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金馬61〉最佳女主角 戰力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金馬執委會提供

金馬執委會提供


■張艾嘉/《女兒的女兒》

張艾嘉在《女兒的女兒》要處理兩個女兒一個老母,有全然不同的三種應對,電梯戲要同時招架一老一少的左右切換就是一例。這個劇本給了張艾嘉無止境的人生難題,尤其當她迎來驟逝女兒所留下的胚胎。即使重擊接二連三,她卻屢屢抑制本來可以順勢張揚的宣洩,讓觀眾在情節之外,悄悄隨著她的消化內斂而跟著思考這些生命課題。

 

相同血緣的兩個女兒,一個親近鬥嘴、一個相敬如賓,劉奕兒和林嘉欣助攻張艾嘉不斷掏出一位母親極其幽暗的自私及難為。導演大量選擇長鏡頭,使得她們的表演無從遮掩修飾,更顯功力。尤其她跟林嘉欣在餐廳廚房揭露舊傷疤的對話,句句滲血。難度係數隨著情節不斷提升,張艾嘉超越自己成就一次難以取代的表演。

張艾嘉

張艾嘉


■吳君如/《我談的那場戀愛》

吳君如終於不再搞笑,不再演悲苦母親,少見飾演一名有社經地位的婦產科醫師。在這部愛情詐騙電影裡,她的表演難度之一是大量的獨角戲,近半篇幅只有手機螢幕陪她表演。從冷漠職場女強人到被戀愛激發出羞澀與雀躍,惆悵酸甜活脫一個戀愛中小女人的百轉千迴,她演來不嫌矯揉造作。

 

一場在日本飯店房內被晃點的天崩地裂又轉折成哀憐,在機場從心花怒放瞬間跌落大怒神般的衝擊,多場情緒翻盤的神色切換教人著急,她詮釋了何謂「最傷心的時候會笑」,影后功力不減。時隔21年再提名金馬影后,真實上演一齣勵志感人的戲碼。


吳君如

吳君如


■夏于喬/《小雁與吳愛麗》

夏于喬在電影中呈現「小雁」與「吳愛麗」兩種不同面貌,連肢體都細究做出區隔。不只顯著的5分鐘一鏡到底孝女白琴獨白戲,她跟楊貴媚的對罵互甩巴掌戲同樣讓人屏氣凝神。

 

她演出這個女子陷在宿命輪迴折磨裡的無奈,在猶如超渡儀式的一場場表演課之後,又換上如獲新生的樣貌。夏于喬承接了此角色的強度和跨度,層次豐富,是其表演生涯至今的最佳表演。

夏于喬

夏于喬


 

■鍾雪瑩/《今天聽我怎麼說》

鍾雪瑩飾演依賴助聽裝置的聽障人士,被家人教育盡量不使用手語,以免招來外界歧視。她因為聽障而造成口語表達不清晰,卻仍有大量台詞戲。但她的挑戰不僅只聲音演繹,而是在面對不同群體,都有擔心遭受異樣眼光的不安狀態。

 

在聾人群體中,有男主角游學修的手語派對她支持人工耳蝸的不認同;在職場又時常因資訊接收不流暢而產生憂心被排擠的焦慮。她把聽障人士在日常遭遇的不安全感表現得深刻。雖然故事裡三角關係的編寫稍嫌含糊,但她的苦學揣摩足夠讓人感同身受。

鍾雪瑩

鍾雪瑩


■區嘉雯/《從今以後》

區嘉雯在同志伴侶驟逝後,面臨不斷襲來的權益難題,一度想為情愛忠貞捍衛自己,終究又顧及昔日情面而溫良退讓。區嘉雯的表演平穩細膩,引導觀眾感受殘酷現實之外的人情世故;也因為她的沉著以對,得以在一連串不合理境遇之中理出頭緒。

 

電影對於伴侶議題的探討周全,區嘉雯的演出因而面面俱道。但或許因為導演對於角色塑造過於翻照過往同志臉譜,能達到讓人同情角色遭遇,卻在角色創作上沒有太多驚喜新意。區嘉雯的溫暖是恰如其分的稱職詮釋。

區嘉雯

區嘉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鳴影品的沙龍
12會員
37內容數
鳴影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28
甄子丹自導自演的動作法庭電影《誤判》,不減《葉問》系列的身手,而且延續他在好萊塢《捍衛任務4》裡痛快見血的強悍打風。一開場就是模擬FPS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展開的追捕行動,身歷其境,描繪甄子丹飾演警官的驍勇善戰。其後為拯救同袍而受傷,因而進入香港律政司擔任檢察官。
Thumbnail
2024/12/28
甄子丹自導自演的動作法庭電影《誤判》,不減《葉問》系列的身手,而且延續他在好萊塢《捍衛任務4》裡痛快見血的強悍打風。一開場就是模擬FPS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展開的追捕行動,身歷其境,描繪甄子丹飾演警官的驍勇善戰。其後為拯救同袍而受傷,因而進入香港律政司擔任檢察官。
Thumbnail
2024/11/23
第 61 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喜翔於《春行》將從影五十年來的生命淬鍊融於角色中,演出可說是無懈可擊;首次入圍的泰國籍演員 Wanlop 在《白衣蒼狗》近乎真實地詮釋出非法移工夾在生與死之間的逼仄,極具渲染力,來勢洶洶。
Thumbnail
2024/11/23
第 61 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喜翔於《春行》將從影五十年來的生命淬鍊融於角色中,演出可說是無懈可擊;首次入圍的泰國籍演員 Wanlop 在《白衣蒼狗》近乎真實地詮釋出非法移工夾在生與死之間的逼仄,極具渲染力,來勢洶洶。
Thumbnail
2024/11/21
施名帥在《角頭》系列是一個全新角色,對於觀眾視角而言,他必須達到足夠資格被認可站進這個江湖;對於光是本片就出現將近20個都算響噹噹的人物,無論表演頻率或交流磁場都必須不違和地融入群體。這些設定的成立已是挑戰,他在大批硬漢之中仍能展現其堅毅的剛柔並濟,成為一個立體的記憶點......
Thumbnail
2024/11/21
施名帥在《角頭》系列是一個全新角色,對於觀眾視角而言,他必須達到足夠資格被認可站進這個江湖;對於光是本片就出現將近20個都算響噹噹的人物,無論表演頻率或交流磁場都必須不違和地融入群體。這些設定的成立已是挑戰,他在大批硬漢之中仍能展現其堅毅的剛柔並濟,成為一個立體的記憶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女兒的女兒》描述女兒意外死亡,留下一個健康的胚胎給法定繼承人-母親(張艾嘉),母親要怎麼決定這胚胎接下來的命運呢? 我看到片名時,內心是複雜的,以外婆的視角,我就是『女兒的女兒』,沒見過外婆,不清楚外婆跟媽媽的關係如何,但我跟媽媽的關係裡有很多糾葛在裡頭,最後我還是揪了老朋友(壯膽)進戲院。
Thumbnail
《女兒的女兒》描述女兒意外死亡,留下一個健康的胚胎給法定繼承人-母親(張艾嘉),母親要怎麼決定這胚胎接下來的命運呢? 我看到片名時,內心是複雜的,以外婆的視角,我就是『女兒的女兒』,沒見過外婆,不清楚外婆跟媽媽的關係如何,但我跟媽媽的關係裡有很多糾葛在裡頭,最後我還是揪了老朋友(壯膽)進戲院。
Thumbnail
別被片名給騙了,這不是一個講述「女兒」或「女兒的女兒」的故事,而是關於「一個母親」,若以這個角度來看,會更明白為何由張艾嘉飾演的金艾霞,在某些處境下的反應相當收斂,當然並不是撕心裂肺就得表現得歇斯底里,而是她的情緒內隱到像是一場場的自我對話,只是,一個母親的「自我」,非得透過女兒這樣的角色才得...
Thumbnail
別被片名給騙了,這不是一個講述「女兒」或「女兒的女兒」的故事,而是關於「一個母親」,若以這個角度來看,會更明白為何由張艾嘉飾演的金艾霞,在某些處境下的反應相當收斂,當然並不是撕心裂肺就得表現得歇斯底里,而是她的情緒內隱到像是一場場的自我對話,只是,一個母親的「自我」,非得透過女兒這樣的角色才得...
Thumbnail
➋《XiXi》 從人妻到人母,從女兒到母親,XiXi的生活隨著身份的轉換,不斷地被重塑與解構。導演將自身與阿嬤的情感交融,將XiXi與母親、XiXi與女兒的關係層層編織,以交錯世代的敘事視角,串聯起身邊的亞洲女性。她們的時代、經歷,乃至靈魂,在影像中交匯,漸漸揭示一個共同的命題:XiXi所渴望的自
Thumbnail
➋《XiXi》 從人妻到人母,從女兒到母親,XiXi的生活隨著身份的轉換,不斷地被重塑與解構。導演將自身與阿嬤的情感交融,將XiXi與母親、XiXi與女兒的關係層層編織,以交錯世代的敘事視角,串聯起身邊的亞洲女性。她們的時代、經歷,乃至靈魂,在影像中交匯,漸漸揭示一個共同的命題:XiXi所渴望的自
Thumbnail
電影《惡女》的劇情,雖然聚焦在立美與秀蘭之間的鬥智攻防,但劇中,立美、秀蘭與立美的父親,這三人間的關係裡,牽纏的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與子女怎麼處理長輩情感關係,更讓我有感,明(2025)年起,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一人超過65歲,這樣的家庭議題,將不再少見,如果你的父母想談戀愛,你會怎麼處理?
Thumbnail
電影《惡女》的劇情,雖然聚焦在立美與秀蘭之間的鬥智攻防,但劇中,立美、秀蘭與立美的父親,這三人間的關係裡,牽纏的中老年人情感需求,與子女怎麼處理長輩情感關係,更讓我有感,明(2025)年起,台灣就進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有一人超過65歲,這樣的家庭議題,將不再少見,如果你的父母想談戀愛,你會怎麼處理?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Thumbnail
某天,無意間看到一篇名氣很高的女主持人與自己的女兒一同進行產品的代言,在女星使用幽默口吻與女兒互動時,突然因為女兒「不自覺往後退、遠離老媽」,讓女星直喊「你過來一點,我現在像繼母嗎?」 雖然只是一小段幽默詼諧的對話,但也在重複刻畫傳統故事書「繼母角色」,繼母就是可怕的、繼母就是邪惡的.......。
Thumbnail
某天,無意間看到一篇名氣很高的女主持人與自己的女兒一同進行產品的代言,在女星使用幽默口吻與女兒互動時,突然因為女兒「不自覺往後退、遠離老媽」,讓女星直喊「你過來一點,我現在像繼母嗎?」 雖然只是一小段幽默詼諧的對話,但也在重複刻畫傳統故事書「繼母角色」,繼母就是可怕的、繼母就是邪惡的.......。
Thumbnail
當母女關係太過粘著,彼我不分,母親在犧牲奉獻之餘,就能藉由「愛」的權力,進行兩個「女人」的戰爭與拉鋸,便必然會互相傷害。由姚國禎執導的電影《家家》(Welcome home),便是藉由女主角羅家家(劉若英飾)的獨腳戲,生動呈現了一個「失敗女兒」對寡母的怨與愛。 本文涉及劇情,建議觀影再讀。
Thumbnail
當母女關係太過粘著,彼我不分,母親在犧牲奉獻之餘,就能藉由「愛」的權力,進行兩個「女人」的戰爭與拉鋸,便必然會互相傷害。由姚國禎執導的電影《家家》(Welcome home),便是藉由女主角羅家家(劉若英飾)的獨腳戲,生動呈現了一個「失敗女兒」對寡母的怨與愛。 本文涉及劇情,建議觀影再讀。
Thumbnail
台灣導演阮鳳儀的首部長片電影,故事改編90年出生自身成長的過程,移民美國六年後因母親罹癌後再又返國的經驗,描述因誤解而衝突,找到愛後和解的一家人故事,於第58屆金馬獎入圍7個獎項,其中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攝影3項獲獎,同時出版《美國女孩:電影劇本與幕後創作全書》。
Thumbnail
台灣導演阮鳳儀的首部長片電影,故事改編90年出生自身成長的過程,移民美國六年後因母親罹癌後再又返國的經驗,描述因誤解而衝突,找到愛後和解的一家人故事,於第58屆金馬獎入圍7個獎項,其中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攝影3項獲獎,同時出版《美國女孩:電影劇本與幕後創作全書》。
Thumbnail
此篇文章是在記錄我的感受與成長,希望透過我的故事能帶給有相似感受的人一絲希望,我們一起努力!
Thumbnail
此篇文章是在記錄我的感受與成長,希望透過我的故事能帶給有相似感受的人一絲希望,我們一起努力!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