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餘命的問題及看法

更新於 2024/12/0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依據內政部《113年第34週內政統計通報》:民國112年國人平均壽命80.23歲;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的資料,民國111年國人「健康平均餘命」為 72.43歲。

這兩個數據中間的差距就是國人的「不健康餘命」—包括失能、臥床、慢性病纏身等年數。換言之,國人在生命末期需人照顧的平均年數為「國人平均壽命=80.23」扣除「國人健康餘命=72.43」得出之數字「=7.8」。「不健康餘命」的年數就是國家和社會和家庭必須付出的醫療和照顧成本的年數。

待支出的成本

上述成本(暫不計數國家和社會的付出部分),首先是受照顧者的「生活費用」,其次,則是「照顧費用」。會需人照顧的主要原因就是「失能」或「失智」。唯一的差別是費用會依嚴重性而有高低之別。

除了上述一整筆的費用支出外,後續尚有需要定期支付的機構月費、看護費用,或是管、灌飲食及尿布…等耗材,只要當事人在的一天,都將長久支付下去,不可能停止。根據上述調查來看,這筆定期固定的支出,至少是7.8年的時間。

成本產生的問題

從上述的分析大概可以推估,如果不是兒女眾多,而且每個兒女的經濟狀況都不錯,一個老人的照顧就可能拖垮一整個家庭了。(國家和社會的付出不在此文的分析中。)

上面僅就照顧費用,就可以衍發出諸多的問題,然而錢可以解決的,只要力尚能及尚不是太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其實是照顧。容我以丈母娘的生命末期為例。丈母娘平常都交由外籍看護來照顧,兒女五人平均分擔費用,尚能應付。但病危住院後,醫生巡房必須要有家屬在場聆聽醫生解說病情及處置狀況,但還在職的勢必影響到工作;那要如何分配才能皆大歡喜呢?老實說,再怎麼公平都有人覺得不公平。再則只要住院,其費用還需另加,至於加多少則需看是否需另請專業看護以及住院多久?

費用和照顧的分擔,往往使得子女只能硬撐(撐不下去的會怎樣,你猜吧?或者注意相關的社會新聞吧。),但私底下的怨言絶不會少……。

討論

如果病人能痊癒,那家人的付出和辛苦還有意義和價值,問題是:你照顧的是不可能再痊癒而且即令能出院也是躺著不動的軀體而已。協同內子去加護病房看丈母娘時,叫她也沒回應,眼睛閉著(即令能睜開也只是直直的望著天花板),人靜止著不動,鼻孔連著鼻胃管和呼吸器,只能看著旁邊儀器上的數字,表示人還活著……(回普通病房時情況依舊),而且,從門口走到她病床時,沿路所見的十幾床病床都是同樣的景象,我不得不去想:我希望像這樣活著嗎?這樣子是延長我的痛苦,還是孝順?這樣子給子孫添加負擔和困擾是我要的嗎?答案非常清楚:我不要!容我在這兒斬釘截鐵的告訴我的兒女:我不要!要孝順或要感恩,請趁我還能吃,還能走之時吧!

瓊瑤對不健康餘命的看法

瓊瑤針對可能發生的失能和失智,對子女和媳婦也有所叮囑。

我的叮囑如下:

 一、不論我生了什麼重病,不動大手術,讓我死得快最重要!在我能作主時讓我作主,

萬一我不能作主時,照我的叮囑去做!

 二、不把我送進「加護病房」。

 三、不論什麼情況下,絕對不能插「鼻胃管」!因為如果我失去吞嚥的能力,等於也失

去吃的快樂,我不要那樣活著!

 四、同上一條,不論什麼情況,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種維生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

種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

 五、我已經註記過,最後的「急救措施」,氣切、電擊、葉克膜……這些,全部不要!

幫助我沒有痛苦的死去,比千方百計讓我痛苦的活著,意義重大!千萬不要被「生

死」的迷思給困惑住!"

我完全認同她的叮囑,但她沒提到失智

 換言之,藉由外力介入來維持生命的任何醫療措施都是她不能也不願接受的,她的叮囑都是我所完全認同者,只是她這兒提到的都是屬於失能的部分,失智部分則似忽略未提。因為失智是沒有外力介入也能維持生命,只是苦了照顧你的人,而她們之所以照顧你乃因認為你是她們所熟知的那個親人,問題是你漸漸的連自己都不認識了,那她們照顧形似她們親人的面貌活著的你,是否有些怪異?因此,我個人的想法是只要我不能夠依靠自己活著—需人照顧—,亦或我已快不認識自己是誰了,那就請讓我儘速離開。(瓊瑤至死都能照顧自己,也沒有失智的現象,是能貫徹自己意志和想法的,但如若失智的話,她的叮囑就有了缺憾,因為可能仍需人照料,同樣造成別人的困擾。)

結語

瓊瑤尚有幾句名言:「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時願如火花,死時願如雪花」。我沒有那麼詩意,只願:活著,就好好的活著,想吃就吃,想玩就玩。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四周的歡笑和希望多一些些,讓周圍的痛楚和哀傷少一些些。而在知道可能需要別人照顧時,容我靜靜且悄悄的"飄然"離去。


附註

(想知道有無另一世界者,請通知一聲,如果有的話,我會在你夢中輕輕的搔你腳底……。)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言 知名的作家兼影視製作人瓊瑤於週三(12/4)被發現在家中辭世,享壽86歲,她留有遺書、在遺書中提到,「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後一件「大事」,她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傍晚檢察官會同法醫在家屬見證下進行遺體相驗,結果確定為一氧化碳中毒窒息而亡。因無他
民眾對"台中小六生"事件的看法 今天(2024-12-4)聯合報的民意論壇大多是針對"台中小六生"事件(該事件上文已描述過大概的經過,然而校方和家長對經過的各有不同說法。)的憂心和痛心,讓我們看看與此有關的文章標題(因為此事件已引發公眾關注,因此訊息甚多,內容大概不脫此數文。)及其內文精髓
前言 先看兩則這兩天有關台中市老師與學生起糾紛的新聞標題 《程序違法!警員進校帶走小學生 盧秀燕怒批:最壞的教育示範》 《小學生被警察抓走 父怒控道貌岸然的大人們》 再看看盧秀燕在台中市議會接受質詢時的反應及事後的道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前言 翻完今天(2024-12-2)送來的《聯合報》,打開副刊,半個篇幅都是黃大頭的文章,標題是<幫老媽搬家到天國>,一下子就觸動了我。 懷思與感念 內子這幾天都在忙著準備在丈母娘家祭和公祭時播放的簡報。內子的弟、妹和兒孫輩傳送過來的、他們認為有價值的照片甚多,如何彙整成可以顯示丈母娘的生平,
死後還有另一世界喔 作者為何成為催眠通靈者 法國的夏博尼醫生,是世界知名的「瀕死經驗」專家。作者之所以會成為催眠通靈者,他自己也說不清原因到底是什麼,一切好像都是自自然然的,好像是事先被安排好的,至於是誰安排的?如何安排的?他自己也說不清,他會許願當醫生,乃因他們家的家庭醫生極具魅力,使作者想成
前言 丈母娘生病期間,頗受主治醫生,護理師和長照二。0到家服務的醫療人員的照料,內子家人為了要不要表達感謝而有了小爭執。大家都認為:有必要表達感謝之情(想要送個禮),但送什麼?如何送?都是大學問,送得輕了,有不如無;那到底要送什麼才不顯輕?跟誰做比較?如何送也是大問題,送醫院,太醒目;送家裡,醫生
前言 知名的作家兼影視製作人瓊瑤於週三(12/4)被發現在家中辭世,享壽86歲,她留有遺書、在遺書中提到,「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後一件「大事」,她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傍晚檢察官會同法醫在家屬見證下進行遺體相驗,結果確定為一氧化碳中毒窒息而亡。因無他
民眾對"台中小六生"事件的看法 今天(2024-12-4)聯合報的民意論壇大多是針對"台中小六生"事件(該事件上文已描述過大概的經過,然而校方和家長對經過的各有不同說法。)的憂心和痛心,讓我們看看與此有關的文章標題(因為此事件已引發公眾關注,因此訊息甚多,內容大概不脫此數文。)及其內文精髓
前言 先看兩則這兩天有關台中市老師與學生起糾紛的新聞標題 《程序違法!警員進校帶走小學生 盧秀燕怒批:最壞的教育示範》 《小學生被警察抓走 父怒控道貌岸然的大人們》 再看看盧秀燕在台中市議會接受質詢時的反應及事後的道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
前言 翻完今天(2024-12-2)送來的《聯合報》,打開副刊,半個篇幅都是黃大頭的文章,標題是<幫老媽搬家到天國>,一下子就觸動了我。 懷思與感念 內子這幾天都在忙著準備在丈母娘家祭和公祭時播放的簡報。內子的弟、妹和兒孫輩傳送過來的、他們認為有價值的照片甚多,如何彙整成可以顯示丈母娘的生平,
死後還有另一世界喔 作者為何成為催眠通靈者 法國的夏博尼醫生,是世界知名的「瀕死經驗」專家。作者之所以會成為催眠通靈者,他自己也說不清原因到底是什麼,一切好像都是自自然然的,好像是事先被安排好的,至於是誰安排的?如何安排的?他自己也說不清,他會許願當醫生,乃因他們家的家庭醫生極具魅力,使作者想成
前言 丈母娘生病期間,頗受主治醫生,護理師和長照二。0到家服務的醫療人員的照料,內子家人為了要不要表達感謝而有了小爭執。大家都認為:有必要表達感謝之情(想要送個禮),但送什麼?如何送?都是大學問,送得輕了,有不如無;那到底要送什麼才不顯輕?跟誰做比較?如何送也是大問題,送醫院,太醒目;送家裡,醫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廣義的來說,六十五歲以上即邁入高齡。65 至 74 歲稱為 early elderly,75歲以上則為 late elderly。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2010年時全世界約有 5 億兩千四百萬的人口為六十五歲以上,這佔了全世界總人口的約8%。 這個數據預估會於 2050 年快速的成長三
Thumbnail
縱觀全球,哪個國家不面臨老人社會的挑戰呢? 醫學進步生技發達 現在想要延年益壽,不必再上蓬萊島上找仙人 維持呼吸心跳,更是分秒就可以達到的事
Thumbnail
老人不知從哪得到「小道消息」: 如果能不領年金、自費醫藥費、證明自己還有價值,就可以領到免死金牌。
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的人口佔比,於 2018 年即超過 14%,使台灣成為高齡社會,2025 年,超過 20%,我們也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同時,今年的內政部列冊住宅全為 65 歲以上老人住宅數達 71.56 萬,僅 1 名老人獨居宅數為 54.25 萬,在人口外移至經濟發展重鎮的現代,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衰弱與失能人口逐漸增加,我國已有400萬名老年人口,其中12.7%有失能狀況,17.5%有衰弱風險。為了預防延緩長者衰弱失能,我國參考世衛「長者整合式照護」(ICOPE)策略,發展出「長者量六力」,藉由認知力、行動力、營養力、視力、聽力、情緒力評估,及早介入,以預防或延緩長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健保的現況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廣義的來說,六十五歲以上即邁入高齡。65 至 74 歲稱為 early elderly,75歲以上則為 late elderly。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2010年時全世界約有 5 億兩千四百萬的人口為六十五歲以上,這佔了全世界總人口的約8%。 這個數據預估會於 2050 年快速的成長三
Thumbnail
縱觀全球,哪個國家不面臨老人社會的挑戰呢? 醫學進步生技發達 現在想要延年益壽,不必再上蓬萊島上找仙人 維持呼吸心跳,更是分秒就可以達到的事
Thumbnail
老人不知從哪得到「小道消息」: 如果能不領年金、自費醫藥費、證明自己還有價值,就可以領到免死金牌。
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台灣 65 歲以上的人口佔比,於 2018 年即超過 14%,使台灣成為高齡社會,2025 年,超過 20%,我們也將邁向超高齡社會。同時,今年的內政部列冊住宅全為 65 歲以上老人住宅數達 71.56 萬,僅 1 名老人獨居宅數為 54.25 萬,在人口外移至經濟發展重鎮的現代,
Thumbnail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提出了「活躍老化」的觀念,並定義為「提升民眾老年期生活品質,並達到最適宜的健康、社會參與及安全的過程。」在當今,活躍老化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成為全球性社會運動,更是目前各國老人福利政策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臺灣預計在2025年即將步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內政部調
Thumbnail
本文章將探討高齡社會的相關議題,包括高齡化社會的定義、臺灣與中國在高齡社會中的進程、社會危機、人權議題等。另外,將分析中國的醫療保險制度與臺灣的健保制度之間的差異,以及對老人的照護與生活品質權利的保障。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隨著科技和醫療的進步,很多健康知識的傳播越來越多,大家也越來越重視健康這個議題,當然也包括我自己。現在社會進步到專業人士開始將衰老當作疾病去面對(哈佛科學家:「衰老是種病」,而且能治療,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18563),這篇新聞裏頭說到,生物學並沒有定義
Thumbnail
隨著超高齡社會的來臨,衰弱與失能人口逐漸增加,我國已有400萬名老年人口,其中12.7%有失能狀況,17.5%有衰弱風險。為了預防延緩長者衰弱失能,我國參考世衛「長者整合式照護」(ICOPE)策略,發展出「長者量六力」,藉由認知力、行動力、營養力、視力、聽力、情緒力評估,及早介入,以預防或延緩長
Thumbnail
希望大家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目前台灣健保的現況以及未來將要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