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因為我懼怕人際關係中的「利益」,所以無法信任他人,而這帶給我困擾。舉例來說,我是個家教老師,家長都對我很好,但其實我無法好好享受這個好意,因為我會怕我無法回饋給別人,無法給出對等的東西。但後來我理解到,這份善意更多是信任與鼓勵,而不是純粹的回報期待。
我跟朋友分享這件事,朋友跟我說「就享受幸福就好,利益關係只是一種解釋方式而已。」
他說:「人際關係中多少都涉及到利益,但有些人表現得比較自然,讓人感覺他並非出於利益考量。其實,這可能是因為他們不特別強調或不去深究利益的存在,而不是完全沒有考慮到利益。若要較真的話,那只會孤立自己。」
人際關係中,利益糾葛常令人感到不安。當好意被誤解為交換條件,或懷疑是否能回應他人的期待時,這些情緒往往讓我們無法好好享受人際互動的美好。事實上,利益並非絕對的負面,它也可能成為自我成長與深化關係的契機。
後來我看了一部影片,裡面提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觀點,拓展了我看事情的角度。
即使某些行為的初衷是出於利益,也可能孕育正向的發展;反之,即便初衷是純粹的善意,也可能因現實挑戰而受到衝擊。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在矛盾中找到平衡。
人際關係中的利益糾葛,帶來的「陰」未必只有負面的影響,它也可能蘊含著正向的力量:
1. 利益促進自我成長
為了達成某種目標,我們常需要在能力、專業與溝通上做出努力。即便一段關係的起點帶有功利色彩,這種「為匹配目標而投資自己」
的過程,正是自我提升的契機。例如,作為家教老師,我在與家長相處時學習了情緒管理與溝通技巧,這些能力不僅是對當下工作的投入,更是對未來的長遠投資。
2. 真誠在互動中浮現
一段關係可能因利益而建立,但隨著相處的深入,彼此信任逐漸累積,功利性往往被真摯的情感所取代。這些超越功利的連結,讓關係更有深度與意義。
3. 從利益到價值的昇華
健康的人際關係不僅止於短期利益的交換。它的真正價值,來自雙方在共同創造中的成長,讓彼此的付出形成一種互惠互利的長遠連結。
在人際關係中,懷疑與警覺心是保護自己的重要工具,但如果過度依賴,可能讓我們封閉自我,錯失有意義的連結。相反,盲目信任也可能導致失望與挫折。因此,關鍵在於如何平衡警覺與信任:既保持理性與獨立思考,又敞開心胸,接納他人與不同觀點。
1. 接受人際的灰色地帶
人際關係不會永遠是「純粹無利益」或「完全功利」,更多時候,它是善意與現實的混合體。
比如,在工作或合作中,對方的善意可能來自信任,也可能伴隨著一定的期望。這並不意味人性一定功利,而是人際本身具有複雜性。接受這些灰色地帶,讓我們能放下「全善或全惡」的偏見,坦然面對關係中的不確定性。
2. 平衡付出與接受
放下「對等回報」的執念,是建立健康關係的重要一步。有時候,關係中的「對等」並不是指量化的交換,而是指在情感、信任與價值上的流動。
比如,當朋友對我們伸出援手時,我們不需要急於「回報」對方,而是可以以真誠的感謝和未來的互助來維繫關係。
當我們學會接受灰色地帶,並在付出與接受中找到平衡,警覺心就不再是懷疑的根源,而是幫助我們看清人性複雜性的工具。
無須恐懼人際關係中的利益糾葛,而是要看到其中蘊藏的機會。同時,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不忘堅守自己的價值觀與初心。這樣一來,我們就能以坦然的態度接納複雜性,並從中找到更深層的意義與成長,以平衡人性與現實,活出更成熟的人際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