利時平民一樣。
馬格利特曾說:
「超現實主義就是消除似曾相識的概念,尋找尚未看到的。」
或許是他除了畫畫創作之外,也從事廣告設計有關,習慣用廣告及畫作來傳達意念。
馬格利特曾說:「我喜歡顛覆性的幽默、雀斑、膝蓋、女人的長髮、夢中自由自在的孩童、在街上奔跑的年輕女孩。」
法國詩人Guillaume Apollinaire,在1917年用Manifeste du surréalisme這個詞來形容超越現實主義的形式,直到1924年超現實主義宣言問世之前,超現實主義本質上是文學的,但以星火燎原之勢,在視覺藝術、音樂、電影和攝影等領域被廣泛採用。
馬格利特也在1926年,完成了他的第一幅超現實主義作品。當然,他最知名的作品,不外乎1964年的《男人之子》(Son of Man),這幅畫其實是馬格利特的自畫像,西裝筆挺的他,背後是大海及矮牆,畫中的男子臉部卻被青蘋果擋住,而男子仍從蘋果的邊緣在窺視著觀眾。他的作品有股神秘感,眼前所見的事物,底下隱藏的,反而讓人更有興趣想知道。
《男人之子》也出現在不少電影中,最有名的就是由皮爾斯布洛斯南及蕾妮羅素主演的《天羅地網》(The Thomas Crown Affair),最後一堆身穿畫中同樣裝扮的人現身美術館,大展障眼法,有興趣的人不妨去回味這部片。
看完了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帶點神秘感、需要花點腦筋的作品後,不免俗的要介紹一下布魯塞爾兩個歷史悠久的教堂。
這座外觀帶著火焰式哥德樣式的美麗教堂,周遭有部分公家機關建築,同時也有大小薩布隆兩個廣場,鄰近有不少古董店及商家,相當的熱鬧。
這座教堂建於1304年,最早是由弓箭公會打造一個小型禮拜堂。相傳一名婦女受到天使的託付,將聖母像從安特衛普送到此處,經擴建後,教堂逐漸成為知名的朝聖地點。
時至今日,雕像每年會有兩次在教堂周圍進行遊行。教堂內高聳的空間、彩繪玻璃、瀰漫著莊嚴神聖的氣氛。
論規模及地位,聖米歇爾大教堂確實是贏過薩布隆聖母教堂。
理由挺簡單的,1516年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同時也是開啟西班牙日不落時代者,就是在此加冕,而比利時國王也是在此舉行婚禮,這樣子大概應該就能猜出這座教堂的地位了。
同樣有著哥德式風格外型,這座教堂最早始建於1047年,經過約3百年的興建,15世紀鐘樓落成,近70公尺高、正立面對稱十分壯觀,而教堂內部也是讓人讚嘆。
柱子上的十二使徒雕像,雕工精細,而彩繪玻璃也同樣精彩。參觀教堂是免費的,不過遊客不太多。若要到塔樓,或是參觀地穴、寶物庫等,則要額外付費。
這次的分享,以經典的哥德式教堂、雕刻、彩繪玻璃,再搭配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的青蘋果創作,希望各位喜歡這樣子的均衡組合。
好比飲食一樣,總不能餐餐大魚大肉,總要來點青菜水果,中和一下味蕾。
出國玩也和飲食的概念相似,什麼東西都來一點,均衡一下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