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的主管如是說,餐桌上瞬間熱鬧了起來。
『我主管也這麼說!他說就抓關鍵字叫 AI 生成一堆文章丟上去就可以了!」
這樣的文章,看的人會是誰呢?我不禁思考了起來。
數位內容生態日益繁盛,幾乎取代了其他媒介成為主要傳播渠道。當生成式 AI 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內容產生的效率,我們是否還能維持對內容品質的要求?而從「先求有再求好」轉向「只求有」?2B的內容生產者在兩極間擺盪,最後似乎轉向了一個極端。
過度追求「量」而下放「質」的標準,會發生什麼事呢?在此我謹以需要內容的「品牌」角度來看,暫且不從內容生產者的角度來聊。
當你跟你的競爭對手都在用一樣的工具,唯一能區別你們的只有品味。你的品味有比對方好嗎?好到能讓讀者選擇你嗎?當效率不再是問題,這就成了一場品味大戰。
生成式 AI 的快速發展,讓內容生產變得空前簡單且高效。從文案撰寫到設計圖像,AI 工具都能在幾秒鐘內完成過去需要數小時甚至數天的工作。例如,AI 文本生成器可以自動產生新聞稿、產品描述、社群媒體貼文等,甚至可以模仿特定的語氣與風格。
然而,這樣的便利性也帶來了「內容生產工廠化」,也就是標準化的現象。成本大幅降低固然是喜訊,品牌開始注重以低成本創造更多內容,但檢核時卻容易忽視了內容是否真正滿足受眾需求。這種量化導向的創作模式,雖然短期內提高了曝光率,但往往導致內容缺乏深度與個性。「數位內容」本身早就是紅海,在紅海中脫穎而出,需要策略。
重複性高或缺乏針對性創意的內容,容易造成「資訊疲勞」現象。讀者面對大量同質化的內容時,注意力和興趣會迅速下降。這還考驗另一種本事:「編輯」。
確認內容的通順與用詞精準度僅僅是編輯的一小部分工作,編輯另外的專業還有確保內容符合市場需求,很多品牌並沒有意識到他們應該在編修校對乃至洞察優化上放更多心思。
優質的內容是與人溝通的橋樑,不僅是文字或影像片段的堆砌,目的是改變讀者的「行為」,不論那行為是指「觀念」「慣性」「訂閱」甚至是「導購」。生成式 AI 雖然能快速生成內容,卻難以保證每一篇內容都經過精心優化。許多未經打磨的內容會讓讀者感到困惑、無趣,甚至產生抵觸心理。
牛津大學的一份研究就有提到這種現象。雖然生成式 AI 的演化速度之快,品質也是飛快提升,但是生成式 AI 的本質是接龍高手,而非提供寶貴的生命洞見和經驗,在某些領域上,這樣的內容不僅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還可能導致用戶質疑內容的可信度。更糟的是給人一種「應付差事」的印象,進一步拉低品牌的專業形象。
AI 會不會發展成具有改變人類行為渲染力的工具呢?
我也不知道。
承接上段,當內容品質下降,品牌形象可能面臨的傷害是深遠的。首先,為什麼要做「內容行銷」?那是因為內容行銷降低了「廣告感」,拉升了「專業感」,專業感與信賴感是鋪墊消費者走向「購買」一路的基石。優質的內容能讓品牌顯得專業且值得信賴,而低品質內容則可能傳達出品牌不注重細節、不尊重消費者的訊息。
當讀者長期感到內容缺乏價值時,他們更傾向於更「有感」的優質內容,降低廣告效果或減少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舉例來說,成功的品牌通過創造高品質內容而在市場中脫穎而出,他們運用的內容不僅體現產品功能,也傳達品牌故事和價值觀,這使得受眾能與品牌建立情感連結,促成一段愛情長跑。相比之下,若品牌的內容被視為廉價或敷衍,則很難贏得受眾的認可。不過,若品牌只想要幾個成功的短期戰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生成式 AI 的確為內容創作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內容的核心目的仍在為受眾創造價值,進而影響讀者做出我們期待的行為,無論那是什麼。在追求數量和生產效率的同時,我們更需要關注如何利用 AI 作為輔助工具,好提升內容品質和影響力。
2B 上做任何事情都想要成功。但生成速度或數量僅僅是成功的一環,我們在受眾心中留下什麼,並且與他們產生共鳴,不斷讓他「愛上」,不才是「行銷」的本質嗎?如何平衡量與質,是商業世界的內容創作者乃至決策者需要不停思考的議題。
我始終認為評斷「內容行銷」的標準從來不該是快,而是對讀者多「有用」。以這個維度下去思考,用什麼工具都可以、都很好。讀者想閱讀的內容是夠快的內容嗎?(注意,這邊我講的「內容」排除「新聞」這種體裁,新聞的確要快,因為讀者要的是快速又能客觀的掌握事件全貌。)否則,多數讀者需要的是各種層次都能觸動他們的「有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