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反對的轉職決定:我的焦慮與自我懷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做決定之前,你總會徵求身邊親友的意見嗎?如果大家都反對,你還會堅持自己的決定嗎?

我的轉職決定,就是屬於那個全世界都反對,只有幾個人贊成的決定,雖然一直以來都是這樣,但昨天跟一位尊敬前輩的對話中,又讓我獲得滿滿的自我懷疑,再次讓自己陷入「質疑自己是不是不該做這個決定」的迴圈中……

坦白說,這樣讓我很痛苦,自己的決定無法得到身邊人們的認可本來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自己無論如何都沒辦法說服自己「因為他們不懂所以沒辦法認同」,本來就無處安放的焦慮又更加猖狂。

經歷了一整天的思考,還是沒得到什麼結論,只能把這些思考和痛苦化作文字,至少有個可以儲放的地方,不會無時不刻跑出來影響自己。

【引發焦慮的對話】

這位消防領域的前輩,是我公務生涯中非常尊敬的一位前輩,他的經驗總是能提供我更全面的看法,也不像其他公務員一樣死板、敷衍了事,可以說我心中一位稱職的公務員就應該要長這個樣子!但也是這樣一位令我尊敬的前輩,卻全盤否定的我的轉職決定。

他的個性比較強勢,可以感受到他非常希望別人接受他的觀點,而正如之前文章寫到的「努力,是我們達成目標的手段,而不是拿來炫耀的資本」,努力不為了贏得辯論,不為了證明自己,努力是為了得到我想要的結果,所以我並沒有在這次聊天中積極地捍衛自己,也許因為如此,他說他覺得我變得很「混沌」,不像之前那樣了解自己要什麼了。

對話中他也時不時提到,他認為我把外面的公司想得太好了,依他所見公務體系並沒有比較差云云。

整個討論結束後,我搭上捷運回家收拾,再搭捷運去找女友的兩小時中,我不停地思考轉職這個決定是不是真的不好?我是不是真的想得太美好?我是不是應該選擇穩定放棄那些我想追求的?

我想我沒有答案,也不知道該去哪裡尋找答案。

【離職原因】

我想我想要離職的原因,大部分還是來自這份工作的推力。

〖沒興趣〗

選擇警大、選擇消防,其實是100%的不得已,我在送出報名表之前,甚至都不知道這間學校的存在,當初只是為了安撫爸媽,後來入學就讀則是因為家中經濟狀況無法支撐我念一般大學罷了!後來參加公務人員考試,乃至現在工作,是因為未滿4年離職需要負擔費用和兵役問題。自始自終,消防並不是我有興趣的領域。

雖然工作後也在某幾個面向有產生興趣,但我發現我的興趣來自於規劃課程、上台授課、把知識傳遞給需要的人,單純做消防工作沒辦法非常投入,沒辦法創造心流。

正因如此,我開始嘗試寫作,開始舉辦工作坊,想用我的能力來讓更多人獲得改變一生的知識,也想把正職工作的時間,投入在這個領域中,畢竟,大學畢業後1/3的人生都在工作,如果這份工作不是自己熱愛的事情,那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不喜歡的環境〗

在公務員這個龐大的組織中,官僚制度非常盛行,也許這是一個龐大組織所必須的管理方式,但也很容易變成一言堂,多數的決策來自於上位者的決定,並沒有進行可行性、合理性等等多方面考量,許多事情不問目的地交辦,每當問起為何要做時,往往都只是一句:「因為OOO說要做」。

一間公司、一個企業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核心價值,提供老闆到員工遵循,每個決策都應該考量是否對核心目標有所助益,但,公務機關沒有,公務機關想要的是一群懂得聽話的人,並不是可以獨立思考的個體,無需核心價值,長官的話就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而我想要的,是一個有明確目標的組織,大家為了達成公司的核心價值而努力,有想法可提出討論,而不是一個叫我聽話就對了的文化。

〖不想要的樣子〗

我第一次有這麼強烈的感覺是在一次訓練中,非常印象深刻的是,那是在半夜,突然教官就闖進寢室大叫,請大家在1分鐘內某某地方集合完畢,好不容易集合完又叫我們一分鐘內換上鞋子再回來集合,接著就是30分鐘的各種著裝、體能訓練,那是我第一次深刻認知到,這不是我想要的日子。

整體而言,目前的工作是用時間、健康去換薪水的,但這並不是我想要的模式!我不想要上洗澡睡覺還得神經兮兮的注意警鈴會不會響,不想在放假時還得接一堆電話和開會,不想在十年二十年後得到一堆疾病,我不想為了穩定而賠上健康和時間。

再者,現在看到的那些長官、老學長,並不是十幾二十年後我想成為的模樣。

所以,為了打造我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知道我得從這個地方離開。

〖我想要的樣子〗

那我想要的是什麼呢?我曾經寫下並多次檢視自己的工作觀,持續學習、幫助他人、時間彈性應該是最常被提及的三個元素,而目前我找到的、符合這幾個元素的工作,是企業講師和保險業務,而我也正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

【自我懷疑】

但,「我真的可以嗎?」

這大概是決定轉職到現在,我不停詢問自己的一個問題,也是昨天對話後,再次浮現的一個問題,我真的有辦法嗎?

我認爲這樣的自我懷疑及焦慮,是來自太多的不確定性。

離開公務體系到外面的世界,真的會比較好嗎?

老實說我不知道,我沒有其他的職涯經驗,多數朋友同學也在公務體系,身邊的人也大多認為外面更不容易生存,在這樣無從比較的狀況下,我很難去判斷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我一直告訴自己,應該要自己去體驗後再下定論,而不是因為別人的三言兩語自己嚇自己,但其實我也會懷疑這樣的自己是不是過度樂觀了。

大家都選擇留在公職,效法大家是不是比較好呢?

在我的部落格中,也有談過從眾這個話題,雖然文章中一再的提倡做自己,但實際行動的過程中,還是不免會擔憂:做自己真的比較好嗎?我相信在一些成功人士的思維中,正是當初的做自己才讓他擁有現在的成就,所以會大力鼓吹我們要做自己,但這樣的結果論實在無法說服自己明天會更好,恰恰是那無法看見的未來造成了我的焦慮,讓我不斷地懷疑自己,不斷地試圖找出證據,安撫焦躁的心。

「我真的可以嗎?」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處理這樣的焦慮呢?我不知道,我相信一定也有很多人正品嚐著這種焦慮吧!你們是怎麼做的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火線上決策
5會員
99內容數
嗨!我是棉先生! 《火線上決策》是一個分享文章的平台,文章的主題來自一位消防員,對工作及日常生活的體悟、閱讀的輸出與實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在文章下面留言跟我互動!
火線上決策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在一次靈感閃現中,我決定詢問ChatGPT:「你眼中的我是誰?」。這場對話意外成為了一趟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從爐火與煙火的比喻,到現實與創意間的平衡,我開始理解自己的節奏與價值,也學會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AI對話後,對自我認識的新體悟。
Thumbnail
2025/04/27
在一次靈感閃現中,我決定詢問ChatGPT:「你眼中的我是誰?」。這場對話意外成為了一趟深刻的自我探索旅程。從爐火與煙火的比喻,到現實與創意間的平衡,我開始理解自己的節奏與價值,也學會不再用他人的標準衡量自己。這篇文章,分享了我與AI對話後,對自我認識的新體悟。
Thumbnail
2025/04/26
你以為當主管是指揮決策、排班分工?我曾這樣以為,直到有天同仁的情緒直接在群組爆炸,我才意識到,領導真正的挑戰,是在情緒的洪流中學會傾聽、理解與修補。這篇文章紀錄了一次內部摩擦帶來的反思,也分享我如何透過接納、道歉、共識來重建信任,讓團隊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6
你以為當主管是指揮決策、排班分工?我曾這樣以為,直到有天同仁的情緒直接在群組爆炸,我才意識到,領導真正的挑戰,是在情緒的洪流中學會傾聽、理解與修補。這篇文章紀錄了一次內部摩擦帶來的反思,也分享我如何透過接納、道歉、共識來重建信任,讓團隊走得更遠。
Thumbnail
2025/04/22
在感情中,很多人會選擇「沈默以對」,以為這樣比較成熟,卻往往讓情緒悄悄累積成為壓力與傷痕。這篇文章透過真實的兩段戀愛經驗,反思「說出口」的重要性,強調溝通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一起尋找共識,學習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讓感情更穩固。
Thumbnail
2025/04/22
在感情中,很多人會選擇「沈默以對」,以為這樣比較成熟,卻往往讓情緒悄悄累積成為壓力與傷痕。這篇文章透過真實的兩段戀愛經驗,反思「說出口」的重要性,強調溝通不是要求對方改變,而是一起尋找共識,學習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讓感情更穩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作者離職後,從體制焦慮轉變為自我焦慮的過程,以及如何透過自我覺察,接受迷茫,不再急於為自己貼上標籤,尋找人生方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作者離職後,從體制焦慮轉變為自我焦慮的過程,以及如何透過自我覺察,接受迷茫,不再急於為自己貼上標籤,尋找人生方向。
Thumbnail
過去半年,我遇到不少轉職者,過程中經常面臨挑戰與期望落差,甚至質疑決定是否正確。 而在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不少轉職者其實沿用了傳統求職的思維,而忽略了轉職的特殊性,導致預期與實際情況出現落差,進而感到挫折與懷疑。
Thumbnail
過去半年,我遇到不少轉職者,過程中經常面臨挑戰與期望落差,甚至質疑決定是否正確。 而在諮詢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不少轉職者其實沿用了傳統求職的思維,而忽略了轉職的特殊性,導致預期與實際情況出現落差,進而感到挫折與懷疑。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作者面臨轉職的焦慮與自我懷疑,詳細描述了他與前輩的對話、離職原因、以及內心的掙扎。作者質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並尋求讀者的經驗與建議,希望能從不確定性中找到答案。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作者面臨轉職的焦慮與自我懷疑,詳細描述了他與前輩的對話、離職原因、以及內心的掙扎。作者質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並尋求讀者的經驗與建議,希望能從不確定性中找到答案。
Thumbnail
有時候會覺得人生真的很曲折,一件事情剛結束,另外一件事情又來。我不禁開始懷疑當初的選擇是不是對的? 去年底從事了新的工作,接觸以前沒有嘗試過的事情,總覺得跟我想像中的情景有點差距,不是我喜歡的樣子。畢竟花了不少的時間,才得到了這個機會,要我放棄重新開始,又辦不太到,總覺得自己可以慢慢來克服。雖然不
Thumbnail
有時候會覺得人生真的很曲折,一件事情剛結束,另外一件事情又來。我不禁開始懷疑當初的選擇是不是對的? 去年底從事了新的工作,接觸以前沒有嘗試過的事情,總覺得跟我想像中的情景有點差距,不是我喜歡的樣子。畢竟花了不少的時間,才得到了這個機會,要我放棄重新開始,又辦不太到,總覺得自己可以慢慢來克服。雖然不
Thumbnail
在四十出頭的年紀,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與生活選擇,回顧過去的轉職嘗試與所遭遇的恐懼與挫折。儘管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決定重拾學習,努力在穩定的工作中尋找成長機會。這篇文章探討了年齡、職業轉型及自我價值的掙扎,以及應對挑戰的過程與心路歷程。
Thumbnail
在四十出頭的年紀,我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涯與生活選擇,回顧過去的轉職嘗試與所遭遇的恐懼與挫折。儘管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決定重拾學習,努力在穩定的工作中尋找成長機會。這篇文章探討了年齡、職業轉型及自我價值的掙扎,以及應對挑戰的過程與心路歷程。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辭職的原因及其背後的心路歷程。作者面對工作上的多重困難,包括身心健康、工作關係和自我價值,最終決定離開不適合的職場。透過自我反省,作者分析了工作本身的優劣勢及未來職涯規劃,並考慮離職的風險與機遇。文章旨在幫助讀者理解辭職決定背後的因素,以及如何從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辭職的原因及其背後的心路歷程。作者面對工作上的多重困難,包括身心健康、工作關係和自我價值,最終決定離開不適合的職場。透過自我反省,作者分析了工作本身的優劣勢及未來職涯規劃,並考慮離職的風險與機遇。文章旨在幫助讀者理解辭職決定背後的因素,以及如何從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職涯方向。
Thumbnail
當你選擇要走上另一條路的時候, 我相信你一定在前一條路盡力嘗試了,冒了一些險、熟悉一些新夥伴; 你一定耗神做了許多的調查,為這個決定考量又考量; 你可能會經歷分手般的撕裂,好像背叛了奮鬥許久的信任; 可能會不斷地自責,對不起曾經帶你好的前輩;
Thumbnail
當你選擇要走上另一條路的時候, 我相信你一定在前一條路盡力嘗試了,冒了一些險、熟悉一些新夥伴; 你一定耗神做了許多的調查,為這個決定考量又考量; 你可能會經歷分手般的撕裂,好像背叛了奮鬥許久的信任; 可能會不斷地自責,對不起曾經帶你好的前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