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我們傳達思維和情感的工具,從某一個角度來說,當我們閱讀時,語言文字的表達形式也限制了我們如何去思考、去感受。然而這種限制作用並不會像一篇文章的內容、概念、主題那樣,明顯地可以被讀者辨識出它正在發生影響。 我的習慣是會盡可能閱讀不同類型的文章,除了注意它們的內容以外,也會觀察它們在修辭、譬喻方式上的特徵,以及內容和語言形式之間的相互關聯。其中當然有許多我不喜歡的東西,但是如此做是為了有意識地避免讓自己的認知模式被單一的閱讀習慣,如車子輾壓出二條路線固定的車轍一樣,車轍越深、越適合輪子、車轍內外的高低落差越大,往後便越沒有其它的路可以走。 雖然你仍看得見路其實很寬很大,隨時有轉彎的機會通往很多地方,但是你就是只能疾馳在原本的那一條車轍上。 迎合大眾的內容工廠 社群網站興起之後,出現許許多多似乎是專門仰賴點擊率來營運的內容工廠,雖然近來,這種一眼就認出其目的是在於獲取點擊的文章在社群裡轉發出現的頻率少了很多,原因是什麽我不太清楚,但是我相信這並不是因為原本的大量讀者開始變得對於內容有更進一步的要求;這或許僅是人們對那些大量地一湧而來、形式和內容類似、重複刺激相同心理部位的文章,暫時地感到厭倦了;或者這也可能單純地就是閱讀文字的人減少了許多而已。 很多人其實在都是在漫無目的地閱讀(打發無聊、尋求刺激若不算是目的的話),大量閱讀材料的需求被創造出來,隨身攜帶手機的生活塑造了一種特定樣態的文字閱讀市場,具有特定的閱讀習慣、閱讀的時機和情境,語言文字的表達方式就在這樣的機制之中,逐漸演化出一種我並不喜歡的面貌。 一、評論類文章在起始處放上題為「我們想要讓你知道的是…」、「你為什麼需要這則新聞…」的醒目的引言,內文通常在100字左右,具有類似前言、摘要的功能。使用引言不是網路媒體的創舉,引言不論長短、不論是在書籍或是雜誌、報紙,都是文字產業長久以來輔助讀者快速理解內容的常見的編輯方式。 片來源: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2714?utm_source=2016IndexHot&utm_medium=internal&utm_campaign=hot_post 舉它作為例子的原因是在於它使用「我們想要讓你知道的是…」、「你為什麼需要這則新聞…」的直白做法。 直白是網路傳播、溝通的重要特性之一。 編輯或許是意識到某種現象:讀者們普遍似乎不知道自己所為何來,並且無法辨識一篇文章的價值;讀者在這些問題上遇到困難,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閱讀這一篇文章,從文章之中又應該注意哪些訊息,因此編輯必須要以最直接了當的關鍵字彙,切中、抓住讀者仍在飄忽迷濛中的意識的尾巴,說服他們停留,打消他們若是沒有立即得到滿足便會離開的衝動。 如果使用「引言」這兩個字就可能缺乏溝通的作用,甚至可能還會引起讀者抗拒閱讀的反應,引言、摘要、前言等等詞彙像是某種反射性的暗示,令他們聯想到苦悶、艱澀難懂的制式長篇。 當操作閱讀介面的手指的反應速度比眼球或比思維都更快的時候,編輯的首務就是幫助讀者減少思考的時間。 二、許多分享生活事件的文章開頭常常以警告的語氣提醒讀者「本文是長文,不喜者或不慎者勿入」,這表示文字篇幅的長短已經很大程度地被視為是影響閱讀經驗的重要標準之一,其重要性等同於內容本身的好壞,因此,出於處在碎片化時間的閱讀時代,一位作者應有的禮節或責任規避,長文的事先警告便有存在的必要性。 幾乎沒有作者會事先聲明自己的文字是不值得一讀的東西,請人三思後再決定要不要繼續閱讀,而且讀者要辨識、抱怨寫得文章太長,也比辨識文章寫得太差,容易很多。 三、新聞標題不再是關於一個事件的人事物的前後經過,因為讀者關心的不是這些,讀者在意的是這一則新聞事件的「心理功能」是什麼。現在合格的標題必須直接向讀者表露,這則新聞的功能是可以引起哭、笑、驚、怒、罵的哪一種情緒反應,讓讀者能夠依照自己當下的心情,選擇相應的文章。 在一個麻木而無趣的生活裡,帶有淨化和宣洩釋放情感的「文化商品」就佔有相當重要的功能的地位。 社群媒介是人的社交行為的延伸,它與人的情感作用密不可分。我們只要留意一下人們在面對面時的用語和聊天內容,其實多半都是旨在促進、鞏固彼此的情感連結度,知性的內容有時反而是干擾因素。 這說明了為什麽一些文章會使用「她…」、「他…」作為標題的主詞,這類主詞不明確、常常只形容詞且故作神祕地語焉不詳的標題(「……,XXX這麼回覆」),吸引和迎合的正好就是人們喜好閒聊八卦,窺視他人秘密的大眾性。 四、下圖這篇新聞文章看起來就像是一頁畫滿了背誦重點的學生課本,刺激視覺是最大的目的。它用鮮明的色彩標示出、框選出每個重點的所在,提醒讀者什麽是必懂、必讀的部分。 雖然取得「標準答案」已經是被認為是一種錯誤的學習方式,但是對於漫無目的的讀者而言,卻是一項快速且無可取代地有功效的閱讀服務。 片來源:https://buzzorange.com/2016/05/16/hung-legislator/ 這種類似學生對付課本的方式可以用於刊登篇幅較長的文章。它借用了商業電影的敘事結構,這種已經發展成熟、行之有年的電影結構是制式化的,每隔一段時間便會給予觀眾一次情節的高潮。 內容行銷者很清楚讀者們的耐心有限,不完全能夠忍受長篇幅論述的過程,文章因此必須模仿商業電影的成功之處,在篇章裡安排多個帶有高潮功能的亮點,不斷地告知讀者,閱讀的分析思考階段已經結束,任務的成果已經取得。電玩遊戲的時間行進邏輯也是如此,精心規劃各種大大小小的獎勵,以此延續玩家的專注力。 五、在進行複雜的論述之前,有些文章會從「先說結論」開始,這也是另一種模仿電影情節結構的敘述方式。商業電影經常藉由正邪對立的二元結構來開展故事,並且以此塑造對比鮮明的人物形象、賦予他們各自的功能。 反派人物或正派人物通常都必須在故事開始時就需要被明確定位,一部電影的反派人物從言行舉止到長相、造型都在告知觀眾:我是壞人。二元對立的故事結構有助於引導觀眾接收情節發展的合理性,每個衝突、轉折、意外的延伸等等,都由於正反雙方的明確定位而能夠自然而然獲得解釋,任何人中途睡著再醒來看,還是能夠理解,繼續參與故事。邪不勝正是固定的軸線和結局。 先說明結論是什麽的文章所要解決的困難也是在於,讀者隨時都有可能因為缺乏耐心而瀕臨分神的邊緣,沒有結論引導他們的話,讀者便會墜入鋪陳論述的迷霧之中。 這種手法的變形版本便是經常使用問句作為標題,或是頻繁地使用自問自答的句型。 表達形式也是訊息整體的一部分 我對一則新聞標題的印象非常深刻。在中國舉行十九大的第一天,某家電視新聞頻道的標題卻是關於習近平是繫著什麽顏色的領帶現身。 我並不喜歡上述那些文章的語言表達形式,也不喜歡它們迎合大眾的立場,但是正如我在文章開頭時所說的,我不時會點閱這類型的文章,我也完全不反對它們的存在,它們顯示了在社群媒介出現以前,文字閱讀以及文字寫作的世界確實存在著許多空白的地方。 在台灣的言論自由受到箝制的時期,李敖曾經使用色情照片作為自己書籍的封面,試圖藉著這種手段讓自己批判政府的內頁文字突破審查機制,與色情刊物魚目混珠地一起進入市面。許多原本的購書目的是南轅北轍的人卻變成了他的忠實讀者,在當時接觸到鮮少有人敢於主張言論自由的思想。 因此,在言論自由的意義上,我真正反對的是在任何領域出現單一化的、對於某種東西全盤接受的意識形態。畢竟,我們總是需要透過對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鑑別,知識才有可能產生,而語言本身就是一種建立在差異對立上的系統,一如我們的現實社會。 我不否定李敖的做法,但是我也不會模仿他的做法。即便我的文章的表達方式使得很少有人願意閱讀,然而它們作為上述文章的對照參考便是它們存在的價值,文字表達形式、風格本身就是內容整體訊息的一部份,具有塑造思維的力量,它會同時影響著寫作者和閱讀者,不可忽視。 結尾處這裡再補充一種我不喜歡的標題類型,它帶有衝突對比感的,令我感到人們閱讀目的的奇異矛盾。文章的主題若是涉及令人望而生畏的複雜議題時,便會出現如下的標題:「一張圖看懂…」、「第三句話就懂了…」、「…原來是國小/國中題目」。讀者在點擊之前所需求的、期待的東西,究竟是淺顯還是深度?還是僅僅是為了要在那一瞬間讓手指有東西可以點擊,尋找某種好奇的理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