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瓊瑤對身後事的叮囑"的看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言

知名的作家兼影視製作人瓊瑤於週三(12/4)被發現在家中辭世,享壽86歲,她留有遺書、在遺書中提到,「死亡」是每個人必經之路,也是最後一件「大事」,她不想聽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為這最後的大事作主」。傍晚檢察官會同法醫在家屬見證下進行遺體相驗,結果確定為一氧化碳中毒窒息而亡。因無他殺嫌疑,隨即簽發死亡證明書。

掌握自己的死

網路上有感謝她的,有對她的戀愛、婚姻提出質疑的;有佩服她對死的豁達的,也有人認為如此做法不值得效法的。老實說,她對平鑫濤未能達成不插管的心願的激烈反應,以及對安樂死的主張,都令人印象深刻。然而,她認為時間到了—不想給親人困擾,又不想為疾病所苦,以致影響生活品質—就毅然採行自行了斷的做法,則既令人感傷,也令人佩服。

丈母娘的告別式

昨天(12/5)剛辦完丈母娘的告別式,難得碰到的內子家的親友幾乎全部到齊,儀式中兒女和兒女的兒女又是跪,又是拜,又是叩的,所有的儀式全部遵照或聽從禮儀師的指示和引導,祭文和介紹詞冗長又沒亮點,孝子、孝孫們,在拜跪數次後,又得頭觸地的伏拜在那兒,有的腰都彎不下去—我就是其中之一,左臀會不定時抽痛,一抽就感覺左臀一陣酸,人就只能向左側彎著身,口裡或者呼痛出聲,或者忍痛低哼,酸過後,準備起身,又是一抽一酸一彎一哼出聲……,因為是不定時的,感覺自己就像之前學過的心理學的電狗實驗中的狗,電一來,狗就會抽搐著身體(有點像我目前的情況)…不止無法跪,即令跪了也站不起來…,大家都只能祈求著這冗長的儀式快點結束,原本應該有的悲悽哀傷,都因為身體的不舒服,而蕩然無存了。

瓊瑤對身後事的叮囑

看過了丈母娘在加護病房的慘狀,以及告別式的滿是儀式和形式化的不通人情的表演,對於瓊瑤的死以及生前叮囑兒女在他臨終和過世的希望和期待,覺得深有同感且深得我心,我們來看看她對身後事的叮囑


下面我要叮嚀的,是我的「身後事」!

一、不要用任何宗教的方式來悼念我。

二、將我儘速火化成灰,採取花葬的方式,讓我歸於塵土。

三、不發訃文、不公祭、不開追悼會。私下家祭即可。死亡是私事,不要麻煩別人,更

不可麻煩愛我的人——如果他們真心愛我,都會瞭解我的決定。

四、不做七,不燒紙,不設靈堂,不要出殯。我來時一無所有,去時但求乾淨利落!以

後清明也不必祭拜我,因為我早已不存在。何況地球在暖化,燒紙燒香都在破壞地

球,我們有義務要為代代相傳的新生命,維持一個沒有污染的生存環境。

五、不要在乎外界對你們的評論,我從不迷信,所有迷信的事都不要做!「死後哀榮」

是生者的虛榮,對於死後的我,一點意義也沒有,我不要「死後哀榮」!

個人看法 

我完全贊同瓊瑤之所叮囑。參加完丈母娘的告別式,老實說我的感覺是:那完全是做給別人看的表演,一點意義也沒有。我連花葬都不想,全部火化成灰,至於骨灰如何處理,我管不著也沒意見。什麼撿骨後把骨灰罈安置在靈骨塔,有人按時誦經,子孫按時祭拜。想想看,如若這個說法和做法是合理的,那就表示你將被關在一個密不通風的罈裡,不能外出,只有在某個時刻才有人誦經來超度你,子孫按時來祭拜你,你不能自由的四處遨遊,必須固守著此罈;而且你的四周密密麻麻的擠著不知性格如何?也不知處得來處不來的鄰居?即使還好也總有那麼幾個處不來的鄰居,問題是你們必須朝夕相見,我的天啊,那還是鬼能過的日子嗎?記得晏幾道的「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最好沒有死後的靈魂,即使有也希望是無拘檢的。再者有了罈位,子孫必須定時來此祭拜,問題是:有必要如此折騰子孫嗎?

死是傷悲嗎?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看看動物,看看回教儀式,死就死了,要那些繁文縟節的喪葬儀式,除了做給生者看之外,有什麼意義和價值?而且我也不認為死就一定是悲悽的,離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人世,為什麼不能是種幸福?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火化前和火化時,兒女能以歌舞慶賀和祝福我已脫離苦海。

死活的關鍵是:有沒有人念著你

我一直為有人念著你,你就還活著;你活著的時候不鳥人也沒人鳥你,那你活著和死了沒啥兩樣。因為沒人念著你,你就是死了。瓊瑤死了,但只要還有人念著,她就沒死,其他的形式,都無法阻止她沒死的事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3會員
959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瓊瑤的離世引發了關於安樂死合法化的討論,本文探討了臺灣社會對於安樂死的矛盾觀點,以及華人文化中對於死亡的傳統價值觀。作者以自身經驗和瓊瑤與三毛的往事,反思生命與死亡的選擇,並呼籲尊重個人自由與選擇的權利。
Thumbnail
瓊瑤的離世引發了關於安樂死合法化的討論,本文探討了臺灣社會對於安樂死的矛盾觀點,以及華人文化中對於死亡的傳統價值觀。作者以自身經驗和瓊瑤與三毛的往事,反思生命與死亡的選擇,並呼籲尊重個人自由與選擇的權利。
Thumbnail
作家瓊瑤近日在家中輕生離世,享壽86歲,讓人震驚與難過,輕生理由是不想聽天由命慢慢枯萎凋零,想為自己最後的大事作主。當找不到自我價值,對未來沒有希望時,有些人易產生輕生念頭,十二星座中,你知道哪三個星座容易選擇輕生嗎?
Thumbnail
作家瓊瑤近日在家中輕生離世,享壽86歲,讓人震驚與難過,輕生理由是不想聽天由命慢慢枯萎凋零,想為自己最後的大事作主。當找不到自我價值,對未來沒有希望時,有些人易產生輕生念頭,十二星座中,你知道哪三個星座容易選擇輕生嗎?
Thumbnail
瓊瑤的逝世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她的經典作品《還珠格格》成為人們心中永恆的回憶。文章探討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憂鬱症的風險,並對生死決定的意義進行了深刻反思。瓊瑤的極端選擇引發了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希望人們能在生活中找到意義。即使在艱難的時期,仍需鼓勵追求理想的生活。
Thumbnail
瓊瑤的逝世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她的經典作品《還珠格格》成為人們心中永恆的回憶。文章探討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憂鬱症的風險,並對生死決定的意義進行了深刻反思。瓊瑤的極端選擇引發了對生命價值的思考,希望人們能在生活中找到意義。即使在艱難的時期,仍需鼓勵追求理想的生活。
Thumbnail
「總是滿腦子想著死亡,一定是因為對於活下去太認真了⋯⋯」 最近瓊瑤的選擇,讓我時常想起了中島美嘉的這首歌「我也曾想過一了百了」。 讓我又想起了爸爸。 還有那些多年來常常在夜深人靜時湧上心頭,但也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當一個人生活無虞、身體尚算健康,卻仍選擇結束生命,究竟是什麼原因⋯⋯
Thumbnail
「總是滿腦子想著死亡,一定是因為對於活下去太認真了⋯⋯」 最近瓊瑤的選擇,讓我時常想起了中島美嘉的這首歌「我也曾想過一了百了」。 讓我又想起了爸爸。 還有那些多年來常常在夜深人靜時湧上心頭,但也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當一個人生活無虞、身體尚算健康,卻仍選擇結束生命,究竟是什麼原因⋯⋯
Thumbnail
大師兄父親離世從看護轉換接體員, 想從死亡裡找尋生存的答案。 他說眼淚不要滴在往生者身上, 眼淚的重量承載著悲傷和難過, 而生者總是在往者身旁說遺憾。 大師兄放下父親給的苦難, 對於你愛的人事物, 也可能變成是最恨的人事物。 但「#不要因為苦難而變成遺憾。」 大師兄說了一個
Thumbnail
大師兄父親離世從看護轉換接體員, 想從死亡裡找尋生存的答案。 他說眼淚不要滴在往生者身上, 眼淚的重量承載著悲傷和難過, 而生者總是在往者身旁說遺憾。 大師兄放下父親給的苦難, 對於你愛的人事物, 也可能變成是最恨的人事物。 但「#不要因為苦難而變成遺憾。」 大師兄說了一個
Thumbnail
寫給瓊瑤阿姨的話: 那年, 讀妳的小說讓我心怦然; 好幾夜淚流滿面。 在春情初萌時節, 妳敘述的愛情模樣, 曾經讓我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數十年過去 我老了,妳也終究走了。 回憶逐漸模糊, 可是妳那本本小說中的愛情故事, 仍然熾熱得像是火光般清晰。 一路好走。
Thumbnail
寫給瓊瑤阿姨的話: 那年, 讀妳的小說讓我心怦然; 好幾夜淚流滿面。 在春情初萌時節, 妳敘述的愛情模樣, 曾經讓我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數十年過去 我老了,妳也終究走了。 回憶逐漸模糊, 可是妳那本本小說中的愛情故事, 仍然熾熱得像是火光般清晰。 一路好走。
Thumbnail
2024年12月4日,瓊瑤在新北市淡水的家中離世,享年86歲。她的離去,對許多讀者來說像是失去了一位親人。瓊瑤的離世是一個提醒,告訴我們不要忽略死亡這個話題,也不要害怕思考自己生命的結束方式。如果我們能夠以尊嚴和自由來迎接這個終點,死亡不必然是悲慘的,它可以是旅程的平靜終點。
Thumbnail
2024年12月4日,瓊瑤在新北市淡水的家中離世,享年86歲。她的離去,對許多讀者來說像是失去了一位親人。瓊瑤的離世是一個提醒,告訴我們不要忽略死亡這個話題,也不要害怕思考自己生命的結束方式。如果我們能夠以尊嚴和自由來迎接這個終點,死亡不必然是悲慘的,它可以是旅程的平靜終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