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詹宏志〈夜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本文選自綠光往事。記敘作者童年時陪父親到夜市裡的西藥房打針,以及父子一起在市場口小麵攤吃麵的往事。全文藉回憶去夜市的經過,以及父親生病前後的形象變化,細膩呈現孩童對父親從原先的崇拜轉而難為情的彆扭心理。兩人的相處看似疏離尷尬,實則在意彼此,反映出平凡卻真實的家庭圖景。
全文文字簡潔樸素,敘述流暢清晰,善用摹寫和示現的寫作手法,讀來彷彿親歷其境。文中詳細描繪夜市吃麵的滋味,既代表兒時的美好回憶,也寄寓對父親的深刻感懷。
raw-image


在通往夜市的路上,父親咳得厲害,幾乎要把肺囊都咳出來,激烈的咳嗽聲響徹在安靜無人的街道上。他的背愈來愈佝僂,臉色也昏暗蠟黃,簡直和他右手食指、中指之間被尼古丁薰黃的顏色愈來愈分不清。他穿著變黃的汗衫和灰舊的西裝褲,看起來也有點邋遢而猥瑣,和其他沒出息的鄉下中年男子沒什麼不同。我的心裡其實是既不情願又不甘心的。

這樣的父親和我的想像、我的願望,以及我的描述太不吻合了。我總是在學校裡向老師、同學吹噓地描述父親的豐功偉業,他是如何厲害的煤礦工程師,管理著多麼進步的煤礦,如何在遙遠的礦場裡工作,雖然那個地方究竟在哪裡我也一無所知,但總不會像我們所在的農村那麼平凡。

事實的真相是,父親已經病重,連醫院也不再肯收留他,只要他回家愛吃什麼就吃什麼。他也已經失去了他引以為傲的煤礦,不再外出工作,每天坐在家裡同一個位置抽菸發呆,一遍一遍讀著報紙,喝著反覆沖泡直到淡而無味的香片,偶爾才外出散步或買菜。但他體面好看的西裝、閃閃發亮的皮鞋都已經收起來,他漸漸和其他村子裡的中年人一樣,變得焦黃、衰老而猥瑣,他不再在乎外表,內衣汗衫就可以當做外出服,漸漸不像我口中驕傲描述的英挺人物,這讓我又著急又羞愧難當。

走往夜市的途中,我的感覺愈來愈複雜,因為很快地我們就要進入比較熱鬧的小鎮市區,走進鎮上那唯一的一條晚上燈光明亮的街道。在那條街上兩旁的商店裡,將會遇見我的同學坐在店裡呆望著外面,他們有的家裡賣現製的麵條,有的賣雞蛋和醬菜,有的驗光配眼鏡,有的賣木桶、水桶、鋁桶,有的家裡修理腳踏車,或者家裡是布莊、米店、西藥房……。他們將會看見我和一位平凡邋遢的衰老男子走在一起,他們將會識破我的謊言,知道我的父親並不在遠方的臺北,而是在鄉下無所事事。

我輕輕掙脫父親握著的我的手,稍稍落後一步跟著他,希望這樣可以暫時鬆開我們的關係;父親似乎不曾察覺我的心思,繼續在黑夜裡咳得嘔心掏肺,身體激烈地震動。穿過了兩旁都是稻田的道路,我們進入燈光明亮的街市,經過同學家的製麵所,經過同學家的雜貨店,經過同學幫忙看守的夜市攤販,父親走進一家鎮上僅有的西藥房,我跟在後面,那也是一位隔壁班同學的家,同學正瞪大眼睛看著我,我只能面無表情不理他。

進了西藥房,坐在客廳的藥師向父親點頭致意,請他進入後面的小房間,等父親坐定之後,頭髮已前禿後白的老藥師拿出一支巨大的玻璃針筒,先將針頭在酒精燈上燒炙消毒,再為父親注射一大筒黃澄澄的液體藥劑。針頭插入手臂的肌肉時,我瞥見父親皺起了眉頭,大概是試著忍住疼痛吧。打完針後,藥師和父親又聊了一下天,父親才步出藥房。一星期總有一次或者兩次,父親就要到藥房來打一針,我們都聽說父親病得很重,每週打針就是明證,但我也不知道他患的是什麼病。

雖然和父親一起上街,有時候帶給我很大的尷尬壓力,特別是他愈來愈萎頓的容貌,和愈來愈隨便的穿著,但我還是喜歡和他出門,因為最後總有一些意外的驚喜。打完一大筒針之後的父親似乎心情愉快,他的面容煥發起來,用力拍著我的肩頭,說:「走,我們去吃麵。」

我們穿過夜市,那裡常常有吸引我目光的跑江湖賣膏藥的師傅,他們總是帶來各種不同的把戲,讓我們這些鄉下小孩大開眼界,順便還學到各種關於強精補腎的猥褻語言與禁忌知識。有一些賣跌打損傷外敷藥的師傅強調練功習武,他們自己就是穿著短打、一身肌肉的練家子,地攤上除了擺著藥粉、藥膏、貼布之外,也擺著幾張證書、感謝狀和照片,旁邊更散落著放著石鎖、金槍、刀劍之類的武器,點明他們的來歷。他們也總是先表演一段拳術或耍一趟刀槍,然後才托著盤子賣一會兒膏藥。有些師傅則帶來奇怪的動物,有人耍猴,有人玩蛇,也有人帶來能表演特異功能的老鼠、鸚鵡或松鼠,有的師傅則帶來不曾見過的奇禽異獸。有一次,有一位師傅帶來一條兩頭蛇,放在一隻布袋裡,攤上有狀極猙獰的圖片,標示那袋子裡是一條世間罕見頭分雙叉的凶猛眼鏡蛇,布袋蠕蠕而動,賣藥師傅又幾次作勢要把袋中之物扔到我們臉上,嚇得觀眾東躲西閃,生怕沾染不祥。我站在那裡看得忘了時間,直到姐姐尋到夜市把我喚回家,那條「兩頭蛇」始終沒有現身,讓我一直耿耿於懷。

但今晚和父親一起出來,我是不可能在賣藥攤子前停下觀賞的。我們直接穿過夜市,來到市場口的小麵攤,賣麵師傅不巧也是班上一位女同學的父親。其實也沒什麼巧不巧,鎮上那麼小的地方,每個人都認得每個人,每個人都和每個人有點什麼關係。

點著黃色燈泡的小麵攤賣的是典型的臺灣切仔麵,有油麵、米粉,也有我們愛吃的意麵,麵攤上更有各種令人垂涎的小菜。父親和我坐下來,他自己叫了一碗意麵,也為我叫了一碗,並且要麵攤師傅在我那一碗麵裡加上一顆滷蛋,有時候則加一顆滷貢丸,是更奢華的意思了。意麵的湯很清,湯上漂著一點香氣十足的油葱,麵上放著一些豆芽和韭菜,並且擺上一片白煮的豬肉片。

我們太少有機會能夠在外吃東西,這種偶然才有的小吃對我而言無疑是至高無上的美食。特別是那一顆在滷汁中滷煮得極入味的貢丸,它不同於後來我來到臺北才吃到的彈牙新竹貢丸,它更大更軟嫩,中間包有肉末,似乎是魚漿所製(而非一般貢丸的豬肉),我離開家鄉之後,再也沒有吃過這樣的魚丸或貢丸。

吃完麵後,父親點起一根菸,若有所思地在麵攤上沉默許久,我在旁邊呆呆地等著,很怕遇見麵攤師傅的女兒,心裡希望父親趕快起身回家。我的念力彷彿奏效了,父親好像被電到一樣跳了起來,大聲叫道:「頭家,這邊算一下。」付帳之後,我們就回家了,一前一後從燈光明亮的街上慢慢走回黑夜中的家。

父親有一次在回家前遲疑了一下,交代我在家裡不要提到在外吃麵的事。我點點頭,以為是家中兄弟姐妹眾多,父親不一定能「公平」地帶大家出門,特別是一些兄姐已經大了,大我一歲的哥哥又在準備考初中,真正能跟著父親出門的只有我和弟弟,父親大概是不想讓其他小孩不開心吧?

這樣和父親在夜晚的市場口吃麵的機會有好多次。昏黃的光裸燈泡下,小麵攤冒著白煙和香氣,一碗香噴噴的清湯麵,漂浮著一、兩片白肉,以及那一顆大如拳頭、軟嫩柔美的滷貢丸,合起來成為我童年最美麗的回憶。

很多年以後,父親已經過世,我和母親閒聊時提及父親帶我去吃麵的舊事。母親說:「那是他該打針的錢,是他自己不想治療了,每次只打一筒營養針,另一筒的藥錢就拿去給小孩吃麵了。」她又嘆了一口氣說:「我也是很多年之後,到他死前才知道。」

父親交代不要提到市場口吃麵的事,原來是這回事。



文本賞析


1. 內斂的父愛

文中的父親不太說話,他對孩子的「愛」不是由口中說出,而是以實際行動表示。父親不經意流露的關心,在他慣有的沉默之下更顯意義重大,諸如行走間握著孩子的手、拍拍孩子肩頭、帶孩子吃麵、替孩子的麵加料等。當父親遲疑著交代不要對家裡提及在外吃麵一事,作者還體貼地理解著「父親大概是不想讓其他小孩不開心吧」!文末,才從母親口中得知真相──父親省下打針治療的藥錢,給小孩吃麵,深藏的父愛終於在遲來的領悟中彰顯。作者用「父親交代不要提到市場口吃麵的事,原來是這回事」一句輕輕收束全文,卻是筆力萬鈞。

2. 童年時與父親有心理距離

作者對身旁因為病重而顯得衰老、不體面的父親有無限失落,並且羞愧於與父親同行,這樣的內心衝突在作者掙脫父親握著的手,而「父親似乎不曾察覺我的心思,繼續在黑夜裡咳得嘔心掏肺」時,以具體行動凸顯而出。文中作者對父親的工作幾近一無所知,而陪父親去西藥房時,也只以「我們都聽說父親病得很重,每週打針就是明證,但我也不知道他患的是什麼病」輕輕帶過,寫出童年時父子間的心理距離。

3. 對夜市的回憶

夜市的熱鬧多變,對於身處鄉間百無聊賴的作者來說,充滿了強大吸引力,雜耍、賣藥、展示動物的攤販,在在吸引作者的目光;而麵攤小吃更是「太少有機會能夠在外吃東西」的作者滿心期待的「至高無上的美食」,所以看似平凡的清湯麵與滷貢丸就變成了「童年最美麗的回憶」。歡樂的夜市場景,背後其實醞釀著擔憂,作者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是提心吊膽的,很怕遇見同學,拆穿自己對於父親形象描繪的謊言。


寫作特色


1.  善於剪裁,詳略有別

本文敘述的時間可分為三層:第一層是回憶幼年時與父親同行的往事;第二層是回憶中的回憶,敘述與父親同在夜市時,作者想起昔日觀看江湖藝人的表演而著迷;第三層回到父親死後多年,成年後的現在,自己從母親口中聽聞真相。

作者用大量的筆墨,詳細描述第一層與第二層時間中發生的往事,以流暢的文筆與大量的細節,帶領讀者同遊六○年代鄉間夜市的人聲鼎沸。

最後一層敘述,時間落在「很多年以後」,拉長的時間軸讓文章鋪敘的場景與人事物突然停格,時空轉換後,敘述語氣變得平靜而簡練,母親輕輕的嘆息解開作者多年來對父愛的誤解,像打開塵封多年的時光寶盒,看清可貴的禮物,卻輕輕揚起一陣灰霧,在回憶裡染上人事已非的滄桑感。

就比例而言,第三層敘述只占全文的最後兩段,與前兩層敘述的比例相差懸殊。可以說,作者採用詳筆寫舊日回憶,以略筆寫事後領悟;詳略之間可以看出作者節制情感的用意。然而,越是內斂的情感往往蓄積了越大的能量,所以最後一句「父親交代不要提到市場口吃麵的事,原來是這回事」,雖然是輕得不能再輕的喃喃自語,卻在讀者心中激盪出巨大的波瀾,讓人低迴不已。

2. 流暢切換主客觀視角

作者在文章中流暢切換主觀感受與客觀事實,先以主觀視角寫父親的衰弱外表與作者所希望的父親形象,再以客觀視角寫父親當時確實的身體狀況。經由此種方式,同時捕捉主觀「記憶裡的真實」,以及記錄客觀「事實」,並創造出在主觀視角與客觀視角之間的張力,真實地呈現出當下的「氛圍」。

3. 善用示現修辭

課文第四段運用了「懸想示現」的技巧,該段描寫作者想像同學即將看到和他平日所言完全不同形象的父親,並想像可能面臨的尷尬場面。作者因為在意同學會看見自己與實際上平凡而邋遢的父親同行,在前往夜市途中,心中便想像著走進街道會遇見的人物與商家,以及即將面臨的尷尬場面。作者如數家珍地一一羅列想像之景,透過細節的描述,為讀者營造了充分的臨場感;也強化謊言即將遭到戳破的羞愧感,進而引起讀者共鳴。

第八段運用了「追述示現」,詳述夜市種種吸引人的表演,跑江湖賣膏藥的師傅們精采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

4. 翻轉手法的運用

對於父親為何要向家裡隱瞞帶孩子去吃麵的理由,作者在文章中先自己得出父親隱瞞的原因,但並未向父親求證。直到最後才在與母親閒聊中揭開真相,顛覆原先認知。此種手法翻轉了作者原本認定了許多年的事實,創造出猝不及防的衝擊感。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平裝版作家
1會員
26內容數
平裝版作家的其他內容
2025/01/10
本詩選自十行集,為十行詩。十行詩,是向陽取法古典詩歌形式而開創的新詩體裁,每首詩分為兩節,每節五行。全篇描寫乘車途經小站,而觸發鄉愁的心緒。 此詩為思鄉詩,第一節追憶去年秋天故鄉所見,第二節寫今春異地之景,透過今昔畫面的對比,呈現彼時居鄉而此時漂泊的不同處境,表達遊子的心境變化。詩中化用「小站」供
Thumbnail
2025/01/10
本詩選自十行集,為十行詩。十行詩,是向陽取法古典詩歌形式而開創的新詩體裁,每首詩分為兩節,每節五行。全篇描寫乘車途經小站,而觸發鄉愁的心緒。 此詩為思鄉詩,第一節追憶去年秋天故鄉所見,第二節寫今春異地之景,透過今昔畫面的對比,呈現彼時居鄉而此時漂泊的不同處境,表達遊子的心境變化。詩中化用「小站」供
Thumbnail
2025/01/08
本文選自第九味,是一篇藉飲食之味論人生況味,兼懷人抒感的抒情文。雖然題為「第九味」,但文中僅就「酸、甜、苦、辣、鹹、澀、腥、沖」八味比擬人生,始終沒有明確指出第九味的真義,而是讓讀者透過文中所敘的人事去體會這味外之味。 文章雖就飲食取材,重點卻不在寫烹飪經驗,而是以大廚曾先生為主軸,敘述他廚藝及辨
Thumbnail
2025/01/08
本文選自第九味,是一篇藉飲食之味論人生況味,兼懷人抒感的抒情文。雖然題為「第九味」,但文中僅就「酸、甜、苦、辣、鹹、澀、腥、沖」八味比擬人生,始終沒有明確指出第九味的真義,而是讓讀者透過文中所敘的人事去體會這味外之味。 文章雖就飲食取材,重點卻不在寫烹飪經驗,而是以大廚曾先生為主軸,敘述他廚藝及辨
Thumbnail
2025/01/08
本文選自寂寞的十七歲,原題畢業,為短篇小說,民國五十一年發表於現代文學。內容敘述主角李飛雲因一時意亂情迷,以致女友懷孕,為肩負起家庭責任而不得不放棄留學的夢想。 小說以「那晚的月光」作為核心意象,象徵過往的美好、天真與浪漫,透過主角的回憶在文中反覆閃現,和他正面臨的殘酷現實形成對比。文中藉由描寫周
Thumbnail
2025/01/08
本文選自寂寞的十七歲,原題畢業,為短篇小說,民國五十一年發表於現代文學。內容敘述主角李飛雲因一時意亂情迷,以致女友懷孕,為肩負起家庭責任而不得不放棄留學的夢想。 小說以「那晚的月光」作為核心意象,象徵過往的美好、天真與浪漫,透過主角的回憶在文中反覆閃現,和他正面臨的殘酷現實形成對比。文中藉由描寫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選自綠光往事。記敘作者童年時陪父親到夜市裡的西藥房打針,以及父子一起在市場口小麵攤吃麵的往事。全文藉回憶去夜市的經過,以及父親生病前後的形象變化,細膩呈現孩童對父親從原先的崇拜轉而難為情的彆扭心理。兩人的相處看似疏離尷尬,實則在意彼此,反映出平凡卻真實的家庭圖景。 全文文字簡潔樸素,敘述流暢清
Thumbnail
本文選自綠光往事。記敘作者童年時陪父親到夜市裡的西藥房打針,以及父子一起在市場口小麵攤吃麵的往事。全文藉回憶去夜市的經過,以及父親生病前後的形象變化,細膩呈現孩童對父親從原先的崇拜轉而難為情的彆扭心理。兩人的相處看似疏離尷尬,實則在意彼此,反映出平凡卻真實的家庭圖景。 全文文字簡潔樸素,敘述流暢清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父親的回憶,重新感受臺灣傳統小吃甜不辣的滋味。故事背景設置在中和地區,父親的童年回憶中充滿了對家族生意的懷念以及對街頭攤販的好奇。孩子的父親在小時候渴望吃到的甜不辣,成為了他心中永遠的記憶。這不僅是對食物的渴望,更是對失去無憂童年的感慨,故事也反映了人們對於兒時簡單快樂的追憶。
Thumbnail
這篇文章透過父親的回憶,重新感受臺灣傳統小吃甜不辣的滋味。故事背景設置在中和地區,父親的童年回憶中充滿了對家族生意的懷念以及對街頭攤販的好奇。孩子的父親在小時候渴望吃到的甜不辣,成為了他心中永遠的記憶。這不僅是對食物的渴望,更是對失去無憂童年的感慨,故事也反映了人們對於兒時簡單快樂的追憶。
Thumbnail
陳總編身邊有很多男生朋友都說自己和爸爸很難親近,而他們多數也提到,其實小時候父子都很親密,然而,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父子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開了呢?看王志元、鍾尚樺兩位血性男兒有點害羞地談起過往與父親的種種往事,又同時聊到自己身為父親與女兒的相處之道,讀完真的覺得感情濃度爆炸高。
Thumbnail
陳總編身邊有很多男生朋友都說自己和爸爸很難親近,而他們多數也提到,其實小時候父子都很親密,然而,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父子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開了呢?看王志元、鍾尚樺兩位血性男兒有點害羞地談起過往與父親的種種往事,又同時聊到自己身為父親與女兒的相處之道,讀完真的覺得感情濃度爆炸高。
Thumbnail
業配文加上各式罐頭爸爸
Thumbnail
業配文加上各式罐頭爸爸
Thumbnail
《只想和你接近》-吳念真 直到我十六歲離家之前,我們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張床上,睡在那種用木板架高、鋪著草蓆,冬天加上一層墊被的通鋪。 這樣的一家人應該很親近吧?沒錯,不過,不包括父親在內。 父親可能一直在摸索、嘗試與孩子們親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門而入。 同樣地,孩子們也是。
Thumbnail
《只想和你接近》-吳念真 直到我十六歲離家之前,我們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張床上,睡在那種用木板架高、鋪著草蓆,冬天加上一層墊被的通鋪。 這樣的一家人應該很親近吧?沒錯,不過,不包括父親在內。 父親可能一直在摸索、嘗試與孩子們親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門而入。 同樣地,孩子們也是。
Thumbnail
即使日子已經過去幾十年,偶爾走回中和南勢角,卻已經看不出舊時建物地景面貌,但那段高中前的歲月,很多時候還是常常模糊不清的在腦中出現。 那時候的魚幾乎都是活的,而且很大一條,有的被放在大鐵盆裡,劈哩啪啦的兀自掙扎;有的則放在橘色的,裝滿水的塑膠盆子裡,不管哪種,都是為了呈現給客人所謂的生猛感。
Thumbnail
即使日子已經過去幾十年,偶爾走回中和南勢角,卻已經看不出舊時建物地景面貌,但那段高中前的歲月,很多時候還是常常模糊不清的在腦中出現。 那時候的魚幾乎都是活的,而且很大一條,有的被放在大鐵盆裡,劈哩啪啦的兀自掙扎;有的則放在橘色的,裝滿水的塑膠盆子裡,不管哪種,都是為了呈現給客人所謂的生猛感。
Thumbnail
一九九0年因父親工作需要,一家搬遷至寧夏圓環。 父親不在家的時候,我和哥哥便從抽屜裡的塑膠碗拾取零錢至夜市張羅食物。夜市學區的學童家中自然不乏經營攤販維生,像大名鼎鼎的肉羹麵和下水湯便是我國小同學的父母所經營。同學家的肉羹麵美味極有口碑,但我怯於拜訪她,因她母親太好客,見到我時總不
Thumbnail
一九九0年因父親工作需要,一家搬遷至寧夏圓環。 父親不在家的時候,我和哥哥便從抽屜裡的塑膠碗拾取零錢至夜市張羅食物。夜市學區的學童家中自然不乏經營攤販維生,像大名鼎鼎的肉羹麵和下水湯便是我國小同學的父母所經營。同學家的肉羹麵美味極有口碑,但我怯於拜訪她,因她母親太好客,見到我時總不
Thumbnail
晨間的美好時光 早上送孩子送學去,我特別喜歡繞到菜市場轉一圈,進入菜市場那種熟悉的氛圍就讓我回到了父母親仍在菜市場賣菜的時光。 小時候對於菜市場的人群是厭煩的,指指點點的,直來直往的,我心中的小劇場始終在那裡演很大,我想著,我以後長大以後是不屬於這裡的,我是不會在這裡待很久的,我只是這裡的過客而已
Thumbnail
晨間的美好時光 早上送孩子送學去,我特別喜歡繞到菜市場轉一圈,進入菜市場那種熟悉的氛圍就讓我回到了父母親仍在菜市場賣菜的時光。 小時候對於菜市場的人群是厭煩的,指指點點的,直來直往的,我心中的小劇場始終在那裡演很大,我想著,我以後長大以後是不屬於這裡的,我是不會在這裡待很久的,我只是這裡的過客而已
Thumbnail
奶奶的急性子配上爺爺的溫吞,童年的回憶就是看著奶奶對爺爺兇這個兇那個,而爺爺總是不吭聲地笑著好像在說:『你繼續罵吧,我沒有在聽。』不像奶奶包辦山珍海味,爺爺在餐桌上的貢獻就是荷包蛋。飯前總會聽到奶奶從廚房傳來的聲音:『小明~煎荷包蛋~』好像在說:『This is your show time』
Thumbnail
奶奶的急性子配上爺爺的溫吞,童年的回憶就是看著奶奶對爺爺兇這個兇那個,而爺爺總是不吭聲地笑著好像在說:『你繼續罵吧,我沒有在聽。』不像奶奶包辦山珍海味,爺爺在餐桌上的貢獻就是荷包蛋。飯前總會聽到奶奶從廚房傳來的聲音:『小明~煎荷包蛋~』好像在說:『This is your show time』
Thumbnail
父親坐在店門口與人閒聊,手裡還拿著一罐彈珠汽水,輕輕一壓,記憶的氣泡一湧而上,在胸口滾成飽嗝。
Thumbnail
父親坐在店門口與人閒聊,手裡還拿著一罐彈珠汽水,輕輕一壓,記憶的氣泡一湧而上,在胸口滾成飽嗝。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