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輕易猜測別人的想法,才會讓自己心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時候我們跟別人的交往當中,不管是朋友、家人、伴侶,總會忍不住猜測對方做或不做某件事的原因是什麼,也總希望對方能透過我們的「暗示」理解我們的真實想法


結果就是我們在猜測的過程裡變得焦躁不安,對方根本沒那個想法,我們卻自己腦補太多畫面,在自己的心裡上演許多小劇場而壞了整天的心情


而要別人猜中我們心裡的想法更是不切實際,因為有時候很多念頭我們自己都不確定是怎麼來的,是不是一個對的念頭,值不值得我們深究


以前在大陸工作用WeChat,一開始最不習慣的是訊息不會顯示「已讀」,所以一句話傳出去後如果立即沒有得到回覆,我們表達的事情就像被晾在半空中,遲遲落不了地,這時就會開始各種的揣測、不安,殊不知可能對方當時根本沒有看到訊息


回到台灣用回Line,有「已讀」功能後,「已讀不回」變成更焦慮的來源,因為不知道自己是否說了什麼不合適的話才讓對方已讀不回


這種訊息焦慮困擾了我許久,後來我的方式就是如果真的覺得這件事很重要,需要立即得到回覆,那就打通電話跟對方說;如果不是那麼急迫需要得到回覆,傳了以後就放下手機,做別的事情讓自己不把注意力放在這個訊息上,重點在「不猜測」,不猜就能心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親閱誠福的沙龍
8會員
188內容數
世界再紛擾 有你就很好 創業過、失敗過、當過上市公司高管,現在最重要的角色是「父親」 一個中年老爸的生活感受分享
親閱誠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這是今天我去醫院做胃鏡檢查時,旁邊護理師耐心的鼓勵,因為十幾年前在某大醫院做過一次胃鏡,那種忍不住的嘔吐感令我印象深刻,那次我只記得旁邊的護理師跟醫生一直重複一句話:「你不要吐,不要吐,吐就沒辦法檢查了」 當時我一邊忍受著痛苦,一邊心裡翻了200個白眼,想著:「那換你坐在這裡我拿胃鏡『捅』你⋯⋯
Thumbnail
2025/03/13
這是今天我去醫院做胃鏡檢查時,旁邊護理師耐心的鼓勵,因為十幾年前在某大醫院做過一次胃鏡,那種忍不住的嘔吐感令我印象深刻,那次我只記得旁邊的護理師跟醫生一直重複一句話:「你不要吐,不要吐,吐就沒辦法檢查了」 當時我一邊忍受著痛苦,一邊心裡翻了200個白眼,想著:「那換你坐在這裡我拿胃鏡『捅』你⋯⋯
Thumbnail
2025/03/11
熱戀中的情侶總是喜歡問彼此愛不愛自己,如果回答了「愛」,又會追問「有多愛」,這是情侶相處中的「送命題」,因為很多時候怎麼回答都無法嚷對方滿意 但愛不愛又豈是言語所能確認?看一個人有多愛你,應該看的是他為你做了什麼,而非說了什麼 這點不只適用在情侶間,家人、父母、孩子、朋友之間其實也是一樣
2025/03/11
熱戀中的情侶總是喜歡問彼此愛不愛自己,如果回答了「愛」,又會追問「有多愛」,這是情侶相處中的「送命題」,因為很多時候怎麼回答都無法嚷對方滿意 但愛不愛又豈是言語所能確認?看一個人有多愛你,應該看的是他為你做了什麼,而非說了什麼 這點不只適用在情侶間,家人、父母、孩子、朋友之間其實也是一樣
2025/03/05
最近三天我的Meta被一篇文章洗版,大意是一位靠著存股方式提前退休的工程師,他認為以他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幫自己的外甥女準備一份「完美」的學習歷程檔案,讓外甥女能順利進入「頂大」的商學院,未來進到大型基金管理數千萬美元的資產,人生從此高枕無憂⋯⋯
Thumbnail
2025/03/05
最近三天我的Meta被一篇文章洗版,大意是一位靠著存股方式提前退休的工程師,他認為以他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幫自己的外甥女準備一份「完美」的學習歷程檔案,讓外甥女能順利進入「頂大」的商學院,未來進到大型基金管理數千萬美元的資產,人生從此高枕無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跟別人的交往當中,不管是朋友、家人、伴侶,總會忍不住猜測對方做或不做某件事的原因是什麼,也總希望對方能透過我們的「暗示」理解我們的真實想法 結果就是我們在猜測的過程裡變得焦躁不安,對方根本沒那個想法,我們卻自己腦補太多畫面,在自己的心裡上演許多小劇場而壞了整天的心情⋯⋯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跟別人的交往當中,不管是朋友、家人、伴侶,總會忍不住猜測對方做或不做某件事的原因是什麼,也總希望對方能透過我們的「暗示」理解我們的真實想法 結果就是我們在猜測的過程裡變得焦躁不安,對方根本沒那個想法,我們卻自己腦補太多畫面,在自己的心裡上演許多小劇場而壞了整天的心情⋯⋯
Thumbnail
還在「無明」階段的時候,我也很容易跟身邊的人為了默契不開心,比如,姊妹當這麼久了、兄妹當這麼久了、姊弟當這麼久了、夫妻當這麼久了,或是朋友當這麼久了,我內心在想什麼對方沒有馬上catch,於是埋怨對方狀況外,不上心。
Thumbnail
還在「無明」階段的時候,我也很容易跟身邊的人為了默契不開心,比如,姊妹當這麼久了、兄妹當這麼久了、姊弟當這麼久了、夫妻當這麼久了,或是朋友當這麼久了,我內心在想什麼對方沒有馬上catch,於是埋怨對方狀況外,不上心。
Thumbnail
因為不經意的一句話,那個人就消失了。沒有解釋、沒有緣由。你回想事情的經過,猜想大概是你沒有給予對方需要的安慰。 因為這樣開始責怪自己,怎麼連別人的心都看不懂,為何沒有適時的提供對方需要的理解及安慰。 你有這些想法,是不是代表這也是你內心的渴望?因為你也得不到,所以感同身受,認為自己應該有責任滿足
Thumbnail
因為不經意的一句話,那個人就消失了。沒有解釋、沒有緣由。你回想事情的經過,猜想大概是你沒有給予對方需要的安慰。 因為這樣開始責怪自己,怎麼連別人的心都看不懂,為何沒有適時的提供對方需要的理解及安慰。 你有這些想法,是不是代表這也是你內心的渴望?因為你也得不到,所以感同身受,認為自己應該有責任滿足
Thumbnail
人們在做出決定時常常受內心恐懼影響,但若能隨時關照自己,做出正確選擇,結果可能有所不同。文章探討了控制慾對這個問題所帶來的影響,並提出了放下對他人控制慾的建議。
Thumbnail
人們在做出決定時常常受內心恐懼影響,但若能隨時關照自己,做出正確選擇,結果可能有所不同。文章探討了控制慾對這個問題所帶來的影響,並提出了放下對他人控制慾的建議。
Thumbnail
「 我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他應該要懂我吧!」和一位老友久違的見面,她一坐下來便氣呼呼的說著。 五分鐘前,剛和男友鬧得不愉快,我在來的路上,聽他在通訊軟體上說了一點。 大致上是覺得,對方的思考邏輯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對方怎麼會得出,她完全不理解的結論? 跟她想要的,背道而馳。 我問了問:「那你不
Thumbnail
「 我們都在一起這麼久了!他應該要懂我吧!」和一位老友久違的見面,她一坐下來便氣呼呼的說著。 五分鐘前,剛和男友鬧得不愉快,我在來的路上,聽他在通訊軟體上說了一點。 大致上是覺得,對方的思考邏輯跟自己不一樣,同樣的問題,對方怎麼會得出,她完全不理解的結論? 跟她想要的,背道而馳。 我問了問:「那你不
Thumbnail
「我想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在關係矛盾時,傾訴者最常提出這個疑問。 對方想什麼,究竟影響了「什麼」呢? 這篇文章想要淺淺的討論,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對方想什麼?知道為什麼後,可以怎麼面對這份膠著與焦慮?我將分成三個部分來淺嚐這個衝動: 「想知道」的心理動機? 如何面對這份膠著與焦慮?
Thumbnail
「我想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在關係矛盾時,傾訴者最常提出這個疑問。 對方想什麼,究竟影響了「什麼」呢? 這篇文章想要淺淺的討論,為什麼我們需要知道對方想什麼?知道為什麼後,可以怎麼面對這份膠著與焦慮?我將分成三個部分來淺嚐這個衝動: 「想知道」的心理動機? 如何面對這份膠著與焦慮?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周圍常常都有這類型的人,喜歡用自己所謂的“常規”的邏輯來揣測別人的心理,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的認知,嘗試去揣測別人的心理,人抓摸別人的内心世界。但是,你們知道嗎?適當揣測是可以的,這樣可以做到“善解人意”,過度揣測,但是跟別人心中所想的不一樣的時候,你還據理力爭,就會引起別人的厭惡。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周圍常常都有這類型的人,喜歡用自己所謂的“常規”的邏輯來揣測別人的心理,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的認知,嘗試去揣測別人的心理,人抓摸別人的内心世界。但是,你們知道嗎?適當揣測是可以的,這樣可以做到“善解人意”,過度揣測,但是跟別人心中所想的不一樣的時候,你還據理力爭,就會引起別人的厭惡。
Thumbnail
我發現很多人都有一個壞習慣(包含自己),就是預設別人會怎麼想,或許是我們身處的文化,常常告訴我們要避免衝突,但預測他人的想法往往就是一個溝通的障礙。 我們需要承認,別人怎麼想,我們很難用隻字片語就能夠猜得出來,而我們的負面預期往往影響著我們怎麼應對。
Thumbnail
我發現很多人都有一個壞習慣(包含自己),就是預設別人會怎麼想,或許是我們身處的文化,常常告訴我們要避免衝突,但預測他人的想法往往就是一個溝通的障礙。 我們需要承認,別人怎麼想,我們很難用隻字片語就能夠猜得出來,而我們的負面預期往往影響著我們怎麼應對。
Thumbnail
我覺得猜心其實不是亂猜,而是交心的開始!我總告訴自己:「多點耐心,多願意去猜猜所愛的人在想什麼?」而我發現—當自己開始願意放下身段去找,總會有人願意給點提示,並給我一盞燈的方向,帶我走去他的心裡面。
Thumbnail
我覺得猜心其實不是亂猜,而是交心的開始!我總告訴自己:「多點耐心,多願意去猜猜所愛的人在想什麼?」而我發現—當自己開始願意放下身段去找,總會有人願意給點提示,並給我一盞燈的方向,帶我走去他的心裡面。
Thumbnail
人和人之間的心結,有時候都會搞到幾乎無解,想和解都很難,怎麼會這樣? 我相信沒有人會想這樣的,可是在我們的身邊,甚至是自己,都有這樣的問題。 問題出在人跟人的溝通不完全,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猜的,用自己的小心眼,或是理所當然去看對方。誤解是非常容易的,因為人喜歡先入為主的看事情,用自己的想法看事情,略
Thumbnail
人和人之間的心結,有時候都會搞到幾乎無解,想和解都很難,怎麼會這樣? 我相信沒有人會想這樣的,可是在我們的身邊,甚至是自己,都有這樣的問題。 問題出在人跟人的溝通不完全,很多時候都是自己猜的,用自己的小心眼,或是理所當然去看對方。誤解是非常容易的,因為人喜歡先入為主的看事情,用自己的想法看事情,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