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懷念故人:阿嬤的神奇餐桌與歡樂時光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我的阿嬤胡清妹女士,在9月離開了我們。她是一個善良慷慨又可愛的人,留下許多讓我們懷念的話語和行為,亦有值得學習之處。感恩朋友的鼓勵和敲碗,讓我完成這篇短文,與有緣的諸位分享。

阿嬤的慷慨眾所周知且津津樂道。據說八七水災後,常有乞者到門前要飯。即使那時並不富裕,自己都很少吃飯,但她不僅每次都會給上門的乞者一大碗飯,還會另外包些白米,說是讓他們帶回去煮給家人吃。

阿嬤對自己也從不吝嗇,她常對後生說:「吃不必省。」我們從小喝阿嬤招牌的香菇肉絲湯、四神湯、排骨山藥糙米粥、現榨柳丁汁⋯⋯各種湯湯水水長大,平常有紅燒現流紅目鰱,週末的餐桌上必須出現乾煎白鯧。

重點是,所有食材,除了自家農場之外,都要由指定店家供應,例如豬肉絕對要是橋頭肉鋪的正宗黑豬肉,而且因為天天吃、常常吃,如果「偷天換日」,阿嬤和我們這些阿嬤帶大的孫輩都吃得出來,非常難搞。店家不是隨意指定;父親和叔叔後來在與市場管理員的閒聊中得知,那些阿嬤光顧的水果蔬菜魚肉商鋪,提供的確實都是本地市場的最優質產品。

熱愛並擅長烹調的阿嬤,很早就備齊快速爐、大鼎、石磨機⋯⋯等等專業店家甚至總鋪師才會有的道具,只為了過年時讓大家吃到真材實料(絕不用市售調和粉!)的發糕年糕湯圓。

幾乎不識字的阿嬤,卻有獨到的飲食和養生觀念。她堅持開冷氣時不能緊閉門窗,好像很反直覺;直到近年,科學實證才揭曉這是正確使用冷氣空調的方式。

對於同類型但不同時間取得的食材,「要從新鮮的開始吃」。各式煲湯,她強調喝湯就好,內容物是「渣」,可以丟棄——這讓認為內容物是「料」的母親非常頭痛。對於現代人無可避免的外食,她叮嚀我們儘量選擇麵食,理由是這樣不會吃到凊飯(tshìn-pn̄g,隔夜飯)。

她天天要吃的地瓜葉,我到了美國才發現是當時蔚為風潮的「超級食物」。某天爸爸突然說,原來柳丁有預防失智的功效。確實,阿嬤直到高齡過世都沒有失智,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甚至沒有體檢報告的紅字。

除了飲食,生活也不能馬虎。30年前家裡就配備大容量的儲熱式電熱水器,隨時提供恆溫熱水,加上後來採購的檜木浴桶,在祖宅洗澡是身心靈的享受。

我懷念小時候我們常常手牽手一起散步到巷口洗頭,也記得後來她乾脆請美髮師帶著全部家當上門服務。護理師也曾登門,但更傳奇的是:如果必須上診所,那麼我的阿嬤只願意當第1號病人。至於她的心願如何被滿足,就是另一段教子有方的故事了。

阿嬤留給我的禮物,除了無條件的愛,還有緣此而生的自信。她極度擅長誇讚人,毫無保留。阿公過世時,學過花道的阿姨來幫忙調整花籃,阿嬤不厭其煩地向來弔唁的賓客細細誇獎搬家時這位阿姨送來的花,語氣和動作讓阿姨本人都忍不住笑出來——畢竟那已是10年前的事情了,但她還記得清清楚楚,果然是「插花插頭前」。

家族遺傳,我們都身材迷你,但阿嬤仍總是理直氣壯地稱讚:「阮兜查某人內底妳上高」。於是我也從小就覺得自己「乖閣巧」、「走相逐(tsáu-sio-jiok)考試攏第一等」、「目睭真大蕊(tuā luí)、指頭仔白蒼蒼」,簡直天下無雙。

如果我的生活算是豐富多彩、自由自在,那麼我要感謝我的阿嬤給我的一切,胡清妹女士,謝謝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ydee的沙龍
212會員
106內容數
禪是哲學,也是呼吸坐臥之間的生活方式,身心靈最放鬆的安身立命之道。《三不五時來點禪》這個專題,希望透過介紹並反思不同作者和讀物對禪的理解,綴以禪坐內觀的實際體驗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些觀察和體悟,並期待更多迴響與探索。一期一會、侘寂美學、正念冥想……禪的無與空蘊含著無限可能,讓我們一同來品味。
Clayd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本文探討由技入道的概念,並以潘家欣的《玩物誌》、鄭世朗《奶奶的夏威夷祭祀》、金宇澄《繁花》等作品為例,闡述藝術創作與自我修煉的關係。文章重點在於強調創作的誠實性、質地與風格的重要性,以及創作者應如何面對內心掙扎,並藉由長時間的技藝磨練來體悟生命的真諦。
Thumbnail
2025/04/24
本文探討由技入道的概念,並以潘家欣的《玩物誌》、鄭世朗《奶奶的夏威夷祭祀》、金宇澄《繁花》等作品為例,闡述藝術創作與自我修煉的關係。文章重點在於強調創作的誠實性、質地與風格的重要性,以及創作者應如何面對內心掙扎,並藉由長時間的技藝磨練來體悟生命的真諦。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分享參加由前職棒選手周思齊、棒球作家朱宥任及知名球評曾文誠參與的棒球講座活動心得。講座除了宣傳新書外,更深入探討周思齊的棒球哲學,包括其對「解讀比賽」、「與失敗共處」以及「心智鍛鍊」等面向的獨到見解。文中穿插許多周思齊的精彩語錄,並提及臺灣棒球近年來的發展與轉變。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分享參加由前職棒選手周思齊、棒球作家朱宥任及知名球評曾文誠參與的棒球講座活動心得。講座除了宣傳新書外,更深入探討周思齊的棒球哲學,包括其對「解讀比賽」、「與失敗共處」以及「心智鍛鍊」等面向的獨到見解。文中穿插許多周思齊的精彩語錄,並提及臺灣棒球近年來的發展與轉變。
Thumbnail
2025/04/14
臺灣電影《器子》試片觀後感,結合懸疑、警匪元素,以基隆特殊場景為特色,推薦給想看輕鬆又有看頭的觀眾。文章也提出劇情和結局的個人觀點,並提及觀影細節和體驗。
Thumbnail
2025/04/14
臺灣電影《器子》試片觀後感,結合懸疑、警匪元素,以基隆特殊場景為特色,推薦給想看輕鬆又有看頭的觀眾。文章也提出劇情和結局的個人觀點,並提及觀影細節和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煮飯煮了六十多年,從年輕煮到老,一點都不厭倦。她說,能煮是福氣,尤其能煮給別人吃,看別人吃得津津有味,她就覺得很值得很歡喜。 阿嬤已經七十六歲了,平時除了滿足家人的味蕾和做社區志工,她更用心照顧獨居老人、生病的人,以及行動不便的人。阿嬤每天都會幫兒子、媳婦、孫子準備便當,打完家人
Thumbnail
有一個老阿嬤,煮飯煮了六十多年,從年輕煮到老,一點都不厭倦。她說,能煮是福氣,尤其能煮給別人吃,看別人吃得津津有味,她就覺得很值得很歡喜。 阿嬤已經七十六歲了,平時除了滿足家人的味蕾和做社區志工,她更用心照顧獨居老人、生病的人,以及行動不便的人。阿嬤每天都會幫兒子、媳婦、孫子準備便當,打完家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阿嬤的生活智慧與愛,從她的慷慨待人,到獨特的飲食與健康觀念,無不體現了她的善良與關懷。作者分享了阿嬤在世的點點滴滴,並且懷念與阿嬤的共同成長與快樂時光。
Thumbnail
這篇文章回顧了作者阿嬤的生活智慧與愛,從她的慷慨待人,到獨特的飲食與健康觀念,無不體現了她的善良與關懷。作者分享了阿嬤在世的點點滴滴,並且懷念與阿嬤的共同成長與快樂時光。
Thumbnail
5/19(五) 今天早上遇到了我阿嬤,她偶而會過來我們這邊,來拜家裡的神明廳。 我的阿嬤她不是那種討人喜歡的長輩類型,而是刀子嘴豆腐心的類型,所以她看到我會先嘮叨幾句。對於她,我大多是諒解的心態,即使她做出我不能理解的行為,甚至是批評我,我也不會跟她較量,我可以看得出來她有她的理由,她做過的事情,她
Thumbnail
5/19(五) 今天早上遇到了我阿嬤,她偶而會過來我們這邊,來拜家裡的神明廳。 我的阿嬤她不是那種討人喜歡的長輩類型,而是刀子嘴豆腐心的類型,所以她看到我會先嘮叨幾句。對於她,我大多是諒解的心態,即使她做出我不能理解的行為,甚至是批評我,我也不會跟她較量,我可以看得出來她有她的理由,她做過的事情,她
Thumbnail
今天的媽媽午餐菜色是叉燒包、荷葉糯米雞,還有燉雞湯炒手。 媽媽看起來精神不錯,看到我就笑咪咪的,雖然還是無法下床,準備食物時,看護已經幫媽媽把床調至用餐角度。 媽媽現在吃東西很慢,也容易嗆到,所以要很小口的餵食,但是看媽媽吃得應該合胃口,食慾顯得還不錯。 媽媽細細的咀嚼、吞嚥,我想也是媽媽照顧自己的
Thumbnail
今天的媽媽午餐菜色是叉燒包、荷葉糯米雞,還有燉雞湯炒手。 媽媽看起來精神不錯,看到我就笑咪咪的,雖然還是無法下床,準備食物時,看護已經幫媽媽把床調至用餐角度。 媽媽現在吃東西很慢,也容易嗆到,所以要很小口的餵食,但是看媽媽吃得應該合胃口,食慾顯得還不錯。 媽媽細細的咀嚼、吞嚥,我想也是媽媽照顧自己的
Thumbnail
永遠會有一種 餓 叫 媽媽(阿嬤)怕你(妳)餓 總會記得每一口子喜歡吃什麼菜 總會煮好許多熱騰騰的菜餚 等待家人回家一起吃頓晚餐
Thumbnail
永遠會有一種 餓 叫 媽媽(阿嬤)怕你(妳)餓 總會記得每一口子喜歡吃什麼菜 總會煮好許多熱騰騰的菜餚 等待家人回家一起吃頓晚餐
Thumbnail
在我眼裡的阿嬤無所不能 但我忘了 無所不能的人 其實都是被生活困住的人
Thumbnail
在我眼裡的阿嬤無所不能 但我忘了 無所不能的人 其實都是被生活困住的人
Thumbnail
2022 . 3 .11 母親在我21歲那年離世,當時的她才45歲。 母親會做很多傳統美食,而且技藝高超舉凡過年必備的鹹粿、甜粿、發粿、紅龜粿、菜包、端午肉粽、清明春卷、冬至湯圓....任何一樣若以現在傳統美食水準開間小店不做廣告,一定是排隊名店。
Thumbnail
2022 . 3 .11 母親在我21歲那年離世,當時的她才45歲。 母親會做很多傳統美食,而且技藝高超舉凡過年必備的鹹粿、甜粿、發粿、紅龜粿、菜包、端午肉粽、清明春卷、冬至湯圓....任何一樣若以現在傳統美食水準開間小店不做廣告,一定是排隊名店。
Thumbnail
  這段尋找兒時回憶的快樂,在我製作菜頭粿完成後,也有了完美的結局,我將這份懷舊的阿嬤菜頭粿留在除夕夜,希望帶給我的家人一段懷舊的感動,一起緬懷我們最愛阿嬤。(聖杯六:懷舊的記憶,帶來了快樂與感動。)
Thumbnail
  這段尋找兒時回憶的快樂,在我製作菜頭粿完成後,也有了完美的結局,我將這份懷舊的阿嬤菜頭粿留在除夕夜,希望帶給我的家人一段懷舊的感動,一起緬懷我們最愛阿嬤。(聖杯六:懷舊的記憶,帶來了快樂與感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