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
分析>狂寫
除了多寫考題熟悉題型之外,偶爾慢下來,找出不擅長的題型,並試著處理,更能提升實力。第一次考試的後期,我寫完作文之後幾乎是在盲目訂正文法和單字,沒有感受到自己在進步,所以愈弄心情愈糟。這次寫完考古題之後,我從自認寫得特別爛的大題開始研究,分成幾個要點:
- 區別我是完全寫錯方向,還是寫得很爛
- 具體描述爛在哪裡、為什麼寫到爛掉
- 找好的範本和我的版本對照
- 清掉我的版本的怪異之處
- 列出考試時的應對步驟
- 重寫並盡可能還原清理過的版本
- 找出哪些地方還原的時候想不起來
- 回頭確認步驟是否需要調整
複習>亂塞
整份考古題練完,或是中英文文章做完筆記,肯定有很多地方需要記憶,推薦多複習幾次,有新的輸入不等於有實質的進步,記熟且在考試中用對,才是王道。經歷過第一年的失敗,我覺得,每次都想著要記下很多東西,把進度塞得太滿,只是徒增焦慮。其實,考試的時候,能夠派上用場的單字或是搭配詞,多半都是刻在骨子裡的東西,就算是考前幾個月學過的內容,在考場上能夠用出十分之一,就非常了不起了。更別說考前幾天,尤其是考前一天,極力建議不要再寫新的筆記,即使手很癢或是心很慌,也請集中火力看錯的地方跟之前學過的搭配詞就好,我考前一天搞新東西必爆炸(比方說第一年筆試還有今年的台大筆試)
補洞>猜中
翻譯所的考題總是令人摸不著頭緒,滿腦子想著要猜中題目很容易迷失方向,建議抱著補洞的想法思考,根據之前的考題(上述的分析練習),挑出不熟悉的主題練習。有時候我覺得自己的手跟腦袋好像都默默地在記憶,光是題目有出現類似的主題,或是文章出自平常有在看的網站,就有種踏實又興奮的感覺。比方說考前剛舉辦總統大選,我就有看幾篇紐約時報的新聞,還有找中文編譯新聞(下方範例)輔大英文填空題也有出紐時的總統大選文章,雖然跟我看的是不同篇,但是那時候真的覺得比較有力量。考前也逢台南建城400週年,我就練歷史混合風景介紹的文章,結果東吳考的是介紹貓空。雖然一個在南,一個在北,但手部肌肉還是有讓我寫出比較柔順的詞彙呢!
手寫
中英文文章翻譯暨搭配詞
針對幾個常見,自己卻每考必炸的主題,例如:政治、金融、歷史文化,找中英文章或新聞翻譯,中翻英或英翻中都可以,也可以單純找文章來學習搭配詞,不一定非要找到完美的平行文本,內容大致對得上就行,真的找不到就用紐約時報中文網,雖然裡面的中文不太自然,也可以當作練習,想想怎麼中文調整比較好,翻完之後大錯特錯的句子,或是優美詞句都可以寫進筆記。
我的作法是打開中英版網站對照,把網站下載成PDF檔案,螢光筆標註要做筆記的句子或詞彙,這邊指的詞彙建議是超過一個單字,三三兩兩搭在一組,比較能夠自然地使用,或是覺得中英文長得很不像,可以學起來的用法,接著把中英文都抄進筆記,也可以替換成其他網站,例如光華雜誌,但是篇幅稍長,不一定要做整篇,請參考以下範例。
In a Setback for Beijing, Taiwan Elects Lai Ching-te as President

不熟的單字及用法

中英翻譯對照 顏色標記不熟的詞組 1

中英翻譯對照 顏色標記不熟詞組2
身為非英文母語者,英文搭配詞是我永遠的痛,之前太專注在寫考題,忽略了基本功,這次即使忙也要來用,進場考試前也有東西可以看。第一次考試的時候是帶整份之前寫過的考古題,東西太雜,眼花撩亂,無法靜下心來,這次決定只做一本單字筆記(家教課也有這項作業),果然非常安定心神,讚啦!
考古題
第一年我寫了100-110的師大和106-110的台大考古題,兩個學校的109、110年寫了兩遍,第二年考試寫的年份如下:
師大: 111、112
台大: 111、112
輔大: 107、110 (只有中英翻譯)、111、112 (111、113翻譯題寫三次)
東吳: 110、111、112
寫考古題除了熟悉學校的考法之外,也是認識自己的過程,了解自己考試的時候習慣的步調,或是需要調整的地方,建議可以檢測以下幾點:
- 習慣先寫哪個大題
- 每一行大概寫多少字
- 時間內可以寫完整嗎(每個大題的結尾都是句號且盡量達到字數要求)
- 哪種題型最不熟
接著可以做幾件事:
- 訂正文法、拼字錯誤
- 決定是否調整做題順序
- 加強練習不熟的題型
練習書
大家常用的RGB三色書、翻譯進修講堂我都有,今年還新增新聞英文搭配詞,但我一本都沒有寫完,第一年還是學生,從暑假開始準備,開學後也很少寫了。第二次準備時間短,多半是練習考古題或是找文章練翻譯,比較沒有時間寫,只有看幾個新聞搭配詞,小藍和小綠各練了一個主題。練習書可能比較適合準備時間長,或是之前比較少接觸翻譯的考生。準備時間短或是有修過相關課程的人就,盡量吧。
使用方式:
- 看教學內容
- 寫練習題(限時)
- 看解答訂正
- 學習解答裡面的搭配詞(同中英文詞組練習)
克漏字
考驗閱讀推敲還有文法,我只有練習考古題,從考古題找學校常出題的新聞網。這兩年學校會在空格提示詞性,建議可以先了解這些詞性長什麼樣子,考試的時候才不會霧煞煞。以下提供一些考試出現過的詞彙,歡迎大家自行找找他們的英文定義和範例
1.connector
2.determiner
3.classifier
4.verb phrase
5.noun phrase
6.auxiliary verb
英文文章摘要
這個大題是chatgpt手把手教學,因此附上和chatgpt的對話紀錄,想了解我的摘要步驟,以及如何找出適合自己的摘要步驟,請直接滑到最下面。
跟GPT的對話紀錄:https://chatgpt.com/share/00c9b9a1-3f99-401b-b251-a5c4767ccaa7
口譯基本議題
閱讀指定的章節和論文,整理筆記,考前自製模擬題計時寫作。拿到高分的寫法是90%的經驗分享或舉例分析,10%用自己的話帶出經典理論(例如:effort model)
111學年度的指定閱讀書籍:博客來-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Interpreting
(網路上有免費pdf可以下載)
口說
文章摘要
長度:一頁A4、大約Times New Roman 12號字 500-600字
主題:翻譯相關或是任何內容(專有名詞不要太多)
練習方式
- 查單字、發音
- 唸一段(不用整篇)
- 摘要念過的那一段+錄音(摘要的時間<朗讀時間*0.5)
- 中文文章->英文摘要
- 英文文章->中文摘要
- 聽哪邊重點漏掉、念錯、文法錯
- 再練一次
逐步口譯
長度:3-5分鐘的影片,強烈建議有逐字稿
主題:簡單小知識,例如:人類為什麼會失眠
練習方式(一部片可能會分2-3次做完)
- 查生字
- 標記要切斷的秒數
- 聽原文
- 翻譯+錄音
- 打出逐字稿
- 標記發音、語氣、文法等錯誤
- 再練一次
短逐步
長度:3-5分鐘的影片,強烈建議有逐字稿
主題:簡單小知識
練習方式
- 挑其中一個段落(講解完一個重點)
- 先查好生字
- 聽一句翻譯一句
- 聽不懂倒回去前一句(最多3次機會)
- 還是聽不懂就跳過
- 重複直到整部影片做完
- 看逐字稿標出特別聽不懂/不會翻的段落
- 再練一次不熟的段落
工具
Good Tape
聽音檔打逐字稿很花時間,身為全職上班族,我直接開啟課金模式,訂閱音檔轉文字工具,3分鐘純音檔大約轉換1分鐘,如果雜音沒有特別多、沒有不同語言交雜,準確度大概有80%,剩下20%錯字或是誤判還是要手動調整,但比起從零開始,真的省下很多時間和力氣,推薦給朋友還有月費折扣,歡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