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作品勒?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你有什麼作品?

你有什麼作品?

我的作品 就是 我

這樣叫什麼作品?

你沒半樣作品就來根本浪費我的時間。


為什麼我不能是個作品?

我花40年又3個月才長成現在這模樣

不靠任何額外生出的形體物質要證明自己能創作

敢跟你說

我就是自己的作品

為什麼這樣不叫做作品?


後記:在一連串重整家裡房間收納與家具位置動線的繁瑣過程裡,我對原本的一切感到極為不滿意,但要摸索出新的和諧秩序與呈現我發現非常困難,因為那已經不是管理與懂不懂得收納的問題,而是我無法依照任何可參考的原理去俐落地收拾,我必須沉潛在其中去回想腦海中對這些空間事物與生活的觀察,然後看看腦能依據這些觀察被激盪出什麼樣我從未想過但可實現的畫面後,我才著手調整安排。就像此刻打字的走廊站立書桌,用兩張多出來的木椅和一張長方木板不靠一根釘子螺絲卡扣就一秒組合而成,也是這樣被創造出來的。只是這次是更大的規模需要去思考,所以我才真的意識到這就是一個創作的過程無誤。而那些外顯的空間動線與的安排與成品並非作品本身,那只是作品所存在的空間,真正的作品是在其中生活的我。一個在乎身體體感舒適程度站立著工作還能邊玩平衡板而怡然自得的我才是作品本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想當人的一塊肉的沙龍
3會員
5內容數
2024/12/18
仔細盤點我學開車這件事幾乎是超過10幾年的學習歷程。 我是個懶惰的人,為了可以開車去一個地方,首先需要有一台車,還要會路邊停車、倒車入庫停車、找停車位、保養車子,然要去一個地方的方法那麼多,我總認為其他方法更輕鬆更方便,也因此即使拿到駕照後我也從未想過要真的練好車開上路。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常常
2024/12/18
仔細盤點我學開車這件事幾乎是超過10幾年的學習歷程。 我是個懶惰的人,為了可以開車去一個地方,首先需要有一台車,還要會路邊停車、倒車入庫停車、找停車位、保養車子,然要去一個地方的方法那麼多,我總認為其他方法更輕鬆更方便,也因此即使拿到駕照後我也從未想過要真的練好車開上路。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常常
2024/11/17
才華 你他媽的是什麼鬼東西,我就是要寫啊! 沒人看也要寫啊,我要寫滿整個人生的廢話,到底乾你屁事。 你他媽的不要裝做有人在給你多大的阻礙和干涉阿! 不要裝做有人願意浪費生命去盯著你看盯著你出糗! 你有種把游標當做槍,槍口對準自己... 那 軟弱的眼睛軟弱的嘴, 軟弱的手腳軟弱
2024/11/17
才華 你他媽的是什麼鬼東西,我就是要寫啊! 沒人看也要寫啊,我要寫滿整個人生的廢話,到底乾你屁事。 你他媽的不要裝做有人在給你多大的阻礙和干涉阿! 不要裝做有人願意浪費生命去盯著你看盯著你出糗! 你有種把游標當做槍,槍口對準自己... 那 軟弱的眼睛軟弱的嘴, 軟弱的手腳軟弱
2024/11/08
很小我就很雞婆性,明明是家族裡不論外婆家或阿公阿嬤這邊的排行都是最小的,但我卻總是愛管東管西,管大人抽菸很臭也好,西瓜沒吃乾淨很浪費也罷...都是我管轄範圍內,彷彿那樣才能證明我即使是年紀最小的也不是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 而這樣的症頭不只在家裡發生,出了家門我也不會收斂,凡是我看到需要我關切的我
Thumbnail
2024/11/08
很小我就很雞婆性,明明是家族裡不論外婆家或阿公阿嬤這邊的排行都是最小的,但我卻總是愛管東管西,管大人抽菸很臭也好,西瓜沒吃乾淨很浪費也罷...都是我管轄範圍內,彷彿那樣才能證明我即使是年紀最小的也不是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 而這樣的症頭不只在家裡發生,出了家門我也不會收斂,凡是我看到需要我關切的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經營生活,需要有意識地勤勞、主動、努力去營造。嘗試、摸索了解令自己喜悅的生活,並保持彈性,有穩定不變的必要基礎也有隨時增減的好奇與新鮮感。適當地選擇放在生活中的人事物,有界線地營造自己的生活,展現界線也尊重別人的界線。
Thumbnail
經營生活,需要有意識地勤勞、主動、努力去營造。嘗試、摸索了解令自己喜悅的生活,並保持彈性,有穩定不變的必要基礎也有隨時增減的好奇與新鮮感。適當地選擇放在生活中的人事物,有界線地營造自己的生活,展現界線也尊重別人的界線。
Thumbnail
你,是「喜愛」的創作者嗎? 喜愛自己的作品? 喜愛自己的風格? 喜愛畫畫這一件事情? 喜愛自己創作的心情? -----------------朋友,這樣問著我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你,是「喜愛」的創作者嗎? 喜愛自己的作品? 喜愛自己的風格? 喜愛畫畫這一件事情? 喜愛自己創作的心情? -----------------朋友,這樣問著我 ✍ 愛我所畫,夢我所愛 圖。文/布恣芽朵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有許多的不同,工作的繁雜為生活帶來好多不平凡的一刻,而我用鏡頭記錄著生活裡的驚奇,將這陣子的我保留了起來。
Thumbnail
最近的生活有許多的不同,工作的繁雜為生活帶來好多不平凡的一刻,而我用鏡頭記錄著生活裡的驚奇,將這陣子的我保留了起來。
Thumbnail
我的興趣很特別,別人喜歡享樂,我卻喜歡創造。 對我而言,享樂是屬於身體的滿足,創造則是心靈的滿足,那種感覺好像是從你而出,生下了一個孩子,你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心中對於這個獨特的創造物充滿了喜悅。 人生下來本來就是要創造的,創造也是人的天性,只是太多人習慣拷貝複製,這樣或許比較輕省沒壓力,可是同
Thumbnail
我的興趣很特別,別人喜歡享樂,我卻喜歡創造。 對我而言,享樂是屬於身體的滿足,創造則是心靈的滿足,那種感覺好像是從你而出,生下了一個孩子,你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心中對於這個獨特的創造物充滿了喜悅。 人生下來本來就是要創造的,創造也是人的天性,只是太多人習慣拷貝複製,這樣或許比較輕省沒壓力,可是同
Thumbnail
最初我也沒想過自己會這麼享受創作過程,記得以前成長過程時撰寫論文是多不情願的苦差事,誰能料到會迷戀上寫作。
Thumbnail
最初我也沒想過自己會這麼享受創作過程,記得以前成長過程時撰寫論文是多不情願的苦差事,誰能料到會迷戀上寫作。
Thumbnail
寫於 2023.07.23+28 ,家中 食用情緒:忙碌的實習,忙著、活著
Thumbnail
寫於 2023.07.23+28 ,家中 食用情緒:忙碌的實習,忙著、活著
Thumbnail
  讀完喜歡的作品、查詢作家的相關生平時,發現他們留下不少厲害的著作,晚年卻因為鬱悶自盡的故事。每次讀到這樣的訊息,都會不免消沉好一陣子……
Thumbnail
  讀完喜歡的作品、查詢作家的相關生平時,發現他們留下不少厲害的著作,晚年卻因為鬱悶自盡的故事。每次讀到這樣的訊息,都會不免消沉好一陣子……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創作,就是將內心情緒透過手中木頭,轉換成實體的存在,完成作品時,有種像自我實現後的踏實感?! 應屆畢業的那年,我報名了一個現場創作的木雕營,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要在那裏進行一個月的創作生活,因為要自己準備機具,所以我擁有了人生第一台電鋸,也在創作營認識了很多不同
Thumbnail
繼續聊聊自己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的故事 創作,就是將內心情緒透過手中木頭,轉換成實體的存在,完成作品時,有種像自我實現後的踏實感?! 應屆畢業的那年,我報名了一個現場創作的木雕營,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要在那裏進行一個月的創作生活,因為要自己準備機具,所以我擁有了人生第一台電鋸,也在創作營認識了很多不同
Thumbnail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 雖然在這條創作旅途中,常時時刻刻反問自己,這條路是對的嗎?是不是要換個方向? 相信各位可能在自己選擇的事情上,不論是工作也好,研究也好,或是學習也好,有時在空檔時間中,或是自己所獨處的情況下,會自問是否這是最正確的決定?
Thumbnail
我覺得創作給我的不僅僅只是做作品,因此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在創作當中所感受的事情。 雖然在這條創作旅途中,常時時刻刻反問自己,這條路是對的嗎?是不是要換個方向? 相信各位可能在自己選擇的事情上,不論是工作也好,研究也好,或是學習也好,有時在空檔時間中,或是自己所獨處的情況下,會自問是否這是最正確的決定?
Thumbnail
對我而言,寫作是一件極私人的事,大概是因為我是屬於透過書寫會比用說的想地更深的那類人,有時候,說話的速度必須放慢,我才能好好表達出自己想傳達的意思。工作了幾年,因為業務所需,所以表達能力透過自我訓練與經驗累積似乎有變得流暢些,但是,回到最原本的我,那個想說心底話的我,我還是只能慢慢地說,慢慢地寫..
Thumbnail
對我而言,寫作是一件極私人的事,大概是因為我是屬於透過書寫會比用說的想地更深的那類人,有時候,說話的速度必須放慢,我才能好好表達出自己想傳達的意思。工作了幾年,因為業務所需,所以表達能力透過自我訓練與經驗累積似乎有變得流暢些,但是,回到最原本的我,那個想說心底話的我,我還是只能慢慢地說,慢慢地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