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某些因素,讓我延遲了近乎九年才看完「傷心咖啡店之歌」這本好書。雖然這樣的延遲,不免有相見恨晚的遺憾,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卻反而織就了更深刻的互動。想想,九年來,從學生身份轉而成為一個工作者,面對著社會巨輪的壓迫,潛在心靈中對於存在的意涵、對於自由的吶喊、對於築夢的想望該是愈發真切的。讓人沮喪的是,那樣的真切卻不見得給予自己更多的力量,反而是躲在世俗認可的身份與角色背後,堆砌出另一個無法忽視的自身,隱隱約約地吶喊著、嚎哮著。想去聆聽、想去安撫,卻因為少了勇氣與認同而顯得不易。終於,在閱讀「傷心咖啡店之歌」的過程中,彷彿找著了情緒與思維的出口,甚而學著接納異化的自己。
整本書的感受,如同馬森在序言裡所言,「一看即欲罷不能」。人物的鮮明、對白的精彩,在在讓人不忍釋卷。尤其是從海安與馬蒂談論著人們被社會異化的言論時,更是不知不覺地陷入了同樣的窘迫,彷若那疑問同樣地針對自己。畢竟,審視自身的存在,不也同樣盲目地尋求身份的認同,而關乎自身存在的意義與感受則往往拋諸腦後。只不過,面對著這樣的疑問,心裡頭是雀躍的,因為接續的對話慢慢地拉扯出更多的反省與批判,而自我概念也漸漸地嶄露頭角。那是一種幸福,藉由的書中的人物找到了被理解的可能,那也是一種享受,探尋著生命實踐的可能。即便,隨著自我慢慢放大的同時,卻和書中的馬蒂一般遭到吉兒從社會論述的觀點予以當頭棒喝時,卻仍甘之如飴。是啊!人不能自外於社會,但人又豈止能被社會所型塑。
而當海安提起,馬蒂用生活方式的不自由和對於自由的渴望築起了前後兩道防線以防自己越界,更是直接且激烈地撞擊著自己。那樣的面質不得不讓人更誠實地面對自己,甚至質疑與審視自己的渴望。心裡頭擔心著是否會像吉兒所提到的,也許當面對理想實現的剎那,還是畏懼,怕陷了進去,怕失去自己。便如同渴望自由,卻又深怕著自由的來到,因為自由仍然可能讓自己迷失了自己。於是乎,只得緊抓著渴望自由的命題,卻又藉由固守著不自由的生活方式,讓命題可以永遠成立,讓努力或埋怨的目標恆存。這是人的悲哀嗎?抑或是宿命呢?當馬蒂選擇了跳脫這種形式的禁錮時,讓人驚嘆的是生命的開展與視野竟可以有如此大的變化。也許,想要免除於自由本身的牢籠,終得了悟生命中的虛無吧!因為虛無,所以才能無從羈絆。
回望自身,同樣地渴望自由,同樣地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架構起不自由的生活框架。藉由書中的論述,反覆咀嚼自由的意義,反覆想像得到自由後的自己。過去,總以為渴望自由的心靈被社會主流價值所戕害,卻在拆卸了所謂社會角色的城牆之後,看見了停留在原地不敢跨越的自己。在那過程中,瞥見了自己竟然因為怨懟而型塑了另一道無形卻更堅實的牆圍。挑戰「應該」的想望變成了非得要挑戰的「應該」;渴望自由的企盼卻成了生命裡無法卸卻的桎梏。想著,原藏於心頭的悲苦,卻在照見這自困自圍的情境裡,輕聲地笑了。也許這笑才真的得以卸下所有,即便剎那,依然動人。
慢慢懂得,何謂活著,該是尋求主流價值的認可或是標榜自我價值的體現,其實並無定論。也許重要的是,不在尋求社會認可的道路上嘟噥著自我價值的受限;或是在實現自我價值的行旅中抱怨著社會認可的闕如。起碼是讓自己忠於自己的意志,或者就像是海安所一直提問的:該要對自己誠實吧!
該要對自己誠實吧!想著書裡的人物道盡了不同面向的精彩,也許某個原因就在於他們都做到了起碼的誠實。原來誠實可以創造出存在的美感,那美,更是讓人感到回味無窮。那感覺便如同藤條寫給素園的信中所提到的,「有你們這一群朋友,我的一生很富有了。」是啊!能遇見這樣的一群人,能和這樣的一群人在山上、在海邊論述著生命意涵,相互分享著生命的實踐,那是何等的逍遙、何等的幸福。閱讀的過程彷彿也參與了這些人的生活,彷彿在無意中捲入了「傷心咖啡店」,那海藍的招牌、那腰果型的桌子、當然還有Pink Floyd的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最末,想藉由馬蒂踏上自由之旅前所寫的離職信中的一段來做結尾:
一隻不肯把花粉攜帶在腿上的蜜蜂,可能是個悲劇,可是牠所損失的是什麼?是一隻普通工蜂的一生勞作。
不過,那也得要這隻蜜蜂不再愁苦於其不肯攜帶花粉的想法,他才有機會海闊天空地看到牠所損失與得到的究竟是什麼。或者其已經能夠看破,不論損失或得到其實都不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